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第一百一十章 強國從變法始!震驚的吳王僚!(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章 強國從變法始!震驚的吳王僚!(求訂閱)

第一百一十章 強國從變法始!震驚的吳王僚!(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4月19日  作者:天榜草莓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天榜草莓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 
伍子胥聽到范蠡這個名字的時候,心頭一震,大驚失色的說:“范子要來見我?為什么?他可有說什么?”

奴仆搖了搖頭說:“他只是說想見您一面,并沒有說明緣由。”

伍子胥聯想起剛剛自己引薦專諸給公子光,不由得緊皺眉頭,在屋內來回踱步。

他轉頭再次問道:“可帶了甲士?”

“并沒有帶甲士,只有隨行的奴仆。”奴仆回答。

“沒有帶甲士……這……為什么要來見我?偏偏是在這個時候來見我?”

伍子胥有些頭疼,根本不想在這種時候見那范子。

“這范子可是吳王僚身邊的紅人,是這吳國最近短時間內崛起的權貴之一,他代表著吳王僚的意志,這個時候來見我,絕對察覺了什么……”伍子胥有些猜測。

蘇澈比伍子胥來吳國的時間更早。

蘇澈是被吳王僚專門邀請過來。

而伍子胥卻是幾番周折,才來到吳國,和權勢滔天的蘇澈相比,伍子胥在這吳國,幾乎還沒有站穩腳跟。

早些日子。

蘇澈來到吳國之后,受吳王僚禮拜,奉為上大夫,得了幾個村落作為采邑,這是他的領地。

春秋行的是分封制,諸侯是“半天子”,卿大夫是“半諸侯”。

天子的權力是封建諸侯,這是建國。

諸侯的權力是封建大夫,這是立家。

但是大夫不能把自己的“家”再分封給別的什么人。

也就是說,大夫沒有再封之權。

大夫的家,諸侯的國,都是自治。

大夫有權自行管理采邑,叫“齊家”,諸侯并不干預。

諸侯有權自行治理封國,叫“治國”,天子也不過問。

但是大夫除了齊家,還有義務協助諸侯治國。

諸侯也有義務在發生動亂時,奉天子之命擺平問題,叫“平天下”。

三個階層,層層轉包,秩序井然,這就是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即“封土建國”。

至于后來諸侯王逐漸脫離周天子控制,稱王稱霸,比如春秋五霸。

他們將軍隊帶到天子的城外,進行軍演,嚇得天子瑟瑟發抖,連忙派人過來慰問。

而卿大夫階層也隨之開始崛起,出現很多卿大夫控制諸侯國政治的現象。

如孔子時期的魯國朝政,就被季氏三家卿大夫所把持,甚至一些卿大夫干脆弒君自立,比如有名的崔杼弒其君。

這就是事態發展的不可控了。

天下沒有永恒的制度,人心的貪婪是永遠無法填滿的。

這是題外話。

當蘇澈來到吳國,被封為上大夫后,吳王僚并不知道蘇澈的真實本事,所以交給他的只是一些文職工作,屬于輔助的性質,并沒有一點實權,也無法決定什么。

那些繁瑣的公文,需要一個月時間處理的事情,蘇澈剛上任,小加了個班,一天就將其處理掉了。

等到第二天再沒有公文送來,蘇澈就開始提前下班,到處游玩,四處體察吳國民情,觀察吳國的社會和生產力。

因為他一整天都不在,下屬將這個事兒告訴了吳王僚。

吳王僚責問蘇澈:“我拜你為上大夫,處理這些工作,你為什么只工作了一天就擅離職守了呢?”

蘇澈奇怪的反問:“我已經將所有公文全部處理了,暫時沒有事情做,就到處查看民情,這難道不可以嗎?”

吳王僚直接懵了:“我聽人說,那些公文,往日至少要處理一個月的時間,你為什么一天就將其處理了?”

蘇澈笑了笑,說:“處理公文的人不同,自然時間不同,庸人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處理,但對于我這樣的人來說,卻只需要一天的時間便已經足夠。”

吳王僚聽了這話,還有些不相信,他認為蘇澈在自吹自擂,下令將蘇澈處理好的公文仔細查看一番,看看是否有錯亂之處。

于是乎,一大堆人拿著蘇澈處理好的那些堆積如山的竹簡,以及算籌,來看看蘇澈的批示是否有錯漏之處。

吳王僚看著這堆積如山的竹簡,也隨手拿起一個看了起來,這竹簡的內容涉及軍隊開銷方面,下面的人通過計算報了一個數字,蘇澈計算了一下,將其打了回去,批示為:數字不準確,重新計算。

“先來查一查這個。”吳王僚將這份竹簡遞給一旁的人。

這人連忙擺弄起算籌,算了好一會兒,才漸漸發現,還真的有錯漏。

負責算籌的人連忙起身,恭敬的說:“大王,數字的確有誤,差了三千七百八十六錢。”

一旁坐著正在看竹簡的蘇澈,頭也不抬的說道:“算錯了算錯了,伱又算錯了,差了三千七百二十六的錢。”

吳王僚愣住,隨后呵斥道:“再算!算得仔細一些!”

“是……”這人連忙再次計算起來。

吳王僚卻不放心,拉起了旁邊一人,道:“你也來算這個!”

很快,這二人都算出了最終的結果。

“的確是差了三千七百六十二的錢。”

“是差了三千七百六十二錢。”

聽著這話,吳王僚不可思議的瞪大了雙眼,轉身來到了蘇澈的身前,尊敬的問:“您是這么快算出的?還能記住這個數字?”

“簡單的計算而已,這是小道,不足掛齒。”蘇澈搖了搖頭說道。

“您的才學做這樣的工作,實在是太屈才了,我欲拜您為大司徒!你是否愿意?”吳王僚有些激動的說。

“樂意至極!”蘇澈欣然允諾。

大司徒一職,是專管民事之官,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可以說是實打實的實權官職,蘇澈相當于一步踏入了吳國的權利核心。

吳王僚將這份職位交給了蘇澈,而蘇澈也沒有辜負吳王僚的期待。

在他的治理之下,吳國大小的事務,井然有序,國力蒸蒸日上。

蘇澈干得這么好,吳王僚大喜過望,直接賞賜了他一座小城作為他的采邑,之前幾個村莊,也一并合并進來。

因為懶得更改自己的氏,這座城市便被蘇澈更名為范城,蘇澈的范氏便出在這里了。

短短一些時日,蘇澈就從一個普通的民眾,被吳王僚拜為上大夫,接著又成為大司徒,簡直就像是坐火箭一樣,成為了吳國少有的傳奇,幾乎整個吳國都聽說過他的名聲。

伍子胥自然也不例外,他知道這位狠人的厲害之處,所以聽到范子要來見自己時,格外的忐忑,生怕自己的事情曝光。

但,這一面不見也得見啊,如果不見的話,那問題就更大了。

迫于無奈,伍子胥和蘇澈見了一面。

剛剛見面,還未寒暄,蘇澈便開門見山的問:“你是否還要報仇雪恨?”

伍子胥聽了這話,頓時一愣,隨后毫不猶豫的點頭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自然要報仇雪恨!”

“那那我來幫你,你是否愿意追隨我?”蘇澈直接問道。

“你……能幫我?”伍子胥有些不敢置信的問著。

“我為何不能幫你?”蘇澈反問。

“你也主張攻打楚國?”伍子胥問。

“整個吳國,誰不主張攻打楚國呢?因為兩個采桑女的爭執,都能引起兩個國家的戰爭,這樣的矛盾,如何能平息?”蘇澈搖了搖頭。

“可是……”伍子胥有些猶豫。

“來輔佐我吧。”蘇澈大手一揮,直接說道:“我會為你復仇,殺死那楚平王,即便他死了,也要將他的尸體挖出來供你鞭打!”

就在不久之前,楚平王身體抱恙,已經垂垂老矣,也正是如此,伍子胥可謂復仇心切,瘋狂催促公子光繼續攻打楚國,為此甚至不惜介紹刺客給公子光。

“我愿意輔佐您!”得到蘇澈的承諾后,伍子胥不再猶豫,直接跪倒在地,行了一個大禮。

在這個時代,承諾的力量是非常偉大的,很多人動不動便以死明志。

侮辱一個人,是比殺死他更嚴重的行為。

他們會用死來證明自己的志向。

所以伍子胥相信了蘇澈。

伍子胥行了這一個大禮之后,抬起頭看著蘇澈,一時間欲言又止,似乎想說什么。

蘇澈自然看出了他的想法,搖了搖頭說道:“你不用說,有些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這話一出,伍子胥心頭一涼,他萬萬沒想到——自己介紹刺客給公子光的事情,竟然真被知道了?

很快,蘇澈帶了伍子胥去見吳王僚。

再見吳王僚的伍子胥,明顯有些心虛,低著頭也不敢多說什么。

吳王僚卻表現得很熱情,當然,這份熱情大部分是來自于蘇澈,只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吳國在蘇澈的治理之下,可謂煥然一新,一副萬物競發,生機勃勃的景象。

對于這樣不可多得的人才,吳王僚自然十分禮遇。

蘇澈為吳王僚介紹:“這位是伍子胥,他有一個好友叫孫武,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我希望大王能將孫武招攬過來,授予他兵權,拜他為將。”

這話一出,吳王僚皺起了眉頭,伍子胥更是詫異的看了一眼蘇澈,他是如何知道孫武是自己朋友的?

過了半晌,吳王僚點了點頭說道:“如果孫武此人有大才,我愿意拜其為將軍!”

蘇澈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大王請看這個。”

蘇澈從袖中取出一小袋東西,遞給了吳王僚。

“鹽?”吳王僚打開袋子,看著這雪白的鹽,先是聞了聞,接著嘗了一小點,有些意外的說:“這鹽的品質可真不錯!”

“這是臣發明的取鹽法。”蘇澈說。

這話一出,吳王僚雙眼一亮,連忙問著:“這鹽產量如何?”

“產量是以往的數十倍乃至數百倍,還不用太多的人工。”蘇澈笑著道。

“這……”吳王僚瞪大了眼,有些難以置信:“當真?”

“當真。”蘇澈說道。

“百倍以往,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吳王僚依舊不敢置信。

早些年的時候。

春秋初期,齊國的宰相管仲實行了“官山海”政策。

他將山里的鐵、海里的鹽統一收歸國有,由官方經營。

從此,齊國的經濟實力日強,管仲輔佐的齊桓公也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齊國的做法,實行了鹽鐵專賣。

可因為生產力的關系,一直沒能賺到什么錢。

此刻蘇澈拿出這雪白的鹽,并且說出產量是以往百倍的話,這讓吳王僚看到了吳國崛起的可能。

他激動的問:“你是如何做到的?”

在這個時代,鹽的來源大致有四種,分別是海鹽、湖鹽、井鹽、礦鹽。

海鹽和湖鹽是從海和湖中提取出來的鹽,井鹽是通過鑿井獲得地下水加工而成的鹽,礦鹽則是開采鹽巖礦床加工而來的。

吳國靠海,這鹽自然是來自海中提取。

在這個時代,提煉海鹽并非從海水中直接提煉,而是要通過地下鹵水提取。

地下鹵水指的是含鹽量較高的濃縮海水。

齊地的地下鹵水資源非常富饒,也成就了他們曾經的霸業,然而吳地卻沒有那么豐富的鹵水資源。

但沒關系,現在蘇澈拿出了新的取鹽法——灘曬法。

所謂灘曬法,便是開浚溝渠、吸納海潮、導入儲水池,由陽光、風力蒸發海水。

達到一定濃度時,再轉入蒸發池繼續蒸發。

當鹵水濃度及所含雜質符合一定條件時,導入結晶池結晶成鹽。

相對于傳統的開采鹵水,然后生生的煮鹽出來,灘曬法要更為便利,同時生產力也會更強,只是前期的布置有些麻煩,要投入一些人工。

蘇澈擔任這大司徒后,除了本職工作之外,還弄了幾個灘曬法的鹽場,有所成果之后,就拿給了吳王僚看。

吳王僚激動的詢問蘇澈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蘇澈只是一笑,道:“大王為何不眼見為實呢?”

吳王僚的點了點頭:“那便帶我去看,讓我看看你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隨后,吳王僚帶著護衛軍隊,興師動眾的前往目的地。

很快,當吳王僚來到鹽場,親眼看到鹽場結晶池那一層已經結晶的鹽時,不由得瞪大了雙眼,喜上心頭,興奮的說:“這些,這么多,都是鹽?”

“是的,這就是我發明的灘曬法,海水來到蓄水池,通過陽光和風蒸發水分,然通過蒸發池,再到結晶池,便出現了這樣的景象。”蘇澈緩緩說道。

“這……這也太壯觀了。”看著眼前已經結晶的鹽田,吳王僚根本難以抑制自己的激動,他伸手在鹽田中取出一些粗鹽結晶嘗了嘗:“還真是鹽!”

他站起身,對蘇澈說:“可這鹽和你給我的那鹽,似乎還有差別?”

“對。”蘇澈點了點頭,說:“這是粗鹽,那是通過加工,提取出的上等鹽,自然是不同的。”

這些粗鹽,其實已經能吃了,現在絕大多數的普通人,甚至一些士人,都是吃這種鹽,甚至還不如這種鹽,畢竟還有很多窮人根本吃不起鹽呢。

可如果加工的話,那就能得到蘇澈手上的精鹽,這種鹽可以長期食用,口感也更好,一點苦味也沒有,一般只有諸侯王、卿大夫才有資格長期吃這種鹽了。

在蘇澈的旁邊,伍子胥同樣震撼的看著這一幕。

他做夢也想不到,蘇澈的本事竟然這么大,除了治國之外,還發明了新的取鹽法。

這可不僅僅是鹽,而是吳國的財富,是吳國能崛起的關鍵!

“大王!這取鹽法,必須要嚴令封鎖,絕對不能流傳出去,至少在這幾年不能流傳出去!”伍子胥連忙說道。

“是這個道理,是這個道理啊。”吳王僚感慨說道:“有此取鹽法,吳國必將崛起,吾必然要成為天下之霸主!”

在這個時代,諸侯王們的夢想,都是成為霸主,而不是天子。

“大王,再看這個。”蘇澈拿過來一塊潔白無瑕的鹽磚。

和那種礦鹽磚不同,海鹽制造的鹽磚,潔白如雪,十分好看。

“這是鹽磚?”吳王僚看著眼前事物,不由得一愣。

“將這鹽制成這樣的鹽磚之后,更方便于運輸,同時還可以賣得更貴,甚至其商品的本質還會變化成貨幣。”蘇澈說著。

吳王僚聽了這話,卻是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而旁邊的伍子胥卻聽懂了,了解了蘇澈想要做什么。

在回去的路上。

蘇澈和伍子胥坐在吳王僚的座駕里。

伍子胥的心思還在方才看到的那一大片“鹽田”的上面,他單純認為,蘇澈帶著吳王僚出來,就是為了看那一片鹽田。

畢竟那么多的鹽,一旦大規模的發掘,那吳國必然會變得強盛!

即便是吳王僚也沉醉在那一片鹽田的上面,他十分的興奮。

此刻已經忍不住暢想著那些鹽大規模的賣出去,會賺到多少利益。

可蘇澈卻根本沒有將鹽田的事情放在心上。

既然已經看過了,那就沒有必要再提了。

馬車搖晃,聲音很難傳到外面,而車夫是吳王僚的心腹,所以在這個時候,說一些話題,便是再合適不過。

“大王,我有一些想法和建議,希望您能采納。”蘇澈認真說道。

吳王僚聽了這話,看向蘇澈,頓時一愣。

他很少看到蘇澈這樣認真的表情,此前即便面對那些鹽田,他都滿不在乎的樣子,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讓他如此認真呢?

一旁伍子胥聽著這話,也下意識的看了過來,他看了看吳王僚,又看了一眼蘇澈。

這表情的意思很明顯,接下來談話的內容,是他能聽的嗎?

蘇澈卻沒有在意伍子胥在旁邊。

伍子胥這個人雖然為了做成事情而不擇手段,可他也是有原則的,既然效忠了自己,那自然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請說。”吳王僚認真說道。

只聽蘇澈緩緩說道:

“大王,當今天下,諸侯強而天子弱,卿大夫強而諸侯弱。”

“如果大王想讓吳國真正強盛起來,成為掌握天下的霸主,那就必須要回收權利,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

“否則您遲早會被卿大夫所取而代之。”

蘇澈這話一出,吳王僚頓時變了臉色,自從坐上了吳王這個位置后,他便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堂兄弟的公子光!

可問題是,該如何處置公子光,他一直以來都沒有思緒。

在這個時代,因為連年動蕩,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權利下移的情況。

由于世卿家族長期分掌國政,隨著其“功績”的累積,其家族領地也會越來越大。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卿”大于“君”的局面,國君就漸漸成為了傀儡。

這種問題,如果那么好解決的話,那就不會出現卿大夫篡權的情況了!

一旁的伍子胥聽了這話,臉色更是微妙,因為就在不久之前,他曾推薦刺客給公子光,就是為了刺殺吳王僚!

而現在,蘇澈直接將這個問題擺到了明面上。

卿大夫尾大不掉的問題,這是很難處理的。

這也能解決?

此刻吳王僚連忙行禮,莊重的說著:“請先生教我!!!”

蘇澈微微一笑,將行禮的吳王僚扶起來。

吳王僚這個人,絕對不算昏君,但也不算那種英明狠辣的君主,他只是有些普通。

這樣的君主,如果放在和平年代,那自然沒什么問題,可放在這個時代混亂的春秋末期,那問題就很大了。

不過,吳王僚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從善如流,知道采納別人的建議,還知道放權給有能力的人。

蘇澈緩緩說道:“想要解決這種狀況,那就必須變革,必須變法,通過一些不可避免的手段,將權利集中起來,如若不然,哪怕有數萬畝鹽田,您也永遠不是什么霸主。”

只有變革,只有變法,才能強國!

身處于春秋和戰國這個轉折點的蘇澈,提前提出了變法的理論。

春秋時期,因為分封制的緣故,權利是不可避免的逐漸下移的,這是這個制度的缺陷。

但戰國不同,戰國和春秋的標志,就是各諸侯國為加強君權,紛紛實行了變革。

魏有李悝,齊有鄒忌,楚有吳起,韓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趙有肥義,燕有樂毅。

雖然變革的措施不盡相同,但其變革的核心只有兩個字:集權。

其手段本質就是通過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權力,廢除“世卿世祿”制,以實現加強君權的目的。

最為通行的方式,就是用外來的“客卿”來打壓本國的“世卿”。

在這個春秋末期,戰國還沒到來的大變時期,蘇澈提出了自己的變法。

變革,自然會流血,自然會是人頭滾滾!沒有流血的變革,那絕對不是變革,而是和平演變!

所以,蘇澈讓吳王僚做好心理準備,為了吳國的變強,他必須要忍住人頭滾滾的情況!

吳王僚能成為諸侯,自然有這樣的氣魄和決斷,絕對不會因為心慈手軟,而讓變法終止!

此刻。

吳王僚瞪大了雙眼,蘇澈接下來的每一句話,都是字字珠璣,讓他震驚到了極點,以前的他,根本不敢想象居然還能這么做……這是何等的冒天下之大不韙!

過去這幾個月的時間,蘇澈一邊完成本職工作之外,一邊在吳地進行各種考察,便是為了制定自己的變法內容。

他采集七國變法之長,制定了適合吳國的變法手段。

這一系列的變法內容,以法治為核心,依法治國,同時大規模整頓吏治,加強君主集權統治。

而變法的核心,那就是需要‘錢財’和‘兵權’!

如果沒有這兩樣的話,那變法之說,便是空中樓閣!

而這兩樣重要的東西,已經被蘇澈解決了。

他拿出的灘曬法,所制成的鹽可以賺取大規模的錢財,而通過伍子胥引薦的孫武,會為吳王僚訓練出一支強軍!

只要有足夠的錢財,足夠的兵力,那變法就有了施展的空間!

至于變法成功之后,蘇澈的下場是否會和那商鞅一樣,變成‘五等分的商鞅’?

蘇澈卻沒在意,模擬而已,只要大事成,大業成,他的理論更進一步,雖死何憾?

只死而已!

原本復仇心切伍子胥,聽到蘇澈這一變法之后,忽然不那么急切了。

他是一個聰明人,一個絕頂的聰明人。

在聽完蘇澈這一番變法的講述后,他深深意識到這變法對于諸侯國的變革是何等的巨大。

一旦吳國真能變法成功,那吳國絕對會成為春秋的又一位霸主,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而楚國這個昔日的霸主,現在早已經日落西山,國內動蕩,不再是當初的楚國了。

只要吳國變法成功,那滅掉楚國,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伍子胥忽然很期待,變法成功后的吳國,到底會是什么樣的景象?

定下變法計劃后,吳王僚雖然期待,但并沒有著急,因為他也明白,時機還未到!

當吳王僚回到都城后,再次賞賜了蘇澈,讓他督辦制鹽、賣鹽的一切事務。

蘇澈直接空降成了鹽鐵部門的大佬,原先部門的人不滿意,可蘇澈很快便恩威并施,將他們收服得服服帖帖的。

與此同時。

孫武終于來到了吳國。

因為是蘇澈介紹,伍子胥引薦。

所以當孫武來到吳國時,蘇澈和伍子胥一同接見孫武。

孫武,春秋時期的大佬之一,著有巨著《孫子兵法》,他被稱之為“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這樣一位大佬,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還未嶄露頭角,他有一腔抱負,等待實現,因為齊國內亂,他來到了南方的吳國,潛心鉆研兵法。

此刻得到伍子胥和蘇澈的舉薦,這讓他十分開心,便跟隨二人一同來見吳王僚。

吳王僚親自接見孫武。

孫武帶上了自己所寫的兵法十三篇,奉上吳王觀看。

吳王僚認真觀看這兵法十三篇,不由皺起眉頭,瞬間察覺到此人非同凡響,接著他又詢問了幾個問題。

孫武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兵者,詭道也!”

吳王僚瞪大了雙眼,繼續問道:“何解?”

隨后孫武闡述了自己的軍事看法。

吳王僚聽了這一番話,不由得瞪大了雙眼,整個精神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這種沖擊完全不亞于蘇澈此前的變革之法。

在這個時代,“殺人之中,又有禮焉”的觀念才是戰場主流。

此刻,孫武這句“兵者,詭道也!”,算是宣布了神權禮制觀念在華夏戰爭中消亡!

在春秋時期,舊有的禮儀和“禮崩樂壞”并存,在戰場中,依舊有許多禮儀。

這導致一種很好玩的情況,明明是分生死高下的戰爭,雙方仿佛在過家家一般。

比如軍隊出行時經過名山大川和天子城池都要行禮,否則就會被認為是“無禮”,而“無禮”往往被認為是戰敗的前兆。

在正式交戰前,交戰雙方還要進行誓師、犒師禮儀。

交戰時統帥見了敵國的君主也必須要行禮。

鄢陵之戰時晉國統帥之一的郤至就向楚共王行禮,楚共王也進行了還禮。

在戰場中,禮儀是主旋律,無禮會被鄙視的,如果戰敗了,也會被人鄙視為:失禮之人,戰敗了不是很正常嗎?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孫武這句“兵者,詭道也!”直接將整個華夏大地的戰爭畫風帶偏了!

從此以后,戰爭便只是戰爭,并不摻雜其他東西。

也正是如此。

吳王僚在聽到孫武這一番講解后,那叫一個震撼。

可震撼過后,他也敏銳的意識到,只有這么做,才會變強!才能打贏!

一番交談過后,吳王僚任命孫武以客卿身份為將軍。

孫武拜謝了蘇澈和伍子胥后,開始幫吳王僚練兵。

而與此同時,蘇澈也對開始對國內下手,進行初步的變革。

一上來就對卿大夫階層動刀,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蘇澈首先對經濟方面下手,進行土地的變法。

蘇澈先是教導農業,提出“盡地力之教”的主張,核心思想是加強農業調控,提高農民的生產效率。

蘇澈頒布法令,獎勵農耕,保證了農業人口的充足。

蘇澈還召集士大夫階層,請了農家之人,讓他們對平民百姓開展農耕科普知識講座。

比如,如何管理農具、如何開墾荒地、如何選擇種籽、如何深耕細作等農業常識。

這些基礎常識,在這個時代是非常缺乏的。

普及農業常識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效率,但僅僅如此,還不夠。

農民們辛辛苦苦耕種一年,稻谷成熟后拿到市場上去賣,本想賣個好價錢,卻發現糧價低賤,賣不了幾個錢。

而普通百姓去市場上購買糧米的時候,卻發現物價飛漲,根本買不起。

這里面,就是那些糧商在中間搞鬼,蘇澈讓吳王僚下令,頒布相關的法令,禁止這些投機取巧的行為。

隨著底層農民能吃飽穿暖,日子逐漸變得好起來后,如此一來,民心可用。

而孫武的練兵進度,也到了一定程度,他成功練出了一支強軍!

民心可用、軍心可用,販賣海鹽也賺了大批的錢財,如此一來,時機成熟,蘇澈直接大刀闊斧,進行下一步的改革!

先取消一些人的世襲爵祿,軍民人等全部論功行賞,只有有功之人才能夠獲得獎賞,碌碌之輩則全部罷棄。

接著通過專門的考核,采納真正具有才華的人!而不是那些通過世襲繼承的庸人!

這樣的改革,在這個時代,毫無疑問是非常大膽的。

改革一出,吳國上下一片嘩然!

一時之間,人心浮動,卿大夫們對吳王如此改革非常不滿,認為這“有違禮法,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無數的意見如同雪花一般,不斷飄向都城,所有人都要吳王僚停止這種改革,讓他交出改革的罪魁禍首——范蠡!

公子光的城池內。

隨著吳國的改革進行,公子光自然收到了這個消息。

他冷笑著:“僚倒行逆施,全國沸騰,如此一來,民心將會傾向于我,所有人都會支持我成為新吳王!”

“這是我的機會啊!這是我絕佳的機會!”

“哈哈,我原本還想刺殺他,然后取而代之,沒想到竟然來了這么好的機會!”

“僚啊,你還真是年輕,竟然聽信那范蠡的讒言,做出這么昏庸的舉動!”

“此乃天助我也!!!”

作為吳國內最有權勢的卿大夫,他對于吳王的位置早已經眼紅許久,迫不及待要取而代之!

“不過……現在還不著急,還沒有到時候,再等等!”公子光冷笑一聲。

“只要再等一等,等到眾人忍無可忍的時候,便是人心可用之時!!”

“到時候,這吳國便是我的囊中之物了!”

公子光并非短視之人,相反,他是英明之主,眼光很是毒辣,他知道該什么時候出手,什么時候忍耐。

此刻時機還未成熟,那就不能出手,繼續等,等到民怨沸騰之時,便是他拿下吳國之時!

到時候,他公子光便是一呼百應!

毫無疑問,公子光的判斷很準確。

沒有流血的變革,注定會不平靜,可一旦流血,那必定會引起反彈!

不過……

這一點,蘇澈又何嘗不明白呢??

這一天清晨。

天蒙蒙亮。

公子光抱著自己的美人正在軟塌上酣睡,最近他十分興奮,馬上就要登上王位了,一想到這點,就根本無法平靜下來,越很難入睡。

所以基本每天都要戰斗許久,才能入睡。

睡得晚,自然起得早。

還在公子光睡覺的時候,門外便傳來奴仆慌張的聲音:“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公子,您快起來啊!!!”

“嗯?”公子光睜開雙眼,聽著慌張的喊叫,推開一旁的美人,走到門外,問道:“發生什么事了?”

“吳王的人攻過來了!!”奴仆急忙說。

這話一出,公子光大驚失色:“怎么可能?!”

“他們已經要來到這里了,您快點跑吧!!”奴仆著急的說著。

“這……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公子光根本不敢相信。

然而很快,隨著城池淪陷,所有軍隊人馬,全部落入蘇澈的手中,公子光就算再不相信也沒用了。

“公子,好久不見啊。”蘇澈微笑著朝公子光行禮。

“你怎么敢對我動手的!你可知道,我是誰?我是吳國最尊貴的卿大夫!你一個客卿,怎么敢對我動手的!!”公子光見大勢已去,一時間有些氣急敗壞的喊著。

他自然認識眼前之人,最近讓吳國鬧得天翻地覆的范蠡!!

蘇澈微微一笑,說著:“我奉吾王之命,進行變法改革。”

頓了頓,蘇澈指著公子光說:“既然改革,那自然要從你這吳國卿大夫之首開始!”

“從今天開始,公子再無特權,再無封地,再無府庫,只能做一個清閑的公子。”

“請公子和我回去吧。”

這話一出,公子光臉色無比難看,他死死盯著蘇澈,惡狠狠的說:“你離間諸侯與卿大夫,逆天下之大不韙,你會不得好死的!”

“我先走一步,等你過來!”

這樣說著,公子光直接抽出腰間長劍,直接自殺。

蘇澈看到這一幕,不由得皺起眉頭。

公子光一死,他身邊的奴仆紛紛自殺。

就連那專諸也是如此。

蘇澈還想勸說:“你因伍子胥的介紹,而追隨公子光,現在公子光已死,你不如投我門下……”

專諸卻直接拒絕:“公子光是我的君,君既然已經死了,那作為臣子的我,如果轉投到您的門下,我會成為世人的笑話!”

這樣說著,專諸拔劍自刎,坦然赴死!

“可惜了,四大刺客之一,就這樣死了。”蘇澈搖了搖頭,有些惋惜,這樣的情況他早有預料,這個時代的人都是如此倔強。

在蘇澈突襲拿下公子光的城池后,另外一邊,伍子胥和孫武則各自帶兵突襲另外兩個公子的城池。

吳王僚有三個兄弟,公子光,還有掩余、燭庸。

三人在吳國內有著自己的封地和城池,有著自己的軍隊和兵馬。

因為是突然襲擊,很輕松的便拿了下來。

隨著拿下這三個公子,吳國上下,無不震動!

所有人都看到了吳王僚變革之決心!

吳國,變天了!


上一章  |  英靈召喚:只有我知道的歷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