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元:、、、、、、、、、
因為她知道,媽媽一向心軟,就算是不懂這些,她為了幫胡阿姨,大概也會同意的。
果然,當天晚上李絮和張坤夫妻兩個在房間里說話,一直說到了很晚。
這里的房子隔音效果沒有那么好,
加上季元元的耳朵又靈,所以季元元躺在床上隱隱約約的也能聽見隔壁的說話聲。
到了第二天中午,吃過飯之后,李絮將店里交給了張坤,道:“你看著吧,我去春麗那邊,
跟她商量商量。”
她怕張坤管不了三個孩子,便伸手對著季元元招手:“元元,
快來,
媽媽帶你去找靜怡玩一會兒。”
季元元連忙上前,李絮將她抱上了自行車的座位上,帶著她騎車離開了。
季子軒和季子昂是男孩子,李絮也就沒那么上心,讓張坤帶也帶不出什么事兒來。
兩家店距離不是很遠,騎著自行車幾分鐘的時間就到了。
中午一點多鐘,店里的顧客不多。
李絮下了車,將季元元從車上抱了下來,囑咐她:“等會兒媽媽和胡阿姨談話,你和靜怡不要亂跑,知不知道?”
季元元用力的點頭:“我知道了媽媽!”
進了店才的發現靜怡不在,胡春麗正和一個男人站在一塊,說著話。
也不知道在說什么,兩個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看到李絮兩個人過來,胡春麗連忙退后了一步。
她對那個男人說道:“該說的我都說了,
你先走吧,
我這來人了!”
男人勉強的扯了扯唇角,低低的嗯了一聲,
快步離開了。
見狀,李絮心中有所猜測。
她進門之后,伸手捂住了季元元的耳朵,低聲問胡春麗:“剛才這個男的……”
昨天她來的時候,就見過這個人的。
那個憨厚的男人,在看胡春麗的時候,耳朵都會變紅。
胡春麗知道李絮是什么意思:“嗯,住在這個小區。帶著兩個孩子,妻子前些年因為宮頸癌去世了。他們家都是他做飯,經常來買菜,一來二去的,也知道我離了婚。不過,我拒絕了!”
雖說捂著耳朵,但是季元元將兩個人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的。
她抬頭,好奇的看向胡春麗。
只見胡春麗臉上的表情十分的平淡,似乎一點都沒有因為拒絕了一個男人而感到遺憾或者是得意。
“嗯,外形上與你是有些不太般配。”李絮隨口說道。
那個男人不高,
長得也不好看。配胡春麗的話,
的確是有些夠不上。
季元元偷偷的心想:幸好胡阿姨拒絕了,不然的話,
怕是要倒霉了。
她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種說法:一個男人的伴侶如果得了宮頸癌,那后面的伴侶也有很大的可能會得宮頸癌。
因為宮頸癌的病毒,一般都是男人身上攜帶的。
胡春麗聽到李絮的話,苦笑一聲:“不是這個,我現在沒有再婚的打算,像是張大哥這樣的人,能有幾個?不是人人都像你這么好運的。我要是再婚,靜怡難免會受委屈。再說了,他家里兩個孩子,都是半大不小的孩子。要真是成了,我哪里還有時間工作?不就成了沒有工資的免費老媽子了?別說賺錢了,現在辛辛苦苦賺的這些錢也得全搭進去。”
胡春麗想的倒是挺開的,“所以啊,現在不管遇到條件多好的人,我也不會再婚的。我現在就想賺錢,賺的越多越好。等到靜怡長大了,結婚了,到時候或許我會考慮找個老伴。互相照顧著,省的拖累靜怡。”
李絮聞言就笑了:“你別以為以后還早,再有個十幾年也就差不多了。十幾年的時間,有時候就是一眨眼。”
十幾年前,季子軒出生了。
有時候想想,真的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好像是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們就長大了。
胡春麗輕笑,沒說話。
李絮松開了季元元的耳朵,和胡春麗說起了店里的事情。
“關于你說的那件事情,我昨晚回去后和你張大哥討論了一下,我們倆都覺得,你的提議不錯。”
胡春麗聞言,表情有些驚喜:“那也就是說,你們同意了?”
李絮點頭:“同意了,你張大哥也說了,以你的能力,做一個店員也確實是太委屈你了。你是大學生,能力強,眼光也比我們看的遠,你要是加入,咱們的店肯定會越做越好的。”
胡春麗有些不好意思:“什么大學生……”
“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展現的是能力,學習能力、應變能力、抗壓能力等等,我就羨慕你們這些學習好的人。”
胡春麗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什么能力,我也就是仗著家里條件好點罷了。你當年家里要是富裕點,說不定你現在也是大學生。”
當年她家里也算是有點小錢,所以家里堅持供她讀完了大學。
可惜,多讀的那幾年書,也沒讓她少走點彎路。
胡春麗嘆了一口氣,道:“那姐,等周一的時候,你去銀行開個賬戶,算是咱們共同的賬戶,等我把錢取出來,存到這個共同的賬戶里,以后有需要用錢的地方,就從這個賬戶里面取。”
李絮點頭:“行,周一我就去辦!”
“還有,最近是不是先招兩個人,放到店里先培訓著。等他們完全熟練了,咱們的新店應該也準備的差不多了,到時候他們就可以直接上崗了!”
“行,那我下午去弄幾張招聘啟事,外面的墻上還有店門口,都貼上!”
兩個人商量了很久,李絮這才帶著季元元走了。
回到店里的第一件事情,李絮就回了家,把買的白紙找了出來。
她草擬了一份招聘啟事,修改過后這才交給了季子軒:“乖兒子,你照著這個模板,給媽媽手抄幾份。”
打印的地方離得遠,價格又貴。
李絮想著這幾個孩子閑著也是閑著,還不如給家里省幾毛錢。
順帶著,還能練練字。
季子軒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就給她抄了二十多份。
李絮回了家,熬了漿糊出來。
季子軒端著漿糊,季子昂拿著招聘啟事,李絮拉著季元元的手,母子四個出門貼小廣告去了。
孩子們都挺高興的,二十多份全貼完了之后,還有些意猶未盡。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