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歡迎光臨泡書吧!
主題模式:
恢復默認
作者:一只冬蟲出墻來
更新時間:23040607:51
巳時正,陸陸續續就有馬車抵達縣衙后院,來客既下馬車,便有仆婦上前收帖子、又被引領到客堂暫且歇息片刻。
待客人約莫來齊后,便有丫鬟們來請客人移步花廳就座。
縣衙的花廳正對著后花園,在此聚會既方便夫人們閑聊又可欣賞風景,因此知縣夫人總是在這里開茶會,招待來客。
花廳內早已陳設好幾和椅,茶幾上擺著新鮮的橘子、蘋果,棗子等水果,又有豆芽、涼拌什錦菜等各式小吃,以及蜜餞、瓜子、麻團、雪花糕、無花果、棗泥山藥等各種糕點一應俱全。
不一會,知縣夫人就攜同知夫人一起前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待相見完畢,幾名侍茶女便開始沖泡新茶起來,經過溫壺,燙杯,裝茶,高沖等幾道工序,最后完成分杯并給客人們奉上茶水,伺候夫人們聞香、品茗。
“這是今冬剛采摘的碧玉池,承蒙夫人不棄,”知縣夫人顧朱氏以茶代酒,先舉杯敬同知張夫人,又面向眾人先飲為敬:“愿與諸君共享。”
眾人便紛紛舉杯同飲。
“嗯,這個新茶初聞極其清甜,待入口則醇正鮮爽,可謂香如蘭桂,味如甘霖,令人回味無窮。”沒落官宦家二夫人王蘇氏憑借多年品茶的功力,率先拍出一個響亮的馬屁。
縣丞夫人李胡氏也不甘落后:“正是,夫人你這碧玉池不僅聞起來香甜可人,喝完后,那香氣竟像是從喉嚨深處緩慢回出,回甘異常持久呢。”
“這碧玉池乃玉樓茶山新出品的秋茶,乃用巳時采摘的一芽一葉制成,雖比不得那明前春茶,倒也馥郁芬芳,張夫人以為何?”知縣夫人顧朱氏笑吟吟面向同知夫人。
在同知夫人過往品嘗過的茶葉中,這碧玉池當然不算頂頂上等的茶葉,但是在寒冬將至的小縣城,它算是知縣夫人最拿得出手招待客人的秋茶了。
因此,張周氏樂得捧場、開口笑贊道:“確實清香獨特,入口即回甘,甘甜可口。”
連同知夫人都稱贊碧玉池香氣洋溢了,余下各婦人自然不甘示弱,紛紛附和感慨好一個茶香四溢。
這時,突然有人來了一句:“這個茶的口感是如此的醇厚鮮爽,竟像是飲了魚鮮湯一樣呢。”
這天外飛仙、神來一筆的贊嘆簡直是絕了,前半句學得像模像樣的,奈何后半句突然漏了底,眾人紛紛“撲哧”、“撲哧”掩住口鼻暗笑起來。
見眾人嘲笑,那婦人不禁臉色微變,只是奈何怎么也講不出花一樣的字句,只得強顏歡笑道:“是挺好喝的嘛。”
眾人內心鄙視,但并不出言諷刺,只是暗里吐槽:這地主老財家的張秦氏可真是粗鄙。
同知夫人張周氏好奇地看了一眼那婦人,只見她滿頭珠翠、錦衣繡襖,裝扮得甚是富麗堂皇,旁邊還跟著一個俏麗的小娘子,一時竟想不起她是哪家的。
只是聽其話語便知,這乃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一般的人物,因此只是笑而不語。
知縣夫人是早知道張秦氏本事的,當即岔開話題。
眾人又小飲了一會茶,終于到了大家喜聞樂見(互相攀比)的環節了。
知縣夫人帶頭,送給同知夫人的禮物正是今天大家品嘗的碧玉池茶葉一盒,這禮物倒是蠻合適的,也省功夫了。
接下來是縣丞夫人李胡氏,她送出十二葵瓣形、配紫檀木柄,并陰刻卷葉、松針紋的清白絹地紫柄團扇兩把。
一般的團扇的扇面都是繡花,這兩把團扇特別之處在于,白絹的扇面分別畫了一幅水墨畫,
一把扇面上畫了一幅妝靚仕女圖:一名仕女螓首蛾眉、美目盼兮、正在對鏡梳妝,好一名淑女悄然躍于紙上。
另一把扇面上畫了一幅云橫秀嶺圖:近處樹木蔥郁,遠處山巒起伏、雨霧繚繞,盡顯煙雨林巒的秀美風光。
縣丞夫人李胡氏命丫鬟呈上團扇,笑道:“這兩把團扇乃是六景居士所畫,團扇上作水墨圖還挺新鮮的,我瞅著蠻有意思,因此請兩位夫人鑒賞。”
“可是那衡山學院的六景居士?”同知夫人張周氏問道。
“夫人也聽說過他?這六景居士年未弱冠,便窮丹青之妙,聽說他早年間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小官,后來便去了衡山學院做畫師,團扇上作水墨圖就是他的首創。”
“是個淡泊名利的妙人,這兩把團扇精致華麗,水墨畫圖又生機盎然,我看別有一番雅趣,顧夫人,不如你先挑吧。”同知夫人張周氏點評了兩句便讓知縣夫人先選。
“我倒不如夫人善鑒賞,這兩把團扇我看著都雅致,哪一把都是極好的,不如夫人為我選一把吧。”顧朱氏巧妙地推了回去。
“顧夫人真是客氣了。”張周氏便又端詳起兩把團扇來。
跟著母親,坐在旁邊的張婉兒小姐早已按捺不住,就爽利道:“這山水圖幽秀曠逸、筆簡意遠,可比那仕女圖大氣磅礴得多。”
“你這丫頭!”張周氏蹙眉、貌似不喜婉兒插嘴。
“婉兒小姐喜歡山水啊,那我便取這把仕女團扇吧。”知縣夫人顧朱氏笑著率先挑了團扇。
“小女頑劣,讓大家笑話了。”張周氏拿起剩下那把團扇自嘲道。
“哪里?婉兒小姐性格活潑可愛,我可羨慕夫人了。”
“就是了,選這把團扇正體現了婉兒小姐的端莊大氣。”
“不愧是官宦世家的小姐,品味就是不一樣。”
不管張婉兒小姐是不是真的頑劣,反正在眾婦人眼里、嘴里,那婉兒就是正經大家閨秀的風姿。
連那粗鄙的張秦氏都不惜貶低自己女兒來拍張小姐的馬屁:“可不是嘛,我看婉兒小姐文雅得很,要說頑劣,我這丫頭才是性情粗野。”
聽了這個不要臉的馬屁話,眾人不禁又好氣又好笑,反觀張秦氏身邊的小娘子:撅著嘴巴,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是了,這個才是真性情。
接著各家婦人紛紛送出了自己的禮物:牛角梳、青陽毛筆、松煙青墨、繡花圖、熏香爐、青檀小箋等,皆是一些常見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