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4章 總百揆(三十)劉綎用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4章 總百揆(三十)劉綎用兵

第284章 總百揆(三十)劉綎用兵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劉綎這話說完,大伙兒都松了口氣,紛紛表示總戎高見,當前這樣的情況下追擊布日哈圖實在不是智者所為,不能讓徐三畏那廝的齷齪伎倆得逞。

不過就在此時,劉綎身邊的家丁忽然來報,說軍中“飛使”有要事求見,問總戎是否傳令他來。

“飛使”這個稱呼似乎有些奇怪,但其實不過是高務實特意給劉綎軍中配備的負責飛鴿傳書任務的京華家丁。

飛鴿傳書業務在京華已經運行多年,可謂效果極佳,但是合格的信鴿培養和訓練并不容易。加上京華作為一個橫跨廣大地域、多種行業的超級巨無霸,需要用到信鴿的地方又特別多,因此目前也陷入了信鴿資源緊張的境地。

正因如此,高務實給劉綎這樣負責方面作戰的嫡系將領也只配備了一套飛鴿傳書——所謂一套,大概是十幾只優秀信鴿,二三十只還在訓練中的普通信鴿。別看數目似乎不少,但也只能維系四、五個方向的短途消息和一到兩個方向的長途消息傳遞。

劉綎深知京華飛鴿傳書系統的厲害,也知道“飛使”不會拿什么無關緊要的消息突然求見,自然立刻下令:“快快有請!”

劉綎軍中這“飛使”其實年紀很輕,不過十六七歲年紀,甚至看起來還有點稚氣未脫。這年輕人此刻滿臉笑容,一看到劉綎就歡呼一聲,大聲道:“劉總戎,大喜事來了!”

劉綎本來還有點緊張,不知道有什么緊急消息傳來,一聽這話就放心了,露出微笑問道:“哦,喜從何來?”

那年輕飛使笑著遞出一張剛從防水油紙包里抽出來的小紙片給劉綎,道:“總戎請看。”

劉綎也不多話,頷首接過紙片,飛快看起那上面的蠅頭小楷。由于飛鴿傳書一般不會寫太多字,劉綎看得也快,很快就眼前一亮,繼而放聲大笑,語于身邊眾人道:“諸位,確實是大好消息——侯爺已然繼任內閣首輔!”

“好!”

“太好了!”

“這下可不怕徐三畏嫉賢妒能了!”

眾人紛紛大聲叫好,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洋之極,倒像是他們自己升官了一般興奮。劉綎等他們樂了一會兒之后,緩緩伸手虛壓,示意眾人安靜,然后道:“諸位所言不差,侯爺繼任首輔誠是大喜,不過……”

眾人都有些意外,侯爺繼任首輔還能有什么“不過”,這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啊。

劉綎摸了摸胡須,面色嚴肅地接著道:“不過,侯爺有此大喜,我等若不能早些報之以捷奏,就未免有些不識相了啊。”

眾人恍然大悟。是啊,侯爺榮升首輔,這可不正是咱們獻捷表功的最佳時機?總不能侯爺問鼎文臣之巔,咱們這邊只能干巴巴寫幾篇奏報,說布日哈圖跑了而咱們沒敢追吧?這可就真是如總戎所說,純屬不識相了。

可是,布日哈圖不好追啊,剛才都說得很明白了嘛,這可怎么辦?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覷而都不敢輕易開口。

劉綎猛歸猛,可也絕不是不懂用兵之人,他也知道眾人現在的心思其實都和自己一樣,知道這會兒該追了,至少也要咬掉布日哈圖的尾巴,給侯爺獻上一禮。可是問題就在于這事執行起來太危險,因為布日哈圖搞不好已經布下口袋陣,就等著自己主動去鉆呢。

劉綎沉吟道:“河西之地不比別處,城池如珍珠之串,而我部如今位置,北有龍首(山),南有祁連(山),自古行軍于此,唯有一城一池依次而行,斷無繞路之說。這也就是說,如果布日哈圖留有斷后或伏擊之軍,根本不必擔心我們能繞過他去。”

這番話他不說大家也都知道,這一路上他們哪天不看京華早已提供的詳圖?至于京華作圖的方式,他們這么多年也早已習慣了,看得比以往的地圖清晰許多,當然知道這些情況。

然而他們想不到的是,劉綎這話卻是欲揚先抑。

“事到如今,如果我等不想落于人后,而是必須給侯爺一次捷報,那么就不得不兵行險著了!”劉綎面色一沉,肅殺之氣勃然而發:“我意已決,由我親領全部騎兵八千,穿龍首山北出,依山而西行,再穿合黎山南入,直取肅州!”

眾人大吃一驚,眼珠子都差點瞪出來。劉天俸大聲道:“總戎萬萬不可!且不說龍首山、合黎山皆非輕易穿行之地,就算我部騎兵精銳,又有總戎親身犯險以示決心,可是這區區八千騎兵如何在一路艱險之后再奪取肅州?”

周于德也反應過來,連忙順著劉天俸的思路道:“不錯不錯,正是如此。總戎,我部騎兵總共不過八千,而且大多是到了朝鮮之后才新改的騎兵編制,就算能順利抵達肅州,又有具裝快炮(指騎兵火槍),但布日哈圖手里可是十萬大軍,我們這八千騎兵又如何取勝?”

邊之垣也沉吟道:“總戎,末將也以為勝算太少,不如緩行。能為侯爺獻捷固然是好,但倘若……”

但倘若把自己都搭進去了,那還獻個屁捷,成現眼了。

劉綎面色不變,只是冷冷環視眾人,似乎在尋找敢于和他拼死出戰的勇士。當他的目光一路掃到一位比他還高一線的魁梧青年時,那青年昂然抬起下巴,悍然道:“義父不必多問,但凡義父刀鋒所指,我劉招孫就沒有不敢拔刀子上的!”

劉綎冷漠的表情終于冰山解凍,露出一絲微笑,頷首道:“好,是個好小子,老子沒白養你。”

劉招孫,劉綎義子,韶州府翁源縣人。萬歷十三年時,劉綎受命平定羅雄之亂時途徑廣東,恰遇劉招孫殺了侮辱其母的當地豪強紈绔被捕。劉招孫時年僅十三,卻已經只比高大魁梧的劉綎矮半個頭,劉綎聽說他的年紀與事跡,一時心喜,使了些手段把這孩子救了出來,將之收為義子。

劉招孫幼年失怙,其母也是因為不堪受辱而自絕,此時已經孑然一身,自然愿意投入劉綎膝下。何況劉綎不僅救他一命,還找了京華幫忙,通過商業手段把劉招孫那仇家逼得破產,對他來說更是恩重如山,因此發下毒誓,今后對義父不離不棄,九死不悔。

劉招孫之所以招劉綎喜愛,因為劉家的武學本來就對身體素質有特別的要求,劉顯、劉綎父子都是天生的力士。劉顯還吃虧小時候家境不好,飲食沒能跟得上,對于天賦多少有些浪費。

劉綎就不同了,他小時候自己父親已經是將官,他自是從小打磨身體,神力異常,多年來極少遇到能硬接他幾招的對手,也因此特別喜歡和他體格類似的天生神力者。很巧,劉招孫就是這樣的人。

劉招孫原先的家庭條件其實也不差,父親是當地衛所一名百戶,只是父親死于某次平定暴亂的戰斗之后才逐漸衰敗。這里頭還有其他故事,暫時先不去提。

總之,劉招孫的身體發育沒收到多少影響,在劉綎這兒養了半年就全部恢復了,后續自然是好吃好喝,還能跟著劉綎練武,進步神速。等到他十六歲時,劉家軍中還能“收拾”得了他的,就已經只剩劉綎自個了。

劉招孫這么一說,又有兩人站了出來,說愿隨總戎出戰。這兩人一個是軍中游擊陳其正,一個是家丁頭目兼中軍坐營劉紹貴。

陳其正這位游擊和別的游擊有所不同,他是一位南軍少見的騎將。劉家軍因為是南軍序列,歷來騎兵不多,而陳其正卻是從一開始便在劉家軍騎兵中打拼出來的——換句話說,他是騎兵斥候營出身,馬術極佳。

等他混到劉家軍騎兵之首以后不久,恰好高務實軍改到了加強騎兵的時期,這人走了大運,被劉綎一紙推薦送去高務實那兒學習騎戰。

呃,高務實本人當然不教這個,所以陳其正只是見了高務實一面就被他送去了和林。是的,就是額爾德木圖那兒,從此開始學習東亞最傳統也最艱苦的騎兵訓練。

兩年后,陳其正回任劉綎部騎兵主官,當時已經到了劉綎即將開赴朝鮮之際。朝鮮戰時,劉綎部騎兵人數仍然不多,陳其正主要負責接洽高務實給他們補充的戰馬、裝備,以及負責騎兵訓練。

不過很顯然,他們最終趕上的戰斗并不多,幾乎是到了日軍撤軍之前才開始取得戰功,但至少這時候他手下的八千騎兵已經見過了血,不算新兵蛋子了。

劉綎此刻要親率騎兵出擊,別人去不去都無所謂,他陳其正顯然不去不行。不過也正好,他也想借此機會揚名立萬,證明自己的“進修”是意義重大的。他看得出來,侯爺對于劉家軍的定位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今后可能還會繼續加強騎兵,這種時候自己不出來證明一下自己,那豈不是蠢到沒救了?

中軍坐營劉紹貴,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劉家家丁出身,而“中軍坐營”則說明了他的身份:劉綎的親兵首領。既然是親兵首領,那自然是主帥到哪他到哪,哪怕主帥是朝著地獄沖鋒,他也得沖在主帥身前。畢竟按照這年頭的規矩,主帥戰死而親兵未死者,皆殺。

這三位先后表示跟隨之后,其他人也只能紛紛表決心說愿意出戰,但仍然覺得此戰過于孟浪,還是想勸止劉綎。可惜劉綎心意已決,根本不聽勸說,反而開始下令進行各項準備。眾人知道勸說已無意義,只能盡可能為劉綎做好戰前準備。

戰前準備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尤其是(半)具裝騎兵大軍的長途奔襲,要準備的可太多了。明軍騎兵不是蒙古騎兵,他們也沒有羊群可帶,自持力遠不能相比。明軍騎兵出兵在外只能靠干糧充饑,精細馬料也得帶一些,至少不能讓戰馬全都只吃草。

另外,由于明軍騎兵短兵相接之前都是先放火槍,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會用多隊回旋的方式只進行遠程射擊,因此火藥、彈丸這些也要準備充足。至于此外一些諸如帳篷、鍋碗之類的雜務就不提了,總之開拔之前有的是事要忙。

劉綎自己也沒閑著,他帶著要和自己出戰的三將回到帥帳,拿出京華提供的最大比例河西走廊詳圖研究出兵路線。

他剛才說得很簡單,“穿龍首山北出,依山而西行,再穿合黎山南入,直取肅州”,聽起來好像很容易的樣子,其實這里頭要研究的可太多了。

比如這里第一句就是“穿龍首山北出”。可是,龍首山是個什么樣子的,要怎么穿越,從哪穿越?

龍首山,古稱甘浚山,位于后世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北部,屬于天山余脈河西走廊北山的東段。是河西走廊與阿拉善高平原的分界線。東部位于后世甘肅省金昌市,西段位于甘肅省張掖市——換句話說,東起永昌衛,西止甘州城。

龍首山名來自主峰東大山山東的同名山峰,因山形似龍首,故名龍首山。此山東西長約四百里,寬度在六七十里之間。一直以來,龍首山是河西漢族政權與漠北政權的分界線,實乃戰略要地。

六七十里長的山區,想要以騎兵穿行,本身就是一件大難事,何況按照劉綎的計劃,他是先穿出龍首山,往西走到肅州北部時已經到了合黎山,又要穿過合黎山回到河西走廊。這一路比正常走就多了至少一百五十里山路,還得追上提前出發的布日哈圖,難度可想而知。

陳其正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不過好在劉綎胸有成竹,笑道:“布日哈圖自然是有點本事的,可老子好歹也是個名將,老子就不信他會那么放心大膽的直奔肅州去了!

哼,老子今天料定了,這廝肯定會親自坐鎮后軍,等著老子去踢他的屁股——嘿,老子偏不!”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我是廖振新”、“doni”的月票支持,謝謝!

PS:一個壞消息,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我陽了。好消息是,雖然抗原顯示我陽了,但其實我癥狀已經消失了……所以,今天開始正常更新。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