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118章 差別競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章 差別競爭

第118章 差別競爭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24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振興北瓷

不得不說,聽到便宜老媽這個說法的高務實真的相當驚訝。他很早就知道張氏有經商的天賦,但卻不知道她還有這么大的理想。

景德鎮成為瓷都已經很長的時間了,而鈞窯的沒落則更加久遠,想要重振旗鼓可能都挺難的,更別說要想跟景德鎮形成南北雙雄了。

不過話說回來,競爭可以帶來更快的進步和更大的展,這條理論高務實一直都很贊同,要是真能振興北瓷,不光是對北方經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對于景德鎮而言恐怕也是一件好事。

成化朝之后的瓷器開始出現“粗制濫造”現象,說不定都有景德鎮找不到對手之后的懈怠因素在內,所以給景德鎮制造一個北方對手,應該是利大于弊的事,只要宣傳到位,景德鎮方面一定會有所觸動尤其是這個對手還出現在中國頂尖瓷器鈞瓷老家的話。

“嗯娘親有這番壯志,做兒子的自然只能全力支持。”高務實先表了個態,然后又微微蹙眉道“只是這件事恐怕很不容易,就算三位大匠技藝精湛,可是制瓷畢竟是一個行業,而且是一個擁有許多復雜工序的高端行業,所需要的人才很多。除了技藝精湛的工匠之外,還得不斷培養大批有前途的學徒,才能保證長盛不衰。另外,還要有人能夠善思善試,不斷創造新的技藝,不能只靠吃老本,否則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張氏聽完大喜,贊道“吾兒果然大智天成,一眼就看出最關鍵的問題不過,務實你不必擔心,這些事情為娘的這幾年已經妥善考慮過了,咱們不僅要依靠三位大匠培養人才,還要繼續從外頭引進人才。”

她說到這次,微微一笑“務實,你可能有所不知,景德鎮固強,但那里競爭也格外激烈,其中一部分雖有技藝,卻不善經營的,以及一些根底不深的,常常被排擠得做不下去。這可攔不到咱們高家,咱們既不缺錢,也不缺根基景德鎮雖然遠在江西,但江西地方上也不是沒人幫咱們說話,所以咱們可以專門派人駐留景德鎮挖人”

哦,您不妨干脆說咱們高家有錢有勢,在景德鎮挖人可以不怕人家報復得了。

高務實故作謹慎之色“那娘親一定要交待下去,挖人可以,但切記不可違法,不可仗勢欺人。”

“那是自然,為娘自然不會讓你難做的。”張氏見兒子答應,喜滋滋地應了,然后又道“你還有什么別的考慮么”

高務實想了想,沖三位大匠道“三位可知,景德鎮所出之瓷,最強者在于何處我是指技藝方面。”

三位大匠對視一眼,還是出自景德鎮的徐大匠開了口,道“大少爺,景德鎮最強之處,莫過于青花。青花雖是古法,各地瓷窯均知此法,但惟景德鎮之青花可稱集大成者,甚至推陳出新,到如今,已遠非其他各地所能及。”

“哦”高務實微微點頭,又問道“那么,咱們就別在青花瓷上面浪費工夫了,把這一塊讓給景德鎮即可,咱們造彩瓷我剛才聽你們介紹,鈞瓷主打也是彩瓷”

顯然高務實又弄混了概念,因為多色不代表就是彩瓷,他還以為這是以顏色劃分的。

三位大匠連忙給他糾正了一下概念錯誤,高務實倒也知錯就改,笑道“好吧,是我弄錯了我的意思其實就是避開景德鎮最強的矛頭,咱們主攻別處,爭取也搞出能跟景德鎮青花相媲美的特色產品。”

其實高務實真正擔心的倒不是搞不出景德鎮青花的水平,畢竟以他高氏的財雄勢大,挖人的確方便,多花點錢和時間,總有機會的。但他不愿意這么做,他的目的又不是搞垮景德鎮,那除非是瘋了。他只是順著張氏“振興北瓷”的思路想到了差異化展,你景德鎮青花天下無雙沒關系,我鈞瓷窯變也是天下無雙啊對于大明而言,南北瓷各有拳頭產品豈不是皆大歡喜

所以高務實就把這一條給定了下來,然后將三大匠打下去休息,這才對母親張氏道“娘親,兒子還有一個想法不得不說。”

張氏見他特意把三大匠打走,知道必有要事,點頭道“此事雖是為娘提出來的,但說到底,這都是你的產業,你有什么想法只管說來便是,不管成是不成,咱們娘倆好好商議就是了。”

“過去的鈞窯,產量太低,而且只做精品、絕品,幾乎絕大多數都是御貢之物。”高務實搖頭道“這可不行,咱們既然不是官窯,可千萬不能這么干,必須立足于賺錢。”

張氏笑了起來“娘就知道,對于賺錢你一定不會含糊。”

這話都不知道是表演還是批評,不過高務實可不計較,他也笑了笑,道“所以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咱們的禹窯也必須遵從兩個原則。”

“哪兩個原則”張氏問道。

“其一,將來禹窯出產的瓷器,都必須有京華禹窯四個字,不論這四個字留在器物何處,反正一定要有,這是身份的象征。”

“這個為娘知道。”張氏點點頭“就像你此前說過的,叫做品牌效應。”

咦,您老進步很快啊,這么與時俱進不過高務實名下各個產業都是遵照這個思路做的,瓷器也如此,倒也不會讓張氏感到奇怪。

“其二,咱們得把京華禹窯的產品分幾個檔次,就像京華香皂一般。”

張氏點了點頭,問道“也是御貢、國士、雅士那樣么”

“唔這個嘛,倒是可以換個名稱。”高務實思索著道“要不就分四個檔次,最高檔的那一批叫做頌,除非皇上讓我上貢或者讓內廷找咱們買,否則不產。”

“為什么叫這么個奇怪的名字”張氏奇道“有什么講究嗎”

高務實哈哈一笑“娘親聽了其下幾款便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哦”張氏點了點頭“那你說來聽聽。”

高務實道“其下分為三檔,從高到低分別是大雅、小雅、國風。”

“明白了。”張氏點了點頭,笑道“風、雅、頌,這是詩經,只不過你把大雅、小雅分開來論了。”

高務實眨了眨眼“檔次分得越細,才越好賺錢,因為有買國風實力的,便會想方設法買下小雅,以此來彰顯自己的財富和地位。同樣,能買小雅的,則會想著買大雅”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