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七十一章 模擬總結:罪在當代,功蓋千秋!千古一帝!!(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模擬總結:罪在當代,功蓋千秋!千古一帝!!(上)

第一百七十一章 模擬總結:罪在當代,功蓋千秋!千古一帝!!(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桓溫是東晉猛將,也是東晉新崛起的貴族,他是晉成帝司馬衍的駙馬,南康公主的丈夫。

成為駙馬后,他官拜徐州刺史,算是正式步入東晉朝廷中樞核心階層。

因滅國有功,桓溫被加封為安西將軍,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

隨后桓溫開始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也收復了晉朝故都洛陽。

不斷獲得軍功,讓桓溫產生了問鼎最高權力的野心。

說起來也很巧。

當年高平陵之變,以司馬家為首的士族門閥正式走上臺前。

為鞏固權力,司馬懿大肆屠殺了親近曹魏集團的士族。

王凌,毋丘儉,李豐等人都被夷三族。

包括桓范,這位哀嘆曹爽猶如豬狗的智囊,最后被控以誣告謀反之罪與曹爽等人并為一黨,一同處死,并誅滅三族。

而桓溫祖上是譙國桓氏,與桓范雖然不是同族,但勉強算是同宗,所以誅三族牽連不到他。

但這份恩怨也就此定下。

此后。

一路走向權利巔峰的桓溫,最終竊取了司馬一氏的權柄,推翻了司馬家的江山。

竊國者終被竊國。

這似乎是命運所開的玩笑一般。

桓溫也算是給祖上報仇了……

毫無疑問。

這一位也算得上是當世之豪杰,王猛一度想選擇他,但最終還是沒有決定。

此刻桓溫來到荊州北部,看到那荒無人煙的村莊和城池,一時間整個人都麻了。

人呢??!

一個人都沒有,就像是一座鬼城一般,這般詭異的場景,讓桓溫部下諸將,一個個毛骨悚然。

“去查一查,這是誰的手筆!”桓溫咬牙切齒的說著。

不多時,麾下打探消息的探子來報,“這是秦國宰相王猛的手筆!”

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桓溫挑了挑眉頭,不免想到當日初次相見的場景。

當年桓溫北伐,擊敗苻健,駐軍灞上,關中父老爭以酒肉迎勞,男女夾道聚觀。

那時的王猛聽到這個消息,身穿麻布短衣,來到桓溫大營求見。

桓溫請王猛談談對時局的看法。

王猛在大庭廣眾之中,一邊捉自己身上的虱子,一邊笑談天下大事,滔滔不絕,旁若無人。

桓溫見此情景,心中暗暗稱奇,便問道:“我奉天子之命,統率十萬精兵舉大義討伐逆賊,為百姓除害,而關中豪杰卻無人到我這里來慰勞,這是什么緣故呢?”

王猛則直言不諱地回答:“您不遠千里深入北境,長安城近在咫尺,而您卻不渡過灞水去把它拿下,人們都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肯前來。”

這句話直接戳中了桓溫的心思,他若攻占關中,只能得個虛名,而地盤卻要落于朝廷。

所以與其消耗實力,失去與朝廷較量的優勢,還不如養寇自重,繼續獲得朝廷的支持。

桓溫很清楚,什么叫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如果他真一心為朝廷征戰,最后驅逐韃虜,光復中華,那他最后的結果絕對不會好!

因為他的功勞太大了,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只有賜死!

所以,明明驅逐胡人的機會就在眼前,但桓溫卻從未考慮過,一直以自身的利益角度思考局勢。

或許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最終王猛再三考慮之后,并沒有選擇以他為主。

畢竟……放任故土被胡人侵占,放任華夏子民被胡人蹂躪,卻只考慮自己一人之前途得失,這樣的人,哪怕能力再強,又怎配被稱之為英雄?

最多不過是一梟雄而已。

當初的王猛,直接看穿了桓溫的想法。

這讓桓溫印象深刻,認為這是一個奇才,想盡量挽留他,讓他追隨自己。

可這王猛最終并沒有選擇他,而是選擇了一個胡人!

秦之君主,苻堅!

“原來是你,為賊效力,投效胡人的家伙……”桓溫有些不爽的說著,他對王猛沒有投效自己這個事情,一直耿耿于懷。

隨后他有些奇怪的問:“他是用了什么方法,讓那么多人愿意跟隨他,全部搬遷過去的?”

“賊軍手段,多是脅迫!”麾下諸將紛紛說著:“胡人手段,通常非常狠辣!”

“未必如此。”桓溫緩緩搖了搖頭:“如果只是單純的暴力脅迫,那逃亡的人絕對不會少,被殺的人也不會少,可這里的景象……”

桓溫盯著眼前的景象,不免背后一寒,喃喃說著:“感覺這些人就像是有序撤離一般,老老實實跟著氐人軍隊撤離了,并沒有發生逃亡和動亂。”

“這些底層賤民麻木,不知道反抗,便是如此了。”又有人開口道。

可這個理由,卻還是無法說服桓溫。

隨后桓溫派人查看了這些地方的具體情況。

得到的結果卻是——

所有農戶佃戶,帶著自家所有的東西,進行了大規模的搬遷。

所有地主豪紳,地方宗族,全被血洗一空,幾乎都抄家滅族了!

“他在做什么?”桓溫看到這些情報后,不免有些傻眼。

這些地主豪紳,地方宗族,不應該才是合作的重要力量嗎?

竟然全被王猛給殺了?!

反倒是那些黔首,竟一個沒殺?

帶走的全是黔首,殺死的全是豪紳!

“這不是殺雞取卵嗎?”

桓溫皺著眉頭,有些無法理解。

在這個世界,讀書人,有能力的人,無一例外多是這些地主豪紳,地方宗族,至于那些底層的黔首,是沒資格讀書,也沒本錢讀書的。

讀書,這是宗族和豪紳的權利。

哪怕一些出身底層的英雄人物,比如王猛,也不是什么黔首家的孩童,他是落魄的宗族,是寒門出身,有先天條件能讀書。

那些普通的底層人,連碰到書的資格都沒有!

想要治理一方,那些地方宗族,鄉紳豪強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好好的利用他們,這才是關鍵。

然而王猛竟然將那些人全給殺了。

“興許那些宗族豪強并不愿意配合?”

桓溫琢磨著,似乎也只有這種可能了。

此刻的桓溫自然不知道。

王猛之所以會這么做,就是因為和蘇澈交談一番后的結果。

在出征之前。

蘇澈和王猛單獨聊了很多。

蘇澈也說了很多,關于這個天下的看法,關于治民的看法。

在蘇澈看來,那些地方宗族,地主豪紳,哪怕全部殺了,也絕對不會影響什么,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順利。

當時王猛反問:“可讀書人都在那些人當中,沒了他們,又該如何管理民眾?”

蘇澈笑道:“這天下的聰明人太多了,哪怕沒了他們,也不會影響什么。”

“難道沒讀過書的人,就不堪大用,蠢笨無比嗎?”

“聰明人,哪怕不讀書,也是個聰明人,讀書只是會讓他們進一步升華而已。”

“這世界上無師自通的人太多了。”

“所以,想要治理好地方,地方宗族,地主豪紳,包括那些世家大族,都不是根本。”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確很好用。”

“他們的先天優勢,要比那些底層的黔首好太多了,有了他們,幾乎可以迅速的實現治理,穩定地方。”

“但問題是,你一但用了他們,還想再甩掉他們,那就根本不可能了。”

“他們會如同附骨之疽,永遠粘連在你的身上。”

“若能統一天下,我第一步便要將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全部殺得干干凈凈!”

“所有荊棘,我一人鏟除。”

“這些禍害,我絕對不會在留給后人。”

“殺光那些所謂的千年世家,對胡推恩,再進行民族大融合!”

“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聽著蘇澈宏大的目標,王猛忍不住嘆道:“若是如此,史官絕對不會寫下你的好話,他們只會認為你暴虐無道,殺戮過重,獨斷專行!”

“那又如何呢?”蘇澈不在意的說著:“我的功績,史官不配給出評價,這些罪在當代,功蓋千秋之事,我做定了!”

時間悠悠而過,一轉眼便是一年過去。

現如今天下三分,秦占據關中之地,易守難攻,加上秦軍彪悍,國力強盛,顯然不是什么好對付的角色。

東晉。

桓溫向晉成帝司馬衍建議,放過秦國,先行攻燕!

只要拿下燕國,得到中原地區,再掉過頭來收拾關中地區的秦國也不遲。

晉成帝司馬衍同意了桓溫的看法,將兵權交給了桓溫。

這年四月,桓溫率大軍伐燕!

當東晉興兵攻打燕國后。

燕國的國主立刻派人求救于秦,答應割虎牢以西之地給秦。

群臣全都反對救燕。

在這群大臣看來,無論是燕國還是晉國,都是他們的對手。

現在這兩個對手對上了,對秦國而言,簡直是大好事一件。

為什么要幫助燕國攻打秦國呢?

等到這兩個國家拼得兩敗俱傷,不是更好呢?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

在秦之諸臣看來,他們只需要等待就好。

然而。

王座上的蘇澈,聽到這話后,卻忍不住笑了起來,他直接罵道:“我說你們是鼠目寸光之輩,你們還不服氣!”

“你們見識如此短淺,目光如此淺薄,當真令我發笑!”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這話說得很好,但哪有那么多的機會給你們?”

“如果晉國和燕國戰爭的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呢?”

“如果晉國連戰連捷,拿下了中原之地呢?”

“到時候便是大事去矣!!”

“你們這樣單純的想法……”

“當初那東吳孫權也是這么想的!”

“天下之爭,失去的機會,就永遠沒有了。”

“你們如此蠢笨不堪,真是讓我失望之極!”

聽著蘇澈的訓斥,這些朝臣無不慚愧的低下了頭,偶爾有些還不服氣的,此刻也不敢說什么,生怕挨蘇澈一頓打。

朝堂之下,王猛聽到這一番話,忍不住點了點頭,心中暗嘆:“真不愧是我追隨的君主啊……”

蘇澈以王猛為將,出兵救燕。

隨后燕、秦聯軍大敗晉兵,殺敵四萬余人,桓溫狼狽逃歸。

然而當聯軍趕走了晉軍后。

燕國的國主卻反悔了,不肯割讓那些土地給秦國!

約定好的事情,卻直接反悔。

這毫無疑問讓秦國當了一回小丑,白白出兵幫忙了。

朝堂之上。

當使臣將這些消息說出后。

朝廷眾臣頓時嘩然。

不少人譴責著燕國的無恥。

而有些人則偷偷抬頭看著蘇澈——這意思很明顯:當初讓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你不聽,非得援燕,現在人家連答應好的好處,都不愿意給了!

看你還能怎么辦?

王座之上,蘇澈聽到這一番話后,卻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他的心情很是不錯。

“有意思,這燕國的慕容國主真有意思。”蘇澈開口說著。

征伐燕國這樣的大國,不像是那些閑散勢力,說打就打。

有一個理由,還是挺重要的。

蘇澈剛準備編這個理由呢。

結果燕國自己就將理由送了上來。

蘇澈拖著下巴,淡淡說道:“既然這燕國慕容國主,直接毀約,不愿意割讓土地,那就別怪我無情了。”

“那就舉兵伐燕,我不僅要將那些土地全部拿到手,還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加倍奉還!”

“我倒要看看,到時候這燕國的國主,還能不能找來東晉的援助……”

也就是這一年,蘇澈命王猛為大將軍,統兵五萬伐燕。

王猛聽命,隨后帶著秦軍一路橫推,占領燕國西部重鎮洛陽。

緊接著王猛又遣將擊走燕樂安王慕容臧出滎陽,接著留兵屯守,凱旋西歸。

很快。

王猛再伐燕國。

這一次,王猛帶著統領楊安等十將,戰士六萬人。

而燕國的慕容評則率精兵三十萬抵御秦軍。

六萬對三十萬,王猛卻根本不懼,他先是避其鋒芒,取南路一舉攻下壺關,活捉燕南安王慕容越,所過郡縣無不望風而降。

隨后王猛即率部分軍隊馳赴晉陽,偷偷挖地道進城,轉瞬間占奪了晉陽全城,又活捉了燕東海王慕容莊。

接著王猛揮師南下,直趨潞川,與慕容評對壘。

在開戰之前,王猛先派五千騎兵放火焚燒燕軍輜重。

最后大破燕軍三十萬。

因為王猛號令嚴明,所過之處,秋毫不犯,法簡政寬,燕民無不歡慶,奔走相告,所過之處,所有城池望風而降。

王猛起初那六萬軍隊,現在已越打越多!

等到了燕國首都,燕臣直接開門投降。

不過一年時間,燕直接被滅!

當這個消息傳到了晉國后……

晉國上下,無不震怖!

桓溫更是做夢也想不到,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燕國那么多的土地,就這樣被秦國吞并了!

燕國那么多軍隊,就算是一群豬,給秦國的士兵來殺,也殺不完啊!

距離他率軍攻燕,也就在不久之前!!

這王猛,也太猛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