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太子妃不愿意見鎮國公。
她跪在太子的棺材前,戴著白布,綁著白紗,眼眶通紅的道:“難道是是非非,僅僅因為他要死了,我就要去見他嗎?”
皇帝的貼身太監也算是看著這些孩子長大的,如今,蘭時和壽客都死了,他對素來就青睞的太子妃就心軟了幾分,道:“那老奴就去跟鎮國公爺說。”
他跑著回去將太子妃的話說了一遍,鎮國公心頭一顫,艱難的抬起頭對皇帝道:“你看,她一個小姑娘,竟然如此狠心。”
皇帝:“這是咱們教她的,她學得很好。”
鎮國公就踉踉蹌蹌的站起來,“既然她不愿意來見我,我就去見見她。”
皇帝并沒有阻止。
他只是看著往外走的鎮國公怔怔出神,似乎是真不明白這場局的意義在哪里。
他喃喃問:“你說,英娘會見他嗎?”
老太監搖搖頭,“不會。”
英娘這個孩子啊,明辨是非,最是嫉惡如仇,鎮國公殺了隨伯英,她怎么可能原諒。
那是太子的太傅,也是她的太傅啊。
果然,太子妃依舊并不愿意見鎮國公。但是她攔不住他進東宮的腳步,她只能帶著孩子們退到了寢房去。
鎮國公夫人很是不理解,“你父親都來了,你在這里鬧什么?”
太子妃將門關上,跪在地上,僵硬的道:“女兒在這里給父親磕頭了。請父親離去。”
鎮國公眼眸一紅,讓鎮國公帶著附近的仆從都離去,這才哀求道:“英娘,你開開門。”
太子妃淚流滿面,“不——我若是開了門,那這天底下,哪里還有公道?為了全家的命,我已經對不起太傅,對不起蘭時,對不起那些無辜死去的人,我……我不能當著壽客的尸體,還對父親和睦相待,父女情深,我若是如此,那還是人嗎。”
鎮國公顫聲道:“我,我已經在陛下那里喝了茶。”
“如今,怕是就要離去了。”
太子妃聽見這話痛哭捂臉,“父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
鎮國公急忙解釋,“我只是不想阿貍也和壽客一般落得個爭斗的下場,這才起了謀反的心思。”
“我也是為了阿貍好。”
太子妃大聲道:“不是!父親不是為了阿貍,父親是為了自己。”
“若是父親為了阿貍,便有千萬種法子護著,可是,父親不愿意再屈居人下——”
“你覺得壽客蠢鈍,便有意控制他,你——”
她氣得連力氣都沒有了,鎮國公的身上也開始痛起來。
然后中間斷斷續續的,英娘好似說了很多話,但是他根本聽不見。等他聽見的時候,英娘剛好質問他:“父親知道我說的不是這件事情。”
“父親知道,我一直在說的是太傅的事情。”
鎮國公渾身一顫,口中吐出些鮮血來,低聲道:“你是我的女兒,何必要為他煩憂。”
但他的聲音太小了,太子妃根本聽不見,她只是哭著道:“父親一直都不認為自己錯了,一直都以為,這在朝政之上,是多么的理所當然。”
“可是,父親根本不去想,父親會如此對太傅,太傅卻絕對不會這般對您的。”
“正因為把你當成兄弟看,所以即便政見不同,他對你也沒有疏遠,對我依舊待如親女,也正因為如此——”
“我,您的女兒,若是也跟其他人一塊,將這看成是一件朝政之事,那這世上,才是真正的沒有公道了。”
“所以,非得,非得讓父親知曉,被所愛之人拒之門外,臨死之前,見不到子女的痛心,父親才會明白,太傅當時是多么的絕望。”
她哭成這般,朝華和阿貍也跟著哭,鎮國公聽見這一聲聲哀戚聲,倒是也有些心酸。但他沒有后悔。
人這輩子,做過的事情就是做過了,哪里還能后悔。他就是在九泉之下見了隨伯英,他也不怕。
但是英娘不諒解他,才是他最大的痛苦。他這輩子,真的是喜愛英娘的。
他努力的往前面爬了一步,“英娘,別對父親這么殘忍,我就要死了,只是想見你一面——”
太子妃忍不住撲到門口,痛哭出聲,卻也不出門,只摟住兩個小的跪在地上大聲道:“父親,我知道你不會對太傅產生后悔之意,我也知曉,您是疼愛我的。”
她說到這里,嘴唇又是一陣顫抖,雙眼流出眼淚來,模糊了眼前的視線,她心硬道:“可是,被您無辜牽扯的申家人,那個被奸殺的小姑娘,那對絕望之際綁住石頭投河自盡的父親,我只要想到他們是死在我父親的手里,便不由自主的感到罪孽深重。”
“父親您——您高高在上,您甚至都不會去了解那對夫妻為什么要投河自盡,我來告訴父親,告訴父親您身上的罪孽。”
“父親——他們的女兒被奸殺之后,就奮不顧身的要去衙門告睦州隨家。但在牢獄里,他們的兒子被嚴刑拷打,他們已經沒了女兒,他們想要保住兒子——他們妥協了,妥協啊……”
她跪在地上哭喊,“所以,他們出獄,他們的兒子埋怨他們,他們也埋怨自己妥協,這才,這才綁著石頭毅然決然的跳進了河里。”
她說到這里,已經泣不成聲,哀聲道:“所以,所以拋去太傅和蘭時,我只要想到他們一家子人,我就難以原諒父親,難以相信,這竟然是我父親做下的事情。”
“我罪孽深重,父親罪孽深重,我們這輩子都已經還不清了,父親又何必要奢求一個死前圓滿。”
她痛苦道:“若是世上,罪人最后能圓滿而亡,那蒼天正道,就是個笑話。”
“比起父親,比起我,死在牢獄之中的太傅,囚亡于嶺南小巷的蘭時,被殘害的申家,你我之前不得相見,到底有什么殘忍的!”
“父親非得,非得要體會一次不如愿,才知道,才知道世上不僅僅是你有父女之情,別人家里,本也是幸福的一家子。”
鎮國公聽見此話,是真后悔了。
他依舊不是后悔做下的事情,而是掙扎著道:“當年,我就不該讓隨伯英教你……我也不該教你懲惡揚善四個字,你生在世家,怎么可以學這個……”
太子妃大聲道:“是父親,是陛下,是太傅!是你們都在教導我要成為現在這個英娘!父親多年前,明明也是希望成為像我這般的人!”
“是父親變了,不是我學錯了,更不是太傅教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