大秦國相第五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秦國相 >>大秦國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

第五十六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求收藏)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一兩故事換酒錢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兩故事換酒錢 | 大秦國相 
玄幻奇幻


隔了一會,胡亥才驚疑道:“這......應該不可能吧?”

“造反的怎么可能是底層的人呢?”

“不應是楚國貴族嗎?”

嵇恒冷笑一聲,淡淡道:“楚國貴族的確有反心,但他們不會去當出頭鳥。”

“各國變法之后,出現了一大批恒產者,商賈大富也好,貴族豪強也罷,亦或者那些匠人、胡人,他們都是有一定身家的,因而他們的承受能力其實比外界想象的要高。”

“但尋常黔首不同。”

“他們一旦活不下去,是真的活不下去。”

“甚至于......”

“若是靠賣田、賣妻、賣子、賣自己,能讓家中有人活命,他們都絕不會起來造反,但如果把什么都賣掉,依舊活不下去,那留給他們的,就只有最后兩條路了。”

“要么死。”

“要么反!”

“他們已無其他選擇。”

“但造反是死罪,而且會株連全族。”胡亥下意識道。

聞言。

嵇恒卻是笑了。

這‘季公子’還真是腦回路新奇。

他冷聲道:“連今天都活不下去,誰還會在意明天的死活?”

扶蘇眉頭緊皺,他沉思片刻,凝聲道:“我非是質疑,只是有所疑惑,先生是如何得出黔首會反的結論的?我也算看過不少書,卻從未見過書中有提及黔首造反一事。”

“還請先生解惑。”

扶蘇恭敬的朝嵇恒行了一禮。

嵇恒嘆息一聲。

他前面其實說的很清楚。

天下已變。

但無論這位季公子,還是這位伯秦,依舊用著過去的觀念,他其實能夠理解,畢竟自己的說法,過于聳人聽聞,也過于驚世駭俗,他們一時的確難以接受。

而且他若沒猜錯,這兩位貴公子,恐怕就沒見過底層人,又如何能感同身受?

甚至于......

這兩位貴公子眼中,就沒有黔首的概念。

嵇恒押了一口酒,調整了一下心神,淡淡道:“書上的確沒有。”

“但并不意味著沒有發生。”

“大爭之世五百余年,諸侯貴族過于耀眼,將所有光芒都吸收了去,以至史書上只記有諸侯顯貴,并不見底層的黔首奴隸,而且在那個動蕩的亂世,底層人的死活沒人在乎,也沒人會在意。”

“充其量就一條賤命!”

“經過五百余年的動蕩,天下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只不過有些變化,暫時不為世人察覺,但并不意味著沒有。”

“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在爾等眼中,或許只是貴族中最底層的‘士’崛起了。”

“殊不知覺醒更多的是底層!”

“周天子威望尚存的時候,知識被上層貴族完全壟斷,底層根本沒任何機會接觸。”

“但隨著天子失權,諸侯間開始圖強爭霸,各國開始大興討伐,在這天下動蕩的時期,原本被上層貴族壟斷的書籍,隨著一些小國的覆滅,以及城池的毀滅,開始大量流落到外界。”

“而后促就了百家爭鳴的出現。”

“在不少士人眼中,大爭之世是士的盛世。”

“讓處于貴族底層的‘士’崛起,將原本的世卿世祿貴族,徹底給壓了下去。”

“這種看法并不完全準確。”

“因為這其實是貴族對大爭之世的看法。”

“只不過貴族掌握了天下話語權,而這個看法,在貴族中本就無比正確,所以這個說法被視為了真理,如你們兄弟二人一般,你們日常接觸的人,都非富即貴,所以對此是深以為然。”

“但天下人數最多的是黔首!”

“然則無人過問過他們,也無人在乎他們的評價。”

“因為你們是貴族。”

“你們的眼中只看得到同一級的存在。”

“最底層的黔首奴隸,你們根本就看不到,又何談去在乎了?”

“我今日便明確告訴你們。”

“百家爭鳴下受益最多的是黔首。”

聞言。

扶蘇跟胡亥對視一眼,眼中露出一抹凝重。

扶蘇正襟危坐。

他知道。

嵇恒真正的講課開始了。

嵇恒深吸口氣,汩汩的痛飲了幾口,這才繼續道:“百家爭鳴初看,的確是士的盛會,各種先賢學問,層出不窮,但你們恐是忘了,諸子百家是如何形成的,在諸侯征伐之中,大量貴族家道中落,甚至是破滅,這些曾經身穿錦服的人,又豈會甘于為黔首?”

“正是因他們不甘為底層。”

“所以才促就了士人口中的‘學在四夷’。”

“即私學泛濫。”

“誠然。”

“舊貴族都有著一股傲氣,有著一襲脫不下的長衫。”

“招收的多為家世不錯的豪強子弟。”

“兩者其實是各取所需。”

“但在戰亂時期,豪強崛起的快,覆滅的更快。”

“不少豪強覆滅后,為了維持生計,只能為吏,或者為師,選擇‘為師’定然要將知識向下傳播,即真正傳導到了最底層。”

“在這方面儒家做的最好。”

“儒家講有教無類,前期還稍有點門檻,但隨著儒家子弟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多儒家弟子開設私學,這些儒家弟子,就徹底放棄了要求,只要能提供幾塊肉脯,皆可入門求學。”

“到如今儒家弟子已遍及天下。”

“而這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方面其實是百家爭鳴。”

“靠入門拜師,終有其局限,影響力有效。”

“而百家爭鳴不同。”

“各家大家齊聚一堂,爭論學術,這才是真正的啟發天下。”

“或許在你們眼中,這對黔首并無用處,一不能參與其中,二不能學會識文斷字。”

“實則不然。”

“底層民眾有耳有眼,他們能聽能看能感受。”

“百家爭鳴對士而言,只是在爭論學術高低,但對旁觀黔首而言,這是在開民智。”

“而且是天下大家在為他們開民智。”

“底層人大多喜歡巷議。”

“因而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

“天下民智由此開!”

“底層人的確不識字,也不會寫,但聽大家的言論,對思維的啟發,實則遠超識文斷字。”

“在過去,底層人的確愚昧無知,然在百家爭鳴之后,他們民智漸開,已有了自己的認知,只不過現在還不為天下洞悉,但當他們正式映入天下人眼簾時,定會震撼整個世間。”

“因為在這數百年的戰爭中,他們已明白了一個道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上一章  |  大秦國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