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5章 小侯爺(廿三)意外之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小侯爺(廿三)意外之勝

第285章 小侯爺(廿三)意外之勝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阮福澤的猜測其實并不對,但不對也不影響,因為阿拉干艦隊雖然知道面前這支由十幾艘巨艦組成的艦隊肯定是沖著自己來的“大明艦隊”,但他們的確沒有一開始就做好迎戰打算。

為什么?因為力量懸殊,他們知道正面作戰毫無取勝之機,所以只能寄希望于裝傻充楞騙過這一照面,然后趁“大明艦隊”不備而分散逃竄。

還是很早之前就說過的那個道理,海戰這事兒不同于陸戰,雙方的實力都是擺在明面上的,你看我、我看你,幾乎都是一覽無余,就沒有那么多奇謀妙策能夠施展的空間——尤其是在無線電發明之前。

戚繼光說過,海戰這事就是大船勝小船,多船勝寡船。你的船又多又大,對方的船又少又小,那你就是亂打亂贏。反之,那就是對方打你亂打亂贏,根本沒有多少其余的道理好講。

當然,這個說法在火炮時代還是要稍有調整的,因為火炮水平的差距可以改變戰力平衡關系。所以高務實當初總結過,給戚繼光的話又添了兩句:大炮勝小炮,多炮勝寡炮。

按照這二十字真言,京華兩洋艦隊的建軍思路就非常樸實無華了:體量加數量,老子全都要。

北洋艦隊還好,畢竟任務海域相對較小,數量規模可以小一點,但船體和炮數和南洋艦隊一致,都是通用制式戰艦。南洋艦隊的規模可就不同了,幾乎是一直在膨脹。

這其實也是導致南疆方面出現越來越強的擴張性的重要原因——這么規模龐大的艦隊放在這兒,那可是需要維護費的。

現在整個南洋已經被全面控制,貿易規模近乎極限。雖然因為南疆本身的經濟發展,貿易規模整體上來說也算是在逐步提高,但這種提高的速度在艦隊看來依舊不足,非常非常不足,因此艦隊需要開辟更大的市場,獲取更大的利益!

然后這里就有個麻煩:高務實在南疆的拓展并不是西方殖民者那種模式,不是跑到當地占據幾個貿易據點,從做貿易開始,再到慢慢圈地,奴役當地人做自己的利益奶牛。

高務實的模式其實是典型的華夏式擴張:我力量抵達到你附近,你覺得我的力量太強威脅到了你,于是你開始想辦法和我鬧矛盾,最后鬧到刀兵相向。此時,由于是你主動尋釁,我師出有名,出兵剿滅你的軍事力量,這會兒由于擔心你今后報復,那就干脆順勢開始統治。

但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實際上才是關鍵。那就是,我并不拿你當地的民眾當奴隸,而是“只要你在我治下,你就是我的子民,因為我是萬民父母”。

由此,當地民眾在初期一段時間的各種動亂之后便漸漸發現——誒,怎么在他治下比原先的日子還好了不少?那我鬧騰個錘子?

于是這些人在數代之后就成了順民,并且因為中華文明本身的強勢和特有的包容性與向心力,這些人甚至從心底里認可一件事:什么漢化不漢化,我跟他們本來就一樣,我為什么要鬧騰?

有人說,中華文明之所以打不垮壓不倒,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文明崇尚“上善若水”,而“水利萬物而不爭”,最終誰都能將自己化為這上善之水的一部分。

這就完全有別于西方文明的根基,那種一神論下的二元對立思想。西方文明在武力巔峰時期征服了那么多土地,最終卻只能在武力巔峰不再時退回本土。

即便在原本人口不足的美洲新建立了許多國家,但這些國家也始終解決不了二元對立思想帶來的麻煩。當他們的發展高峰退潮,國內又毫不意外地開始內部撕裂,再一次搞起了二元對立,互相視對方為異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以二元對立為基礎立國,以征服對手、壓迫對手為勝利和榮耀,最終必然走不出歷史的螺旋。他們一會兒左戰勝右,一會兒右戰勝左,永遠得不到平衡,永遠是個鐘擺,而自身的力量則在左右搖擺中不斷被空耗,徒勞的往戰場填進去無數生命,最終卻什么也沒有得到,只有那短暫的“曾經輝煌”成為他們永遠的懷念。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高務實在南疆最重要的政策為何始終是戶籍歸化制?便是因為他想將中華文明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制度化、國策化、恒久化。

永遠通過不斷地制造敵人來維持自身的強大其實并不保險,唯有不斷地將敵人變成自己真正的一部分,才會不斷地強大下去,并且越來越強大。從區區黃河中游一小塊,變成如今,變成……未來。

說回戰況。阿拉干艦隊第一眼見到機動艦隊就知道來者何人,畢竟南疆的商船早就往來穿梭于南亞次大陸做買賣了,南疆的制式艦船他們熟悉得很。更何況,對方掛著的旗幟也清晰無誤地表明了身份,這有什么值得多想的?

但阿拉干吉大港地區雖然以盛產優秀水手聞名于周邊,可是阿拉干的財力擺在那兒,即便從葡萄牙人手中得到了一些西洋帆船的制造工藝,但也只能藉此對自家戰艦做出一些改良,數量上根本上不去。

更何況,葡萄牙人也不傻,他們外傳的一些制造工藝都是西方的過時技術,只能制造一些小船,當前時代作為西葡帝國海上主力艦的大蓋倫船制造技術可不會教給阿拉干人。

然而,即便是西班牙人的大蓋倫,兩洋艦隊也不是沒揍過啊。師父都打不過,何況這記名弟子?

阿拉干在吉大港的王家戰艦按照數量來說,比起機動艦隊倒也不算少,一共有十七艘船,可惜都是小型的柯克船。這種船最開始主要在北歐流行,后來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做了一定改良,成了大航海時代最常見的小型船只。

雖然很流行,但這種船只的作戰能力著實有限,西班牙和葡萄牙因為火器的優勢,可以憑借這種小船去打擊一些根本沒有進入火器時代的海上對手,但面對南洋艦隊這種正面對戰歐洲主力戰艦都占據一些優勢的巨艦,阿拉干人根本沒有這種自信。

于是,一邊只想著裝傻,一邊又根本不給對方裝傻的機會,直接下令包抄圍捕。阿拉干人簡單開了幾炮,機動艦隊重炮回擊。不多時,一艘柯克船被一發重型鏈彈命中,艦橋幾乎被橫掃一空。剩余的阿拉干人幾乎被嚇破了膽,紛紛掛起白旗。

本來只是一場意外的遭遇戰,陰差陽錯之下居然導致吉大港的海防完全消失。現在只剩一個問題:阿拉干艦隊為什么好巧不巧地從港口傾巢而出?

感謝書友“doni”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摸魚終于摸出來了,現在就要出門,明天請假一天,欠的一章后面補。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