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恢復默認
作者:饞魚小懶貓
劉國棟張開手想摟,但是想了想還是放下來,他感覺還是有那么一點點難以接受。但是他們來了,他很高興。
可能這就是血緣關系吧!并不是那種十分的排斥,而是感覺就應該是親近的人。
馬麗麗是在昨天夜里得知,當年被送走的孩子找到了,激動的可以說,一晚上都沒有睡著覺。
她身體不好,如果不是看見男人發呆好幾次,在她的逼問下也不會知道。
謝家俊看著眼前陌生的少年,這個人是自己的弟弟身上流著跟他一樣的血。
他們長得真的好像,只不過個頭有點差異。
他們默默的對視,從對方的眼睛當中,看到了像是多年不見的感覺。
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無法體會。
劉國棟看到有村民望過來,只能跟他們說,
“跟我進屋吧!”
馬麗麗看著小兒子用鑰匙打開門,那雖然荒涼的院子,但收拾的非常整齊,沒有想象當中的雜亂。
衣服繩上晾著,洗干凈的衣服,到處都是生活的痕跡。
墻角落放了一堆柴火,坎的大小均勻。
人間煙火的氣息也不過如此了。
進入屋子看到沒有灶臺,只是地上支了一個簡單的架子,鐵架子上面放了一個鍋,平時應該就是這么做飯吃。
馬麗麗看到角落里有土豆茄子,辣椒,那籃子里面還有幾個雞蛋鵝蛋,日子看起來過得還可以。
至少菜和蛋都能吃到,轉念想到農村這時候有菜吃,那冬天怎么辦?
“國,國棟,去年冬天你咋過的?”
劉國棟學著林喬喬給他們倒了三碗水,放到了舊木桌子上,
“該怎么過就怎么過,村長給我湊了100斤糧食,還有一些土豆。”
馬麗麗心疼的拉住他的手,看到兒子手上全都是坑坑洼洼,到處都是傷,有的已經恢復了留下痕跡,有的是剛添不久的樣子。
“是不是很累?是不是干了很多活?”
劉國棟被握的不好意思把手抽回去,
“還好,我都已經習慣了,真的已經習慣。”
謝平,“我這次帶你媽還有你哥過來,就是想跟你生活幾天,可以嗎?”
劉國棟,“我只有一個屋可以睡人,條件太簡陋了,你們住不習慣的!”
謝平,“你能住得了,我們就能住得了,誰沒有困難的時候啊?”
劉國棟,“那就隨你們便,我這吃的也不太好,你們是不是沒吃飯呀?我給你們送點飯吃?”
馬麗麗偷偷的抹眼淚,擦掉之后這才抬頭,“媽媽給你做飯吃!”
劉國棟,“我這里沒有灶臺,那個鍋既煮飯又煮菜,很方便的,我自己能做好。”
謝平知道小兒子是個努力的孩子,當年把孩子送走的時候,他們兩天兩夜沒有睡著覺,其中的痛苦也只有他們才知道。
每年給大兒子過生日的時候,他們都會想到小兒子,然后找個兒子不在的地方,互說一下小兒子現在過得如何?,
就這樣他們度過了十幾年,現在終于見到失而復得的兒子,這是比什么都讓他們感到高興的。
就是兒子這些年過得非常的不容易,讓他們感覺非常的自責。
沒有逼迫小兒子跟他們一起回去,因為他們要尊重孩子的意見。
就像小兒子說的,當年是他們放棄了,現在不能左右他的人生。
馬麗麗是農村出生,好久沒有用這種鍋煮飯了,有點手忙腳亂。
劉國棟把茄子土豆洗凈之后切成塊。
謝家俊對于弟弟動作麻利的干活速度,他是自愧不如,他也就是學習方面的好一點,生活方面簡直一竅不通,連刀都拿不起來的那種。
心里更加心疼弟弟這些年受的苦,他覺得作為大哥,應該為弟弟做點什么?
于是出去拿柴火幫著燒火,盡量學著干。
看這兩個孩子相處不錯的樣子,父親二人心里很是欣慰。
簡單的土豆茄子飯里面沒有放肉,只是放了點油和鹽。
屋子里的板凳不夠,劉國棟只能去找兩塊木頭當板凳坐著。
馬麗麗吃了口飯,那種熟悉的感覺就回來了,于是對著他們說,
“這飯我小時候常吃,那時候你姥姥經常給我們做這個,那時候糧食緊缺,菜比較多,湯也比較多。但是吃飯的時候大家都是很開心的,一轉眼,你們都這么大了。”又有眼淚冒出來,趕緊低頭擦掉。
謝平拍了拍媳婦的肩膀安慰,
“好了好了,咱們今天就要開開心心的,不要想那些事情,把這頓飯先吃了。”
馬麗麗微微點頭,這頓飯可以說是他們一家四口團圓的第一頓飯。
就是來的太急了,忘記買東西了。
一鍋飯被他們吃的干干凈凈。
劉國棟想到家里的被褥不夠用,琢磨了半天還是只能去求林喬喬,于是洗了把臉,回屋跟他們說了一聲就出門了。
聽到關大門的聲音,馬麗麗這才對謝平說,
“都怪我來的太急了,沒買點東西過來。
明天你回一趟縣城,買些肉和糧食回來,孩子過得太苦了,我心疼!”
謝平,“我是故意沒有買的,買了我覺得反而不好。咱們這樣跟他同甘共苦,才是最好的。”
馬麗麗想到小兒子過這樣的苦日子心就難受,恨不得把所有的都給了他,轉頭看向大兒子,
“家俊,你弟弟這些年吃了很多苦,我和你爸可能會多補償他一些,你千萬不要多想,你們都是我們的兒子,都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都是一樣的。”
謝家俊,“我哪有想那么多呀。你又想多了,我現在都是大人了,你們對弟弟好一些是應該的。
要是弟弟能跟我們回去多好,可以跟我上一所學校,他學習成績不好,我可以給他補課。
我的那些東西都可以給他分享,也包括你們的愛,你們對他好是應該的。
我不會吃醋,真的不會,你們盡管按你們的心意來就行了。”
大兒子這么通情達理,屬實沒有想到,也同時讓他們感覺這些年的教育很成功,兩個兒子都是三觀很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