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能夠得到你的肯定,可見他真是浪子回頭了。”廣寒宮內,瑤姬笑著說道。
嫦娥默默頷首,卻不知該如何接話。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她也沒辦法無視張五哥是楊戩分身的事實,更沒辦法無視楊戩與瑤姬的關系。
只是瑤姬并不打算揭過這一茬,繼續試探道:“嫦娥,你有沒有想過和張將軍……不對,現在應該是張總管多接觸一下呢?”
嫦娥眼神復雜地看向她,心道:“姐姐啊姐姐,若你知曉張五哥皮囊下是誰的靈魂,只怕會后悔說出來這話!”
事實上,她很清楚,瑤姬是希望看到自己與張五哥發生點什么的,如此一來,就不會“纏著”她兒子了。
這大抵也是對方一再試探的主要原因,如若自己透露出半分意向,對方肯定會鼎力支持。
什么天規戒律,天條制約,在瑤姬選擇與楊天佑在一起后,就再也不放眼里了。
“瑤姬,你支持我和張五哥在一起嗎?”未幾,她直白地問道。
瑤姬笑著開口:“支持啊,在我眼里,真愛大于一切。”
“真愛大于一切……”
嫦娥抿了抿嘴,意味深長地說道:“你支持就好。”
瑤姬主動握住她手掌,道:“你是我最好的姐妹,哪怕全天下的人都反對你追求真愛,我也會堅定不移的站在你這邊!”
與此同時。
雪神洞內。
觀世音掌托玉凈瓶,輕移蓮步,款款而來。
“師叔。”圓臺前,秦堯滿臉笑容地招呼道。
他現在最喜歡看到的就是觀世音,因為對方就像報喜鳥一樣,每次來都有好事發生。
觀世音笑了笑,道:“你能猜出我這次為何而來嗎?”
秦堯掐指一算:“莫非是為了金蟬子的轉世身?”
“正是。”觀世音點點頭,旋即說道:“金蟬子的第一世身已經長大了,甚至萌生出了西行想法。
但因有十世輪回的刑罰在,所以他前九世都難登極樂,我是來找你說說這九世身的。”
秦堯心中微動,好奇地說道:“莫非這九世身有不凡之處?”
觀世音笑道:“金蟬轉世,自是不凡。
說白了,在神魂靈蘊的滋養下,但凡是他的肉身壽元能超過十年蘊養,食之便可長生不老。
若能超過二十年蘊養,其價值,將不在人參果之下。”
秦堯:“……”
他這就明白了。
對于金蟬子來說,神魂靈蘊是柴,佛法領悟為火,對佛法的修行越深,火焰就越強盛。
而火焰愈強,燃燒起來的木柴就越多,產生的能量又無法用在修行突破上,便全都堆積在了肉身內。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金蟬子活的越久,其藥用價值就越深!
僅從這一點來說,倒是與人參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菩薩的意思是?”
少傾,秦堯笑著問道。
觀世音回應說:“極樂世界肯定不能將門下弟子當成耗材,否則一旦傳出去,對于佛門名望將是致命打擊。
可若是順其自然,便宜了山野精怪,又是一種莫大的浪費。
正因如此,方有貧僧此行。”
秦堯想了想,詢問道:“如果我對這九世身沒想法呢?”
觀世音笑著開口:“那么我就只能去找玉帝了,他應該不會放過這機會。”
秦堯啞然。
他突然想到在西游原著中,便是沙悟凈吃了金蟬子的九世身。
可吊詭之處在于,老沙吃了金蟬子九世,結果戰力還是那么拉,好似金蟬子的轉世身是廢物一般……
對比于第十世肉身的藥用功效,說是天庭方劃分了這九世身倒也說得過去!
隨后,秦堯又想起了至今為止,仍舊關押在酆都的六妖圣,心念一轉,頓時有了計較:“師叔,若我想要這九世身,需要付出什么代價呢?”
他向來極有分寸。
關系歸關系,但關系不是占便宜的理由。
想要好處,自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更別說金蟬子還是如來弟子,與他并不親近……
觀世音就很喜歡他這種分寸,溫聲說道:“西行路上,當有九九八十一難,如今被關押在酆都的那六妖圣,倒是可以派上大用場。”
秦堯忍俊不禁:“我與師叔想一塊去了……那六妖被關押了這些年,戾氣與心氣估計也都熬的差不多了,正好可以用金蟬子轉世身為引,說服他們臣服。”
觀世音微笑道:“善,這便是你我相互幫扶的真諦了。”
六大圣少說也能湊出來六難,關鍵是難度高,危險小,不會出現輕易打破劫難,以及真把金蟬子轉世身給吃了的情況,可以放心的布局!
對于她來說,最怕的就是意外情況。
萬一九九八十一難開始了,金蟬子卻讓哪只妖怪吃進了肚子里,局勢就會變得很麻煩,而她這個負責人也將會成為三界笑柄……
秦堯微微頷首,旋即說道:“招降六妖用金蟬子的六世身足以,其余的三世身,菩薩可以好好安排一下。”
觀世音笑著開口:“你就別和我客氣了,取經之路,少不得你這位酆都帝君的幫襯;三世身而已,即便是效用等同于人參果,對我來說又算什么?但對你來說,卻可以用來多一些謀劃。”
秦堯微微頷首,思忖半晌,忽地笑了起來:“楊嬋告訴我,天蓬元帥轉世為豬了。”
觀世音點點頭:“畢竟是取經人選之一,我時刻關注著他動態呢。怎么,你想給他一世身?”
秦堯凝聲說道:“要做就做徹底點,三世身全都許給他,幫助他增長道行,煉化獸面。
西行路要經過不少人類國度,頂著一張豬臉豬鼻子豬耳朵,未免多有不妥。”
觀世音道:“如此甚好,老君應該會很滿意。”
“其目的便是如此。”秦堯笑著開口:“老君宮中的精怪童子到時候也可以下凡成難,菩薩用著也能放心。而對于這些精怪童子來說,就是下凡來玩的,仙丹都吃夠了,誰樂意去吃金蟬子?”
說到這里,他腦海中竟突然閃過兩個西游名梗。
首先是老君的坐騎青牛精:抓了唐僧后就養著,壓根不提吃的事情,而他平常也沒有吃肉的習慣,就愛炫兩瓣橘子。
甚至還有種說法,唐僧的藥用價值尚且在這老牛之下,吃唐僧肉不一定能長生不老,但吃了老牛絕對可以。
其次是老君的嘴太硬:兜率宮一共就仨人一牛,倆人跑了,牛也跑了;扇子,葫蘆,金剛鐲,甚至是褲腰帶都被拿走了,愣是說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觀世音美目倏而一亮,道:“以我的身份來說,不太適合去找老君說這件事情,所以……”
秦堯笑著說道:“我讓楊嬋去兜率宮找一下老君。”
觀世音琢磨了一下這安排,頷首道:“善。”
兩天后。
臨近黃昏。
楊嬋額頭上閃耀著蓮花神紋,身化七彩神虹,驟降于昆侖山雪神洞前,朗聲說道:“開門。”
話音剛落,石門應聲開啟,楊嬋縮地成寸,剎那間來到洞府深處,長長呼出一口濁氣:“累死我了。”
“辛苦三妹了。”
秦堯飛下石臺,滿臉笑容地說道:“若非是有三妹盡心幫忙,二哥只怕早就一個頭,兩個大了。”
這話說的并不全是恭維,內有寶蓮燈神力驅動,外握高仿·開天斧的楊嬋,如今實乃他最大助力,許多事情,非她出面不可。
“辛苦談不上,就是跑太快,累著了。”楊嬋擺手說道。
秦堯沖著一旁的石桌揮了揮衣袖,石桌上頓時出現了玉碗以及一瓶天庭的瓊漿玉釀:“喝點水,休息一下,事情待會再說。”
楊嬋當即坐在石桌旁,端起玉碗,一飲而盡,旋即回首說道:“老君同意幫忙了,說是到時候會擇機安排。”
秦堯對這結果一點都不奇怪,老君如果拒絕的話,枉對他在天蓬身上花的那些心思。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說了這件事情后,楊嬋翻手間取出一枚長方體的金色玉簡,以仙氣操控著脫手飛向秦堯:
“除此之外,老君還讓我將這個轉交給你,說是里面烙印著一套名為《一氣化三清》的法術,或許對你有用。”
看看漂浮在面前的金色玉簡,再扭頭看看正對面的三妹,秦堯心情復雜地接過玉簡:“這下,又變成我欠老君情分了。”
他做的那些事情固然用心,但充其量是示好。
而老君將一氣化三清的法門傳給他,這就不是回應示好了,是最直接的施恩。
且以一氣化三清的價值來說,這恩情還不小,將來勢必要被他還在人教弟子身上……
楊嬋面色一緊,有些心虛地說道:“哥,我是不是做錯了?這玉簡就不該收下來。”
秦堯搖了搖頭,溫聲說道:“沒有。當老君動了這心思后,即便是我親自去了,在他掏出玉簡來時也是要收的,此為長者賜,不敢辭。因為在這種情景下,不收,反而是不給面子。”
楊嬋心里這才好受了一些。
她知道二哥現在也不容易,就怕連累到二哥,更怕導致一連串的麻煩事情。
“總的來說,利大于弊。”
見她面色漸漸恢復如常,秦堯微微一笑,再度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學會這門神通后,賭斗失利的最后一塊短板也將會補全,這座山洞對我而言也不再是牢籠。”
楊嬋微微昂首,旋即好奇地問道:“二哥,這一氣化三清是分身術嗎?”
“不是。”
秦堯道:“是化身術,高于分身,低于斬三尸。
若說區別,分身也好,化身也罷,都是一團氣,仙氣妖力魔氣陰氣等等,不一而足,三尸則是由虛化實的實體。
但分身與化身不同的是,分身需要本體時時刻刻提供靈能,一旦缺失或者中斷了靈能供應,立馬就會消散。
一氣化三清則沒有這種弊端,無需本體時刻供養,可以自主吸收天地靈氣作為補充。
另外,若化身被捕捉到了,施咒不會連累到本尊,所有傷害皆由化身承擔,而分身如果被捕捉到了,則有可能傷及本尊。
從這一點上來說,分身的全名應該叫做本尊分身,而化身的全名應該叫做身外化身。
而這,也是我先前為何沒有以分身出洞的原因,天地間的大能很多,我并不想擔這個風險。”
他講的全面而通徹,楊嬋頓時就明白了:“老君說得對,這確實是你現在能用得上的。”
秦堯笑著頷首:“待我修成此術,以后就不用麻煩你一趟趟的奔走了。”
楊嬋擺了擺手:“我沒事兒,忙點也好,生活充實。總好過無所事事,孤單寂寞。”
秦堯笑容微微收斂了些,認真說道:“若你將來孤單的話,就來這里找我,別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事實上,原劇中楊嬋愛上劉彥昌的主因,便是楊戩娶了敖寸心,而敖寸心又妒心太重,逼走了楊嬋。
她在這無所事事的情況下,還真就被劉彥昌給趁虛而入了。
現如今,敖寸心是沒有逼走楊嬋的機會了,他也不止一次提示過楊嬋,只希望能斬斷這孽緣……
半晌。
楊嬋休息夠了,又陪著秦堯聊了會家常,旋即告辭離去。
目送她身影消失在洞府內,秦堯緊接著回到圓形石臺上,盤膝而坐,驅動玉簡,無數金色字符頓時從玉簡內飛出,排列在虛空之內,將其團團包裹。
秦堯從上往下,從右往左,仔細觀摩,眼睛猶如掃描器,將這經文中的大道至理不斷掃描下來,在神國領域內凝聚成真理符文……
如此,一轉眼便是一個春秋,當他看完一氣化三清的最后一段時,原本幾乎要占滿虛空的金色字符全都消失了。
換來的,則是融入神國內的一段段真理法則。
“請道友現身!”
未幾,石臺上,秦堯突然手掐劍訣,指向天空,朗聲說道。
話罷了,頂上三道氣出,化為三道身影,一紅袍,一黃袍,一紫袍。
玄奇的是,三人面容,唯有紫袍道人面容與楊戩一般無二,其余兩道身影,盡皆容貌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