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帶著全家去逃荒第148章 辦席面,宴請全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武朝:帶著全家去逃荒 >>武朝:帶著全家去逃荒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 辦席面,宴請全村

第148章 辦席面,宴請全村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28日  作者:哆啦A夢啊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哆啦A夢啊 | 武朝:帶著全家去逃荒 
»


“哎,姜姑娘我就是來告訴你這件事的。

姜稚月著急跑走了,李文的話也沒來得及說完。

不過總歸是好事,還是讓姜姑娘自己下山后回家看吧。

此時山下,古槐村后的姜家和王家門前,一片熱火朝天的熱鬧景象。有穿著官服的差役吹鑼打鼓的就進了古槐村。

村里的人看著這些官差這樣來了村子,都圍過來看熱鬧。

不等這些看熱鬧的圍到身前,其中一個官差就開口問道:“你們村姜四海、姜進平、王浩、姜思行和姜永平家在何處“

姜四海、姜進平、姜思行和姜永平依次是姜家大郎到姜家四郎的名字。

看著這高調的場景,又想到八月初的時候姜家幾個小子參加院試的事,有村民熱情的領路,他邊問道:“官爺來找他們是干什么的”

“自然是來報喜的,你們村這次是祖上冒了青煙啊,一下子出了五個秀才,還有一個案首。”

聽到官差的這話,后面跟著的村民都驚得腳步一頓,差點左腳拌右腳摔倒在地上。

一下子出了五個秀才!!!

官差敲鑼打鼓的跟著帶路的人去了村尾的姜家和王家。

報喜的人分成了兩批,一小撥人去了王家,另外的人都去了姜家。

知道今天出成績,王家和姜家人早就急的受不了了。

最淡定的反而成了考了試的五個人。

張氏他們一早就準備套了牛車去縣里等張貼的榜單看名次成績。

可是姜大郎他們說什么,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不管他們去不去成績也不會變。

若是考得好,自然會有官府的人來通知。

張氏幾個拗不過姜大郎他們,就直接在家等著了。

只是這眼看著都晌午了也沒見來報喜的人,別說張氏她們了,三郎也急的抓耳撓腮的。

上天保佑上天保佑!

三郎只能不停的在心里祈禱。

許是上天聽到了他的祈禱,下一刻外面就響起了敲鑼打鼓的聲音。

一個村里的人上前幫著敲門,大聲喊道:“姜家嬸子,你家孫子們考上秀才了,縣里的官爺也給你們報喜嘍。”

姜老太太笑的咧起了一嘴大牙,樂顛顛的就跑出去開門了,其余人也都趕緊跟了上去。

門一開,外面站了十幾個官差還有幾十個村民。

見門開了,幾個官差對著一家子一次出了四個秀才的人家臉色也好。

他笑著開口念道:“本次院試姜四海得案首,姜永平第七名,姜進平第八名,姜思行第四十九名。”

院試取名前五十名者算秀才,原本像姜思行的第四十九名他們是不用特意通知一遍的,只是這家不僅出了一個案首,一同考試的另外三人也都獲得了名次,這些官差才一并報了。

眾人只聽到姜家出了一個案首就再也聽不到其他的啥了。

名次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就算是倒數第一名,那也是秀才不是。姜家這是.門五秀才啊!

和他們的想法一樣,姜三郎也是這樣想的。

在聽到他也有名次的時候,三郎的心就放了下來。

而姜稚月正是這個時候回來的,剛走到山腳下,就遠遠地看到自己家門前圍了一堆的人,期間還有鑼鼓聲響起。

看來院試名次都出來了,姜稚月喜上眉梢往自己門前走去。

張氏眼尖,一眼就瞅見了擠進人群中的姜稚月。

她鉆進人群里將姜稚月拉了出來,邊走邊說道:“你大哥他們都考上了秀才,聽著旁邊那聲,你浩表哥也考上了。”

張氏將姜稚月拉了進去,眾人都熱情的跟她打招呼。

嘴中喊著小東家簡直要比看向幾個新鮮出爐的秀才還要熱情。

這姜家真真是祖上冒青煙了啊,這一家子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有本事的。

姜老爺子笑的臉上都是褶子,子孫們有本事,他臉上也有光啊!

他開口邀請道:“各位官爺進來喝口茶水吧,我讓老婆子她們去做飯,各位官爺吃了晌午飯再離開。”

那幾個來報信的官差擺擺手道:“不了,我們這還等著去其他秀才公家送信呢,各位秀才公自便。”

見他們要走,姜老太太連忙給張氏和孫氏使眼色,兩人就往來報喜的那幾個官差手里各塞了四個荷包。

他們家這次出了四個秀才,一個人算是一個紅封。

來報信的有五個人,他們接著荷包也沒客氣,放榜后來報喜主家給喜錢是一直的慣例。

他們接過荷包后就放在手里掂了掂分量,然后嬉笑眉開的道別。

張氏她們給的荷包里,一個荷包有五兩銀子,那每個官差來這一次就得了二十兩。

二十兩對現在的姜家來說不算什么,可是對于這些月奉只有二兩多銀子的官差們來說,這可是一年的俸祿。

這姜家人可真是大方啊,要是接下來幾家也這樣大方就行了。

而且還聽說最近書坊里火起來的宣紙就是這個村出來的看來是這古槐村風水旺人啊!

那戶人家加啥來著

好像也是姓姜,還是姜家那未出嫁的姑娘整出來的!

官差喜滋滋的將荷包一股腦的塞進了懷里,然后看向剛剛被拽進來的姜稚月,心中冒出一個荒誕的念頭來。

那個姓姜的姑娘不會就是眼前這個吧,剛剛那些人還喊她小東家來著。

不過這都跟他們沒啥關系了,最主要的就是他們拿了不少的賞錢。

又說了幾句吉利話,這些官差就告辭了,和去了王家的人碰了頭一并離開了。

王家那邊也熱鬧的很,不少村里的嬸子帶著自家閨女兒子在王家門前道喜。

等到那些官差都走了,姜老爺子看著那些圍到他家門前道喜的人,大手一揮高興道:“趕明擺酒,各位鄉親給個面子來捧場。”

大家原本就跟著來看看熱鬧順便再蹭蹭福氣的,誰成想還能吃上席。

這下大家伙就更高興了,那道喜的話不要錢的往外說。

過了一會,外面的那些人都被打發走了,王家四口人也都來了姜家院子。

自從來了報信的人,黃槐花臉上的笑意就被落下去過,她家兒子中了第五名。

當聽到姜家這邊說過兩日要擺酒請村子里的人來慶祝的時候,黃槐花一拍巴掌也定下了。

擺酒,這好事必須擺酒,這事咋能缺了她王家。

兩家人一商量,決定一塊擺,明個準備東西,后個就擺席面。

商量完了這事,大家才想起一消失就是好幾個月的姜稚月來,又關心的問她這些日子去哪了。

發現鐵礦的事情沒法說,山上營地的事情也沒法說,姜稚月只說是去辦了件重要的事情。

至于是什么事保密!

反正姜家人和王家人都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盤問,姜稚月安全回來就行。

問過以后眾人也不揪著姜稚月的事情不放,大家圍在一起開始商量起后天擺席的事情。

既然兩家安排到一天擺席,那席面就不能寒酸了。

王老爺子、姜老爺子和姜康德老爺子帶著幾個男丁圍在一起商量,姜老太太就帶著張氏她們一頓商量。

最后兩撥人商量下來,將后天的菜品也大概定了下來。

鄉下人最缺的就是有油水的東西,兩家人現在手里有了銀子,不會在這事上省。

所以最后定下來的,光是肉菜就有六種,豆豉回鍋肉、辣子雞丁、紅燒肉、紅燒豬蹄、酸菜魚、豬肉燉粉條。

時令的蔬菜和素菜又林林總總列了七八種,最后還有一道排骨湯和雞蛋湯。

這席面下來,就算是過年過節的時候村里人也沒吃過那么豐富的,可想而知到了后天大家看到這個席面的時候會有多驚訝。

等決定好了菜品,張氏又愁上了,按照老爺子的意思,家里辦席面是要請全村人過來的。

古槐村人就算再少,只有幾十戶,可是每家每戶加在一起也要有一百多號人了。

要是只靠他們自己家的人忙活,那得累死個人了。

村里那么多人,倒是可以請一些嬸子小媳婦來幫忙。

這樣想著,張氏也將心里的想法說了出來。

“咱們既然夸下了口說讓大家都來,后天來的人肯定不少,我想著那么多人就咱們幾個得忙到啥時候,要不干脆花銀子請幾個村里的嬸子們來幫忙”

姜老太太也道:“是個好主意,掙銀子不就是讓自己輕松點嗎,咱們請人來幫忙,一會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就跟著我去村里問問有沒有人愿意來幫忙。’

“咱們請人的時候就把工錢給人家說好,不然人家以為是白幫忙的肯定心里不情愿,另外等人都走了,擺席面的菜再給這些人來一份,咱也不讓他們吃虧。”

“還有桌子板凳啥的,咱家的肯定不夠,也得挨家挨戶的去借,只要是借出來桌子的,別管一家出幾張,都按一張五文錢給,只不過也得提前說好讓他們自己搬過來,等席面散了再自己搬回去。”

“咱們既然出了錢,這活也合該讓他們自己干。”

張氏笑著將話接了過去,“娘說的對,不過這事我們幾個出去就能都給你干好了,你就安心在家歇著吧,要是無聊就逗逗小孫子和小孫女。”


上一章  |  武朝:帶著全家去逃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