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各個國家的報道,比賽還沒開始,華夏代表隊就已經先火出了圈,吸引了很多國外觀眾的關注。
其中國外最大的視頻平臺油管上,報道比賽開幕式的視頻已經獲得了數千萬的總播放量。
對于很多國家的人來說,華夏這樣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并且還是唯一一個延續至今的文明,是非常有神秘感的。
而且隨著華人的腳步走遍世界,很多國家都有了中餐廳,許多國家的民眾也品嘗到了來自東方的味道。
于是,在相關視頻下方,涌入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網友,在評論區里聊了起來。
發國網友:“這是華夏的廚師服嗎?很好看,比歐洲千篇一律的廚師服好看多了。”
新希蘭網友:“文明古國的文化真是讓人著迷啊!”
寒國網友:“這是我們大寒冥國在古寒國時期的傳統服飾,又被華夏國偷走了!”
鵝國網友:“偷國又來刷存在感了?”
印都網友:“我們印都代表隊也應該有自己的傳統隊服,不過沒關系,只用美食文化,印都菜就能征服全世界。”
米國網友:“印都有美食?你是指那些和排泄物差不多的糊狀物體嗎?”
鷹國網友:“在文明社會,只有歐洲菜才算高級食物,用手抓食物吃的印度菜真的很低級。”
印都網友:“鷹國人天天靠喝啤酒吃豬食生活,懂什么是美食么?”
墨希哥網友:“墨希哥隊加油!冠軍是我們的!”
加納大網友:“墨希哥隊是該加油,不然回去要被毒販槍斃。”
哥輪比牙網友:“我很喜歡吃墨希哥菜,但好吃的墨希哥菜都很辣,墨希哥人是世界上最能吃辣的!”
溙國網友:“溙國菜才是最辣的!你很難在溙國找到一家不辣的餐廳。”
印都網友:“印都人均辣椒消費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們才是最能吃辣的!”
霓虹國網友:“我們不喜歡爭論,只有窮國才喜歡用辣椒來下飯,霓虹菜走的是高端路線,在亞洲菜里,霓虹菜是最高級的,從售價上就看得出來。”
寒國網友:“那是因為霓虹人還沒有進化完全,還在吃生食,如果霓虹人學會用火來烹飪食物,就不會長得那么矮小了!”
在容納了各國網民的平臺上,任何話題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場各國口水仗。
不過在各國網友的爭論之下,這場烹飪奧賽的熱度也越來越高,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
開幕式過后的第二天,比賽就正式開始了。
第一個進行的項目,就是比賽的重頭戲,團體賽自助餐項目。
一大早,各國參賽隊伍就進入了集體廚房,來到各自的操作區域,忙活了起來。
一樣樣食材被送到了操作臺,被大廚們做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
為了不影響參賽選手,各國媒體只能在會場二樓進行拍攝。
央視直播團隊將鏡頭鎖定在了華夏隊的位置,拍攝著準備過程。
雖然是工作日,但直播間里卻已經滿是觀眾了。
所有人都在好奇觀望,想要知道華夏隊做的都是什么菜。
操作區域前方,李逸在來回巡視,不時開口指揮,有條不紊的控制著制作進度。
他是本次比賽的主廚,也是這個團隊的核心骨。
他要做的不是做菜,而是讓整個團隊的運行更加有效率,讓出品質量更加穩定。
經過了兩個月的訓練,華夏隊所有的大廚對于菜品已經爛熟于心了。
雖然一開始進來的時候,和這么多外國團隊一起同時制作,他們還有些緊張。
可當他們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后,就迅速找到了訓練時的狀態,一下就放松了下來。
經過了三個小時的準備,所有隊伍的菜品都制作完了。
隨后,各個團隊就將各自的菜品運送到了展廳里,擺在了各自的展示區域。
此時剛好到了得國時間的中午11點,而會展中心外面已經擠滿了前來品嘗美食的食客了。
烹飪奧賽中最有人氣,也是最受歡迎的項目,就是團體賽自助餐項目了。
這個項目是唯一一個面向大眾,允許所有觀眾參與的項目。
并且這個項目的評判標準,全部是由觀眾進行投票決定的。
所有觀眾都可以在項目舉辦期間來到現場,盡情品嘗所有參賽隊伍所制作的菜品。
每個觀眾都有三張票的投票權,來選出自己喜歡的菜品。
最終,獲得票數最多的隊伍,就是這個項目的冠軍。
亞軍,季軍次之。
看到涌入現場,向各個參賽隊伍的展臺奔去的食客,直播間里觀眾們羨慕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我的天,這也太爽了吧!”
“好想去現場啊!”
“票好像也不貴,和自助餐的價格差不多,但這可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自助餐啊!”
“我一直是無神主義者,但這一刻我動搖了,原來天堂真的存在!”
到了這個項目,各國媒體也終于可以自由采訪了。
央視記者帶著攝制組采訪了一圈各國食客,但直播間里卻已經怨聲載道了。
觀眾們都在抗議,讓記者先去拍展臺,大家都想看看華夏隊都做了什么菜。
聽到了群眾的呼聲,記者趕忙帶著攝制組,來到了華夏隊的展臺。
此時,華夏隊的展臺已經被各國食客包圍起來了。
一個個不同膚色,不同穿著,不同語言的食客們都擠在了一起,好奇的看著展臺上精致的食物,聽著現場翻譯的介紹。
在展臺后方,還有一塊大屏幕,在循環播放著不同語言版本的宣傳片,給食客解釋著菜品內容。
穿過食客人群,記者找到了李逸。
“李隊長。”
記者將話筒遞到了李逸嘴邊,笑道:“終于找到你了,現在方便接受采訪嗎?”
“可以。”
李逸痛快的點了點頭。
記者見狀,就看向了展臺上的各色美食,先是咽了口口水,才好奇問:“咱們這次做的菜好多啊!一共有多少道?”
“一共24道菜,冷熱都有。”
李逸隨口解釋,一邊盯著在展臺后方忙著招呼食客的大廚們。
“看著都好好吃啊!”
記者再次吞咽了口口水,才問:“這些菜都是什么菜系的呢?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可以。”
李逸示意攝制組拍攝后方大屏幕上的宣傳片,一邊解釋:“這些菜涵蓋了國內各大菜系還有地方特色做法,不過在設計菜單的時候,我們不是按照菜系來設計的,而是根據二十四節氣。”
(本章完)
小說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