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八十一章 仙武大明!復雜的千古一帝!(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仙武大明!復雜的千古一帝!(求訂閱)

第一百八十一章 仙武大明!復雜的千古一帝!(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蘇澈看著這幾個選擇,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選擇一,明刑弼教。

意思是用刑法曉喻人民,使人們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達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直白點就是大開殺戒,這是老朱前世的做法之一,制定嚴格的刑法,用懲罰來讓官員敬畏。

可事實證明,這種做法的效果非常一般。

這邊人頭滾滾,那邊還是照常貪污。

尸未移而人為繼踵。

治愈重而犯愈多。

一切的殺戮仿佛毫無意義。

也正是這過重的殺戮,才讓后世很多人貶低老朱,認為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沒什么文化,行事太過于偏激。

甚至說朱元璋出身寒賤,寄跡僧流,村落文盲,秉性猜忌,內心極端自卑,總擔心被那些嘴碎的知識分子們譏諷,也深恐那幫打天下的勛貴們反過來對他老朱家不利,導致他的權力欲望陷入竭斯底里之狀,同時對輿論、對文人、對功臣們則時刻提防,一有風吹草動就先除之后快。

然而這樣的看法,實在是將老朱這個千古一帝給看得太輕了。

十余年的戎馬生涯,不僅鍛煉了朱元璋的眼光和見識,更讓他有了洞察人心之能,此外還讓他的文化水準提升了很多,早已不是當初的村落文盲。

史書記載他起事之后,書不離手,廢寢忘食,這也是他能迅速成長起來的關鍵。

而朱元璋所統一天下之后,所要面對的情況,其實要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嚴重很多。

在元朝的統治之下,為了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特權,采取了分化的民族壓迫政策,他們將天下人分為四等。

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

四等人在政治、法律和經濟上的地位,都有不同的規定。

毫無疑問,這帶有明顯的種族歧視成分。

不過和滿清又有些不同,蒙古人采取的是“放牧制”,將權柄放給那些漢人地主官員,讓他們來幫自己收稅。

只要稅收足夠,作為貴族的蒙古人,根本不會管你如何殘害百姓,如何壓榨底層人。

這也給了地主階級、富商家族、漢人官僚足夠大的自主權,他們除了低人一等之外,能做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手中權柄更是前所未有的膨脹。

對于他們而言,元朝的統治,反而是最好的。

這也是哪怕到了明朝末年,依舊有很多富商懷念當初的元朝統治者,從而勾結外族,不斷資助滿清入關,試圖讓自己再次擁有當初的地位。

因為元朝的統治,社會的階級分化產生的矛盾可謂是非常的嚴重。

社會上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很多問題。

一部分人已經徹底的遠離了人民群眾。

貪墨成風,腐敗橫行。

讀書人滿嘴仁義道德,心里想的全是自己的生意。

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朱元璋不殺出個郎朗乾坤,那留給后人的,將會是一個爛攤子。

有一句話叫元以寬仁亡。

不過。

他們的寬仁對待的并非是百姓。

而是貴族、下層官吏,以及那些地主富商。

至于百姓的死活,統治者們從不會理會和在意。

這也是元朝的國祚如此短暫的緣故。

與之完全相反的例子,便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了。

他對待底層的百姓很好。

他創立過三大福利機構。

分別是養濟院、漏澤園和惠民藥局。

也就是免費醫療,免費養老,免費墓地。

使百姓老有所依,死有所歸,病有所醫。

此外,明代的法律明文規定:孤獨及篤疾(患有重病)之人,貧窮無親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地官員應該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克減者,以監守自盜論處。

也就是說孤寡老人無人養老,當地的官員就理應擔負起責任,不養的話就得杖責六十,基本上人就廢了。

為了管理這被元朝統治者徹底帶偏的華夏大地,朱元璋做了很多舉措。

不過。

人終究不是神,每個政策都有時代的局限性,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朱元璋也是如此。

蘇澈思索了一會兒,還是緩緩搖了搖頭,看向第二個選擇。

二,加強監管。

這事情朱元璋也做過。

創建錦衣衛的初衷便是如此。

錦衣衛作為一個特殊的機構,身兼數職,作用非常大。

但事實證明。

只要權力不受到控制,自然而然就會暴走。

一個不受約束的暴力機構,很容易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

蘇澈看向第三個選擇。

三,仁德教育。

不過。

這就根本不是老朱的風格了。

在老朱看來,那些士人狗屁不是,嘴上仁義道德,心里全是生意,為了自己的利益,排除異己,實在是不當人。

孔孟之說,一開始是好的。

可經過一代代的傳承,一代代的曲解,糟粕越來越多,規矩越來越大,教條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堪入目。

大多數的文化知識傳承,經過一代代的改進,一代代的累積,應該是越來越好。

可到了儒文化這里,反而是越來越不行了。

儒文化最早來源于儒教。

儒教思想源于唐堯時代。

在上古時期,堯代帝摯為天子。

在那個萬國爭雄的亂世,他團結親族,聯合友邦,征討四夷,統一了華夏諸族,被推舉為部落萬國聯盟首領。

帝堯在主政期間,派神箭手大羿射日,派鯀治水,同時制定歷法,推廣農耕,整飭百官。

因為其治國嚴謹,推賢舉能,明察是非,態度謙和,在位期間,實現了最早的“大同社會”。

此后歷經夏商周三代,最終形成最早被世人熟知的儒家。

儒家又傳承到現在……

結果卻變成這個樣子,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

思索半晌。

蘇澈緩緩搖了搖頭。

這個選擇更不靠譜。

想靠仁德教育,就讓別人放棄手中的利益,開什么國際玩笑?

如果真有用的話,這天下早就大同了。

天下大同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事實證明了,所謂的仁德教育,根本不切實際。

最終。

蘇澈將目光看向第四個選擇。

四,親自干涉。

看到這個選擇,蘇澈不由得挑了挑眉頭。

如果是我的話,能做得更好嗎?

這樣的問題,在心中出現過很多次,雖然不確定,但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如果選其他三個選擇的話,蘇澈很難得到認可。

所以還不如拼一拼!

不再多想,蘇澈直接選擇了第四個。

選擇一出,蘇澈再次睜開雙眼,眼前的一切場景已經變化。

這是一座宮殿中。

蘇澈坐在龍椅上,眼前的案上有著如山一般的奏折,各地的奏報,全部匯聚到了這里,全由朱元璋一人來處理。

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在勤政皇帝的排行榜中,朱元璋絕對可以排名前列。

他每天16小時,一年休息一天,從早到晚,除了吃飯和睡覺的必要的休息時間,基本都在工作。

因為廢除了丞相制加強了中央集權,但同時也使得要處理的事務異常繁重。

當真是憂危積心,日勤不怠。

蘇澈看到這些奏折后,不免有些頭皮發麻,整個人都不好了。

人終究不是機器。

就算是機器。

也不能連軸轉啊。

蘇澈感受著這具身體的恐怖力量,忽然一愣,剛想說什么。

下一秒。

無數的記憶如同洪流一般涌了過來,諸多畫面不斷在腦海中閃現。

十幾年的戎馬生涯,朱元璋經歷的諸多事情,此刻一股腦全塞到了蘇澈的腦子里。

這讓他有些懵。

坐在龍椅上,過了半晌,蘇澈都沒緩過神來。

漸漸地,思緒理清,記憶完全呈現,宛如一副壯觀至極的畫卷,完全呈現在蘇澈的腦海之中。

這一次的模擬世界……

竟然是仙武大明!!

因為天道模擬的歷史失真影響下,蘇澈所模擬的世界,有仙武時代,比如漢末的張角,也有低武,中武,高武,每個世界的武力值都不一樣,并不統一。

明明是同一個時間線上的世界,卻有完全不同的遭遇。

甚至有些世界,干脆是普通的歷史世界,沒有任何修煉、高武的存在。

這一次的模擬,是朱元璋欽定下進行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緣故,竟直接導致這一次的模擬,變成了仙武!

仙武大明的治下,哪怕是普通的百姓,也擁有不俗的力量,一些武將更是手撕山河,戰斗力爆表!

作為大明主人的朱元璋,戰力就更不用說了,一股難以言喻的尊貴力量,充斥在身體之中,成為九五之尊、天下之主后,頭頂的紫氣如同華蓋,不斷流淌著濃郁的紫色氣運,當真是貴不可言。

之所以能看到這些,是因為這個仙武世界的朱元璋掌握了一門奇技,望氣之術!

普通人的氣運是灰白之色,黑色則是禍事來臨的氣運。

對于達官貴人而言,縣令級的是紅色氣運,再之上是郡守刺史的黃色,再之上則是丞相、國公、大將軍的青色,最后是帝王的紫色了。

當然,氣運并非是單純只有一種顏色,而是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混雜。

氣運會隨著態勢而遷變,各種雜色綜合。

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氣運是普通的白色、灰色。

氣色光明則發興,氣色暗淡則敗落。

要么是小富小貴,要么是小災小難。

黑色就是一副要死的氣運了。

而一些天生不俗的人才,氣運就別具一格了。

比如白中帶紅,或者是紅中帶黃,多是不俗的人才。

若是氣運中帶著一些青紫之色,那就非常恐怖了,多是難得一遇的大才!

《易經》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

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十個因素,按重要程度分別是:命格、氣運、風水、功德、讀書、名聲、面相、敬神、貴人、養生。

這句話相當明確地指出了一個人的命運是由什么力量決定的。

所謂“人定勝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命運的一種。

氣運之重要,僅次于命格。

朱元璋起步的氣運,便是白中帶紫。

所以家里人全都死了,唯獨他一人沒死。

此后顛沛流離,最終一步步走向成功,改變了原本的命格。

此刻,蘇澈頭頂的氣運華蓋,還有著一縷縷漆黑之色,宛如黑蛇,不斷游動,似乎在等待出手的機會。

這些是朱元璋殺戮過重所導致的結果。

這個時期的朱元璋,已經殺了很多人,光是胡惟庸案便牽扯無數。

不過,這一絲絲黑色根本不影響什么,很輕松的就被紫色的氣運鎮壓。

這證明了朱元璋的皇權穩固,不會因為這些殺戮

現在這個時間點……

在胡惟庸案后。

胡惟庸案牽扯十萬人,全都被殺。

這一次過后。

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為顧問。

從此明朝名義上再無丞相一職。

但后來在永樂帝后由內閣首輔實質取代。

丞相雖然不在了,卻是換了個名字,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是朱元璋這樣,當皇帝就是為了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的,這簡直恐怖。

想到胡惟庸,蘇澈的腦子里頓時閃現案件的前后。

早些時候淮西朋黨集團的領袖李善長推薦其同鄉兼姻親的胡惟庸擔任右丞相。

胡惟庸當了丞相之后,任期內在朝中遍植朋黨,不遺余力地打擊異己,使得淮西朋黨集團的勢力不斷膨脹,甚至敢加害和淮西朋黨集團有過矛盾的誠意伯劉基。

當然,排斥異己還不是胡惟庸案的關鍵所在。

關鍵在于,胡惟庸為人過于獨斷專行,許多生殺黜陟等重大案件,根本不向朱元璋請示,直接擅自加以處理。

這樣一個丞相,哪怕他處理這些生殺黜陟的案件,并沒有什么問題,可越過皇權,這本身就是取死之道。

至于殺胡惟庸的借口,說他通倭通虜,勾結蒙古和東瀛,企圖謀反,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了。

作為開國皇帝,基本就沒有掌控力弱的,少數例子除外。

蘇澈認真思索著現在的情況……

這段時期。

在老朱的恐怖政治下,全國上下官員,無不膽寒驚懼震怖。

即便是宮中的太監,被目光掃視之下,都會瑟瑟發抖。

而拴著朱元璋的最后一根繩的馬皇后,也在不久之前病逝。

馬皇后死的那一天,朱元璋哭得就像是一個孩子。

他不止一次夢到那一日的場景。

馬皇后焦胸藏餅,拿著還熱的燒餅遞給朱元璋,一臉笑容的說:

“重八,我給你帶來了燒餅,可香了。”

每每夢到這一幕,朱元璋都是撕心裂肺的痛。

因為他知道,這是夢…

他的馬皇后,已經死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