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90章 封禪(十)蒙古新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0章 封禪(十)蒙古新生?

第290章 封禪(十)蒙古新生?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19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撫遼東

撫遼東

當時,布日哈圖站在布哈拉城外的高地上,凝視著這座古老的城市。城墻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堅固,但在他的眼中,這座城市已經是一座孤城。他的軍隊已經將布哈拉城圍得水泄不通,切斷了所有與外界的聯系。

就在此時,他得知了哈薩克汗國出兵來援布哈拉汗國的消息。至此,需要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哈薩克汗國以及它的現任可汗了。

哈薩克汗國是哈薩克人在公元1456年,即大明景泰七年創建的王朝。由術赤系蘇丹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創立,又叫巴蘭杜黑汗國。

它有一個前身,即白帳汗國。15世紀,白帳汗國發生內訌,分裂出諾蓋汗國和烏孜別克(月即別)汗國等。

1456年,白帳汗國最后一個可汗八刺之子克烈汗(又譯克拉依汗),趁烏茲別克的阿不勒海爾汗敗于瓦剌之機,與賈尼別克汗(阿布賽義德,八刺之子)一起,率領部分游牧部落向東遷徙,進入巴爾喀什湖以南、察合臺后裔政權亦力把里(東察合臺汗國)境內,在楚河、塔拉斯河廣闊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薩克汗國。

同年,他們正式脫離金帳汗國,向蒙兀兒斯坦與楚河、塔拉斯遷徙,東察合臺汗國的也先不花二世與羽奴思把蒙兀兒斯坦的一地方庫齊巴什劃出,供他們居住。

1465到1466年,大批游牧民族脫離阿布海兒,他本人也在這年戰死。于是阿布海兒土地由哈薩克汗國接收。

省略一些不必要且不明確的歷史,到了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爾成為可汗后,在長達42年中,他平定內亂,恢復與鄰國之友好關系,加強哈薩克、吉爾吉斯同盟,可以看做是汗國中興時期。

后經契戛依、塔吾勒汗,至1598年,艾斯木即汗位。在原歷史上,他與布哈拉及撒馬爾罕統治者簽訂和約,規定塔什干城及其周圍地區在240年內歸哈薩克汗國管轄,并與中亞其他一些國家建立貿易關系,還用武力討平了塔什干統治者吐爾遜·穆HM德的叛離,使哈薩克汗國重歸統一。

不過,這些事是他統治中后期發生的,而此刻的他也和布哈拉汗阿布德·穆明一樣,繼位不過兩三年,雖然已經坐穩汗位,但內部并沒有鐵板一塊。

換句話說,他需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帶領哈薩克汗國前進。而如今哈薩克汗國大概是這樣的狀態:國家曾經分裂為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艾斯木汗實際控制國力最強的中玉茲地區。

根據他在原歷史上的作為,他對南方富庶的撒馬爾罕、安集延等地有強烈的興趣,而且在繼位之前就曾經追隨前任可汗南下占領過這片地區,還曾在撒馬爾罕統兵兩萬鎮守國一段時間。

[注:這一時期中亞局勢十分混亂,很多地區的狀態都是城頭變幻大王旗,這里就不細說了。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局勢保持了很久,對于布日哈圖這種外來者建立統治倒是一個有利條件,因為當地人都習慣了“誰打過來誰就是大汗”的情況。]

新汗繼位不久,地位尚不穩固,而鄰居家鷸蚌相爭,看起來正打得有來有回,那么此時的艾斯木汗當然有強烈的欲望,想要來做這個得利的漁翁。這,就是哈薩克人出兵的緣由。

哈薩克汗國地盤頗為不小,實力也比較強大,在前任大汗塔吾克勒汗時期曾經出兵十萬南下進入河中地,占領阿合錫依、安集延、塔什干、撒馬爾罕等城,還留給當時的艾斯木兩萬兵馬鎮守撒馬爾罕。因此,這次艾斯木汗南下率領的軍隊也不少,足足六萬大軍,單論兵力幾乎和大明西征軍差不多。

消息傳到布日哈圖手中時,察哈爾部頗為震驚,甚至有不少人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不奇怪,布哈拉汗穆明現在也還有兩三萬軍隊正在死守布哈拉城,而察哈爾本部雖然是舉族西遷,但能夠用于作戰的主力在經過安集延、撒馬爾罕兩戰消耗之后,也只有六萬人左右。

按照一般設想,假使三方的軍隊實力相差不大,那現在基本上就是六萬打九萬,兩股敵軍還有可能發動內外夾擊,如此則察哈爾部的局面顯然十分兇險。而且別忘了,察哈爾部現在只有一個剛剛拿下的撒馬爾罕在手,所謂“基本盤”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此前多次讓你們熟讀中原戰史,不知你們究竟有沒有聽進去。你們難道不覺得,如今我等所面臨的情況與李世民進攻洛陽時很像嗎?”面對眾將的緊張,布日哈圖面無表情地問道。

不等任何人作答,布日哈圖用堅定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決心的聲音道:“我們必須像李世民一樣圍點打援,先以精兵擊敗來援的哈薩克人,然后用哈薩克人的失敗震懾布哈拉人,讓他們主動投降!

記住,現在的關鍵在于,我軍必須在野戰戰場上擊敗布哈拉人倚為救命稻草的哈薩克援軍,惟其如此,才能在心理上壓垮他們!”

將領們恍然大悟,繼而點頭稱是,他們對布日哈圖的戰術深信不疑。布日哈圖不僅是他們的太師,更是他們心中最后的寄托與倚仗。他的智慧和勇氣,讓他們愿意跟隨他,哪怕是赴湯蹈火。若不是他,察哈爾部恐怕已經覆滅至少兩次了。

“哈薩克人雖然出兵,但還要一些時間才能抵達,在此期間,圍而不攻是我們的第一步。”布日哈圖繼續說道:“我們要讓城內的守軍感受到絕望,讓他們知道,援軍不會來,他們只有投降這一條路。”

將領們紛紛點頭,他們開始按照布日哈圖的命令行動。士兵們在城外挖掘壕溝,建立堅固的營寨,確保城內的守軍無法突圍。同時,他們還在夜間制造噪音,擾亂守軍的休息。

城內的穆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站在城墻上,望著城外密密麻麻的敵軍,心中充滿了憂慮。

他知道,布日哈圖不會輕易放過布哈拉城,但自己也不會放棄,畢竟只要堅持到艾斯木汗的大軍抵達,己方就占據了優勢,完全可以擊敗——至少擊退城外的察哈爾蒙軍。

至于到時候布哈拉汗國是否要被迫向哈薩克稱臣……到時候再說吧。無論如何,也總比被察哈爾部擊敗要好。察哈爾部是放棄了葉爾羌逃過來的,他們自己沒有了地盤,對布哈拉只能徹底征服,絕不會允許布哈拉稱臣的。

“我們必須堅持下去,只要援軍到來,我們就有機會扭轉戰局。”穆明對身邊的將領們說。他的聲音雖然堅定,但眼中卻難掩擔憂,而他麾下的將領們也是如此,甚至所有將領聽完都是一言不發。

夜幕降臨,布日哈圖的軍隊開始行動。他們在城外制造噪音,擾亂守軍的休息。士兵們敲打著盾牌,高聲歌唱,甚至還有人故意在城墻下大聲交談。

“你們聽,城內的守軍一定在害怕。”布日哈圖站在營帳外,望著城墻上的火光,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太師,我們是否趁夜發動一些攻擊,讓這種驚擾戰術發揮更大作用?”一名將領問道。

布日哈圖搖了搖頭,道:“不,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只是要讓城內的守軍感受到絕望,讓他們知道,援軍不會來。但是,我們的兵力并不富余,一兵一馬都不能浪費在當前的布哈拉城下……我在等那個艾斯木。”

與此同時,穆明也在城墻上巡視。他聽到了城外的噪音,心中更加焦慮。他知道,這是布日哈圖的心理戰術,但他也知道,他必須保持冷靜。

“士兵們,不要害怕。”穆明高聲說道:“哈薩克的艾斯木汗已經點起十萬援軍,很快就會到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然而城內的士兵們仍舊感到不安。他們聽到了城外的噪音,看到了敵軍的火光,心中充滿了恐懼——其實并不是這些東西讓他們恐懼,而是安集延、撒馬爾罕的先后快速陷落,讓他們知道這支從東方而來的蒙軍有很多他們未知的手段。

沒有人知道城外那位布日哈圖太師是否還有更多的陰謀詭計,而人類最為恐怖的往往正是未知。穆明的話雖然鼓舞了他們,但他們的士氣依然在逐漸下降。

又過了兩日,布日哈圖派出的探馬終于查探到哈薩克援軍的位置。在研究了地形之后,布日哈圖決定親自率領一支精兵北上,迎擊援軍。他的目標是迅速、徹底地擊敗援軍,從而削弱布哈拉城內的守軍心理防線。

“我們必須迅速行動,即不能讓援軍真正接近布哈拉城,又不能把戰場選得太遠,因為如果戰場太遠,一來我們奔襲之后會過于疲憊,不利于決戰,二來也會讓布哈拉人難以探知戰斗勝負……我要他們清楚的獲悉哈薩克援軍的失敗。”布日哈圖對將領們冷冷地說道:“一旦援軍被擊敗,城內的守軍就將失去希望,然后崩潰。”

將領們點頭稱是,他們對布日哈圖的戰術深信不疑。這一次布日哈圖拒絕了林丹巴圖爾和塔什海的請戰,而讓他們二人坐鎮布哈拉城外率領圍城主力,而他自己則少見的率領精兵迅速北上。

艾斯木汗在繼位之前并非沒有統兵經驗,甚至可以說他的少年時期在軍事方面一直十分順利。這既可以說是他的能力展現,卻也導致了他產生輕敵思想。

在艾斯木汗看來,自己這支援軍的兵力就已經與察哈爾蒙軍平分秋色,而敵軍千里迢迢西逃至此,又經過了安集延、撒馬爾罕兩戰的消耗,還幾乎不作休息地繼續進攻布哈拉城,最終頓兵堅城之下。

正常來說,這支敵軍的戰斗力已經不剩幾成了,就好像一棟破房子,只要自己過去輕輕踹上一腳便會徹底垮塌。

不僅如此,艾斯木汗還認為自己采取了極其聰明的戰術。他并不是直接去救援布哈拉城,而是從塔什干南下,打算途徑撒馬爾罕再轉向西進。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他接近撒馬爾罕時,已經占據撒馬爾罕的察哈爾人必然要通知自家正在西邊作戰的主力,這樣必會造成前線驚慌。如此,當自己西進到布哈拉城外時,就只需要面對一支已經處于恐懼中的軍隊,他們士氣低落,毫無戰意,自己可以輕松擊敗,然后挾大勝之威、救援之情,迫使布哈拉人臣服。

真是完美啊。

唯一的問題是,布日哈圖早就知道他已經率軍南下,甚至連他的位置都打探得清清楚楚。

在撒馬爾罕以西、瑟底痕以東,有一處山間峽谷,是布日哈圖選定的戰場,也是艾斯木汗在撒馬爾罕繞城而過、震懾察哈爾守軍之后前往布哈拉城的必經之地。

為免被艾斯木汗的探馬提前發現,布日哈圖還認真計劃好了進入峽谷兩側的時間——只提前艾斯木汗經過前的兩個時辰抵達,并且在一個時辰之內完成設伏。

一切都和布日哈圖預想的一樣順利,只有一支七八人的哈薩克探馬騎兵差點在發現他們之后逃走,但由于布日哈圖的謹慎,這支探馬騎兵被察哈爾部發現、追殺、斬盡殺絕。

傍晚的昏昏夜幕中,急于通過峽谷進入布哈拉城所在的澤拉夫尚河三角洲的艾斯木汗六萬大軍終于出現在了察哈爾太師本部五千精騎的目光之中。

這五千精騎早已是人銜枚,馬摘鈴,就等著太師一聲令下了。布日哈圖端著被他視如珍寶的明制單筒望遠鏡,緊緊盯著艾斯木汗的大軍,在心里計算適合發起進攻的時機。

忽然之間,布日哈圖緩緩舉起右手,他身邊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氣,死死盯著太師高舉的這只手。

只是兩三個呼吸的時間,太師的右手猛然向前斬下,一聲大喝響起:“時機已至,隨我殺敵!”

“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山間并不茂密的林子里喊殺聲四起,奔騰的戰馬踢踏而下,帶著地動山搖的氣勢發起了致命一擊!

許久不曾親臨一線戰陣的“全蒙古太師”布日哈圖亮出了他的九斿白纛,親率本部精兵發動了突然襲擊。他們利用地形和夜色,迅速擊潰了援軍的主力。哈薩克援軍措手不及,陣腳大亂,最終被徹底擊敗。

唯一的遺憾是艾斯木汗本人并未被擒獲——據戰后審問俘虜得知,哈薩克汗帶著不足百人的汗庭親衛,緊急換了普通戰士的衣物奪路而逃。

布日哈圖十分遺憾未能復刻李世民的輝煌。不過他也沒遺憾太久,畢竟李世民并非在夜間擊敗竇建德,而他布日哈圖自知沒有玄甲精騎,確實無法在白天去硬打這一仗——勝利才是關鍵,察哈爾部沒有冒險的本錢。

消息傳回布哈拉城,守軍的士氣果不其然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穆明站在城墻上,望著城外被察哈爾軍押送而來的數萬垂頭喪氣的哈薩克俘虜,心中充滿了絕望。

“援軍失敗了。”穆明的聲音十分低沉,苦澀地道:“我們必須做好最后的準備,迎接布日哈圖的總攻。”跟隨在他身邊的將領個個面如死灰,也不知道聽進去了沒有。

布日哈圖回到布哈拉城外,本以為布哈拉人會很快投降,卻不料穆明居然堅持住了。布日哈圖再次感到遺憾——如果自己如李世民俘虜了竇建德一般,將艾斯木汗帶到城下,想必穆明就算自己不肯投降,城中的其他人也會拋棄他而自行投降。

不過事已至此,布日哈圖也不糾結——你不投降也沒用,現在沒人能救得了你了。于是布日哈圖繼續加強圍困的力度,他命令士兵們繼續制造噪音,擾亂守軍的休息,同時加大了對城內的心理戰力度。

“做出我軍即將發動總攻的模樣。”布日哈圖對將領們說道:“要讓城里那些冥頑不靈之輩認定我們要一舉攻破城池,結束這場戰斗。”

將領們紛紛點頭,他們開始大張旗鼓地準備攻城器械,又大張旗鼓地埋鍋造飯,做出飽餐一頓之后就要總攻的樣子。

與此同時,穆明也在城墻上巡視。正如布日哈圖所期望的,他也覺得布日哈圖的總攻即將到來,而他必須做好最后的準備。

“士兵們,援軍雖然失敗了,但我們不能放棄。”穆明高聲說道,“敵軍遠道而來,堅持不了多久!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然而,現在急需說這些話已經沒有作用了,城內的士兵們已經完全失去了作戰的勇氣。他們互相對視,從同袍眼中看到的分明都是絕望。

是啊,哈薩克汗六萬大軍都被一戰掃空,布哈拉城中這兩三萬殘兵又能翻起什么風浪來呢?再繼續下去已經沒有了意義,沒有了任何意義。

察哈爾大軍用過飯,布日哈圖卻沒有發動總攻,反而再次派遣使者進入城內,勸降穆明。他承諾,只要穆明投降,他將保證布哈拉城居民的安全,并給予他們優待。

“布哈拉汗,我們太師說了,你是一個勇敢的戰士。”使者對穆明說道:“他尊重你的勇敢,但他也要告訴你,繼續抵抗只會讓你的子民遭受更多的苦難。投降吧,布日哈圖太師一言九鼎,他說會保證你們的安全,你們的安全就完全不必擔心。”

穆明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開口:“我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而英雄不會違背自己的承諾。”

使者道:“那么……”

穆明深吸一口氣,似乎用盡了全力地道:“打開城門吧。”

所有人——無論是布日哈圖的使者還是城中將領,全都松了一口氣,心中高懸的大石頭落了地。

半個時辰之后,布日哈圖站在布哈拉城的城墻上,望著這座曾經堅固的城市,心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他知道,這場勝利只是開始,未來的路還很長。他必須繼續前進,為了蒙古的未來……

昔日的布哈拉汗阿布德·穆明,此刻正面色復雜地站在布日哈圖身邊,一言不發。

“你是一個勇敢的戰士,穆明。”布日哈圖認真地道:“我會給你一個機會,加入我們,一起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汗國。”

穆明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跪下,親吻布日哈圖的腳背:“臣穆明,愿意效忠太師。”

布日哈圖長舒了一口氣,伸手扶起面前的青年,道:“實不相瞞,東方已無蒙古立足之地,但在此處,乃至更廣闊的天地間,蒙古依然能如三百年前一般橫掃一切!”

“臣愿追隨太師,親眼見證這一幕。”穆明用盡量平靜的語氣回答道。

“你會看到的。”布日哈圖輕聲說道。

他的語氣很是奇怪,讓人懷疑這話究竟是說給誰聽。

感謝書友“尚書令o”、“全網最靚陳美林”、“書友20190605084815175”的月票支持,謝謝!

PS:西域劇情基本完結,下一章主視角轉回大明國內。

熱門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