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第二百二十四章:揚州鹽水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四章:揚州鹽水鵝

第二百二十四章:揚州鹽水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圓頭圓肚皮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圓頭圓肚皮 | 一口天價炒飯 | 老唐當場拜師 


鏡頭前,李逸并不知道關雪幾人在計劃著和自己的再次會面,他正在制作著桃花釀。

桃花釀的做法很簡單,只需要將桃花和糯米一起上鍋蒸熟,然后攤開放涼,拌入適量的酒曲粉后,就可以放進容器里發酵了。

李逸將桃花釀做好后,劉藝菲和趙金麥也剛好做完了所有的胭脂。

看到滿滿一玻璃罐混著粉紅花瓣的糯米,趙金麥很好奇:“這樣真能做出酒來嗎?”

“當然了。”

李逸笑道:“這就是最普通的米酒做法。”

“我老家沒有米酒。”

趙金麥愈發好奇了:“好想嘗嘗。”

“先等幾天吧,最少也得下期節目錄制那天才能喝。”

李逸抱起玻璃罐,就將它放進了儲藏室里。

趙金麥和劉藝菲也將做好的胭脂拿了進來,放在了陰涼處。

這些是留給李逸制作菜品的胭脂,其他的胭脂她們都已經用容器裝好了,將會在隨后的抽獎中送給直播間的觀眾。

將東西都收拾好,打掃完衛生,已經是中午了。

但李逸并沒有動手做飯,節目組已經幫他們訂了下午的機票,已經沒時間吃飯了。

鎖了門后,李逸就和劉藝菲,趙金麥一起直奔機場。

他們要趕在今天抵達高郵。

那里是李逸確定的戶外垂釣地。

高郵并沒有機場,離高郵最近的機場,就是揚州泰州國際機場了。

不過揚州也正是李逸打算去的第一站。

揚州是一座歷時兩千五百余年的古城,古稱廣陵。

因京杭大運河之便利,揚州在歷史上,歷來都是繁榮之地,魚米之鄉。

它南臨長江,西連南京。

乾隆曾經六下江南,揚州府每次都是乾隆必到之地。

京城直達揚州,飛機只需要兩個小時。

下了飛機以后,李逸幾人就上了節目組安排好的車,向市區開去。

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坐在車上,蔡師傅將鏡頭對準了李逸三人,再次接通了直播信號。

看到他們重新出現,直播間觀眾紛紛涌入,彈幕刷屏。

“真快啊!這一會兒就到揚州了?”

“哈哈!吳壘那邊還在拍戲呢!我剛看到他耍槍的時候差點砸到腦袋。”

“你們還好意思回來?知道這兩個小時我是怎么過的嗎?我居然認認真真工作了兩個小時,給老板賺了兩個小時錢,沒摸魚!虧大了!”

“居然來我家了!我要去探班!”

看著觀眾的彈幕,李逸笑著問:“有揚州本地朋友啊?那能不能推薦一下揚州吃鹽水老鵝哪家最好吃啊?”

聽到他的問題,直播間里揚州當地的觀眾頓時都激動了起來。

“臥槽!原來你們是來揚州吃老鵝的啊?”

“鹽水鵝從小吃到大,真的是揚州本地人都會吃的東西。”

“逸哥真會吃啊!吃鹽水老鵝,真就得來揚州吃!外地都吃不到這個味道!”

“不是揚州人的,永遠都不會懂揚州人對老鵝的執著,不同的人對最好的老鵝有不同的看法。”

“作為揚州人,吃老鵝必須吃三六老鵝!”

“正經人誰去三六啊?洪標不比他香嗎?”

“昭關鹽水鵝最好吃!”

“其實,有一個離揚州特別近的地方,叫秦欄,秦欄的老鵝真的好吃!”

“都別吹得太過了,本揚州人說兩句吧!揚州老鵝好吃但不是家家都好吃。

我吃過最好吃的是黃玨鎮上的,真的非常非常好吃,濃香酥爛,關鍵是貌不驚人。

看上去很不咋的,但比望月路上的和美食街的都好吃,尤其是鵝腸,好吃得不得了。”

李逸看著彈幕,笑著記住了他們提起的幾個地方。

這時,一旁的趙金麥終于忍不住問:“逸哥,咱們大老遠過來,就是吃鹽水鵝的嗎?”

李逸笑著解釋:“吃鹽水鵝是順便,揚州的鹽水鵝比較出名,來了當然得嘗嘗。

我這次要用胭脂做的菜,就叫胭脂鵝脯,要用到鵝脯肉,我這次過來,就是要買幾只鵝帶回去的。”

“鵝還要專門來這里買?”

劉藝菲有些好奇:“京城的菜市場里買不到嗎?”

“買不到,除非專門訂。”李逸搖了搖頭。

“啊?不會吧?”

趙金麥疑惑問:“我們去買菜的時候,禽類區就有很多大鵝啊?那些鵝不能用嗎?”

“不一樣,養殖業是和地理環境息息相關的,正所謂南橘北枳,不同的水土,養出來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

更何況不同品種的物種,品質都是不同的。”

李逸耐心解釋:“比如東北地區養殖的鵝,一般都是豁眼鵝,就是你們叫的疤拉眼鵝。

豁眼鵝是蛋鵝,產蛋性能是全世界最好的,一般年產蛋都能達到100個以上。

但它的肉質和羽毛品質就比較一般,沒有東北另外一種雁鵝的肉香。”

趙金麥聞言,像是想到了什么,連連點頭:“對對對,雁鵝就是那種像大雁一樣的鵝對吧?毛是花的,我們那兒鐵鍋燉大鵝,都是用這種雁鵝才燉得香!”

“沒錯。”

李逸笑道:“有些鵝是適合吃肉的肉鵝,就像是伱們東北的那種雁鵝,還有粵省的獅頭鵝等等。

但有些鵝就比較適合提供羽毛,就像是皖西白鵝和浙東白鵝,羽絨的產量就比較高,品質也比較好。”

“羽絨?”

劉藝菲好奇問:“是不是用來做羽絨服呀?”

“對啊!”

李逸打趣:“皖西白鵝的產絨量是最高的,一年能拔三四次毛,這種鵝主要在徽省六安周邊養殖,當地每年出口羽絨的量都占到全國出口量的10以上,你的那件羽絨服里,說不定就有皖西白鵝的羽絨。”

“那我冬天有空了,得穿著那件羽絨服去六安一次。”

劉藝菲笑道:“說不定那里的鵝都還認識我。”

趙金麥看著直播間介紹著鹵鵝店的彈幕,沖李逸問:“那揚州的鹽水鵝,用的是哪里的鵝呢?”

李逸看了眼彈幕,沉吟道:“應該是泰州鵝,泰州鵝是泰用太湖鵝和萊茵鵝雜交后的新品種,不過我這次來要買的是純種的太湖鵝,估計得去鵝廠才能買得到。”

聽到他的話,直播間里的揚州觀眾都愣了。

“啊?我吃了一輩子鵝,居然才知道我們這的鵝居然是雜交的。”

“真的假的?我馬上到小區門口了,我問問鵝檔老板。”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