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千金第三百七三章 義正言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一紙千金 >>一紙千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三章 義正言辭

第三百七三章 義正言辭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3日  作者:董無淵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董無淵 | 一紙千金 

:18恢復默認

作者:董無淵

陳箋方斷斷續續地說,時而說長長一段話,時而又陷入長久的沉默。

喬徽默不作聲地將溫茶換成了米酒。

酒,在某種時刻,也算好東西,叫你發懵也叫你清醒,叫你笑也叫你哭,帶著糧食賦予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霸道地占據你的思維與心緒。

陳箋方一手執盞,仰頭一口喝盡,竟也未曾喝出酒與茶的區別。

陳箋方飲盡一盞酒,喬徽便應一盞。

燈下,二人在陳箋方時有時無的清亮溫潤聲音中對酌。

傾盡酒壺,陳箋方照舊仰頭一飲而盡,隨著空蕩蕩的酒杯放在桌上清脆的聲音,陳箋方雙手撐桌,站起身來,俯身抬頭,面頰泛起潮紅,眸光卻依舊清明,聲音清緩,語調真摯:“寶元,我沒輸給你。”

我只是輸給了曾經的自己。

陳箋方話音剛落,便垂頭笑著搖了搖頭:“不,不。顯金并不是戰利品,不能用輸贏定義。”

不存在輸贏。

一切皆由命定。

命中定有此役,經此一戰,方洗髓凈骨,清明飛升。

以前他低著頭,走在一條畫得明確的路上,他知道怎么抬腳、知道怎么走得快、知道哪里該轉彎——在這條路上,他埋頭將后人甩開,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但他并不知道他走向何方、他為什么要走?

如今他想清楚了。

在他雙腿癱軟、疲憊溺亡之時,在崇慶寺茂盛挺立的樹林中,他陡然覺悟了他行走的真諦。

“三年之后,我高中后,亦會尋求外放。”陳箋方眸目堅定:“或去塞北,或去貴州,或去漠城,為一方之父母官,讀書一事當為千秋萬代,而絕非為助一家商賈魚躍龍門、改換門庭。我脫胎于陳家、撫育于陳家、受益于陳家,而不能拘泥于陳家、受制于陳家、狹隘于陳家。”

瞿老夫人給他規劃的路徑,與他父親大相徑庭,父親身亡時,祖母咬緊后槽牙道:“你父親要外放,我原是不許的。外放難道從七品芝麻官做起?我投錢投人二十載,難道就叫他去做個管偷雞摸狗的縣令?——你一定要考中一甲三名!得入翰林的機會!入了翰林,再去六部轉一轉,不要離開京師!你在前朝耕耘,陳家在后場使勁,必要讓你入閣拜相、位及人臣!陳家的祖墳也該冒冒青煙了吧!”

不對,這不對。

讀書入仕,與權力無關、與地域無關、與汲汲為營無關。

和陳家的祖墳,更加關系不大。

陳箋方從未如此清醒過。

喬徽并未答話,始終平靜地直視陳箋方。

陳箋方始終垂著頭,隔了許久方緩緩抬起,慢慢站直。

窗欞外,烏云被清風吹散,一輪圓月當空。

陳箋方昂首高望,手背于脊:“天尚從人愿,汝胡不勉旃。”

喬徽亦站起身來,拍了拍陳箋方的肩頭,輕聲道:“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陳箋方彎唇笑了笑,抬手回拍喬徽:“忠武侯,山頂見。”

“山頂見。”喬徽抬首,舒朗回之。

山頂見不見,顯金不太知道。

顯金知道,有個重磅消息,初一見。

同一個積慶坊,與世家林立的坊頭不同,積慶坊的坊尾住著的都是三四家合賃一間宅子的群居讀書人。

九月初一,坊尾一間店,張紅結綠、敲鑼打鼓,在沒有任何預熱和營銷的情況下,牌匾上的紅布被緩緩扯下,先露出一個“宣”字。

寥寥無幾的人,顯露出疑惑的神色。

積慶坊那間很火熱的“宣”鋪,難道開盟店了?

紅布被扯完,第二字應聲而出,平平無奇一個“紙”字。

“宣紙“。

嗯,非常直白——就跟“張小二面攤“一樣直白,老板叫張小二,賣的是面。

也不知咋的,可能是“宣”帶起的風氣吧。

這些時日,一些高深莫測的店名如雨后春筍般林立而出:比如,有個店子叫“肆意”,名字取得非常放肆,樸素的牌匾上也看不出任何貨物的跡象,門前兩個燈籠高高掛著,再種上點青竹,走進去才知道這家店是喝茶的,問掌柜的為啥店名叫“肆意”,掌柜的一臉故弄玄虛:“咱們店續水不要錢,你想加多少加多少,可以肆意地加,所以取名叫肆意!”

顯金聽后很無語:“...”這跟“此女能叫朕舒心,故賜封舒貴人”有什么區別?

“宣紙”牌匾完全暴露人前,異常干脆直白,反倒如一縷清流。

寥寥無幾的人左看看右看看,看沒什么貴貨在門口立著,這才敢小心翼翼地踏步入內。

一進去,他們都驚呆了。

是的。

驚呆了。

他們從來沒見過這么高的貨架!

這老板將店子的兩層樓打通,把櫸木制成的貨架搭建到頂,滿滿當當地全部都是木匣子。

這些木匣子便是一般的通貨,薄薄一層,也沒有用銅鎖加固,隨意地搭上,放上分裝有花椒、糯米粉的麻布袋子防潮防蟲防腐。

故而一走進,便是一股刺鼻的辛香味。

最低一層的貨架離地面尚有一段距離,恰好在人的眼睛平視的高度。

一人輕掩住口鼻穿梭在貨架中,發出一聲驚呼:“這里一刀素宣只賣三百文!天啦!夾宣也只要五百文一刀!還有羅紋紙也只要五百文!我的天!我的天!‘宣’里面的灑金暗花刻絲羅紋紙賣到了九十八兩八一刀啊!”

不!不和“宣”比價格!這個價,也只是比黃麻紙貴了一點點而已!

寥寥無幾的人,不約而同地興奮起來。

貨架上一個品類的宣紙占據了一個豎列,最貴的便是五百文,最便宜的三百文,但品類的排列并非按照價格,而是按照木牌,有的木牌上寫的“強記”,那么這么一橫行過去就都是“強記”,也有“姚記”“李記”什么的,都顯得很樸素。

有人環視一圈,穿著簡單棕色長衫的店小二走上前來,也不開口就這么看著他。

“給我拿一刀羅紋紙吧!”

店小二也不開口,麻利地拖了個木梯來,三下五除二爬上去,從木匣子里拿了一刀遞給那人,指了指東面,言簡意賅四個字:“那里付賬。”

那人“哇”了一聲:這是連庫房都省了的意思啊!

那人把羅紋紙拿回家,來不及洗手,直接上墨,看墨水一層一層地暈開,又小心翼翼地拿了一張在“宣”里重金買下的灑金暗花刻絲羅紋紙,小心翼翼地在紙邊點了一個小小的墨點以作對比。

認真觀察完畢后,那人方滿意地點點頭。

嗯,一分錢一分貨,古人誠不欺我。

論品質,還是“宣”的出品,更勝一籌啊。

但只花五百文就買到羅紋宣紙,嗯...怎么說呢?感覺自己還挺賺的。

坊尾這間店,雖然進店的客人都還算滿意,但開張好些時日,仍舊門可羅雀,幾乎都是回頭客。

這跟地段有關系。

這里并非熱鬧的街市,群賃而居的讀書人,也沒什么時間這里逛逛、那里看看,故而直到十月底,“宣紙”的客流量都不算太大,勉勉強強能回本。

入了十月,晚桂飄香。

顯金坐在“宣”的二樓“上重天”洗盞泡茶。

方書生氣勢洶洶而來,在顯金面前,這才淡了幾分怒容,語聲很急:“...賀老板!有人和您一樣賣宣紙!”

顯金拿茶盞的手微微一頓,有些愕然:“噢?哪里來的宣紙商?”

“就在積慶坊的坊尾!品質明顯沒有‘宣’好!賣得雖便宜,卻不是什么好貨!店名就叫‘宣紙’!”方書生氣鼓鼓地打抱不平:“必是哪個不要臉的商賈看您做得成功,便來蹭飯吃!”

不要臉的商賈賀老板聽完,眸色難掩訝異,遂義正言辭道:“什么!天子腳下、皇城根下,竟有如此異事!”

顯金正氣凜然:“方郎君,您一定要在書生之間好好這間不要臉的店子!把它罵臭!罵到人人知曉!”


上一章  |  一紙千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