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收藏)
漢斯坐在座位上。
一開始他就像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偶爾回家一趟是來耀武揚威的。但現在他老爹反手直接把他按在王座上。
他反而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嗯你回來了?
商洛剛才去上廁所了。回來的時候,監視畫面已經到了末尾。
“他把任務完成了?”商洛雖然剛才沒有看到全過程,但阿波羅尼婭就發來了好消息。
是的。他已經拿到龍頭棍了。日耳曼人的權力是用類似節杖一樣的東西來完成交接的,埃及的法老和兩河的君王們也使用節杖一樣的玩意兒來代表權力,有時候也叫權杖。不過在這里,這權杖也可以當印章來用。
畫面上,漢斯已經在眾人的目睹下非正式地拿到了國王的權杖——之所以說是非正式,是因為這個過程沒有舉行儀式。不過,權杖的交接本身也已經可以在事實上完成權力的轉移。
“普魯士也算是有一套官僚體系的把印章交出去,確實就完成了。不過,不愧是自己的兒子啊,說交就交。”
怎么讓我想起了曹操。話說回來,如果曹操姓劉,他是漢室宗親,故事會怎么樣發展?
“嗯”商洛想了想,“歷史沒有如果。曹操如果是漢室宗親,他恐怕拿不到那些起家的資源。但如果他真的是的話,可以看看曹操早年的樣子。曹操是個浪漫的人,他早年是想做漢征西將軍的。但他缺乏一種原始的安全感——這個原始的安全感就是姓劉。他和劉備不一樣,姓曹的他永遠無法和朝廷達成終極和解,因為不管怎么折騰他永遠都是外姓,他和劉家之間遲早一定會一刀兩斷,就像人知道自己一定會死一樣。劉備不一樣,劉備的這種安全感就比曹操要多得多。”
話說,這是為什么?
“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發現的——你說,其他人跟著你圖什么?不只是圖這一生的富貴,也是圖千秋萬代的富貴。試想如果曹操真的一輩子沒有僭越之心,那他的霸府要怎樣維持?為什么文武百官要效忠于他,而不是直接效忠于朝廷呢?所以曹操必須做點什么,即使是他自己不做,他也做出自己的兒子將來會‘做些什么’的樣子。要不然,他根本就無法凝聚起自己的霸府。要不然跟了你一輩子,你撒手不管歸還朝政,那豈不是放了老兄弟鴿子?”
確實.這也是為什么趙匡胤會被黃袍加身吧。時候到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就會有人來替你做些什么了——不過話說回來,那你最近發現的是什么?
“我發現我不受這條規矩的限制。因為現在所有人都不會死了,你明白?過去許多的這些政治倫理,都是建立在‘人必有一死’之上的。因為人要死,所以要傳代。而傳代必然要發生權力中心的轉移。但在我們這里,人不用死了,權力不需要傳代。
“也就意味著,我不需要對未來做出承諾,只和所有人共享現在就可以。所有人也都不需要為了自己的后代而攛掇著我‘做些什么’,因為當下即是未來,現即是永恒。他們現在可以自己照拂自己的子孫了,不需要我的子孫來照拂他們的子孫。”
啊啊!原來你在想這個?你這么說,代表你真的考慮過要造反是吧?
“這誰能控制不想啊!你站在高樓上,不也會有往下跳的心思嗎?就是這個道理。我雖然沒有想過要去做,但為了防止自己不被黃袍加身,我也得琢磨一下這個流程。琢磨了之后才發現,沒什么可擔心的。”
在此之前,商洛確實是琢磨過今后要怎么處理他與朱先烯之間的關系。
因為從最近開始,商洛不只是在神秘一側工作,而是真正開始對塵世的事務進行干涉。他手上握有的軍事力量也越來越多,現在更是有了一艘連山號,可以鎮壓整個世界的常規武力。
這種層級的力量,不能僅僅靠信任來維持——雖然他和朱先烯之間確實有不錯的關系,但正是為了維護這不錯的關系,他需要躲著些不必要的猜疑。
但現在想來,這其實沒什么必要。因為在所有人都長生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把目光放得長遠些。過去那些需要圣人才能做出來的決策,現在普通人也可以做出來了。
曹操的霸府問題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解決,但如果朱標不死,那太祖高皇帝顯然就沒有什么殺戮功臣的必要了。因為功臣本來就向著太子,太子本人就是幾個功臣派系之間的公約數,也是勛戚與藩王之間的公約數,更是皇帝與朝臣之間的公約數。如果朱標不死,后頭的許多慘案根本就沒必要發生。因為太祖高皇帝知道,自己終有一天要死,自己死后朱允炆根本就壓不住那些藩王和功臣。
恐懼,來源于未知。但如果自己不會死,未來就沒什么事是未知的了,一切因為發生的事情都終將會在自己的眼前兌現。
如此一來,以前許多只有真正的圣人才能做出來的決策,現在普通人也可以做到了。這確實是一件幸事。
商洛,不是什么圣人。他周圍的人也不是。如果不朽無法達成,那么遲早有一天他將不得不面臨黃袍加身的抉擇。那種場合,他想都不打算去想。因為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就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而現在,一切都正好,就像正好卡在一起的兩個榫卯一樣嚴絲合縫——
他與朱先烯在可預見的未來都是親密無間的,因為二者之間沒有任何沖突,給他辦事與給朱先烯辦事都沒有區別。因為兩個人都沒有什么個人利益,這倆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做天下第一大的善事:把所有人都帶入到更高的層次,確實是大善事了。就算是上古三代的圣人,恐怕也比不上這曠古的奇功。
畢竟這可不是什么字面意思上的德行,這是真正的拯救。就算是上古三代的圣人自己在場,他們也會一齊稱頌的。
赤帝與白帝的故事,可能會和炎帝黃帝一樣被記錄下來吧.只要你能成功。
這是先前道祖那里泄露的一點小小劇本,也是他對商洛和朱先烯兩人的安排。在道祖的安排下,商洛和朱先烯會作為白帝和赤帝統治天庭。其中,白帝當以殺伐之功業奠定天庭的根基。而赤帝將立下媲美神農的功業,來拯救世人。
兩人在這條路上差不多都完成了一半。商洛正在試行殺伐,而朱先烯也一直在立功的道路上努力著。如果商洛這里的戰爭收獲到成果,他那里的煉制也能成功,那么天庭就在這里立住了。
話說回來.他總是攛掇著你和朱靈搞好關系,是不是也是想要建立一下你的‘終極安全感’?
“或許吧所以我也不能拒絕,只能順其自然。這件事里面讓我頭疼的反而是朱靈的態度,她對我的態度真是完全讓人捉摸不定,防不勝防啊。”
你的態度也讓我捉摸不定,防不勝防不過,罷了,我看你和她之間不拉扯個100年是成不了的。畢竟你們現在都長生不老了嘛,可以慢慢拉扯。做仙人可真好啊。
“不過,就算是仙人也有局限。比如這里的事,我是懶得投入太多的精力的。他們能夠在父子之間把事情妥當解決,這倒是省了我許許多多的事。”
雖然對商洛來說,這種終極的不安已經遠離了他周圍的所有人了。但對于這些德意志人來說,這些短生種尚且還沒有擺脫這種苦惱。
權力的繼承和延續對他們來說無比重要。如果商洛選定的這個人不是他們的王子,那這件事絕沒有那么容易能解決。
那么,我們可以撤了?
“我本來是想要在最后用強制手段來完成整件事的。現在看起來,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他們自己就解決了大部分的沖突。嗯我最后的強制手段,其實是真的給他們演示下‘上帝之杖’。”
雖然商洛所知的那個“上帝之杖”,那個從太空里往地面丟鎢合金棒子的想法已經得到證實是假的了——因為真的有那么一群人丟了一個,結果只砸出一個9.4米寬,2.4米深的坑,還不如火箭直接炸在發射架上。
但是,商洛丟的這個“上帝之杖”是貨真價實的,有造物主一般的偉力。
他們使用質量加速器,利用魔法三定律地對合金權杖進行投擲,而且是三座三聯裝齊射。每一發撞擊都能在地面制造毀滅性的沖擊,齊射命中更是可以直接在物理上改變當地的地形。
地殼是一塊平均厚度17公里的薄薄巖層。在這造物的偉力之下,即使是將地殼炸開也不是問題。至少數學計算是支持這種結果的。不過如果真的想要炸穿地殼,就需要這三座三聯裝的齊射都命中同一個點,也需要找個地殼稍微薄一點的地方。
因為大陸部分的地殼厚度不是17公里,而是33公里,這厚度有些夠嗆。不過在周遭,恰好有那么些地殼的薄弱之處可以用來創造這人造的奇觀。
如果他們真的打算反抗的話,商洛就真的打算丟一次。
“嗯”商洛想了想,“不過,他們不反抗,不代表我不能丟一次。”
還丟啊!你手上拿著釘子,看誰都像塊木板是吧
“來都來了,不試驗一下怎么知道效果呢。那就挑個地方吧。我來發信給他。這倒不是我故意要砸他們一下,實在是前面都鋪墊到這里了,不砸一下不像話。不砸一下的話,他們怎么會相信我有直接毀滅他們的力量呢?”
“等一下!父王!”
剛要走出王座廳,國王回頭看了漢斯一眼。
“震旦.震旦發信來了!他們說,要給我們展示一下上帝之杖!”
“什么上帝之杖?”
“他們說”
次日晨。
“幸會,酋長閣下。”商洛沖普魯士國王點了點頭,“把你們叫來,是想向各位報喜。既然你們答應入選英靈戰士(Einherjar)計劃,那么我就有必要向諸位展示諸神黃昏了(Ragnark)了。”
英靈戰士和諸神黃昏,都是他們這樣的北日耳曼人的本家神話。
羅馬人對這一故事的記載為:“他們帶著黑色的盾牌和彩繪的身體,選擇黑夜進行戰斗,恐怖的手段和幽靈軍隊的陰影會引起恐慌,因為沒有敵人能夠忍受如此出乎意料和地獄般的景象。”
這實際上來源于羅馬人遭遇的一支名叫哈里伊的,擅長夜戰的日耳曼部族。
被神化后的哈里伊人(herjar),即為英靈戰士(Einherjar)。
英靈戰士,音譯為恩赫里亞,意譯為“孤軍”。因為在神話中,英靈戰士將是世間的最后一支軍隊,他們會跟隨神王步入諸神黃昏的戰場,然后隨著眾神一起倒下。在最后的最后,他們將孤軍奮戰,直到目睹世界的終焉。
至于再往后——神話到這里就戛然而止了。新世界里沒有他們的故事,因為羅馬人的故事覆蓋了他們。諸神黃昏的故事并未得到北方吟游詩人的最后補完,末日依舊在進行,就像希臘神話中宙斯的神王故事也停滯在了他那一代一樣。
但如今,夜勤局的雇員們將再度復現這古老的傳說。因為他們現在確實要在夜間交戰,并且要比狂獵的大軍更像陰影,要比精靈更加恐怖。
而為了確保夜勤局得以建立,商洛決定給他們展示一下反抗者會遭遇的結局。
“我對你們的許諾,如同神王奧丁一樣。”商洛開口道,“我將會從你們之中招募戰士,我會派遣我的瓦爾基里來招募他們,并且賜予他們戰斗的不朽。只要一直戰斗,他們就能一直保持自己的不朽。不過,既然說到奧丁,我就不得不向各位展現一下諸神黃昏的預兆了。”
“閣下要展現的是,造物主之杖?”普魯士國王昨天聽說的就是這個名字。
“可能是翻譯有些問題。我說的并非是上帝之杖,而是德謬歌之杖——造物匠之杖。你應該知道這個名字,這是諾斯替教派對造物主的稱呼。他們對造物主的善良表示懷疑,認為真正的神明并非創造這個世界的真神,這個世界只是造物匠的囚籠。所以在羅馬帝國這里,這種武器被命名為‘造物匠之杖’。這是并不善良的,屬于造物巨匠的偉力。它不會帶來救贖,只會帶來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