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加班第509章 御駕親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奉旨加班 >>奉旨加班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9章 御駕親征

第509章 御駕親征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神仙桃桃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神仙桃桃 | 奉旨加班 


傘面是明黃色的,通體一派肅然。

這把傘的貴氣,將主人與其他人直接區分開。然而傘并沒有舉在李北辰的頭上,而是握在有些焦急的梁小寶手里。

李北辰騎著一匹健壯的銀白汗血寶馬,左側青黑色的馬匹上坐著謝夫人。右側馬上坐著的是弟弟李北弘。身后圍了一圈錦衣衛。

李北辰內著鎧甲外穿斬衰,身披玄底金色龍紋披風,頭戴帽盔,目光炯炯,雄姿英發。

不過蒙蒙細雨,能沾濕鎧甲外的斬衰而已。

與父皇一起征戰時,遇到過的雨和雪,比這個大多了。

此時列兵城外,整裝待發。

一片縞素中,每個人都神情肅穆,身姿筆挺。

李北辰目光冷冽地一個個掃過眼前的戰士們。腦海里浮現出以前父皇出兵前極富感染力令每個人熱血沸騰的慷慨陳詞,如今換成自己。

“諸位將士們,韃虜來犯,踏我河山,殺我百姓,謀害皇后。一寸河山一寸血,朕今日帶你們一起討伐他們,收復國土,報仇雪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驅除韃虜,保家衛國!”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驅除韃虜,保家衛國!”

金鼓齊鳴,激憤慷慨的聲音響起,每個人熱血沸騰。

李北辰揮劍指向遠方,“出發!”

他洪亮而堅定的聲音響徹云霄。

轉頭對身邊的弟弟說道,“攝政王,京城就交給你了。”

李北弘鄭重地答道,“皇上放心,城在臣在!”

今日朝堂之上,李北辰除了宣布御駕親征之外,封李北弘為攝政王,代為主持每日早朝議事。

召孟相安排好江南賑災事宜后回朝,與右丞相慕容池、攝政王李北弘、戶部尚書葉明、兵部尚書孫尚禮、大理寺寺卿黃少安組成六人政務院。

所有議事由政務院共同商議決定。每次會議均需形成會議紀要,每人審閱后均需簽字確認。由司禮監安排專人做會議紀要。

政務決定所頒發詔書由攝政王加蓋皇帝玉璽。

但每項正式政務決定在正式發布詔書之前,需有草擬,草擬同樣需要每個人簽字確認。

所有的會議紀要、圣旨草擬和圣旨交由韓子謙來核對保管,相當于監督政務院的作用。

李北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投去信任的目光,“六弟保重!”

說完縱馬而出,帶領禁衛軍向居庸關出發。李北辰并非親自上戰場,而是去長城關隘上督戰。

京畿大營的二十萬軍隊則由袁謙大將軍為統帥直接從京郊出發,前往紫荊關馳援大同。

李北弘對著皇兄的背影用力喊道:“皇兄保重!”

濛濛細雨此時已經停下,天已放晴。

一縷陽光從厚厚云彩后透出來,照在離去的李北辰身上,玄色披風上的金龍愈發顯得耀眼,在風中仿佛活靈活現地游動起來。

李北弘身著斬衰,身材愈發顯得單薄,握著韁繩,目送皇兄遠去,心情沉重,清瘦憔悴的面龐神情肅穆。

待舉目四望,已再也看不見人影,心底像是壓了塊石頭,沉重萬分。

從小到大,他從來都是躲在大哥的身后,遇事有大哥指點,遇到困難有大哥幫助,遇到欺負被大哥保護。

如今卻不得不站出來,擔起重任,他有幾分茫然和不自信。

李北弘抬頭望了望城門上的“安定門”三個大字,心中生出一股信念:與所有的反賊們決戰到底!

“回慈寧宮。”

桃蕊宮東偏殿內。

姜余已經回去休整。保胎丸韓子謙已經安排人送去給陸氏。

此時韓子謙坐在江月白的塌前,大概是一夜沒睡,眼底烏青,正全神貫注地快速翻動一本筆記。

一旁的小桌上堆了一堆筆記本。這些都是他師父生前寫的手記。

韓子謙正在逐頁查找清心丹的制作方法,想盡可能快地給江月白趕制出來。

終于找到了制作清心丹的那一頁。

卻發現所需要的竟然都是極其稀缺的藥材。比如千年的烏龜和雪蓮,萬年前的冰。還都有指定的省份產地。

而且需要煉制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成。

看到這里,韓子謙微微搖搖頭。

她醒來后的日子還是要受大苦頭。

韓子謙抬頭望向窗外的天空,雨已停歇,十分敞亮。

皇上已經率軍出發了吧?

其實韓子謙十分不認同李北辰如此倉促地御駕親征,由晉王李北弘以攝政王的身份監國。

歷史上就沒有皇帝會把皇位主動讓給別人坐。

此時內憂外患,大軍調往前線,京城守軍空虛。還有七皇叔的幾個兒子在虎視眈眈,作為帝王更應鎮守京城。

李北辰顯然比李北弘更有雄才大略,脾性心智更適合做皇帝,領導這個國家。

但只要去前線,哪怕只是在城墻上督戰,草原民族有很多百米穿楊的神箭手,還有可能被內部叛徒出賣,打開關隘,有被俘虜殺害的可能。

總之風險并不小。

就韓子謙看來,當下首先要安內,保證坐穩皇位,并非到了御駕親征不可的地步。大不了兵臨城下時在城外決一死戰。

先帝立志要掃平大明王朝北部的北元政權,曾先后五次御駕親征,三次派兵出征,試圖掃平殘余勢力,實際效果并不大,更多的是戰略意義上的和民心上的。

游牧民族向來都是逐水而居,散兵游勇,以洗劫搶掠一番為主,打了就跑,撤兵后依然匯聚在一起。將“敵退我進,敵退我打”的策略玩得滾瓜爛熟。

他們沒有那么大實力,很少主動進攻中原王朝。

何況目前蒙古并未完全統一,分為韃靼和瓦刺東西兩大陣營。

近些年來,蒙古可汗歡歡且爾,也就是海蘭珠的父親,是一個擁有政治抱負且能力不俗的蒙古部族領袖。

他統一了蒙古諸部落,不斷地通過軍事征伐、封官設治、聯姻結盟等手段,跟西部的瓦刺也達成了暫時的政治聯盟。

尤其去年年底將嫡三女嫁給瓦刺首領阿蒙巴。雖然離統一還很遠,卻呈現出統一的大趨勢。而東西蒙古的統一十分不利于大明王朝。

可汗幾個兒子間的尖銳矛盾,可以作為分裂制衡的手段利用起來。比如跟陳相聯姻的蒙齊巴克與大王子就是死敵。

維持兩大陣營間的矛盾和力量上的相對勢均力敵,激化他們內部矛盾,扶弱抑強,拉攏親善的,教訓挑釁的,就能維持北部邊防的穩定。

只是內部叛亂剛剛結束,還有七皇叔虎視眈眈。而陳相叛逃,不管有沒有叛逃去韃靼,與蒙齊巴克一方的和親都算失敗。

而居庸關此時原本就有平西王的兩個侄子帶著雇傭的蒙古精兵和一部分農民軍在鏖戰。此時又有韃靼的加入。

假如居庸關與紫荊關守城將領叛逃或者失守,則會令蒙古軍隊長驅直入。按照蒙古軍隊慣常的做法,必回一路燒殺搶掠,殘害百姓。

一當韃靼軍隊兵臨城下,更會對京城造成巨大沖擊,防守更加困難,王朝覆滅的風險更大。

此行固然有危險,但也是一個贏得軍心、民心的良機,籠絡安撫護國公和功勛勢力的良機。

畢竟太祖起兵口號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而先帝更是五次御駕親征。

韃靼無故殘忍殺害我國商隊,又在皇室婚禮時刺殺皇帝,重傷皇后,如今皇后逝世,于國于皇室皆已忍無可忍,再不反擊就失去了王朝顏面和天下民心。

這就是凌晨時李北辰告訴韓子謙他決定御駕親征的基本考量。

分別時,李北辰鄭重地說了聲謝,韓子謙靜默了半天,悶聲回了句:“你我之間,不必說謝。”

韓子謙雖然不贊同也竭力勸諫,但皇帝表示決意如此,他能做的,就是盡全力為皇帝穩住大后方。

窗外一片晴朗,陽光普照。

他看向江月白,安慰自己,有神仙加持,皇上定會所向披靡,絕不會出現自己擔憂的那種情況。

一會兒后,有個小太監匆匆走了進來,“韓大人,會煉丹的道士已經候在隔壁。”

“好。我馬上就來。”韓子謙放下手中的筆記。

等小太監走后,韓子謙將師父的筆記全都整理在一起,放進了床下的一處地磚暗格中。

彎下腰摸了摸江月白的額頭,眉眼舒展開。

他想起前晚見到她時的樣子。

披著先帝的披風,腰間系著一人頭,閃亮的星子深處仿佛有火燎原,一副俾睨天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勢。

我答應過你,會教你射箭。

你可別死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奉旨加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