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鏡第三百二十一節 東觀三友(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晉中鏡 >>晉中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一節 東觀三友(二)

第三百二十一節 東觀三友(二)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2日  作者:兔兒知秋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兔兒知秋 | 晉中鏡 
»


這時,陸玩款步走進來,上前施禮道:“士瑤見過伯仁先生。”

“士瑤,你來的正好,我有事想要問你。”

周伯仁笑道:“那日在金谷園中,我遇到了何虔,他喝得醉醺醺的,說千里(阮瞻字)在東海王府任掾吏,常對他出言不遜,他還揚言要去找阮放,不知道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伯仁先生,醉酒之言不可當真,千里兄性情清心寡欲,即便是別人故意為難他,他也很少去辯駁的,多半是何虔與柳宗明不睦,都拿著千里兄來撒氣罷了。”

陸玩頷首回道:“續伯先生(閻纘字)常與千里兄有書信往來,最是了解千里兄的品性,當時淮南王司馬允征辟他為從事中郎,他拒絕了,只因為淮南王驕奢放逸,其實淮南內史早已向朝廷進言,淮南王執掌江、揚兩州逾十載,國祿收入充足,私自畜養兵力,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勢力,若是朝廷對他不加以約束,恐生后患。”

周伯仁微微皺眉,沉吟道:“吳王殞命,淮南王必心生怨恨,此次太子遇襲之事還未查清,不過刺客曾流放到遼東一帶罰服勞役,花錢幫他贖罪之人尚在調查之中,司隸校尉和御史中丞倒是忽略了淮南那邊。”

“昨夜在云雀街發生了打斗,死了七八個人,聽街坊百姓所說,兇手應該受了重傷,趁天黑逃走了,洛陽令也已經開始調查此事。”陸玩沉聲說道。

周伯仁點點頭,說道:“或許此人與太子遇襲之事有關,希望洛陽令盡快尋到此人。”

之后周伯仁又與陸機聊了一些揚州舊事,陸玩侍立在側,他心里很明白,周伯仁之父周浚死于任上絕非是病逝那么簡單,也許就是淮南王司馬允暗中做的手腳,只有除掉周浚,他才能順利擔任鎮東大將軍,都督揚江二州諸軍事。

至于這筆舊賬,周伯仁遲早是要與司馬允清算的,不管淮南王司馬允有沒有參與到太子遇襲之案中,周伯仁都會想辦法把他拖進這場漩渦之中。

而在另一處府邸內,一名荼白綢袍的少年正從藏書樓里走出來,手里還拿著一卷竹簡,身邊的書童笑問道:“公安小郎君,這竹簡是要借給雨輕小娘子嗎?”

張輿笑而不答,他手中的竹簡正是雨輕想要借閱的蔡中郎所作《述行賦》,因為雨輕已經搬去原來的小院子里暫住,所以他打算明日親自給她送過去。

這時,從對面走來一名錦袍少年,正是盧琛,他略施禮道:“公安兄,剛才在廳上沒有看到你,原來你是在藏書樓里看書。”

張輿把竹簡交給朗清,然后笑道:“子諒兄,前幾日道儒兄來我這里找了好久,他嘴上沒有說,不過我猜的到他多半是在找尋司空裴秀作的《地形方丈圖》,昔年的《禹貢地域圖》十八篇早已被武帝收藏于秘府,至于《地形方丈圖》,他應該去裴府找才對。”

“道儒不善繪制地圖,不過是心血來潮,過兩日也就會丟開了。”盧琛淡笑說道。

“子諒兄也是來借書的嗎?”張輿笑問道。

盧琛搖了搖頭,只是與張輿并肩朝前院走去,今日盧琛是陪著三叔盧皓過來的,原是張華派人請盧皓過府一敘,盧琛也無事,便跟著三叔一起來了。

張華來自范陽郡方城縣,早年受到同郡盧欽的賞識,后來入洛為官,與范陽盧氏有些同郡交情。

盧皓如今擔任尚書,行事風格與其兄長盧志有些不同,他在朝廷中向來保持中立的態度,和大鴻臚任罕一樣,沒有偏向哪一方陣營,甚至對那些江東士族也很是友好。

范陽盧氏以東漢大儒盧植顯名,門生遍地,成為范陽郡望族,其子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到如今范陽盧氏的族長乃盧欽(盧毓子)之長子盧藩,世襲盧毓容城侯爵位,盧浮則世襲其父盧欽大梁侯爵位,可惜患病后變為殘疾。

“我的四叔(盧浮)甚是欣賞書法大家蔡中郎(蔡邕),尤其是蔡中郎的飛白書,不過因李傕作亂散失,大都尋不到了,著實可惜。”

盧琛喟嘆道:“蔡中郎生平喜愛藏書,多達萬余卷,后來贈與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數車藏書,蔡家仍存有四千多卷,三國分立時期連年戰亂,如今也不知流落到何處了。”

東漢時期,蔡邕在東觀校書,東觀就是東漢皇家圖書館,蔡邕也就相當于皇家圖書館管理員,利用職務之便,抄錄一些書籍,也有人會直接私自帶走珍貴書籍,總之蔡邕能夠有萬卷藏書,這確實讓人震驚。

張輿淡笑道:“原來你的四叔也喜歡蔡中郎的著作,我爺爺收藏了許多孤本,很是珍貴,不輕易外借的,既然子諒兄都開口了,借給你看就是了,不過抄錄后要盡快返還的。”

“那就多謝公安兄了。”

“子諒兄,其實盧家藏書也不少,當年蔡中郎在東觀時,與你的祖上盧中郎(盧植)一起校勘儒學經典書籍,并且參與修撰《東觀漢記》,我想盧中郎應該在那時也謄抄了不少古籍,子諒兄借閱我家的書,那么總該拿出一些古本與我分享吧?”

張輿玩笑道:“子諒兄可不能太小氣,互相借閱才算公平。”

“公安兄,改日你來盧府,若是看上哪一本自然可以借閱謄抄的。”盧琛負手邁著步子,似乎并不太在意。

“那好吧,我要先列個書單出來,如果在洛陽城的盧府尋不到,就只能麻煩子諒兄派人去范陽幫我帶回來了。”

張輿唇角劃過一絲淺笑,其實他早就想要去參觀盧府的藏書,昔日的東觀三友分別是蔡邕、盧植和馬日磾,他們三人當時在東觀應該謄抄了不少的古籍,各自府內定然收藏了許多珍貴古籍。

馬日磾為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他的后人也許早就返回祖籍扶風,自然難以尋到了。

至于蔡邕身前所收藏的書籍因李傕作亂,都已流失了,幸而其女蔡琰(蔡文姬)憑借著超強的記憶力默寫下來許多,張華這些年來從各地收集了一些孤本,其中就有蔡邕所注解的書籍。

但是盧家的藏書,張華也不是很清楚,這次盧琛回到洛陽,倒是讓張輿抓住了參觀的機會,畢竟盧琛為人寬厚,很好相處,想要借閱他家的書籍,自然是不難的。

當然雨輕前一陣子就提醒過張輿,盧家定然藏了不少珍貴古籍,如果張輿要去盧府的話,一定要叫上她,因為她也想要借閱幾本書籍。


上一章  |  晉中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