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一十二章 給諸侯一點小小的變法震撼!(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給諸侯一點小小的變法震撼!(求訂閱)

第一百一十二章 給諸侯一點小小的變法震撼!(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22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第113章天下震怖!!(求訂閱)

這一日。

吳王僚帶著公子慶忌來找蘇澈。

慶忌是吳王僚長子,他天生神力,勇武過人,還未成年,便有吳國第一勇士之稱。

他為練騎射,經常外出打獵,踏越山巒峽谷,穿行瀑布溪流,折熊扼虎,斗豹搏貆。

他曾經與犀牛搏斗,生生把它擒獲,因為他的勇武,成了許多青年獵手的楷模,連鄰國的不少獵人、力士都愿投靠他的門下。

這樣一個猛人,吳王僚卻很擔心他成為一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葬送了吳國的霸業,所以專門帶他過來,想讓他跟隨在蘇澈的身邊,多看看,多學學,長長腦子,不要整天光想著打獵。

慶忌對于蘇澈還是很崇敬的,尊敬的朝著蘇澈行禮,因為他聽說了蘇澈的戰績,討伐卿大夫的時候,蘇澈都是身先士卒,沖在第一位,斬殺無數,一手可以通神的劍法,殺人不見血!

慶忌很期待,蘇澈能將這一手通神的劍法教給自己……

“他雖勇武,卻沒有什么謀略,做什么事情都是腦袋一熱便要去做,根本不過腦子想一想,我很擔心他的未來,所以請太宰幫我教導一下,希望太宰能收下這個不成器的弟子。”吳王僚認真說道。

“個人的勇猛,就算再厲害,也無法成大事,如果慶忌能在您的身邊,學會您半分謀略,不再一味地只知道好勇斗狠,那我也就能放心了。”

聽著吳王僚這一番話,蘇澈點了點頭說:“那就將他交給我吧,我會教導他的,大王放心好了。”

這話一出,吳王僚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他拍了拍慶忌的腦袋。

慶忌連忙將準備好的禮物送出,這是“束脩”,是學生給老師的見面禮,是這個時代的基本禮節。

慶忌露出討好的笑容,說:“老師,這都是我獵到的野獸,有野牛,有鹿,熊,虎,小小禮物,還請笑納。”

蘇澈接過這束脩,掃了一眼籃子里的諸多獸肉,不少獸肉中,還富含著淡淡靈氣,并非凡肉。

蘇澈點了點頭,隨手取出一把寶劍,作為回禮,送給了公子慶忌。

慶忌得了劍,難免欣喜,連忙拔出,只見劍身寒光閃現,劍刃鋒銳,吹毛便斷,這是不可多得的寶劍!

得了這樣珍貴的寶物,慶忌頓時欣喜若狂:“多謝老師賜劍!這把劍有名字嗎?”

蘇澈笑了笑說:“這把劍是鑿茨山,泄其溪,取鐵英,通過反復鍛造,最終鑄成的一把寶劍,劍名龍泉。”

“龍泉劍?”慶忌忍不住感嘆,“真是好名,真是好劍!”

蘇澈笑了笑,問:“你了解劍?”

“這是自然,我對于如何用劍,非常精通,也懂得看一把劍的好壞!”慶忌點了點頭說道。

“那我考考你,你可知道,這一把劍和其他劍的本質區別是什么?”蘇澈問著。

“這把劍是寶劍,其他的劍很是一般,這就是差別?”慶忌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說著。

“非也,我問的是本質區別。”蘇澈搖了搖頭。

“這……學生還真不知道,有什么區別嗎?”慶忌問著。

“區別就在于,這把劍是鐵英鑄造的劍,和青銅劍的材質并不同,這就本質的差別。”蘇澈緩緩說著。

“材質不同?”慶忌瞪大了雙眼:“這就是這把寶劍如此鋒銳的原因?”

“對。”蘇澈點了點頭。

“青銅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太硬,但容易折斷。所以青銅劍大都是含錫較高的青銅做刃,用含錫較低的青銅做劍脊,以制刃堅硬,脊柔韌的劍。”

“青銅劍的發展軌跡,在于越來越長,起初的青銅劍很短,不過十寸,現如今有了二十寸之劍,這就是冶煉工藝的進步,一寸長,一寸強,青銅劍的工藝不斷變好,劍也會不斷變長,等到以后或許還會變成三十寸之劍……”

“但問題是,青銅劍因為其材質的問題,終究會有極限。”

“可如果換成鋼鐵制造的寶劍,不僅是硬度,還是柔韌性,都遠超青銅劍。”

“由鋼鐵制成的寶劍、長刀,不僅可以兼顧長度,還能兼顧各方面的性能。”

“這就是革新、變革的力量。”

“舊的東西不一定全是好的,以前總結的經驗,不可否認的確很有用,可如果一直遵循前人的叮囑,那伱就永遠無法走出自己的道路。”

“一直如此,終究會被時代所拋棄……”

慶忌聽著這話,不由得瞪大了雙眼,有些懵懂的點了點頭:“我明白了,老師。”

“你明白什么了?”蘇澈有些好奇。

“要注重革新。”慶忌點頭說道。

蘇澈一愣,啞然失笑:“你這么說也對,你也可以這么理解……”

吳王僚在一旁聽著師徒二人的對話,原本還有些擔心慶忌不服從管教,不聽老師的話,把老師氣個半死——之前經常有這種事情,而現在,他終于可以不用那么擔心了。

當吳王僚準備離開時,蘇澈讓他等一等。

蘇澈轉身取出一卷竹簡,遞給了吳王僚。

“吳國馬上就要出兵征討楚國,此戰必然大獲全勝,可也有一絲可能輸掉戰爭,畢竟哀兵必勝。”

“為了讓這種情況徹底杜絕,這全新的軍功制度,會讓我們吳國的軍隊成為席卷整個天下的強軍!”

“全新的軍功制度?”吳王僚聽了這話,連忙將蘇澈手中的竹簡接了過來,隨后攤開,認真看了起來。

只是一看,他便瞪大了雙眼。

“這……這!”

吳王僚看著竹簡上的內容,頓時呆住了。

一旁的公子慶忌也湊過來看了一眼。

只見這竹簡上面所寫,赫然是二十等軍功制度,這是蘇澈模仿秦漢時期的二十等軍功制,編出的吳地版本軍功制。

原先的二十等軍功是這樣的: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被蘇澈改造過后,只是有些換了個名字,但整體情況,還是大差不差。

在這套軍功制中。

只要斬殺一名敵人“甲士”,這種一般是軍中精銳的前鋒,就能得得到第一級別的爵位公士,同時獲得田一頃、宅一處和仆人一個。

也就是說,只要殺死一個前鋒,一名普通的士兵,便可以走上人生巔峰。

一頃田是五十畝地,哪怕是下田,也不是一般的農夫可以想象的。

有錢、有爵位、還能傳承,這就是軍功制的核心。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這一套全新的軍功制下,可以想象,那些士兵會像是發了瘋一樣沖向敵人,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斗力!

而這公士的爵位,僅僅只是這二十等爵位中的最低的一級,只要斬殺的人頭越多,拿到的軍功也就越多,爵位也就會提升得越高。

在這樣一套獎勵制度之下,吳國的軍隊,會成為天下間最兇猛的軍隊……

在蘇澈的前世。

史書《戰國策·韓策一》有記載:山東之卒,被甲冒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意思就是崤山以東的士兵,都要穿上盔甲,帶上頭盔才能戰斗。

但是秦國的士兵把這些全部脫掉,有的甚至赤膊上陣,秦軍在戰場上左手拿人頭,右手夾俘虜,不要命的往前沖。

這讓秦軍有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稱號:虎狼之師!

難道秦軍都不怕死嗎?

當然不可能。

這就是二十等軍功制的力量了。

在欲望的驅使下,每一個夢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士兵,都會爆發出難以想象的戰斗能力。

說到底,這是底層的百姓,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唯一可以實現階級躍遷的方法,是他們這些社會下層,唯一可以上升之路,這自然是要瘋狂一把了。

吳王僚看了一會兒,沉默半晌,有些猶豫的說著:“這是不是有些不妥?”

“有何不妥?”蘇澈笑著反問。

“賞賜太多,如果不斷不斷發起戰爭,那國家哪有這么多的土地和仆人分給他們呢?”吳王僚皺著眉頭,緩緩說著:

“而且獎勵太多,很容易讓士兵徹底瘋狂,殺良冒功的情況會不可避免——底層的無辜百姓,也會被他們當成軍功的。”

不得不說,吳王僚還是有些目光和遠見的,他一眼就看出了這軍功制的缺陷之處,這個國家的土地財產就那么些,如果不斷的分發下去,很容易就出現封無可封的情況。

同時,殺良冒功的情況,也會不可避免的出現。

這種情況,即便是若干年后的明朝,也依舊無法解決。

哪怕朝廷明令禁止軍隊殺良冒功,然而被殺害的百姓,卻依舊越來越多。

殺良冒功這一行為,一是殘忍至極,使無辜者喪命,讓軍隊失去百姓支持。

二是引發了軍隊欺瞞舞弊的風氣。

女真的興起有一部分便和明軍的殺良冒功有關。

人性的貪婪,永無止境。

蘇澈笑了笑說:“這就是每個制度都有的問題了,缺陷和優點永遠是并存的,一種制度不可能沒有缺陷,只有優點,有缺陷的地方,只需要知道缺陷,然后盡力的去避免這個缺陷就可。”

“至于您擔憂的問題,我自然也想過,這些獎勵,盡管看起來很誘人,然而想要達到,卻并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軍功授爵的前提,是必須要打勝仗,敗仗是沒有資格授爵的,哪怕斬殺了再多的敵人也沒用。”

“其次,還有一系列的規定,如果沒有完成,也無法獲得爵位……比如一支18人的精銳小隊,必須斬首五人,才有資格被授爵。”

“而一場戰爭,同樣也有斬首要求,比如攻城之戰中,必須要殺敵八千,才能授爵,比如野戰殲敵三千,才能授爵,這叫硬性指標!”

“當然了,這硬性指標一出,肯定會產生借人頭一用的情況,這就需要安排巡察的軍官,竭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此外,賞賜的田地,雖然所有權是士兵,但本質上并非是士兵所有,而是國家所有,只要耕種或者租賃,都需要要向國家交付一成作為稅收,其屬性無法交易,只能一直持有,除非放棄這一片土地。”

“士兵死后,這些土地可以讓他們的兒子繼承,國家不會收回,他們的土地,與國同休。”

在蘇澈的介紹之下,這一份制度可謂逐漸完善。

在商鞅的變法里,賞賜的土地,會在士官死后收回。

這毫無疑問直接將新的勛貴集團直接得罪死了,他原本的變法,就將老貴族集團給得罪死了,現在又將新的勛貴集團得罪了,這真的是死得一點也不冤枉。

這家伙做事簡直一點后路也不留,除了皇帝之外,將所有的既得利益集團給得罪死,成為五等分的商鞅,可謂合情合理。

但蘇澈卻沒有這么絕,他懂得一個道理,叫,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割韭菜如果連根拔起那不是蠢嗎?

韭菜需要一茬一茬的割,士兵們想將土地留給后代,那就讓他們留給后代,反正能收到糧食或者錢就行了。

吳王僚認真聽著蘇澈的講解,忍不住感嘆道:“還是先生足智多謀啊。”

一旁的慶忌聽著這一番話,聽著這一環套這一環的獎勵制度,一時間大為震撼,根本想不到還能這么玩!

“有太宰公的這一份二十等軍功制,此戰必然大獲全勝!”吳王僚感嘆道。

“我們要的并非是大獲全勝。”蘇澈緩緩搖了搖頭,說著:“我們要的是,吞并楚國,成為天下第一大國,這是我們吳國崛起的第一步……吞楚!”

吳王僚聞言,虎軀一震,激動道:“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啊!”

吳國變法至今,已經國富民強,厲兵秣馬了這么長的時間,就像是一支在拉滿弓弦上的箭矢一般,即將發射出去……

而現在,而此刻,終于到了發射出去的時候了,這如何不讓人期待呢?

吳王僚振奮不已,一想著自己能坐上霸主之位,就格外的激動。

一旁的公子慶忌也興奮的說:“我也要跟隨軍隊出發,我也要建功立業!!”

吳王僚看了他一眼,有些不滿的呵斥:“胡鬧!你堂堂吳國王子,怎么能去前線征戰!”

“父親,我身為吳國王子,空有一身武力,只知道狩獵,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不過是一個獵戶呢,我不甘心被人這樣說,我也要跟隨軍隊征討楚國,我也要建功立業,我也要闖出威名!!”公子慶忌倔強的說著。

吳王僚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蘇澈。

蘇澈卻笑著說道:“大王,您不必如此憂慮,公子慶忌既然有這樣的想法,自然是好的,一個不會打仗的君主,算什么賢明的君主呢?”

既然是君王,那就必須要武德充沛!

“那就麻煩先生了。”吳王僚只能這樣說著,隨后拿著竹簡離開,將公子慶忌丟給了蘇澈。

吳王僚出了太宰府邸,風有些冷,他縮了縮身上的衣裳,抬頭看了一眼昏沉沉的天空。

“風雨欲來啊……”

“這天下,也是如此。”

府邸內。

蘇澈看著公子慶忌。

公子慶忌虎背熊腰,才十幾歲就長得人高馬大,此刻老老實實的正坐在墊子上,等候著蘇澈發話。

“不必如此拘謹了,現在已經沒有旁人了。”蘇澈笑了笑說道,隨手丟了個凳子過去。

這是胡凳,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席地而坐,同時還是正坐,時間一長,可謂非常難受。

慶忌看到這凳子,頓時瞪大了雙眼:“……胡人的凳子?”

“對。”蘇澈點了點頭,直接坐在了一把小躺椅上。

“我家里都沒有這樣的東西,我父親很討厭這些東西,之前我買過一次,第二天就被他扔了,還對我大發雷霆,明明這玩意很好用啊。”慶忌抱怨著說道,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頓時感覺舒服很多。

“哈哈,大王要教導你禮儀,你卻拿著這些東西回去,他當然會生氣。”蘇澈笑著說道。

“禮儀,應該是在心中,而不在形式上!”慶忌撇了撇嘴說著。

“是這個道理。”蘇澈聞言,不由雙眼一亮,笑著點了點頭:“但是有些人并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會在形式上批判你的行為,指摘你的舉動。”

“那該怎么辦呢?”慶忌問。

“那就讓他們閉嘴!”蘇澈說。

“好!我以后會讓他們閉嘴的!!”慶忌用力的點了點頭,一副如果他們不閉嘴,那就讓他們物理狀態下閉嘴的姿態。

蘇澈笑了笑,說道:

“總是拘泥于形式上的禮儀,而不真正注重內涵,就算把禮儀做得再好,也不過是衣冠禽獸而已。”

“這就像是有些窮人,明明已經家徒四壁了,等到父母死了之后,卻要到處借錢,大辦葬禮進行安葬,否則就要被人戳脊梁骨,說成是不孝的行為,這是什么道理呢?”

“葬禮的大小,和孝順又有什么必要的聯系呢?”

“有些人在生前不去很好的侍奉父母,非得等到父母死后,再去痛哭流涕,大辦葬禮,以此來表明自己的孝心——這是給誰看呢?”

公子慶忌聽著蘇澈的教導,認真的點了點頭,蘇澈的理念非常對他的胃口。

隨后。

蘇澈順勢給公子慶忌上了一課。

慶忌便發現,這位老師所教授的道理,基本都是直戳事物本質的道理,他那一雙眼睛,仿佛能看穿世間的一切偽裝,看到所有事情背后的真理。

這讓慶忌十分震撼,不由自主便學得也很認真。

而蘇澈對待慶忌這個弟子,也沒有保留什么,能學到多少,便看他的本事和悟性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公子光派遣專諸刺殺吳王僚后,繼位吳王,稱吳王闔閭,因為害怕勇武過人的公子慶忌,便派遣另外一位刺客,去刺殺慶忌。

這位刺客,便是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的要離。

傳說那要離生得身材瘦小,僅五尺余,腰圍一束,相貌丑陋,但智術非凡,又有萬人之勇,是當地有名的擊劍能手。

要離獻用苦肉之計,讓吳王闔閭,殺了自己的妻子,然后以此為理由投奔慶忌。

慶忌認為要離被吳王闔閭殺了妻子,便不疑有他,接受了要離的投誠,讓要離作為帶路黨以水路進軍吳國。

然而在路上,要離借著江上大風,突然拔劍刺向慶忌,劍直接透入心窩,穿出背外。

可慶忌卻沒有死,他倒提著要離,將其沉溺水中三次,隨后拎著他大笑:“天下還真有勇士敢刺殺我!”

左右的侍衛要立刻殺了要離,慶忌卻搖著手阻止了:“這是天下少有的勇士,今天已經要死一個勇士了,怎么還能再死一個呢?”

“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隨后慶忌囑咐手下,一定要放走殺死自己的要離,讓他回到吳國。

囑咐完慶忌便倒地而亡。

當要離回到國內后,見了吳王。

吳王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不愿受,說:“我為了侍奉君主,殺死了自己的妻子,這是不仁。我為了新君主殺死舊君主的兒子,這是不義!”

“如此不仁不義之舉,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吳國之安寧,讓百姓免受戰火之侵害。”

“現在既然已經做到了……可我這樣不仁不義之人,又有什么資格接受封賞?還什么活著的必要呢?”

說罷,直接自刎了。

說起來也很搞笑,春秋戰國四大刺客,有兩個刺客是來殺吳王僚父子兩的,也算是倒霉到一定程度了。

不過這一次,隨著蘇澈的出現,這悲催的父子二人并沒有死,反而坐穩了吳王之位。

時間過得很快。

一轉眼,到了出兵之日。

這一天。

吳國將要出征的軍隊,所有士兵在這演武場上,排成了一個個方陣,旌旗如林,一眼看過去,密密麻麻,看不到盡頭。

所有士兵一絲不茍的站著,他們的目光注視著正前方。

正前方,演武場的高臺之上,左右兩邊,兩個大鼎之內,熊熊燃燒著火焰。

吳王僚身穿吳王服站在正中間,蘇澈站在他的左邊,孫武站在他的右邊,群臣站在身后和兩邊。

隨著二十等軍功制的政策發布,吳國底層士兵的戰意幾乎已經無法壓制了,所有士兵都期待著開戰的這一天,他們期待自己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擺脫原有的階級和身份。

軍心前所未有的凝聚,當一支軍隊,所有人都不怕死的時候,這一支軍隊,將會格外的恐怖。

吳國的老貴族們,以前那些地位崇高的卿大夫們,看到這一幕后,一個個臉色勃然大變。

自從蘇澈的變法進行之后,他們黯然失勢,逐漸退居二線,失去了此前的影響力,成為落后時代的老東西。

他們自然不甘心這樣,也想看到吳國在這家伙的手里,經過這該死的變法,會變成什么樣子……

然后,在今天,他們看到了。

站在這高臺上,一眼看過去,只見每個士兵都穿著甲,拿著長長的戈,整整齊齊的站成了一個個方陣,根本看不到頭,同時所有人都目光迥然,十余萬人的目光匯聚在高臺上,這目光仿佛有了重量一般,讓這些卿大夫感覺身體都沉重了許多。

這樣的軍隊,不管懂不懂軍隊的人,看到的第一個想法便是——這是一支強軍!天下少有的強軍!

吳國之軍,什么時候,竟然強成了這樣子?這也太夸張了!

這群卿大夫無不震撼!

高臺之上,吳王僚看著自己的軍隊,胸腔之中,有著前所未有的豪氣,他大聲的說出了這一次的戰前動員檄文。

“自元氣肇辟,厥初生人,樹之帝王,以為司牧。是以羲、農、軒、頊之后,堯、舜、禹、湯之君……”

吳王僚大聲的說著,效果頗為不錯,所有士兵都很給面子的揮舞著戈,發出相同的聲音。

然而蘇澈卻看出了這群士兵的敷衍,他們多來自底層,對于這樣的空口白話,文縐縐的戰前檄文,根本聽不進去,甚至大部分人根本聽不懂他們的吳王在說什么。

很快,隨著吳王僚說完了之后,他將代表軍權的劍交給了蘇澈,這意味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蘇澈接過這把權利之劍,感謝吳王僚后,轉身看著所有的士兵。

只聽他大聲說道:“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此去征楚,便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吳國必勝!!!”

這話一出,所有士兵,瞬間沸騰了,十余萬人異口同聲,激動的喊著:“吳國必勝!”

“吳國必勝!”

“吳國必勝!”

和方才吳王僚的戰前檄文不同,蘇澈的話語非常簡單,只是用了三句話,便挑起了所有人內心深處的沖動和欲望,士氣沖天,匯聚成一股強大的氣息,使人見之變色。

蘇澈的身側,公子慶忌看著這一幕,激動的滿臉通紅,他舉起蘇澈送給他的龍泉劍,跟著下面的士兵一起喊著:“吳國必勝!!!”

在蘇澈的建議之下,吳國的十幾萬軍隊一分為四。

一部分由蘇澈領兵,一部分由伍子胥領兵,一部分由孫武領兵,三支軍隊,從三個方向,一起進攻楚國,讓他們疲于應對,首尾難顧。

最一部分,則留在吳國,應對可能出現的他國襲擊。

比如南方那個一直虎視眈眈吳地的越國。

他們一直在暗中積蓄實力。

新君越王勾踐一直厲兵秣馬,隨時可能會對吳國動手。

如果吳國全軍出擊,傾全力進攻楚國的話,那越王勾踐一定會趁機攻打吳國,借此得利。

雖然吳國和越國的仇恨,并沒有吳國和楚國的仇恨那么深遠,可兩國緊挨著,當一方逐漸崛起,迅速變得強大起來后,那雙方終究會有一戰!

越王勾踐清楚知道這一點,他們已經做出了隨時進攻吳國的姿態。

所以這一點還真不能不防。

說起來。

吳越兩國的恩怨,實在是經典。

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

其實早在此之前,吳王闔閭就死在了征討越國的路上。

在蘇澈前世的歷史中。

吳越兩軍交戰。

越王勾踐看到吳軍隊伍整齊,不易攻破,就找來三個犯了死罪的人,在兩軍陣前自刎而死。

當吳國士兵為此情景而吃驚之時,還沒來得及緩過神來的時候,越軍發起突然沖擊,大敗吳軍。

吳王闔閭也在戰斗中受了傷,死在距榫李七里之外的陘地。

闔閭之子夫差繼位后,專門派一人站在宮殿門口,在夫差出門時,就大聲的詢問夫差:“吳王夫差,你忘了越王勾踐殺死你的父親了嗎?”

夫差則回答:“不敢忘。”

他用這種方法來激勵自己,勵精圖治,重整朝政。

而另一邊,越王勾踐因為打了勝仗,志得意滿,直接膨脹了,根本看不起吳國,準備發兵攻打吳國。

這個時候勾踐的臣子范蠡,不管怎么勸導勾踐都沒用。

最終果真大敗,勾踐被吳軍團團圍住。

在范蠡的建議之下,勾踐屈膝求和,愿意充當夫差的奴仆,讓自己的王后充當夫差的奴婢,舉國獻給吳國。

夫差認為,只要接受了勾踐的投降,便能不費一兵一卒,收獲整個越國,就同意了投降。

之后便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了。

勾踐臥薪嘗膽復仇成功后,也沒有殺夫差,讓他做一個普通人。

可夫差哪里受得了這般恥辱,直接自殺了。

在這個世界,蘇澈這個范蠡,并沒有去越國,而是來到吳國,振興本就國力強大的吳國。

雖然吳國這么長時間下來,并沒有對越國動手。

但可憐的越王勾踐,親眼看著吳國通過變法,日益強大,而自己這邊卻發展緩慢,自然非常著急。

蘇澈并沒有著急動越國,而是留了兵力防備,如果勾踐真的敢動手的話,那必然大敗而歸,被本就渴望戰功和人頭的吳國士兵,直接生吞活剝了……

很快。

吳國的三路大軍出發了,進軍楚國。

蘇澈的身邊,公子慶忌擔親自任他的車夫,為他駕駛戰車,蘇澈瞇著眼睛在車上看著竹簡,思考著問題。

慶忌看到蘇澈沉思,有些好奇的問:“您在看什么書?這么入神?”

“關于楚地的書。”蘇澈緩緩說著。

“楚地的書?”慶忌有些奇怪,好奇的問著:“看這種書做什么?”

“研究如何治理楚國。”蘇澈說。

慶忌聽著這話,直接傻眼:“啊?我們大軍才出發呢,您就已經開始研究如何治理楚國了?這是不是太早了?”

“早?”蘇澈聽了這話,頓時笑著說道:“當然不早,我們攻下楚國是很容易的,可想要治理好楚國,卻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如果只是攻下楚國,搶奪物資和人口,卻無法長治久安,這場戰爭便沒有任何意義。”

“沒有意義的戰爭,我是絕對不會打的。”

“如果你要成為賢明的君王,那目光必須要放得長遠一些。”

“我們要做的,是匡扶天下,不是好勇斗狠,不是搶劫擄掠,那樣的話,和賊匪有什么區別呢?”

公子慶忌聽了這話,頓時驚呼出聲:“匡扶天下?”

“不然呢?”蘇澈反問:“難道你就沒想過這些嗎?”

“這……我還真沒想過。”慶忌有些慚愧的說道。

“這個天下,幾百年的戰爭,幾乎把山河大地都給打穿了,無數人因為戰爭流離失所,諸侯王們因為自己的欲望,不斷對外發動各種戰爭。”蘇澈看了一眼遠方,緩緩說著:

“這樣的亂世,如果我們不出手阻止的話,還會持續很多年。”

“持續這么久的戰爭,打了那么多年的戰爭,是時候該結束了……”

“既然沒有人來阻止,那便由我來結束這一切。”

公子慶忌聽了這話,頓時瞪大了雙眼。

他曾有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都覺得自己的想法不切實際,可和師傅這想法比起來,差距是何等的明顯?

他忽然感覺自己是那般的狹隘短視。

匡扶天下。

慶忌認真的將這四個字記在心頭。

過了半晌,他頭也不回的說:“師傅,如果你無法完成的話,那就讓我來完成,如果我也無法完成的話,那就讓我的兒子,孫子,繼續去完成。”

“終有一日,這天下,這亂世,會被我們終結!”

慶忌作為吳王之子,本就是一個很有氣魄的家伙,否則蘇澈也不會收他為徒。

他這一席話,倒也是霸氣,符合他的身份。

隨著吳國的軍隊不斷進軍,楚國方面,不可避免的收到了消息,他們開始組織軍隊,抵抗吳國的軍隊。

很快。

兩軍正面相對,蘇澈站起身,看著對面的軍隊,心情很是暢快。

大軍進發之后,蘇澈并沒有隱瞞吳軍進攻的目標,就是為了讓楚國的軍隊有集結、準備的時間。

他要的,便是一場,堂堂正正的戰爭,堂堂正正的勝利!

如果是卑鄙的手段,通過突襲,陰謀,詭計,來獲取最終的勝利,哪怕能輕松獲得勝利,蘇澈也不愿意去做。

這并非是為了什么“禮”,而是要通過正面的戰爭,將楚國這個對手給打服,讓對方再無什么借口和理由搪塞自己的失敗!

這是一場王道之戰。

蘇澈抽出了手中的劍,大聲吼著:“全軍、隨我沖鋒!!”

公子慶忌立刻鞭打著戰馬,開始了瘋狂的沖鋒,最前面一排,所有戰車動了起來。

這一排戰車上,所有人拿著強弩對準天空,紛紛齊射。

箭如雨,密密麻麻的朝著楚軍的方向飛了過去。

楚軍雖然扛著盾牌,竭力抵擋著箭雨,可依舊還是有很多人被直接射殺,直接變成了刺猬。

兩軍齊射,吳國的強弓勁弩明顯更勝一籌,楚國軍隊的箭矢力度遠遠不如,箭從天空落下,就像是鳥兒,輕輕地啄了一下,蘇澈根本感覺不到疼痛。

他穿著重甲,很大程度上擋住了箭矢的攻擊,此刻一車當先,戰車已經沖進了楚軍的陣中,他并沒有再拿劍,這玩意在戰爭中根本不實用,根本不如長柄武器好用。

蘇澈的武器是一把長矛,一把丈八長矛。

這個時代的武器,永遠都是一寸長,一寸強,蘇澈這把七米多長的長矛,很少有人單手抓起,此刻卻被他耍得十分利落。

隨著他不斷刺出,就像是穿羊肉串一樣,直接將十幾個人穿在了長矛上,接著蘇澈一甩,這十幾個人被丟到了楚軍的人群中,瞬間就砸倒了一片。

慶忌看到這一幕,頓時瞪大了雙眼,他自詡天生神力,勇武過人,然而和蘇澈這操作比起來,還是差了很多,這也太猛了!!

楚軍的人看到如同天神下凡的蘇澈,直接就嚇尿了。

隨著吳軍的進攻,楚軍只是損失了一成不到的人,便難以維持住陣型了。

楚軍的士兵害怕極了,他們感覺那些吳軍就像是惡鬼一樣,根本不懼怕死亡,一個個看著他們頭顱的眼神,格外的可怕,他們沖過來的唯一目標,就是割掉他們的頭顱!!

楚軍的士兵,從未遇到過這么強的軍隊,從未遇到過這么可怕的士兵!

這一戰。

吳軍輕松獲勝,斬首過五千,俘虜一萬九!

可謂是大獲全勝!

與此同時。

伍子胥和孫武那邊,兩支軍隊也紛紛取得了干脆利落的勝利。

隨后,吳軍便是一路橫推,連戰連勝。

蘇澈這一路最是夸張,他創造出一天之內,連下三城的恐怖戰績。

只是第十四天,吳軍便打到了楚國的都城郢都。

第十九天,楚國全境被吳軍拿下。

楚國,這個曾經稱霸天下的強大諸侯國,只是一個月都不到的時間,便被吳國全部拿下。

一時之間,天下震怖!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