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下冰雹,過完夏天,又缺少雨水,根據種種天象來看,今年秋天的收成恐怕不太樂觀,朕有意推行改革,特來向太后和兩位太妃請教。”
朱邶風來慈寧宮之前與四位戶部尚書有過商議,四人都沒有提出實質性的建議,并非他們四人無能,而是上頭有護國大臣們壓著,四位尚書即使有意見也不敢提。
朱邶風冥思苦想,依然沒想出完全之策,于是跑來慈寧宮向恒樂太后請教。
慈寧宮的氣氛嚴肅,賢太妃聚精會神的聽著,珍太妃若有所思。
恒樂太后手中拿著一本賬冊,不停的翻看著。
“成由節儉敗由奢,后宮的奢靡之風由來已久,想要根除恐怕不太容易。”
顧吟微擔心的地方,朱邶風同樣擔心。
“母后說得是,親幾日朕陪蔣昭儀用膳,御膳房新上了一道新鮮鱸魚,朕當時并不餓,并沒有動筷,蔣昭儀也沒有動筷,朕一離席就聽見蔣昭儀吩咐宮女端著魚出去倒掉,朕聽完實在心寒。”
“宮外不知有多少子民餓著肚子,朕受萬民供養,理應體恤萬民,朕有心改革,卻苦于沒有良策。”
“皇帝有意愿推行新政,哀家必定不遺余力幫助皇帝,賢太妃,珍太妃你們二人可有良策。”
珍太妃起身道:“皇上之所以為難,是因為目前國庫虧空的數額較大,說到底,充盈國庫不外乎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開源,第二個辦法節流。”
朱邶風來了興趣,“勞煩珍太妃細說。”
珍太妃決定掰開了,揉碎了,仔細同朱邶風講講。
朱邶風虛心好學,但凡對他有用的知識,他都愿意放下身段認真請教。
知識無論從什么地方獲取,都不可恥。
“目前國庫的的虧空依然教大,沒辦法坐到開源節流。”
“哀家有錢,先拿哀家的錢補上虧空。”
顧吟微的話說的豪情萬丈,朱邶風看了看她身上半舊不新的衣裳,又想起每回他來請安,太后的膳食都是蘿卜干配咸菜。
不由得問道:“母后,您哪兒來的錢?”
“自然是…………”從先帝給哀家留下銀礦中取出來的。
顧吟微的話尚未說完,富貴搶答道:“自然是太后賣番椒賺的。”
富貴回答的非常急切,生怕顧吟微說漏嘴。
先帝在世時吩咐過,不要輕易透露銀礦的位置,擔心顧吟微吃虧,其實顧吟微根本不在乎銀礦的位置會不會暴露,就算朱邶風知道銀礦的位置,他也進不去,礦山下設置了許多陣法,沒有她的授意誰也進不去。
珍太妃提出了開源節流的想法,接下來輪到賢太妃發言。
“本宮覺得與北漠通商,可能會有新的商機。”
“從前荒廢的西域古道,如果重啟也,也能提供收益。”
“當然了,這些事情不能著急,欲速則不達。”
朱邶風聽完后,覺得很受教,心滿意足的走了。
第二天,雙喜捧著戶部尚書結算好的賬單,來找顧吟微領錢。
顧吟微沒有食言,打開私庫任由太監們往外搬箱子。
箱中沉甸甸的全是銀子,足足搬了一上午才搬完,珍太妃的表情已經不能用震撼來形容了。
顧吟微坐在餐桌前用餐,一小碗稀飯,一小蝶醬菜,醬菜是用后院種的蘿卜制成的蘿卜干兒。
“守著一座銀山,午餐只吃稀飯?”
顧吟微取來一雙干凈的筷子,遞給珍太妃:“嘗嘗。”
珍太妃拿起筷子夾了一筷子醬菜吃,這時扁桃端上來一盤子醋溜白菜,楚楚端來一盆蘿卜排骨湯。
珍太妃越吃越停不下來,是她的味覺出了問題,還是顧吟微后院種的菜太逆天,她覺得顧吟微小廚房做出來的蘿卜和青菜,比御書房的大魚大肉好吃多了。
小魚不可置信的看著眼前這一幕,自家太妃是個一頓不吃肉,難受三天的人,今兒吃素菜吃得這么歡,就像被人奪舍了。
稀奇,真稀奇,她要牢牢記住此情此景。
珍太妃從慈寧宮用完飯,回到偏殿休息,以前用完午膳,珍太妃習慣午睡一會兒,今天卻神采奕奕,半點也不困。
珍太妃拿著梳子對著鏡子梳頭,一梳子上去梳下來三根白頭發,白頭發剛落下,頭皮上立刻長出新的頭發來,新長出來的頭發烏黑濃密,珍太妃越梳越上癮。
“小魚,快打熱水來,本宮臉上的脂粉好像掉了。”
珍太妃洗了把臉,皮膚上的斑點居然全掉了,珍太妃的臉緊繃繃的,她有些害怕,跑來找顧吟微問明原由。
跑到半道上,她突然折返回去,顧吟微和顧吟霞從未長過白頭發,說不定就是因為飯菜的原因,她決定了,以后每頓都去正殿蹭飯。
后院的菜地靈氣充足,種出來的蔬菜瓜果自帶洗筋伐髓的功效,凡人吃了延年益壽,耳聰目明,延緩衰老。
珍太妃是個夜盲癥患者,一到晚上視力和瞎子差不多,這一晚小魚給她鋪床的時候,不小心弄掉了一塊手帕。
小魚趴在地上找,珍太妃道:“左前放三尺。”
小魚按照指示果然找到了手帕,“主子,你的夜盲癥啥時候治好的?”
珍太妃道:“黑夜太黑暗,手帕在發光。”
小魚翻開手帕一看,上頭用金線繡著一尾紅鯉,鯉魚上方用銀線繡著一輪月圓月。
偏殿的布置很符合珍太妃的活動動線,進門是一間會客廳,然后是書房,接著是一間茶式,再往里走是她的寢宮。
珍太妃喜歡看書,故而寢宮中也放著許多書,今晚她心情大好,命小魚掌燈,打算往床頭多放幾本書。
珍太妃看的書很雜,游記,散文,古詩,繪本,她都喜歡看。
窗外傳來落葉飄落的聲音,蟋蟀藏在草叢中彈琴,蠟燭無聲的燃燒著,小魚坐在腳塌上托著腮幫子聽著珍太妃給她講書里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女子為了見到自己的心上人而遠走他鄉,她改裝易容扮成男子進入京趕考,一路上她路過土匪窩,經過許多磨煉……”
“后來呢?”
“后來她考中了狀元。”
“然后呢?”
“然后皇上要封賞她。”
“主子,這個故事真好聽叫做什么名字?”
“故事的名字叫做女駙馬。”
“主子講的許多故事中,我最喜歡女駙馬和花木蘭。”
“為什么?”
“因為她們好勇敢,她們當女將軍,她們當女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