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夜晚,無風,天氣特別悶熱,悶出人一身的汗,特別不舒服。
還有無數的蚊蟲在亂飛亂躥,會讓人更加感覺煩躁。
好在,姜家有冰糖水,正屋的廊下還然著驅蚊的艾草,這樣的小日子其實還不錯,安逸又享受。
姜家人剛吃完晚飯,連忙搬來草席,坐在廊下消食乘涼,大人們聊著關于豐收的事情,孩子們圍著燭火看書學習,孩子用功,大人也跟著欣慰。
如此上進又溫馨的畫面,讓姜老頭感慨不已,“你們兄弟三人當初讀書要是這般認真的話,也許也能考個秀才回來。”
姜老二立刻翻了個白眼,“爹,讀書是要天賦的,您當初壓根忘了把這種子種到我們身上來吧?”
當年念書,三兄弟都有努力過,因為誰都不想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農活,又還有族里的壓迫,誰都想翻身把歌唱?
但、有些東西不是你認真努力就有成就的,他們農家出身,又沒有好的老師,學習資源相當有限,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能認識幾個字已經不錯了。
而且私塾里的夫子還一副恩賜了他們的模樣,只教書上的內容都嫌多,好像他們上學不用付巨額束修似的,這種勢利薄情的環境里學習,又怎么可能考到秀才?
姜老頭被懟得眼睛睜圓,“我沒傳你?那又怎么可能傳到孫子孫女的身上?”混賬東西找抽呢吧?
“嗨,那都是隨他們娘親去了唄,姜氏從來沒出過秀才,更多的是互相之間的攀比與算計,都是窩里橫的狗東西,怎么可能是讀書的料嘛。”
姜老二是認真的,他感覺姜長安就隨了姚氏,腦子靈光,讀書通透。
姜老頭被懟得啞口無言,正在這時,三房的江氏端來了一大盆冰糖水,終于將姜家夜晚的盛宴推向了高潮。
姜老頭接過江氏遞來的第一碗冰糖水,又是另一番的感慨。“日子越來越好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哦。”
這個觀點姜老二是贊同的,他到現在還感覺不真實,姜家可以說是一夜暴富。
從長安崽崽考核得了第一開始,后機智救父,進山挖參,木工燒陶,拜師與打谷機。
這一件件的事情,壓根不是普通人家能做得到的,但、二房的閨女就可以,她以一人之力,將艱難的局面板正,力挽狂瀾、將支離破碎的家重新振作,且更進一步。
這是普通人窮極一生都未必能做到,姜老二挺擔心這些美好只是他的一個夢,待他睡醒后,夢境破碎,讓人回歸現實。
所以,姜老二特別認真對待這份來之不易,閨女打下的基業,他要好好守護,“都說人生起起落落,如今我們家算不算是起來了?爹,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算盤算盤?把姜家穩定下來。”
姜老二的話讓姜老頭很欣喜,他所說的姜家,是指姜家所有的人吧?大房、二房、三房人都包括在內,老二這是原諒了二房兄弟?
“這事還得聽長安的,你別看她年紀小,但跟宋夫子那個大智者學了蠻多知識,眼界也廣,只要一點就夠我們姜家受用良多。”
姜老頭撫著自己的胡須,點頭晃腦的,像書生在念書一樣,說出的道理一套一套的,反正他就非常佩服與敬重宋夫子。
突然間,姜長安又變得了話事人,這時不管是姜老大還是姜老三都緊張了起來。
姜家的未來,不知道小侄女有沒有把他們算進去,可別丟下他們不管啊,他們知道錯了,真的。
以后一定會致力守護姜家,行不?再給一次機會。
姜長安被點到了名,終于放下了手中的書,一本正經起來。
“那我就將自己盤算講一講,大家都過來聽一聽。
目前我們二房賺的錢暫時夠用,但一輩子還長,我們要把目光放得長遠。
第一步,先把家里的房子建立起來,在這期間同時把木工、制陶、磚瓦這三樣事業開發成正當且長期的生意。
以銀錢為本或人工換工都可以,三房可以負責看護陶窯,二房是磚瓦窯,大房跟著爺爺做木工。
我會留一些常用家具農具的圖紙下來,爺爺慢慢研究,照著打造就行。
然后呢,家里有了賺錢的生意,但糧食才是生活的保障,所以我們還要添加些田地,買些良田,如果沒有也可以開荒,山地都可以。
屆時種上水果、或養殖一些雞鴨在山上,都是不錯的主意。
這些奶奶帶著家里的女人就能干,如果忙不過來,我們也可以請些長工這類的。
當然,如果有村民愿意換工最好不過。
三房的冰糖水生意如果還想繼續做的話,可以在縣城盤下一間鋪面,研究多幾道點心出來,搭著冰點、專門賣冷飲。
同時可以把家里的陶器與磚瓦的樣品擺在一邊展覽,招攬生意。
漸漸把生意做開做大,這就需要權力的保駕護航,否則我們創造出來的價值就會被別人搶走。
哥哥們要努力讀書,姐姐們也要全力照顧好這個家,大人在外面打拼,家里的飲食起居就交給你們。
而我,從明天開始就要出去歷練一番,看看能不能培養一些自己的勢力,或者暗地里做一點大生意,把我們姜家強大起來。
以后就不用害怕小小一個捕快,區區一個縣令。
哦,我跟李書深一起出去,他功夫比我好,你們不用擔心。”
姜長安羅羅列列地說了一大堆,一開始大家聽得激情不已,可到最后就變成激嚇了。
“靈兒你要出去?去哪?娘陪你去啊。”姚氏焦急地追問起來,她有流浪、不是,是有歷練的經歷,肯定能幫上忙的。
而且姜長發一個不到八歲的孩子,要去哪里打拼事業?總不可能是縣城吧?所以、只兩個孩子出遠門?又怎么能叫人不擔心呢?
“娘你安心,我有分寸,去哪你們不要問,你也不能跟去,總之待學堂的假期結束后我們就回來,待那時,我一定可以讓娘堂堂正正的、抬頭挺胸地生活在陽光下。
無人敢窺視,無人敢欺壓,屆時不說奴仆成群,至少有下人侍候我們一家老小,且誰也不能隨意危害到我們的性命。”
做不到這一點,她還算什么證書達人?這就是姜長安的決心與目標。
姜長安的這番話,將姚氏說得眼睛變得氤氳起來,這何嘗不是她這輩子最大的愿望呢?不用藏頭露尾,笑得肆意,活得坦然,奴仆什么的倒無所謂。
姜家人都蒙了,去哪兒培養什么勢力?還做什么大生意?就兩個孩子?這這這、是不是太天真了些。
但轉又一想,姜家的一切確實是姜長安賺來的,可那不是在跟前嘛,大家看得到,磕著碰著他們還能幫上一幫,扶上一扶,但去了遠方家里人就愛莫能助了。
“長安啊,江湖勢力不靠譜吧?”那些打打殺殺的事情,哪里是他們尋常人家可以觸及的?不是只出現在話本上?出現在說書先生的嘴里?
“我知道爺,最重要的還是權力,但權力也需要武力和財力去維持與擁護,三者相輔相成,路子才能走得更遠。
等闖蕩回歸后,我就要好好上學讀書考科舉,一定讓爺爺當上官老太爺。”
姜長安一臉的認真與嚴肅,雖是天馬行空的話,卻也讓姜家人不自覺地信服起來。
“這是宋夫子說的?他允許你們外出歷練了嗎?”姜老頭提著一顆心,如果宋夫子同意的話,他可能就會放心幾分。
“知道的,不用擔心我,你們好好守著家里就行,如果有誰欺上門來,能打的就狠狠打回去。
不能打的可以向先生求助,總之、保命要緊,只要有命在,我們就還能徐徐圖之。”
當然,為人處事姜家的大人們應該更懂,但畢竟要出遠門,姜長安也放心不下家里,所以忍不住多叨念了幾句。
“知道,好孩子,你不用擔心家里,我們會好好守著這個家,等你回來。”
不止姜老頭,其他人同樣心酸不已,讓一個孩子出遠門打拼,誰都不落忍,哪怕是自私的姜大伯也是。
可他們也只是平凡人,姜長安對未來的展望與規劃不是他們能做到的,又怎么辦呢?不過是看著她慢慢走,到跑,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