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泡書吧!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一只冬蟲出墻來
更新時間:23040807:55
大王爆錘石頭家的狗后沒消停兩天,又在眾目睽睽之下,公然攻擊聞老四家的鴨子,它一口咬住鴨脖子并強行一路拖拽,現場場面十分血腥。
雖然聞老四的婆娘持棍一路追趕,但依然沒能避免慘劇的發生:大王逃之夭夭、鴨子黯然赴黃泉。
為此,聞香賠了一百文錢。
除此以外,大王還各種拳打老李家的雞,腳踢老朱家的驢,甚至連族長家的鵝都慘遭毒手,沒死的也去了半條命。
經此幾役,大王快速奠定了它在聞家村的江湖老大地位,成為頭號霸主。
奇怪的是,聞家村的村民對于這個來歷不明的肥貓容忍度極高,不知道是因為大王極具欺騙性的外表,還是因為聞香超額賠付的緣故,村民們甚至還希望大王多來家里光顧:反正不管大王干了啥,聞香都會賠錢。
總之一句話,聞香“賠慘”了、村民笑了、大王滿意了,聞道不開心了。
兄妹倆圍繞著大王的去留問題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最后聞香不得不祭出殺手锏:“幸虧大王把大青引過來,我才能爬出深坑,它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于是聞道妥協了,在他心里,只要是對聞香好的,無論是什么人、什么事都得放在首位,其他的通通靠邊站。
這對兄妹倆之間的感情就是在這樣磕磕碰碰的生活中日積月累,兩人互相扶持、相依為命。
為了大王的立威,聞香慷慨貢獻了一兩銀子,倒不是說她賺了一點小錢錢,人就飄了、無所謂了。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她還在艱苦創業階段,這錢得用在刀刃上。
更何況她的本質就是窮鬼,一兩銀子夠窮苦人家生活幾個月,聞香當然會心痛。
心痛歸心痛,該賠錢還得賠錢,誰叫大王是她的救命恩人呢。而且,她并不是故意和聞道對著干,而是畏懼神秘莫測的山谷,覺得大王的去留根本不在于他們的想法如何,全在于大王自己。
大王想走,誰也攔不住;大王想留,你不留也得留;所以說,為了避免雙方起沖突,聞香覺得最好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咦,這聽起來怎么像是調解婆媳沖突呢?嘖、嘖,作者君可真調皮。
大王不僅性情跳脫,而且對飲食的要求也獨具風格。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大王不挑食,主食的話是聞香兄妹吃什么,它就吃什么。
輔食嘛,那范圍就廣了,什么花啊、草啊、菜啊、雞鴨鳥魚蛋,統統都不放過、雨露均沾。
聞香納悶:貓的食譜有這么寬廣嗎?
幸好,它只是荼毒自家院子,不然,聞香可能真的要賠不起了。
總之,大王的豐功偉績是一時半會都講不完,這里暫且按下不表。
在黃箓齋到來之際,聞香決定趕緊把準備好的七株鮮花送去給靜主道長。
這一次出門,聞道肯定要跟著,畢竟是去陌生的地方又遠,需要男人壓陣。
大青負責拉車,金元寶留下看家。
至于大王嘛,它已經自動跳上大青的頭,準備巡視四方。
長青觀位于城南縣的南邊一里外的南山上,需要穿過城南縣才能到達。
兄妹倆到達長青觀的時候已是未時末,守門的小道士把他們領到后院一處拱形大門前。
聞香抬頭一看,只見拱形大門上方刻著兩個大字“靜苑”,她暗自思忖:這是什么地方?
小道長敲響門鐘,三人靜等須臾就聽見門內傳來一個老婦人的聲音:“誰啊?”
“孫道人,是我,小元子。”
大門隨即“吱呀”一聲打開,一名面無表情的老坤道走出來:“何事?”
聞香兄妹趕緊上前行禮問好、表達來意。
老坤道走近騾車,掀開竹席簾子仔細察看一番后道:“小元子,勞煩你帶這位男居士到前院休息,女居士便請跟我進來吧。”
“是,居士,請隨小道來吧。”
沒想到靜主道長沒見到,兄妹兩人就要分開,聞道急忙道:“孫道長,您這是要帶舍妹去哪里?”
“靜苑是坤道修行的地方,不方便接待男居士,就請您放心到前院等待吧。”
“沒事的,哥,這里是道觀,我自己進去就行了,你先去前院休息吧。”聞香也輕聲勸說大哥。
“好吧,你自己小心哈,有事就找大哥。”
聞道猶豫了一下,但也覺得道觀應該沒什么危險,遂囑咐聞香一番后就放心跟小道士離開。
聞香拉著大青騾跟著孫道人,剛進大門迎面而來的就是一個雕花大影壁,轉過影壁則是一個四合院子。
孫道人請聞香在院中稍候,她自己則進內院稟報。
趁著老坤道離開,聞香細細打量一番院子,左邊廂房隱約有人聲,屋頂上的煙囪正冒著煙,估計是廚房。
右邊是一排棚舍,聽聲音聞味道應該是養雞鴨之類的;棚里還拴著兩匹馬,此刻正低頭悠然吃著糧草。
最引人注意的是,右邊一空閣內居然停著兩輛大蓬馬車:大戶人家就是闊氣。
聞香正四處打量著,身后傳來一聲“喵”叫:原來是大王也從騾車里面探出頭來東張西望。
“大王、大王,等會兒你待在車里面乖一點哈,回去后獎勵你雞腿。”聞香低聲和短毛貓商量道。
大王無動于衷、繼續左顧右盼。
聞香:你這個熊孩子,咋這么難伺候呢?
“你可別亂跑哈,這里是道觀,道士們清修的地方,不能打攪的。”
大王不以為然“喵”了一聲,一雙異瞳骨碌骨碌,到處亂瞄。
聞香還要再說,便聽見院子外有人聲傳來,她連忙伸手去推貓頭、低聲急道:“快、快,藏起來。”
好不容易把貓頭塞回去,聞香才轉身,便看見靜主道長和孫道人從垂花門走出來。
“靜主道長,聞香有禮了。”
“貧道有禮。”
“幸不辱命,小女在山中找尋多日,終尋到幾株花兒,還請道長賞鑒。”
“有勞聞居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