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妍待宴席結束,親自執筆,將在腦海中構思好的,吸引客源的計策寫下來,貼在了大門外。
此計果然靈驗,貼出去沒多久,引起了吃瓜群眾的熱議。
次日一早,飯館尚未開張,門口已然聚集了不少人。
“吃了他家的魚,真的能增強智力,讓小孩子變得更聰明?”
“不知道耶,說不定只是噱頭,吸引客人來吃飯。”
“依老夫看,確有此事,縣試榜首不過是個漁家女兒,能有此成績,肯定與智力有關。”
“沒錯,智商不高,絕對不可能考的這么好,漁家人常年吃魚,所以養育出來的孩子,才會這么聰明。”
“我不管聰不聰明,是不是真有其事,我就是來沾點喜氣的,十三歲的縣試榜首,百年難遇,我家娃兒明年也要參加縣考,買一份饞嘴魚回去,讓他吃了也跟著沾點光。”
“哈哈哈,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家閨女明年也要縣考,買份魚回去,讓她也沾沾喜氣。”
“大家伙都別跟我搶,我家有六個孩子,都需要增強智力,讓我先買。”
“憑什么你先買?誰家還沒個孩子呀。”
“就是,好事憑什么都讓你搶先了?開業當天八折優惠,誰搶到是誰的。”
“沒錯,想沾喜氣,各憑本事。”
“開了門往里沖!”
大門外沸沸揚揚,飯館內有條不紊的準備。
葉秀妍早有計劃,將漁家菜定位于中檔價位,大眾化菜品,快餐的形式。
魚片和各類配菜,在熬好的魚湯里打個滾,用不了幾分鐘就能出鍋。
添加上秘制醬料,再配上一碗提前燜好的米飯。
一份饞嘴魚,從下單到上菜,只需盞茶的功夫。
飯館里備有便攜式餐盒,提供給來不及坐下吃飯的客人,方便其打包帶走。
鍋灶里魚湯咕嚕嚕翻滾著冒出熱氣,米飯也已蒸熟。
米香撲鼻,香氣四溢。
一切準備妥當,只待吉時到來。
午時三刻,吉時到。
葉健親手扯下蓋在門匾上的紅綢,漁家小菜飯館正式開張。
縣試榜首的號召力杠杠滴。
飯館大門一開,圍觀的吃瓜群眾蜂擁而入,爭相品嘗,搶購新品菜肴。
蘊含靈力,格外鮮美的魚肉一入口,品嘗菜肴的客人,小眼神都亮了。
五十文的售價,沒有擋住搶購者的熱情。
葉健夫妻倆原本打算售賣一天的二百份饞嘴魚,除卻贈送給街坊鄰居的三十份,余下份額不到半個時辰便爭搶一空。
沒能搶到的客人長吁短嘆,聚攏在飯館門口不肯離開。
葉健適時宣布,魚肉稀缺,得之不易,饞嘴魚每天僅售賣一百份。
午時三刻開門,先到先得,售完為止。
此言一出,喧嘩聲一片。
漁家菜館一炮而紅,成了吃瓜群眾酒足飯飽,磕牙聊天,熱議的話題。
“嘻嘻,好多錢。”
人群散去,飯館關門歇業,葉秀芳美滋滋的數著銅板,越數小眼神越亮:“一天就賺了那么多錢,我決定了,以后哪兒也不去,就留在飯館當掌柜,幫爹娘打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