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5章 小侯爺(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小侯爺(一)

第285章 小侯爺(一)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回到府中,高務實屏退左右,讓高陌拿來近期全部有關南疆的報告,一頁一頁認真看了起來。良久之后,高務實放下最后一頁報告,閉上眼睛,仰靠在太師椅上不發一言,既像休憩,又似沉思。

如前所述,高淵到達南疆之后,當天便在接風宴上明顯表現出親近舅家黃氏的跡象。他不僅明顯拔高黃虎的地位,而且在次日盛贊其二舅黃應聘,還讓南洋艦隊立刻派遣船只去黃應聘的世襲領地義安府,緊急征調黃氏狼兵三千五百,與黃應聘此次帶來的五百人組成一個協隨他出征。

繼而,他又開始對劉馨留在暹羅的駐軍將領展開“拉攏”。定南衛戍司令部副司令劉惟忠,乃是劉馨留在定南的三千余親兵的首領。他此次也得了高淵的籠絡,并且奉命將手中兩標人馬中的一標撥給高淵[注:一標約1756人],充作高淵親兵的一部分。

高淵此時代表乃父高務實,有足夠的權限調動這些兵馬。理論上而言,在劉馨、黃芷汀先后趕來南疆之前,南疆軍政兩界都必須聽命于他。

除了以上兩支力量,作為黃芷汀的親生兒子,高淵也毫不客氣地調用了母親的狼兵一協兵馬[注:一協為4038人]。這一協狼兵出自黃芷汀的世襲領地海龍府,其中不少人都參與過諒山之戰,是南疆大名鼎鼎的精銳。

如此一來,高淵剛到定南,立刻就為自己準備好了約一萬人的中軍親兵,而且全是精銳。

然而,這也讓不少人頓時感到憂心忡忡——少爺為自己準備的親軍,居然全都是“外戚兵馬”,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啊。

是日夜間,高瑞雛應約拜訪高孟男,同行而來的還有他的胞弟高瑞隆、堂弟高樟二人。

此二人頭一次出現,略做介紹:

高瑞隆乃是高瑞雛同母二弟,字泰符,歲貢生。其本已考授泉州通判,但他辭官未任。本來,泉州歷來是中國著名海港城市,也是大明開海之后的重要貿易口岸,在此處任通判絕對是大大的肥缺。

不過高瑞隆很清楚,他并非進士出身,能“考授通判”或許是自身能力的體現,但能被安排去泉州上任,那就肯定是叔父高務實的面子影響所致了——這不需要高務實發話,甚至暗示都不用,吏部自然會有美差安排。

然而高瑞隆一來不希望給叔父招來閑言碎語,二來也認為自己的仕途上限太低(因為非進士出身),因此和大哥商量了一番之后,干脆主動來到南疆,打算就在南疆這個“家族產業”之中打拼一番了。

他來之事,也告知了高務實。高務實倒是不反對他的想法,而且頗為重用,旋即任命他為北勃泥鎮守使。

“勃泥”也就是后世的加里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面積高達74萬余平方公里,足有兩個日本的大小。當然,現在此島上的人口那是遠遠不及日本的。根據不久之前南疆方面所組織的簡單普查,本島目前可能只有百來萬人,其漢人(包括歸化漢人)更是不超過兩萬。

從這樣的人口規模和結構來說,京華在勃泥島的統治簡直可以說是極其薄弱,但事實卻不盡然。勃泥本是大明的朝貢國之一,但前些年渤泥國王薨逝,因無子,族人爭立,內斗慘烈,最后不得已立其女為主。

但此時的勃泥只是在名義上為大明朝貢國,實際上臣服于爪哇,因此當南洋攻略完成之后,京華便成了事實上的勃泥之主。

當然,與南疆其他王國一樣,高務實保留了“勃泥女王”名義上的統治地位,以京華顧問團實際統治。而在高瑞隆被任命為北勃泥鎮守使之后,所謂勃泥女王就更加無足輕重,連橡皮圖章都算不上了。[注:北勃泥開發程度相對較高,而且南勃泥也有高務實任命的鎮守使,故有此說。]

高瑞雛目前是龍牙巡閱使,相當于龍牙半島(馬來半島)巡撫;北勃泥鎮守使的轄區其實比龍牙半島還大,但高瑞隆卻只是鎮守使——這個職務類似于知府。這是因為龍牙半島開發程度遠高于勃泥,人口也多得多。不管怎么說吧,總之兄弟二人都算是在南疆有一定地位的高家宗親。

高瑞雛帶來的另一人是他的堂弟高樟。高樟出身高家五房,是高務實堂兄高務本之子。

高務本很能生,但不太能養。他生了足足十個兒子,但最終活到長大成人的居然只有兩個:次子高杞和十子高樟。

高杞不必介紹了,其字禹服,是秘書處現任的情報秘書,而且近來隨著高陌的年老體衰,高務實已經在著意培養他,準備讓他接手內務部,乃是重要親信。

高樟作為第十子,小了自己二哥七歲。其字伴楓,生員出身,但不算愛讀書,反而喜歡生意上的事,遂絕了功名心,也跑來南疆。高務實找高杞了解過后,任命他為龍牙港(馬六甲港)主事,負責這個南洋最重要商港的日常管理,以為階段性培養。

這三人共同的特點顯而易見:都是高家宗親。他們三人聯袂拜訪高孟男,放在平時自然無可厚非,拜見族中長輩嘛。然而,此時此刻前來拜訪高家宗親在南疆地位最高者,那就免不得要引人注目了——比如內務部就有人記錄了他們進入暹羅相府的時間和出府的時間,至于他們在相府之中與高孟男說了什么……

“二伯,我等與大少爺相見不多,您老是長輩,不知如何評價大少爺這兩日行止?”問話之人,乃是高瑞隆。

高孟男端坐主位,平靜地道:“淵兒頗有主見,這一點可謂有乃父之風。”

高瑞隆微微挑眉:“六叔對族人可是歷來親信有加,這一點我等皆深受其恩,但大少爺么……至少目前看來,他恐怕更親信舅家。”

這個問題高孟男當天就想明白了,但有些話卻不好直接和這三位侄兒明言,因此道:“你也說與他見面不多,如何深知他的為人?眼下他親近舅家,或許只是借舅家之力籌措親兵罷了,何罪之有?”

“自然不能言罪。”這次卻是高瑞雛接過了話頭,道:“大少爺奉六叔之命而來統管西征軍務,他要征調哪支軍隊為親兵,自然都是他說了算。

只是,小侄卻有一事不解:南疆諸軍都是六叔的家丁親軍,大少爺乃是南寧候應襲,這些兵馬說到底總歸也是他的。那為何他不肯從這些警備軍中遴選親兵,卻偏偏舍近求遠、舍親求疏,非要從舅家調兵?

況且,黃家狼兵好歹還算母家、舅家之兵,他調用為親兵也還罷了,可劉惟忠……那可是秘書長的親兵,又是定南城守備之軍。他這般開口就調走半數,就不怕萬一鬧出點什么事來,將來不好交代?”

高孟男大搖其頭,道:“定南城守備雖然這些年一直是夫人、秘書長二位的親兵擔當,假號為暹羅王宮近衛軍。但你們也應該知道,這只是因為夫人代南寧候坐鎮南疆時的權宜之計,并非經制。

暹羅本就設有定南五鎮,乃南疆軍力最重處,且定南第一鎮就駐守在大城(暹羅國都,即后世曼谷,在定南城西北僅二十里處。),莫說調走一半,即便定南兵力征調一空,誰又敢在第一鎮眼皮子底下作亂?更何況南洋艦隊近半主力也在定南港駐扎,其上水兵不下數萬,難道有人敢無視這股力量?”

高瑞雛與高瑞隆兄弟二人相視一眼,各自蹙眉不語。一旁的高樟忍不住道:“二伯,咱們都是自家人,有些話不妨明說吧。我雖然年幼不知事,但到底也是讀過幾年書的,有句話現在實在忍不住想問……”

高孟男掃了他一眼,問道:“什么話?”

高樟深吸一口氣,問道:“二伯總不會忘了諸呂之亂吧?現在我們高家的形勢乍一看好得不得了,可是黃、劉二位嬸娘,比之當年呂后……似乎也差不了多少了。”

“混賬!”高孟男猛然一拍扶手,把眼一瞪:“這就是你讀書的心得?”

高樟也沒料到高孟男猛然變臉,被他一聲斷喝嚇得夠嗆,畏縮道:“二伯何以動怒,小侄說的本是實情……夫人獨自坐鎮南疆這么多年,受其恩惠者不計其數,而秘書長更是猶如京華首輔。

這二位嬸娘一個主兵,一個主政,從今日大少爺言行來看,恐怕二位嬸娘私下交情也是極好的。眼下六叔已然是當朝首輔,日理萬機,豈有精力過問南疆?如此,則我京華、我南疆,豈非有牝雞司晨之憂?”

高孟男深吸一口氣,緩緩道:“你還有什么想法,不妨一次說了。”

“說就說,小侄事無不可對人言。”高樟硬起脖子,道:“六叔做了首輔,還把那礙眼的沈一貫也打發走了,現在只有一個周詠在他身邊當舉手閣老,內閣無非是六叔一人主政。

此時朝廷又在向西北用兵,六叔的心思必然都在朝廷大政,根本顧不上咱們南疆這塊兒。眼下大少爺先來,秘書長馬上也要到了,之后想必便是夫人南下……二伯,如果說二位嬸娘關系密切,大少爺又一門心思親近母親和姨娘,事事都只聽她們擺布,那我們這些高家宗親算什么?總不能咱們反而成了外人吧!”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阿勒泰的老西”、“klauszx”、“初次登錄”、“書友20200226202902002”、“swhy81”的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Flex逼o”的6張月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