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鏡第八十八節 登高雅集兩重天 寒門郎命途逆轉(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晉中鏡 >>晉中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節 登高雅集兩重天 寒門郎命途逆轉(上)

第八十八節 登高雅集兩重天 寒門郎命途逆轉(上)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2日  作者:兔兒知秋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兔兒知秋 | 晉中鏡 
賬號:

密碼:

背景:

默認底色

淡藍海洋

明黃清俊

綠意淡雅

紅粉世家

白雪天地

灰色世界

字色:

字號:



作者:兔兒知秋

臨淄城南牛山,山體植被蔥郁,山頂林木峻秀,日間云氣蒸騰,夜時水氣凝聚,云煙氤氳,恍若蓬萊仙境。

自春秋戰國以來即負盛名,《孟子·告子上》中牛山就所指此山,是以許多士族學子都愿登高眺望,一覽其中風景。

每年牛山十二月初八的登高雅集就是臨淄郡最為熱鬧的一天,參加的年輕士子很多,也有來自附近郡縣的才俊,除了高門大族,還有一些零星的寒門庶族,也會前來參加。

在朝陽還未升起之時,一輛牛車便徐徐朝牛山駛來,天空高遠而明凈,山林木葉垂落,北風送來,牛山顯得更加爽朗峻肅。

朝陽從身后照射過來,將影子鋪的很長,一名穿著象牙白色葛袍的少年正盤腿坐在牛車上,看著車前的影子漸漸的縮短、聽著車輪轆轆滾動,這一刻他的心還算平靜。

車夫旁邊坐著的小廝偏頭望著兩輛牛車飛馳著從他身畔掠過,不禁哂笑道:“頌之小郎君,他們也來了。”

車內的少年名叫楚頌之,來自沂源縣楚氏,實為寒門,他的兄長楚慶之才華不凡,幾年前曾在此登高雅集之上被中正官評為第七品,當時的中正官是田學初,也就是如今的臨淄郡守。

楚慶之得到田學初的賞識,任職高青縣令,不想上任不足兩年,便得了重疾撒手人寰了,年僅二十四歲,無不令人痛惜。

楚頌之不過十七歲的年紀,有些事情看透卻不說透,就像來之前母親所說的話,若能再次遇到田大人,憑借頌之的人品和才學,想來定品之事也不難。

可惜田大人正為眼前的案子煩憂,大概是不會過來了。其實楚頌之本來就沒有想過太多,來參加雅集,見些世面,能夠結識到志同道合的學子,也就不枉此行了。

他看到后面那輛牛車有人從車簾探出頭來,正朝他這車上看了看,這是沂源縣的姜氏,姜建,在當地算是有些名望的士族,想必也是去參加牛山雅集的。

一秒記住http://m.9逼quge

姜建比楚頌之年長兩歲,自恃出身士族,與楚頌之碰面皆會故意尋些麻煩,奚落更是常有的事。

楚頌之心寬,從未與他計較,心里覺得討厭和詆毀自己的人,根本不需去理會,自尋煩惱的事他才不會去做。

大約辰時二刻,楚頌之主仆三人來到牛山麓,但見牛車遍地,牛鳴哞哞,僮仆往來,熱鬧非常,還有郡屬的官差胥吏,翹首觀望的樣子應該是在等候上官到來。

而那些企盼入品的年輕士子卻不在山下候著,他們自顧登山游玩,若畢恭畢敬守在山下等著中正官品評,那就是俗物,中正官不會去理睬這樣的人,中正官在登高雅集上品評人物主要是看其在優游山林時表現出的閑雅情趣以及天然韻致、感悟于心的妙賞——

楚頌之命車夫守著牛車,他只帶著小廝阿福登山,阿福曾經陪同兄長來參加過登高雅集,倒是很熟悉牛山的路徑。

阿福提著食盒,跟在楚頌之身后拾級登山,山道上建了兩處亭子,名叫‘倚翠亭’、‘歸云亭’,亭子應景,有些士子就在這里揮毫作畫或作書,楚頌之被阿福拉過去看了看,那些人陰沉著臉停筆相視,楚頌之略顯尷尬,回身就走。

過了竹林小徑,前面便是“流芳亭”,亭下有人攔路,阿福低語道:“小郎君,這里似乎要回答問題才可以過去,但士族子弟就不用答題,隨意上去。”

這時姜建從楚頌之身旁大步走過去,身后還跟著幾名小廝,其中一個人扭頭壞笑道:“如果答不出來,就只能沿原路返回了,到時候連中正官的影子都瞧不到呢?”

“走了。”姜建擺擺手,口中笑道:“來了也是顏面掃地,還不如不來。”

阿福“哼”道:“別看不起人,到時候指不定誰當眾出丑呢?”

“阿福。”楚頌之示意他莫要多言,然后邁步上前,躬身施禮,道:“在下楚頌之,請出題。”

一小吏開口問道:“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何解?必須要以《論語》中夫子的原句作答。”

此句出于《論語雍也篇》,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意思是說能力不夠是到半路才停下來,現在你是自己給自己劃了界限不想前進。

楚頌之略微思索一下,笑說:“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欲仁,斯仁至矣’出于《論語述而篇》,這句是說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只要我們自覺地、真心誠意地去追求,任何人都能得到仁。

其中含義與‘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異曲同工,用來作答,正合時宜。

這小吏詫然,說道:“正解,請上行。”

不遠處的姜建見他如此輕易就過關,冷笑一聲,袍袖一甩,香風撲鼻,帶著小廝們先上山了。

“我就知道他們難不倒我家小郎君的。”阿福望見姜建一行人匆匆走遠,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阿福。”這次明顯加重了語氣,楚頌之面露不悅,繼續上山。

半山腰上,有一片松林,寒冬之時,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松樹還生機勃勃,蒼翠挺拔。

幾名華服少年正漫步在松林間,侃侃而談,其中一名少年嗤笑道:“當時崔兄沒有看見,那名寒門學子回答不出,羞得面紅耳赤,轉身之時險些踉蹌跌倒,真真好笑。”

崔意淡淡一笑,并未說話,只是注視著前面身披白狐氅的少年,他正拿著望遠鏡朝山下望去。

“雨弟,你在看什么?”管裕含笑問道。

雨輕又聽到這個熟悉而好笑的稱謂了,當即把望遠鏡丟給管裕,笑嗔道:“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田仲孜嘻嘻笑道:“方才你說的那個字謎,謎底到底是什么?”

“干之一九,只立無偶。坤之二六,宛然雙宿。”孔晟重復一遍,忽然眸子閃亮,笑道:“我知道了。”

鄭廉也點點頭,與孔晟相視一笑。

“你剛在看猴子,對吧?”管裕把望遠鏡拿下來,看向雨輕。

其他人卻哈哈大笑,田伯儀拍了一下自己弟弟的肩膀,哂笑道:“連猴子都出來了。”

雨輕盈盈笑道:“準確來說,應該是獼猴,冬天也會出來覓食的。”說著轉身看向崔意,問道:“世上可有六耳獼猴?”

“六耳獼猴?”崔意搖頭,笑問:“你是從哪里聽來的?”

“一本書里說六耳獼猴是靈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雨輕停下步子,微微側了側身子,歪頭笑道:“你是不是在偷聽?”

原來崔意身后不遠處還站著兩個人,卻是楚頌之和阿福。

只見他赧然,想要解釋,話語卻變得吞吞吐吐,“沒.......沒有......我也是無意中聽到.......”

“謎語你可也聽到了?”田仲孜故意刁難道:“如果你答得出,那么我們就不再追究,若答不出,就立即下山去。”

其實楚頌之早已看出他們出身不一般,從服飾到言談舉止,無不散發著貴氣,估計就連姜建見到他們都不敢與之對視的,看來自己真不該為了賞風景而誤闖入他們的領地。

“可是‘土’字?”楚頌之低首答道。

雨輕莞爾一笑,拊掌稱贊道:“回答正確,你也是來參加雅集的士子吧?”

“在下楚頌之。”他再次施禮道。

孔晟和鄭廉二人不再理會他,只是繼續往前走。

田伯儀也遞了個眼色給田仲孜,示意他莫要去理睬,緊跟孔晟他們的腳步,漸漸走遠。

這時管裕把望遠鏡還給雨輕,低語道:“一介寒門學子,讓他速速離開便是。”

雨輕又望了一眼崔意,他已經走到前面去了,還不忘揮手提醒她道:“自己的事都沒個頭緒,還有心情管閑事!”

文澈這次充當她的貼身護衛,也跟著她一起來了,附耳說道:“方才我已經察看了一些士子,并未發現相似的綢緞,更沒有蘇合香的味道,其實大多士族子弟都會聚集到山頂的‘清風臺’,而且中正官他們也快要到了,我們還是盡早上山去吧。”

“嗯。”雨輕點點頭,不過還是鼓勵了楚頌之一番,希望他能入品,然后就和文澈徑自離開了。

楚頌之望著身披白狐氅的少年遠去的背影,輕輕嘆息,寒門子弟被擢為上品是不可能的,能入品已然很好了,對于寒門而言,六品就是最高品了。

“小郎君,他們到底是什么人?姜建也不敢強制命令別人下山,他們簡直就是目中無人!”阿福微怒道。

楚頌之苦笑道:“我與他們相比,不過駑馬并麒麟,天壤之別,姜建只是末等士族而已,就那般跋扈無禮,他們對我選擇漠視,我也無話可說。”

相關小說:

8888888號統計代碼


上一章  |  晉中鏡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