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鏡第二百九十九節 友情之上(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晉中鏡 >>晉中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九節 友情之上(一)

第二百九十九節 友情之上(一)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2日  作者:兔兒知秋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兔兒知秋 | 晉中鏡 
»


到了次日,雨輕就帶著惜書和憐畫來到陸府,當牛車行駛至府門外,卻望見從對面又駛來兩輛牛車,雨輕下車后略停住步子,原來是賀曇,身后還跟著兩名少年,她便走過去,笑道:“賀兄,他們是你的好友嗎?”

“這位是太子洗馬薛兼之子薛颙。”賀曇含笑介紹道。

雨輕略施了一禮,仔細看著這位少年,身形消瘦,似有不足之癥。

“你應該就是陸先生的學生了,我好幾次來陸府都沒有看到你,如今可算是見著了。”

說話者正是江南名士紀瞻之孫紀友,紀友的父親紀景早亡,他一直都是跟隨爺爺紀瞻生活,紀瞻現今居住在淮南郡,并未到洛陽來。

“在下紀友,字公律。”紀友淡笑道。

“我叫雨輕,看樣子你和我一般大。”

雨輕微微一笑,便和賀曇他們一起走進陸府,從紀友那里打聽到薛颙自幼體弱多病,日日吃藥也不見好轉,雨輕便說六叔精通醫術,府上還住著一位神醫,過幾日她可以帶著薛颙過去請六叔把脈,薛颙欣然答應。

“她的六叔就是裴侍中,跟隨神醫孫煜學過醫術。”賀曇在旁解釋道。

紀友不禁愕然,因為薛颙此次來洛陽就是為了尋名醫看病,聽聞神醫孫煜已經許久不給人看病了,一般士族子弟想要見他都很難,裴頠更是身居高位,若是能夠讓他親自診脈真是榮幸之至。

“賀兄,彥哲哥哥(周彝字)近來心情可平復了?”雨輕抬眸問道。

賀曇點點頭,說道:“彥哲的心情平靜一些了,最近時常在院中舞劍,所用的正是周將軍的湛盧劍。”

“我想彥哲哥哥的劍法肯定又進益許多,改日我和士瑤哥哥一起去周府看望他。”雨輕淡笑道。

“聽弘之兄(賀曇字)說,你做了干貝粉,放入菜肴中可以提鮮,你還送了一瓶干貝粉給彥哲兄,我們倒是都沒有的。”

紀友笑問道:“你為何這般小氣,怎么不送給大家每人一瓶嘗嘗呢?”

“做干貝粉也需要成本的,既然你是從淮南郡而來,不如下次就運來幾車的海鮮干貨,你想要幾瓶都可以。”

雨輕淺淺一笑,心道:紀瞻是東吳名門之后,祖父紀亮和父親紀陟在孫休時期分別擔任尚書令、中書令,掌控著行政大權,算是五俊之中最厲害的人物,曾領軍大破石虎,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也是后來在東晉平定王敦之亂的功臣。

“吃你一點干貝粉,你就向我討要幾車的海鮮干貨,那樣我豈不是太吃虧了?”紀友玩笑道。

“不管你運來多少海鮮干貨,我都通通買下來,如何?”雨輕含笑問道。

“說來說去,原來是為了你的菊下樓。”紀友呵呵笑道。

雨輕快步走至他們前面,袍袖隨風飄動,一身男裝的她倍顯瀟灑,揮手笑道:“賀兄,你們慢慢聊,我要去找陸先生了。”

望著她的背影,紀友不禁搖頭苦笑,“她走的倒是快,總是做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情。”

“你是沒有見識到她的交際能力,除了她的六叔裴頠,還有去益州平叛的裴憲,就連張司空和王司徒都甚是喜愛她,聽說那首《梅花落》就是她所寫。”賀曇淡笑道。

“能得到陸先生的青睞,自然才華卓然,當年想要拜陸先生為師的人可不在少數,可惜陸先生眼光太高,沒想到最后竟然收了個女學生,還這般疼愛她,真是讓人羨慕。”

“我們去找士瑤兄吧,剛才在府門外我還看到了衛家的牛車,估計衛兄也來了。”

賀曇負手走了幾步,又看向紀友,自嘲笑道:“我們既沒有出塵脫俗的容貌,又不善撒嬌,還不能舌燦蓮花,也不會變魔術,做美食,講有趣的故事......最關鍵的是我們也沒有養一只罕見的蒼猊犬,陸先生怎么會喜歡我們呢?”

紀友和薛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并肩去往陸玩的書房。而此時在前廳上,有位才至弱冠的年輕男子正在論述《莊子·駢拇》中‘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以及回歸人性自然的重要性。

“彥先兄(顧榮字),你的外甥果然質樸,難怪北海管氏子弟愿意與他結交,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的確難得。”陸機笑道。

此年輕男子正是顧榮的外甥,名叫項前,是來自臨淮郡下相縣項氏,原本只是個縣內小士族,因項前的爺爺曾與宜都太守顧穆(顧榮之父)交情甚好,故而顧穆將女兒嫁與了項左,項前的母親正是顧榮的胞妹。

項前性格文靜,這次還是他的父親讓他來洛陽看望舅舅的,順便四處游歷一番,結交好友,即便將來不入仕途,長些見識也是好的。

“子充(項前字)這孩子來到洛陽已經有些日子了,卻不愛出門,總是待在屋里怎么能結交到朋友呢?”顧榮搖了搖頭說道。

張季鷹放下茶杯,笑道:“昨日志遠(張琿字)還同我說,子充甚是好學,他自是不如的。”

項前笑容靦腆,立于顧榮身后,偏頭朝門外望去,就看到一翩翩少年郎緩步走進來,施禮道:“雨輕拜見先生。”

“雨輕,你來的正好,待會帶著子充一同去后院找士瑤和阿虎吧。”陸機微笑說道。

雨輕點頭,然后示意惜書遞上自己臨摹的字帖和那疊所抄寫的《小戴禮記》中的內則。

“士衡兄,你收的這位學生真是刻苦用功,這么厚一疊左伯紙,肯定是花費了不少功夫才寫出來的。”張季鷹也湊過來瞧了瞧,不禁笑道。

陸機卻笑道:“這一看就是罰抄的,上回的《昏義》就抄了五十遍,多半是背書又出了錯。”

雨輕赧然一笑,走到陸機身邊,說道:“截長續短,鳧鶴皆憂;持勤補拙,與巧者儔,正所謂勤能補拙,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張口就是妙言,不愧是士衡兄的學生。”張季鷹哈哈一笑,仔細打量著雨輕,又笑問:“聽說你要開一家酒樓,不知道有沒有吳中風味的佳肴呢?”

雨輕在周府見過張季鷹,他就是莼鱸之思這個典故的主人翁了,因思念家鄉的菰菜(茭白)、莼羹、鱸魚,便辭官回鄉,可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卻是不想卷入八王之爭,為了遠離晉室朝廷所編出的一個理由而已。


上一章  |  晉中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