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四十一章 模擬總結:世界之主!!絕境下的通關!(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模擬總結:世界之主!!絕境下的通關!(求訂閱!)

第一百四十一章 模擬總結:世界之主!!絕境下的通關!(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東吳的經濟徹底崩潰,一時之間,民不聊生。

當曹叡看到這般恐怖的景象之后,再想起自家國內那依舊高高在上的皇錦,心里清楚,這玩意必須要管控好,必須要讓他的價格維持在一個穩定的范圍。

最好是只能漲,不能跌!

就算跌,也只能小幅度的下跌,不要讓人產生恐慌的情緒,要讓大家都對這皇錦的未來有自信,讓大家明白,這是有價值的。

至于東吳這邊經濟崩潰的消息,曹叡只能竭盡可能封鎖,盡量不影響本地的皇錦市場。

如果一旦崩塌,后果簡直不敢想象。

曹叡覺得這皇錦可能是諸葛亮的計謀。

可他轉念又一想,明明是自己貪得無厭,利用這皇錦賺了一波又一波的錢,整個曹家,夏侯家,魏國的高層們,幾乎都賺得盆滿缽滿。

這難道還要怪人家?

實在是沒有道理。

曹叡嘆息一聲,喃喃說著:“如此看來,只能盡快攻伐吳國,用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只要吞并足夠多吳國的土地,這點皇錦的風險,也就根本不算什么了。”

而與此同時。

蜀漢這邊。

當蘇澈宣布對東吳開戰后,蜀漢集團內部并沒有多少反對的聲音。

蜀漢內部早就有一些投魏黨。

比如譙周、杜瓊等蜀漢“投降派”,早已經身在蜀漢心在魏。

在原本的歷史中,他們多次發表亡國論,預言蜀國必將滅亡。

兩漢三國一直有一句讖語流傳很廣:“代漢者,當涂高也”。

袁術正是因為這句讖語敢于稱帝。

譙周曾經詢問杜瓊:“以前周徵君認為‘當涂高者’是魏國,他這樣認為的原因是什么?”

杜瓊回答說:“魏,是觀闕的名字,正對著道路而顯得高聳,圣人取其相類同而進行論說罷了。”

當蘇澈決定聯合魏國,攻打吳國,荊州派自然不可能反對,而其他派系因為親近魏國,更沒有反對的理由了。

在他們看來。

魏國何等強大,占據天下三分之二,只要他們穩定下來,滅蜀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情。

此前諸葛亮屢次北伐,不僅為了轉移內部的矛盾。

更是為了讓國內的那些投降黨們看一看,強大的魏國,并非是無敵的存在。

他們,也是可以被擊敗的。

即便如此,那些投魏黨的態度卻依舊堅定。

他們并不看好蜀漢。

其實原因還有一個。

那就是他們沒有得到利益。

益州派作為三系之中最低的一層,處于蜀漢整個權力的邊緣,荊州派已經將蛋糕全吃了,殘根剩飯給了東州派,而益州派則連一口湯都喝不上。

小小的益州,蛋糕就那么點兒大,蜀漢雖然耕地、人口也遠不如東吳和魏國,但整個官僚系統卻非常臃腫龐雜,如果每個人都想在利益的蛋糕上分一杯羹的話,那真正的當權者根本吃不飽。

諸葛亮作為丞相,同樣作為荊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只能盡量維護荊州派的利益。

可如此一來,久而久之,人心背向,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他還活著的時候,或許沒人敢說什么。

蜀漢這駕馬車還能勉強運行。

可當他死了,那有各種各樣心思的人可就非常多了。

蘇澈自然清楚的明白這一點。

想要內部穩固,不是光靠著口頭的宣傳,靠著復興大漢的夢想,就能讓別人心甘情愿為你打工的,大餅哪怕畫得再大,再完美,再誘人,可如果實現不了的話,那依舊一點用沒有。

幾乎大部分的蜀地豪族,一開始就不想反攻,在他們看來,這天下,誰當家做主,有什么區別嗎?

誰能給他們更多的利益,誰才是他們的真正主人。

可問題是,益州就這么大點的地方,如果把原本屬于荊州派的利益,讓給益州派和東州派,那必然會引起荊州派的不滿。

所以,對外發動戰爭是必須的。

對于東吳,蜀漢一直沒什么好感,此前的聯盟,就非常脆弱,此刻反水,可謂是順理成章。

且不說此前關二爺之死,背刺荊州,火燒連營的那一筆筆爛賬。

就單從法理上來說,無論是曹叡還是劉禪,都應該去攻打吳國。

孫十萬敢稱帝,那就是最大的問題。

對魏而言:大魏吳王敢造反?私自稱帝,這必須死。

對蜀漢來說:大漢吳侯竟然敢稱帝?真是該死!

當東吳稱帝之后,無論是曹魏的朝堂上下,還是蜀漢的朝堂上下,無不群情激奮,都要討伐逆賊!

特別是蜀漢集團,幾乎上上下下,所有人都怒了。

但無論是曹魏,還是蜀漢,最終都沒有攻打吳國。

因為蜀漢的存在,曹魏并沒有急著攻打吳國,再次上演當年赤壁之戰的悲劇,讓蜀漢在一旁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因為曹魏的存在,諸葛亮捏著鼻子,忍著惡心,為了維護那脆弱的盟友關系,承認了東吳的稱帝。

諸葛亮是個很理性的人,他清楚的明白,哪怕破局的可能性非常微弱,但也要走向最優解!

哪怕東吳稱帝,他依舊要發去祝賀。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維護以往的關系,才能擊敗最強大的魏國。

但諸葛亮還是想錯了一點,別人是永遠不能指望的,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依靠的,僅僅只有自己的力量。

想和東吳聯合進攻魏國,等事成之后,平分魏土。

這個餅畫得很大。

理論上的確可行。

但也要東吳的孫權有這個心思才行,當初他就是打不下合淝,才偷的荊州。

這么多年了,合淝對于孫權依舊是心魔一樣的存在,這地方簡直是他的一生之敵。

連合淝都打不下來,久而久之都沒這個心氣了,還想北擊魏國,和蜀漢平分天下?

說白了,這就是個豬隊友。

但諸葛亮沒有第二種破局之法,只能硬著頭皮和東吳結盟。

如果按照諸葛亮原本的計劃來走的話,這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哪怕諸葛亮再活十年,二十年,也絕對不可能北伐成功。

想要破局,只能換一條路。

蘇澈用蜀錦搞垮了東吳的市場經濟之后,并沒有著急攻城掠地,而是準備讓魏國打先鋒,自己在旁邊劃水就行。

此刻的魏國很強,無論是蜀漢還是東吳,他們都能打。

和蜀漢結盟之后,他們已經沒有后顧之慮,自然可以放心出擊。

他們也沒有嫌棄蜀漢這個隊友在劃水。

原因很簡單——誰攻占的城池,那就算誰的。

如果魏國先一步吞并下吳國更多的城池,那他們會強大一些,日后滅蜀,也會輕松很多。

他們還巴不得蜀漢一直劃水到最后呢!

與此同時。

蜀漢。

當蘇澈憑借那五百億錢的資金,拿到大批大批的資源之后,他開始招兵買馬,招募山民,將很多物資投入到了益州派的手中,這樣的舉動,毫無疑問贏得了益州派的民心。

這雖然引起了荊州派的不滿,但這點聲音,蘇澈直接無視了。

這個派系,那個派系,為了各自的利益,各種斗個不停,等到所有派系全部倒了之后,又開始了持續不斷的內斗,持續不斷的內耗,一點也不知道團結。

這樣的內耗,是一個國家的大忌。

如果所有人都能一致對外,放下自己的個人利益,那這個國家必然會無比的強盛。

但問題是,并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覺悟。

大多數人都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爭斗。

可這樣下去,如何能讓大漢再次偉大?

蘇澈這樣教訓了一番以蔣琬為代表的荊州派集團。

他們一個個低頭表示明白,可是能聽進去多少話呢?那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不過,蘇澈也沒指望他們能瞬間領悟,能推動他們的,除了利益,再無其他。

攻占東吳的利益,蘇澈將其分到了荊州派和東州派的手里。

而益州派,則開始實行蘇澈的偉大復興之路!

蘇澈命姜維、孟獲帶著那些土人、山民,以及招募來的外族士兵,給他們最精良的武器裝備,讓他們一路向西!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這其中,“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八個字很關鍵,說的就是諸葛亮南征之事。

“渡瀘”是指渡過了瀘水,“深入不毛”則是指到達了一個叫“不毛”的地方。

廣義上的不毛,指的是不毛之地,但實際上,這里的不毛,指的是現在的緬甸。

緬甸的英文名字叫做“Burma”,“緬甸人”的英語為“Burme色”。

讀出來基本就是“不毛”兩字的發音。

在古時候,“不毛”或者“八莫”,就是緬甸的代稱。

即便是現在的緬甸八莫一帶,幾乎家家都還在供奉諸葛亮。說明諸葛亮的確曾經到達過這里,并且用教化改變了當地的很多風俗。

在原本的歷史上,諸葛亮勸各族人民“筑城堡、務農桑”,把漢族的生產經驗、技術知識傳授給西南各民族,其中包括了“滇中耕田法”。

由于這種耕作方法特別適用于少數民族勞作的梯田,因此這種耕田法被緬甸北部人民和我國西南民族沿用至今。

關于諸葛亮的種種傳說,現今在緬甸依然被廣泛流傳,中緬邊境人民為了紀念諸葛亮,專門建立了諸葛祠、武侯廟、孔明城。

諸葛亮的教化之功,可謂了得。

不過,他對于未知領域的開拓精神,顯然稍微缺乏了一些。

從緬甸一路往西,教化諸多蠻夷,再往西,不斷往西,就能看到古印度,在這個時期,古印度的名字叫身毒,此刻建立起來的政權名字叫貴霜帝國。

南邊的環境非常惡劣,因為雨林很多,所以可謂是遍地瘴氣。

不過。

蘇澈讓那些益州派的世家大族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危險與收益是并存的。

這些地方雖然遍地瘴氣,非常危險,可只要克服這些困難,就能得到環境優渥的土地。

那些土地上種植的作物能一年三熟啊!

在這面前……

區區瘴氣,又算得了什么?

死再多的人又如何?

這是萬世之基業!

要有開拓精神,要將目光看向更長遠的地方,先和貴霜帝國進行貿易,同時一路向西推進,借助孟獲這些土著人,再依靠先進的中原為背景,不斷教化,不斷征服。

在蘇澈的描繪之下,南方的那些瘴氣之地過去后,就能抵達貴霜帝國!

隨著這一路的發育,到時候,就有能力和貴霜帝國開戰了!

值得一提的是。

所謂的貴霜帝國由大月氏五翕侯之一貴霜翕侯部落建立的國家。

而大月氏則是被匈奴按著頭打的國家。

他們之所以出現在身毒,還在這里建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匈奴擊潰了他們,不得不放棄河西走廊而向西遷徙,最終來到了這里。

而匈奴,則在很長時間被大漢按著頭打。

在貴霜帝國的巔峰時期,因為幫助漢朝進攻車師有功,就在班超擊破莎車的同年,貴霜王派遣使者來到班超的駐地,向漢朝進貢珍寶、獅子等,又提出要求,想娶漢朝公主為妻。

班超一直不知貴霜王名,僅以“月氏王”呼之,他直接拒絕了這個無理要求。

結果貴霜王懷恨在心,于是讓副王謝率兵七萬,東越蔥嶺攻打班超,后來被班超輕松擊敗,嚇得他們連忙繼續進貢。

而班超,則是當時的西域都護。

當初巔峰時期的貴霜帝國,戰斗力就是這樣,而現在,隨著這么多年過去,貴霜帝國已經來到了晚期,政權可謂是腐敗到了極點。

毫無疑問,這是一塊更大的蛋糕!

身毒這片土地,是個很神奇的地方,他們階級鮮明,將人分為各種層級,如果出現入侵者,那就將入侵者拉過來,讓他們成為統治者,也不鬧事,讓他們享受,不斷腐化著他們。

這樣一群聽話的賤民,可以說是所有統治者最喜歡的人了。

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這里根本沒市場。

大部分平民的普遍看法則是:他們真的有種!

即便從古至今,這片地方,一直處在各方勢力的壓迫之下,成為了不同國家的殖民地。

但他們不在乎究竟是誰統治他們,他們更不在乎統治者推行怎樣的統治方式。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他們每天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如何活下去。

長期的宗教壓迫、外國侵略、種族制度已經讓所有人都完全喪失了原本的斗志。

王侯將相,就是有種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

自古以來,面對所有人,身毒都是逆來順受,腐化一切的外來統治者。

而華夏文明的教化之能,同樣也是強項中的強項。

蘇澈相信,即便是身毒這樣的地方,同樣可以教化。

底層的人長久見不到陽光,已經徹底麻木和絕望了,但并不代表他們已經成為了害怕陽光的人。

按照道理來說,以蜀漢的國力,是沒資格來兩面開戰的。

對東吳動兵,才是重中之重。

可既然有魏國先動手,那蜀漢就沒有必要跟著硬拼,蘇澈命魏延,帶著兩萬軍,自己帶著三萬軍隊,開始慢慢跟上魏國的腳步。

蘇澈實現了當初的承諾,讓魏延獨自率領一軍,讓他在前頭莽。

對于吳國,蘇澈的主要目標自然是荊州。

諸葛亮麾下大部分的人都是來自荊州,在這里或多或少有些影響力,此刻有魏國大敵當前,與其投效魏國,那還不如投效蜀漢,這是很多荊州人的想法。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簡單:民心所向。

在這個時代,蜀漢的名聲是很好的。

因為劉備是三國里唯一的一個不屠城的君主。

三國志記載:

策曰:“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江,據會稽,屠東冶,乃攻破虎等。

孫策攻打嚴白虎的時候,還沒完全拿下江東,照樣屠城了。

孫權同樣如此,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是歲舉兵攻術于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于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余人。

孫權平定自己地盤的叛亂都可以屠城。

至于曹老板,屠城的次數那就更多了,前前后后,總共屠了五次城。

史書記載:遇曹操至,坑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陶謙帥其眾軍武原,曹不得進。引軍從泗南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坑殺的人堵住了河水,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簡單的描寫,卻是無數條人命。

而這,僅僅只是其中一次。

可劉備卻一次城都沒屠過。

攜民渡江中,更是說出:“夫成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何忍棄之?”

后世會有人說劉備是個偽君子,但在這個時代,劉備的評價和信譽可以說是非常好的,順帶著,連蜀漢的名聲也變得非常不錯。

得益于此,蜀漢的進攻占了不少便宜,大有一種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感覺了。

吳國本就處于內亂狀態,面對魏國和蜀漢的聯手,招架起來非常吃力。

孫權的應對和當初的魏國一樣,派遣大將去抵抗諸葛亮和魏延,然后御駕親征,去抵抗魏國的進攻。

無論是魏國還是吳國都沒有將蜀漢當成第一對手,這也正常,畢竟國力在這里,可也正是如此,才給了蘇澈偷雞的機會。

這場戰爭足足持續了三年。

在這戰爭的泥潭中,三國的國力都在不斷消耗。

雖說孫權作為著名的合淝經驗包,可實力還是有一些的,他還真咬著牙,不斷支撐了下來。

蜀漢和魏國的進展雖然有,但并沒有順利的攻占下吳國全境。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和蘇澈的劃水有關。

他雖然在攻占吳國,但相對于出了大力氣的魏國而言,顯然沒那么用心。

蘇澈每攻占一處土地,都開始迅速恢復正常的治理,使得百姓安居樂業,讓崩壞的經濟迅速恢復,相對于其他戰火紛飛的城池,這邊仿佛沒有戰爭的影子,東吳人和蜀漢的軍隊互不侵犯,相敬如賓。

不少東吳人甚至從軍加入蜀漢的軍隊,就為了建功立業。

而這,也正是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蘇澈可謂是完美繼承了這一套風格。

如果說,魏國出了十份力,得到一份土地。

而蜀漢則是出了半份力,就能得到一份土地。

雖然一直在劃水,但效率反而非常夸張。

蜀漢的國力消耗,也是三國中最少的一個。

在這戰爭的泥潭中,一直劃水的蜀漢,保持著最好的狀態。

久而久之,作為盟友的曹叡自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可魏國已經被拖入了戰爭的泥潭,再想抽身離開,顯然是沒那么簡單的。

只能硬著頭皮進攻了。

所幸,東吳的國力已經被消耗殆盡了。

吳國已經無法再支撐下去了。

滅國在即!

不得不說,東吳能面對蜀漢和魏國的聯手進攻,能支撐到現在,已經很了不起了。

一年后。

吳國被滅。

這場長達四年的戰爭,終于結束了。

最終的結果是:魏國吞并了吳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蜀漢則吃下了吳國三分之一的土地。

曹叡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他花了大力氣,最終成功拿走了大部分的勝利果實,這是最好的結果。

就先將那三分之一的土地,放在蜀漢那里!

等到魏國整頓完畢,一統天下之日,近在眼前!

曹叡已經打算好了。

不出三年,不,只需要兩年!

只要兩年時間!

等魏國徹底消化完勝利果實,從戰爭的疲倦中走出來,讓國力稍稍恢復一些,那就是收拾這蜀漢的時候了!

曹叡毫無疑問是一代雄主。

不僅是曹叡。

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都是雄主。

他們將魏國治理得井井有條,逐漸和蜀漢、東吳拉開了差距。

然而曹丕和曹叡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死得太早了。

就在曹叡期待著一統天下之時。

次年。

曹叡駕崩了。

就像是算準了日子一樣。

正月初一這一天,年僅三十六歲的魏明帝曹叡病逝,臨終前托孤曹爽、司馬懿輔佐年僅8歲的齊王曹芳。

而原本決定討伐還沒有發育起來的蜀漢,只能暫時將計劃擱置。

此刻的司馬懿,隨著曹叡的死亡,心中對于權利的欲望不可避免的開始了不斷的膨脹,他生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他要效仿曹操。

曹操能從挾天子以令天下,那他司馬懿為何不能呢?

這個念頭自這一刻產生,已經再也不可能丟掉。

如果曹叡不死,那司馬懿永遠也不可能產生這個瘋狂的想法。

但曹叡死了。

司馬懿一個人,將曹操、曹丕、曹叡祖孫三代全部熬走了,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為最后的贏家。

這一刻,司馬懿的最大目標已經不再是南方的蜀漢,而是魏國集團內部的曹爽,是那些阻止自己執掌大權的絆腳石。

在他看來。

南方的蜀漢,一隅之地,再如何發展,也不可能是魏國的對手。

天下大勢,已經定下了。

對于司馬懿而言,蜀漢的唯一對手,可能就是諸葛亮了,而深諳茍道的司馬懿,決定不管怎么樣,先把諸葛亮熬走再說。

而這,恰恰給了蜀漢發育的時間和空間。

這一切,和蘇澈預料中的完全一致,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這,也是唯一的破局之法。

時光如梭,歲月荏苒。

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

蜀漢的一切,逐漸走上了正軌。

蘇澈一邊治理地方,發展民生,一邊修習整理武道,同時還嘗試再次修仙,不說修得世間真法,若能強身健體,多活一些歲月也是不錯的。

只要活得更久,等到司馬懿發動政變,那便是他一統天下的時刻。

但可惜的是,這一次的模擬世界,沒辦法修仙,天地間的環境完全不一樣。

想通過修仙延年益壽的希望也就此破滅。

簡直太可惜了。

隨著歲月流逝,蘇澈能清楚的感覺到一點。

自己大壽將近了。

距離當年詐尸五丈原,已經過去了十一年。

蘇澈有理由懷疑,還有一年,自己就要死了。

演義中孔明續命,也就是為了多活一紀而已。

一紀是十二年,就目前的身體狀況來看的話,蘇澈貌似只能再活一年了,算算時間,剛好十二年。

大業未成,卻壽命無多,這種無力的感覺,簡直不要太難受。

于是。

這一年。

蘇澈再次發動北伐。

這么多年過去,蜀漢這一臺戰爭機器再次開始運轉起來。

隨著蜀漢的宣戰,魏國上下,他們的權利中央,都被蜀漢的行為給逗笑了——區區蜀國,不過兩州之地,偏安一隅,還不知足,竟敢挑釁中原大國?

真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寫的嗎?

這么多年,魏國一直在休養生息,并沒有管你蜀國,不是不敢打你,而是認為沒必要打伱,等著差距逐漸被不斷拉開,蜀國就根本沒有多少抵抗的能力。

可這幾年的休養生息,顯然給了這些蜀國人一種迷之自信!

這可要不得啊!

于是乎。

面對蜀漢的進攻,司馬懿順勢執掌軍權,披盔戴甲,準備以堂堂正正的大國之力,去擊敗自己一直以來的心魔!

諸葛亮!

當年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已經不是之前的諸葛亮了,這讓人以為他得了失心瘋,導致被不少人恥笑。

此刻的司馬懿,不管諸葛亮還是不是諸葛亮,都要擊敗!一雪前恥!

以魏國之國力,以軍隊的絕對優勢,擊敗這小小蜀國!

以一場漂亮的勝利,來登上未來的大位!

可很快。

當司馬懿來到前線,看著那一群正在沖鋒的大象騎兵時,頓時瞪大了雙眼,驚恐的喊著:“這tm是什么玩意?!”

第一次面對大象騎兵的司馬懿,第一時間自然想不到該如何破之,隨著這一波沖擊,魏國的軍隊幾乎一觸即潰。

就算是司馬懿,只能拔腿就跑!

此刻的司馬懿,內心是極其的震驚。

才是幾年時間不見,蜀國的軍隊怎么就有大象騎兵了?

怎么整得和身毒人一樣了!

司馬懿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東西。

隨著數百頭大象騎兵的沖擊,一時間地動山搖,宛若地動一般,哪怕活了這么多年,可這種陣仗,還是第一次看到!太恐怖了!

隨著蜀軍的不斷進攻,司馬懿驚訝的發現,蜀軍的數量,裝備,乃至于士氣,根本不虛魏軍,甚至更勝一籌!

蜀國的國力,什么時候強成了這樣?!

司馬懿有些恍惚。

猛然間,他忽然想起,幾年前,貴霜帝國曾發來求援的消息,說被一些蠻子土著攻池掠地了,他們還號稱大漢!

當時的司馬懿并沒有放在心上。

在他認知中,西域之地,一路向西,才能到達身毒,也就是貴霜帝國。

可蜀地在南方,他們怎么去的身毒?

現在看來。

蜀地還真能去身毒,并且打下了那里的土地,為自己所用,才能如此強盛!!

此刻反應過來的司馬懿,顯然為時已晚了!

通過身毒地區,以及整個南方的不斷供血,蜀漢終于擁有了能與魏國決戰的實力。

而魏國內的那些富商,那些世家大族,也有很多傾向于蜀漢。

原因很簡單。

幾年前,隨著司馬家族的掌權,他們又用皇錦市場收購了一波韭菜,將財富輕而易舉掌控在手中,這種撈錢的手段簡直不要太舒服。

但這也導致皇錦的崩盤,讓很多富商、世家大族損失了很多很多。

盡管司馬家族和曹家,試圖將這個鍋丟給蜀漢,畢竟皇錦本身就是蜀錦,是他們玩的手段。

這樣做開始的確有些效果,一些不知道內情的平民,還真的信以為真了。

可那些知道內情的人,卻是清楚,最終的獲益者是誰!

曹家,司馬家,夏侯家,這幾家幾乎吃下了所有的利益,甚至連一口湯都不留給他們!

在這樣的情況下,稍微一挑動,他們很容易就生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和司馬懿一樣,他們也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們想進行一筆政治投資!

如果蜀漢能成為天下之主,那他們也算是有了從龍之功!

從某種角度來上說,這也算是一種民心了。

種種原因,讓蜀漢的軍隊屢戰屢勝,越戰越強。

如果曹叡還在的話,魏國不可能被這般輕松擊垮,可隨著他的死亡,強大的魏國,仿佛一只紙老虎,在遇到同樣力量的蜀漢時,很輕松的就被撕破了。

魏國的國都洛陽被攻破的當天晚上。

大將軍姜維,大將軍魏延,興沖沖來到了丞相的營帳之中。

魏延大大咧咧的說:“丞相,洛陽已經攻克!偽朝已經名存實亡了!接下來已經再無障礙!!大功已成啊丞相!”

姜維也很開心,這十來年間的變化,不可謂不驚人,丞相當初的決策,可謂是無比英明,滅吳,教化南越諸國,破身毒的貴霜帝國,使得蜀國從以前的偏居一隅,到現在氣吞山河,這一切的源頭,就在于丞相!

然而當二人走入營帳中,卻發現有些不對勁,床榻上的丞相,并沒有絲毫的喜悅,平靜的躺在那里,一動也不動,甚至都沒有出聲。

看到這一幕,姜維和魏延都是心中咯噔一聲,他們小心翼翼的走上前去,忐忑的摸了摸丞相的鼻息。

已經再無呼吸了。

這一瞬間,姜維和魏延二人頭皮發麻,眼淚無聲無息的流了出來:“丞相!!!”

很快,二人發現了丞相手中的信件。

“這是……丞相的遺囑?”魏延問著。

“應該是了。”姜維擦了擦眼淚,緩緩抬起頭,他瞥了一眼魏延,冷冷說道:“這封遺囑不能動,我們必須見到陛下,然后在所有人的面前打開這份遺囑!”

“我又沒說動這一份遺囑。”魏延小聲的嘀咕了一聲。

你死了。

模擬結束。

這一次,蘇澈體驗到了死亡的感覺,和當初詐尸一樣,那是前所未有的寒冷,此后又墜入無盡的黑暗之中,緊接著又一種很輕松的感覺。

然后蘇澈就回到了這里。

“也不知道最后如何了。”蘇澈看著契靈之書上的模擬文字,輕聲說著:“不過,洛陽已經被攻破,魏國已被滅了大半,哪怕沒有我,應該還是成了。”

蘇澈緩緩抬起頭,不遠處,諸葛亮緩緩走了過來,他看著蘇澈,很是欣慰的說:“做得不錯。”

蘇澈無奈的說:“這已經是我的極限了,十二年的時間太短了……”

諸葛亮點了點頭,指了指書桌上的契靈之書:“看看最后的總結吧!”

蘇澈低頭看去。

模擬總結。

你詐尸在五丈原上。

面對這必死之局,你沒有絲毫的沮喪,你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你先是利用死亡消息,引誘司馬懿全軍出擊,接著指揮如神,大破魏軍,斬一萬,俘六萬,震驚天下!

大獲全勝后,你回到蜀地,改造了紡織機,熔鑄了價值五百億的直百五銖。

朝野上下全部反對,你卻一意孤行。

你制造了一批擁有特別編碼的蜀錦。

你用這一匹特別編碼的蜀錦,布下了一個局。

在金錢的誘惑之下,即便是英明如曹叡、孫權這樣的君王,也被你誘惑下場。

他們收割了無數財富,而你則將這五百億直百五銖化作了無數物資。

此后你又聯合魏國,進攻吳國,接著又聯合土著開始一路教化,不斷開拓,目標是遠在身毒的貴霜帝國!

沒有人知道,偏居一隅的蜀國,正在迅速的變強。

哪怕遍地瘴氣,可隨著日以繼夜的開拓,最終還是抵達了貴霜帝國。

與此同時,東吳被滅,魏國本打算對你動手,可因為曹叡的駕崩,只能暫且擱置。

幾年后,你已經成為身毒之主,擁有了完全不亞于魏國的土地和人口。

時不我待,你自知壽命只剩下一年,你發動了第六次的北伐。

而這,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北伐。

在整個南蠻,以及整個身毒的輸血之下,蜀漢擁有了能夠翻盤的資本。

初戰告捷,象騎兵震驚了天下,差點將司馬懿嚇傻。

此后連戰連捷,強大的魏國,被不斷攻克。

大漢即將再次強盛!

這一天,洛陽被攻克,你卻死在了城外的軍營中。

姜維將你的遺囑帶到了朝堂上。

你在遺囑中詳細交代了后事,提點了一些人,對劉禪的勸勉,對同僚的勸解,以及對自己的評價。

你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至仁,吾之一生,殫心竭慮,終有所成,無愧先主,無愧蒼生,無愧大漢,而今而后,仁義長存。

你仁至義盡,對天下,對蒼生,對先主,再無一絲愧疚了。

你可以說:我做到了。

隨著你死亡的消息傳出,天下悲哭。

自此以后,再無諸葛孔明。

你死后第二年,魏國被逐漸消滅,你成功三興大漢,將必死的局面完全盤活。

此后繼續開疆拓土,一路南下教化海外蠻民。

諸葛孔明之名,遍及整個世界。

有些雖然死了,但還活著。

你的精神,永世長存。

你成為了模擬世界的圣靈。

綜合評價:世界之主。

蘇澈看著這些不斷浮現文字,腦海中卻不免回憶曾經的種種,一時間忍不住有些感慨:“真是不容易,十二載浮沉,終究是成了大業。”

隨后,蘇澈看向最后的評價,世界之主,這是個什么評價?意思是表率開疆擴土之功?

不,應該是教化之功?

“十二年時光,竟然還真讓你做到了。”諸葛亮看著不斷演化的文字,表情可謂是非常復雜。

說實話,從一開始,拿出這個地獄難度開局給蘇澈,他根本就不指望蘇澈能做到。

只是想看看他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而已……

誰能想到……

蘇澈竟然真做到了!

真是見鬼了!!

這也行??!

(本章完)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