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態崩了第1091章   坦克,大明軍事革命的利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態崩了 >>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態崩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1章   坦克,大明軍事革命的利刃

第1091章   坦克,大明軍事革命的利刃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2日  作者:妖道本妖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妖道本妖 | 大明:自爆穿越后 | 老朱心態崩了 

第1091章坦克,大明軍事革命的利刃(求推薦求收藏)

“對了,聽聞此番大捷,多虧了愛卿研制的一種新式武器,叫做'坦克'?”朱元璋問道。

“正是。”楚澤回答道,“這坦克,乃是我的團隊日夜奮戰數月,參考西洋'履帶式裝甲戰車'的原理,研制出的大明版本。”

朱元璋聽罷,不禁拍案而起:“好!愛卿果然是大明的棟梁之才!”

“陛下謬贊了。”楚澤謙虛道,“臣不過是仗著陛下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率領團隊攻克難關。這坦克雖然威力無窮,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繼續改進。”

“但憑你治下的鳳陽,百業興旺,民富兵強,我已對愛卿的能力有了充分的信心。這坦克的問世,更是錦上添花。”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

“此次進京述職,我也帶來了鳳陽改革的詳細方案,請陛下過目。”楚澤從隨身的箱子里,取出一摞厚厚的奏折。

朱元璋接過奏折,隨手翻閱了幾頁,只見圖文并茂,條理清晰,不禁嘖嘖稱奇。

“這短短數月,愛卿竟在鳳陽開展了如此之多的新政,實在是不簡單啊。”朱元璋感嘆道。

“這還多虧了陛下的知遇之恩。”楚澤說,“若沒有陛下的舉薦,我這些想法,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愛卿不必謙虛。這一次,我是動了將鳳陽經驗在全國推廣的念頭。”朱元璋正色道。

“陛下英明!”楚澤大喜過望,“若能將鳳陽模式在神州大地開花結果,定能使我大明迅速崛起,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但鳳陽畢竟只是一州,愛卿恐怕需要更大的平臺,來展示才華,服眾于人。”朱元璋意味深長地說。

“微臣愿為大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楚澤斬釘截鐵地回答。

“好!那就這么定了。從現在起,朕任命愛卿為欽差大臣,全權負責督導天下郡縣,推廣新政。”朱元璋當即拍板決定。

“微臣謹遵鈞命!”楚澤頓時熱血沸騰。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能讓他的抱負和理想在更廣闊的天地里,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次日,朱元璋便下旨,冊封楚澤為欽差大臣,全國各地的官員接到圣旨,無不驚詫不已。

“楚澤是何許人也,陛下竟給了他如此重任?”

“據說他是鳳陽的能臣,在一州之地大展拳腳,頗有建樹。”

“但鳳陽與天下,畢竟不可同日而語啊。陛下這是要來一次大刀闊斧的變革?”

京城里,處處議論紛紛。百官們對這位初來乍到的欽差,既好奇,又忌憚。

而此時的楚澤,卻無暇去理會外界的反響。他在朝堂之上,向群臣闡述著自己的治國方略:

“當今天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若要長治久安,必須發展經濟,穩定民生。而發展經濟,首先要打通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交通?莫非欽差大人是指修橋鋪路?”有大臣問道。

“不止如此。”楚澤說,“在下任鳳陽知州期間,主持修建了一條新式鐵路,名為'進取號',比傳統道路速度更快,載貨量更大,極大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

“鐵路?那是何物?”

“說來話長。簡而言之,鐵路就是在平整的路基上,鋪設兩條平行的鐵軌,再用蒸汽機車牽引載貨的車箱,在軌道上高速行駛。”楚澤耐心地解釋道。

群臣聽得云里霧里,面面相覷。

“這不就是個代步的工具嗎,有什么了不起?”一個言辭尖刻的官員冷嘲熱諷。

“諸位,你們是否記得,當初大明郵政,日行千里,寰宇莫敵?”楚澤反問道。

“那是自然,我大明的驛站制度,素來為外邦所稱道。”

“那大家可曾設想過,如果有朝一日,尋常百姓也能便捷地往來千里,會是何等景象?”楚澤目光炯炯。

眾臣一時語塞。

“各位,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不僅僅是一項交通工具,更是一個嶄新時代的序幕。”楚澤語氣鏗鏘,“一個物流更快捷,人流更頻繁,商貿更興旺,文化更繁榮的時代。鐵路,就是通往這個時代的橋梁!”

“可是,修建鐵路,需要巨額資金,又如何籌措?”有人擔憂地問。

“鳳陽的'進取號',完全是由地方財政承擔,如今要在全國推廣,國庫如何負擔得起?”

“正因如此,鐵路建設不能單靠國家,而要吸引民間資本。”楚澤說,“在籌資和運營上,要充分調動商賈與地方官員的積極性。國家提供政策扶持,民間籌措資金,地方官員組織實施,齊心協力,定能排除萬難。”

他的一番話,讓滿朝文武又是一陣議論。

“欽差大人不愧是經濟學出身,居然提出如此新穎的籌資理念。”有人由衷贊嘆。

“但愿這鐵路,不會淪為商人與地方豪強的搖錢樹。”也有人依然憂心忡忡。

楚澤微微一笑:“諸位的顧慮,在下理解。但我相信,只要建章立制,定能防范尋租與腐敗。讓鐵路造福萬民,而非少數人。這就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

正當討論的如火如荼之時,朱元璋揮揮手,示意群臣肅靜。

“欽差大人的主張,朕已洞悉。這鐵路的事,就交由愛卿全權負責,想必在愛卿的運籌帷幄下,不出三年,神州大地,便會四通八達了吧。”朱元璋意味深長。

“微臣必鞠躬盡瘁,不負陛下所托。”楚澤信心滿滿地說。

就這樣,以京杭大運河為起點,楚澤開始了鐵路建設的宏偉藍圖。一時間,測量隊伍跋山涉水,工人們揮汗如雨,商賈們風馳電掣,各路官員忙得不可開交。

但緊鑼密鼓的同時,阻力和摩擦也接踵而至。鐵路選址往往觸及地方利益,資金籌措更是充滿博弈,地方官員與商人間的溝通,也頻頻碰壁。

有人擔心鐵路會毀壞良田,禍害風水。有人懷疑鐵路有礙軍事,不利國防。也有狂悖不羈者,蓄意破壞鐵軌,以示不滿。

楚澤和他的團隊,一次次化解矛盾,攻堅克難。面對技術難題,他們殫精竭慮。面對利益糾葛,他們據理力爭。面對流言蜚語,他們廣作宣傳。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后,當新建鐵路通車那一刻,舉國上下,無不為之動容。

鐵甲轟鳴,蒸汽滾滾,一列嶄新的列車,氣勢如虹地駛出首都車站。

那車身上,“天行”二字,在朝陽下熠熠生輝。(本章完)


上一章  |  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態崩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