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068章 隆慶托孤(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8章 隆慶托孤(二)

第068章 隆慶托孤(二)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24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主人教訓家奴,放在哪里都是理所當然,但朱翊鈞教訓馮保,李貴妃卻有些不樂意。

倒不是別的什么原因,而是因為馮保之所以成為太子的大伴,就是源于李貴妃需要馮保監督太子,以免太子學壞。

馮保這個人,無論高務實這樣的“外人”怎么看他,但在李貴妃眼中,他一直都是一個頗有學問,而且頗為嚴厲的儒宦,正是她眼中理想的太子大伴。

馮保早年就在內書院讀書,名列前茅。如果要從“師門”來說,他的琴藝出自明代內廷琴圣戴義,算是戴義的再傳弟子,一手琴技不說像戴義那般出神入化,至少也算爐火純青;他的書法則出自大明太監界的不老仙翁蕭敬,也算是再傳弟子,歐體、沈體都十分了得,前次他敢送張居正條幅,其自信也可見一斑

這還只是文化修養上的能耐,更被李貴妃看重的,則是他敢于嚴格要求太子朱翊鈞。

當初他還在裕王府的時候,高務實還沒有出現,小朱翊鈞因為有個寵他寵上天的父王,因此也是很有一段時間無法無天慣了的。

那時候,裕王府內其余的太監、宮女都因為他的身份不敢管他,只有馮保敢于真正聽從李貴妃的吩咐,嚴格管教朱翊鈞,李貴妃說了不允許的事,只有馮保敢完全按照李貴妃的話來要求朱翊鈞。

這就是裕王府那么多太監,而馮保最得李貴妃信任的根源。也是由于這個原因,裕王登基為帝之后,朱翊鈞被冊封為太子,李貴妃就立刻想方設法讓馮保成了朱翊鈞的大伴。

望子成龍,不獨民間如此,天家亦然。

因此朱翊鈞剛才這話一說出來,馮保當著李貴妃的面自然不好如何,但李貴妃卻有些不高興,把臉一板,道:“馮保只是出于驚訝才有這么一問,太子何故作態?”

母親發了話,朱翊鈞就不敢造次了,脖子一縮,認慫不說話了。

馮保一見貴妃娘娘給自己撐腰,頓時氣也壯了,膽也肥了,腰桿一挺,拿捏著“內相”的腔調道:“高諭德,圣上龍體不適,急召貴妃與太子覲見,事不宜遲,耽誤不得。至于討論《孝經》什么的,將來再說也不遲,眼下你……”

馮保剛說到此處,李貴妃身邊一個聲音響起:“你既然也在,反正也不是外人,就一同去吧。”

馮保聞言大怒,轉頭就要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的混蛋敢打斷自己的話,還敢曲解自己的意思,誰知道一轉頭就愣住了,繼而臉上露出悻悻之色,干咳一聲,支吾著道:“唔……不錯,是,是這么回事。”

李貴妃微微皺眉,偏過頭對身邊那人道:“文進,你插什么嘴?”

原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幼弟李文進。

李文進被阿姐批評了一句,卻毫不在意,反而湊近過去,附耳對李貴妃說了幾句話。

李貴妃聽了,鳳目微轉,在高務實身上打量了兩眼,點頭道:“你說得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高務實,你是太子伴讀,就陪太子一道去吧。”

高務實仿佛完全沒發覺剛才的情況有什么不對,一副遲鈍呆萌的模樣,一本正經地上前行了一禮,依足了宮中規矩謝過貴妃娘娘。

李貴妃見了,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她就喜歡規規矩矩的孩子——尤其是這孩子還要天天陪在她的寶貝兒子身邊,那更是越講規矩越好,免得把太子給帶壞了。

馮保瞪大眼睛,心里又急又怒,暗罵道:李文進!你這廝好端端的,為何壞我好事?我馮某對你難道還不夠客氣、不夠關照?要不是我馮雙林[無風注:雙林是馮保的號],你李文進受宮刑才幾年,就算是貴妃娘娘的弟弟,可宮中自有規矩在,能讓你這么快混成太監?了不起就是個監丞,連少監都不見得能當上呢!

然而李文進卻是在和貴妃附耳說完那幾句話之后就開始眼觀鼻、鼻觀心了,瞧那神色,只怕根本沒看見馮保目露兇光的樣子。

李貴妃惦記皇帝那邊的情況,不想再在這里白白浪費時間,水袖一揮:“好了,儀仗既已備好,咱們這就走吧,別讓圣上久等了。”

李貴妃這么一說,馮保就不敢繼續咬牙切齒浪費時間了,趕緊上來幫貴妃娘娘掀開轎簾,請她上轎。起轎之后,也不肯稍離一步,亦步亦趨地跟在轎子邊,以備貴妃隨時吩咐。

朱翊鈞也急著去看父皇,朝高務實隨意招了招手就先往后去太子儀仗那邊上轎了。高務實落后幾步跟上,還沒走到朱翊鈞的轎邊,身邊趕過來一人,悄悄道:“事急矣,高公子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高務實頭都沒偏一下,卻壓低了聲音道:“李公放心,盡在掌握。”

這說話之人,自然是李文進。恐怕也只有他,敢隨便在貴妃和太子的儀仗中間來回亂跑。

聽高務實這般說,李文進很是滿意,回答道:“好,盡在掌握就最好不過了,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都會寸步不離地陪在貴妃身邊,所以貴妃這里你不必擔心,萬事有我。至于太子這邊,瞧他和你這親近模樣,想必問題不大。不過……皇后那里,你到底有沒有安排?要知道,不管她得寵不得寵,一旦山陵崩,她就是正宮太后,而現在太子還小,肯定不能親政,那么她的話,可就是懿旨。”

高務實一邊走到太子軟轎的側后方,跟著太子儀仗走著,一邊平靜地道:“李公盡管放心,只要李公能確保貴妃這里不出意外,天津港百五干股或者十萬兩長蘆鹽場兌票,任李公挑選。”

李文進立刻咧開了嘴,笑道:“港口什么的,我李某人也不大懂,也懶得理會那些細務,我覺得吧,還是鹽場兌票來得實際,只不過……要是有現銀的話,那就更好了。”

高務實總算偏過頭來,看了他一眼,也露出一抹笑,毫不猶豫地道:“好說,好說,便如李公所愿。”

要不是情況不允許,李文進恨不得大笑三聲。

但是他卻不知道,一句話就送出十萬兩白銀、看似大出血的高務實,其實此刻也恨不得大笑三聲。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