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劍吟第五百一十一章-溪旁歌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且聽劍吟 >>且聽劍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一章-溪旁歌者

第五百一十一章-溪旁歌者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知是荔枝來  分類: 武俠 | 仙俠 | 熱血 | 古典仙俠 | 江湖 | 知是荔枝來 | 且聽劍吟 
第五百一十一章溪旁歌者

第五百一十一章溪旁歌者

知是荔枝來: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

梅香四溢,春風不解,陣陣拂過,一朵花飛減春意,翩然而下之際,卻懸于空中兀自空旋,凝目細瞧,方見落花被蛛絲所牽。

暖風疾,梅自離,終不疑,相思意,

花欲去,蛛尤棄,唯懸絲,與相依。

春風不愿放棄,仍盡力拂過,終將懸絲扯斷,將墜花吹向空中,于風中而解,花瓣碎裂,兀自飄零,散向各處。

唯有一片,乘風而行,徜徉游蕩,終抓住風勁拂過一瞬,翻飛而落,恰遇木室,窗欞半開,鉆入其中,欲躲避風襲。

豈料鉆入窗中,失了風力,再無法借風力而行,只得緩緩而落,直墜于躺于室內榻上少年面龐,終得其所,不再飄零。

木屋中,隨此花落,絲香頓生,便是榻上昏迷不醒的少年,似也被這花香所牽,久久不曾醒來的他,雙目雖仍緊閉,但劍眉忽蹙,已有轉醒之象。

窗外春風,似仍不愿放棄追逐那落花之影,鉆入半開窗欞之中,終在榻上少年俊朗面上,覓得落花身影,微微一拂,便將那花瓣再度吹起。

春風擒花瓣而起,欲帶離此屋,怎奈四壁墻面,木門緊閉,唯有窗欞是唯一出路,春風無目,哪能尋得,唯有攜花而竄,久尋路而不得。

風牽花香,繞室而行,終是靠近了出路,眼看就要鉆出窗欞,重歸天際一瞬,一只修長手掌直伸而起,將擒花之風驅散。

沒了裹挾之風,花瓣終落修長手掌之中,未曾擒花而出,室外春風似被激怒,稍起風力,欲再鉆入室內,卻在靠近此屋之時,被閉合窗欞所阻,無奈之下,只得消散而去。

“怎得這么不小心,不過你放心,既是在我身旁,自會護你周全...”少年之聲,甚是溫暖,口中呢喃時,已然從榻上坐起身來,劍眉舒展,眸中星光點點,開口之際,唇旁酒靨微現。

小心將手中落花置于身旁榻上,少年方環顧身處之地,屋內樸素,唯有床榻、木質桌椅,再無其他點綴飾物,便是身上所蓋的輕柔被褥,也同樣樸實無華。

一切的一切,讓將將醒來的少年有些恍惚,好似回到了無歸山中那溫暖的草廬之中,星眸中有些許茫然,正當環顧之際,忽覺鉆胸中痛感傳來,忙低頭查看,自己身著一身麻布衣衫,胸口緊纏著細紗,手臂、腳踝各處也都纏著細紗...

幾是一瞬,往事種種,浮上心頭,仿佛從夢中驚醒,少年星眸,頓滿戒備,翻身而起,落于木屋中央,目光疾掃而去,直至落于榻旁劍匣之上,顧不得周身傷口之痛,快步而至。

劍匣旁青衫早已清洗干凈,衣衫上破損之處,也被細心縫補,整齊疊于劍匣之上,青衫之上,儲物小袋顯現眼前。

心中一慌,忙打開袋口,向內望去,只見麒麟印、令狐金令、唐劍蓮花、風凌當票并師父賜予的那柄木劍,還有些許散銀兩等物,皆靜靜躺于儲物袋中,瞧見重要物件一樣未少,少年方才長舒了口氣,緊繃的神經頓時松弛些許。

伸手撫向斷月劍匣,想要運內力打開查看斷月、步光,卻發現自己運力丹田,未察一絲真氣...暗暗心驚,還道自己中毒,連忙暗運青衣訣,一番探查后,才知是自己內傷過重,無法凝聚真氣所致。

放下心來,少年忍住腦中遲滯與混亂,勉力回想,片刻后,隱約記起,自己與慕容姑娘闖過往生橋,進入了甬道之中,隨著前行愈久,內傷沉重之下,終是眼前發黑,之后諸般事宜,便不記得了。

“這是哪兒...”少年憶起先前諸事,舒展劍眉再度蹙起,喃喃自語。

正當少年苦思身處之地時,木屋之外隱隱傳來樂聲,將少年從思緒中拉回,不知身處何處,心中戒備未減,本欲換青衫、背劍匣以出此屋的少年,卻被房門外漸起的樂器之聲吸引,不自覺地移步木屋門旁,閉目側耳傾聽。

笛聲配古琴,起勢相輝映;

竹笛聲渺渺,飄逸遏行云,透著股江湖中之波云詭譎;

古琴聲悠揚,涓涓若流水,如同山澗清泉般淌過心田。

初被此笛聲所引,雁北城中爾虞我詐、晉軍陣前搏命廝殺、西隆山中艱難遁逃、凹谷暗道險象環生...一幕幕頓浮少年心頭,笛聲猶如一柄利劍,在少年腦海中瞬間拉開了一幕幕九死一生之景。

許是這笛聲暗凝殺意,直讓本就虛弱的少年連呼吸瞬間急促幾分,若非底子扎實,恐在這笛聲之下,就會心神大亂,唯有勉力靜心,才堪堪抵住,不被這笛聲所擾。正苦于抵擋之時,笛聲頓消,琴聲緩起。

古琴聲所蘊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江湖中兒女情長與刀光劍影相襯,令人唏噓,沒有俠義與肆意,聽起來卻暖意融融,頗為安撫人心,少年瞬間又被琴聲平心境。

這一緊一放,僅是音律樂器之聲,便讓少年因內傷而帶的遲滯之感消去幾分,眼底一亮,不由自主推開木門...

不知是否因昏睡不曾睜開雙目,尋常之光卻讓少年覺得有些刺眼,稍稍抬臂,以阻擋光芒,稍緩幾分,這才敢凝目而望。

身后木屋,正位坡頂之上,十丈之遙,還有兩所相同木屋...收回目光,凝目遠眺,坡下有清泉小溪,涓涓流淌,水光瀲滟,山色空蒙。

抬首望去,星眸驟縮,無邊穹頂,籠罩而下,看不出穹頂幾高,更望不見穹頂邊界,但目光所及,竟能望見穹頂之下,三山遠矗,蔚為壯觀。

目光隨移,三山之中,云霧繚繞,宛若仙境,自己立身處之坡,距最近一峰,何止百里。

穹頂之中,暖日當空,明明自己入西隆山時還是冬末初春,可現在少年卻感春意盎然,當空日頭,照耀身上,令人慵懶...

俊朗面頰,頓滿疑惑,喃喃開口:“難不成...無意間闖入了仙境不成...不對,我與慕容姑娘闖過了往生橋...對了,慕容姑娘...”

回神一瞬,忙舉目四顧,可落入眼中,皆是綠意妝點,哪里能見到慕容姑娘嬌媚身影...茫然而立時,方才微感足下荊棘,順勢低頭,才覺自己赤足而行,扎腳的也并非荊棘之刺,而是破土發芽的嫩綠青草。

“真是被那往生橋嚇得草木皆兵了...”少年自嘲一笑,欲再探尋之時,卻聽適才樂器之聲頓止,歌聲傳來...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快意之聲,酣暢淋漓,帶著幾分意氣風發。

意氣消時,壯懷又起,豪氣沖天,血氣方剛:“且趁閑身...人未老,盡放束縛...子疏狂...”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風光...”豪言壯語終不抵歲月變遷,歌聲中帶著幾分磅礴大氣,韻調回味,神妙無比,唱盡浪子胸懷的瀟灑不羈。

三人你方唱罷我登場,高亢雄渾之聲直入少年胸懷,驅散春日之感的慵懶,卻不予人緊張,反讓少年心頭為之一振,隨之松弛,目光循聲而望。

坡下三人,春色兩分,溪水一潺...

一人撫琴,一人橫笛,還有一人手拎瓦壇,高歌止時,三人同時放聲大笑。

再望而去,溪水之中,還有三人,褲腳輕挽,裸出皙足,踏溪中凸石,手中衣衫正擰,不時回首,笑望高歌三人。

少年望向坡下之景,一時有些呆了,他們的歌中,滿是慵懶,卻讓人心神安寧,舒暢不已,或許是因幾人之歌,唱入少年心中,不由抬足,向坡下緩行而去。

坡下三人,似并未察覺身后有人行來,歌罷之時,當中那人將手中瓦壇遞向唇邊,微傾壇口,酒香頓溢,囫圇灌下一口,隨手一丟。

橫笛之人,手掌微招,就已接下瓦壇,暢飲滿口,隨之一甩,撫琴之人,雙掌一抱,攬入懷中,仰首而倒,酣飲之盛,以至整個人都倒于草地之上,也未有察覺,只是連呼“暢快”。

酒畢,歌聲再起,不過比起先前的快意瀟灑,多了幾分徹悟之意...

“江山多嬌,英雄折腰...罷了、罷了,不若大醉一夢了...哈哈哈...”

三副破鑼嗓,成就人間絕響。

大巧不工,隨性而吼,落入已近幾人身后的少年耳中,只覺歌聲似大醉后的盡情嘶吼,讓人聽得直呼痛快,但細品之下,又覺回味無窮。

正欲開口,卻見背對自己的溪中三個女子,當中一人,不曾回首,只起身微嗔,但責備話語中卻隱蘊愛意:“行了,你們三個,成日飲酒高歌,也不知幫著各自娘子洗一洗衣裳...”

此言一畢,同樣挽起褲腳立足溪水之中的另兩名女子,亦同起身,笑罵開口:“姐姐所言甚是,真不知你們呀,心中在想些什么...”

“攜友同飲,人間至樂耳...”正說話間,身后卻傳少年之聲,引得六人同時回首。

“小兄弟,你醒了?”先前手持酒壇高歌的當中一人,回首就瞧見少年行至,忙起身笑道。

“看來是三位相救,小子有禮了。”少年瞧向開口之人,長身玉立,雖身著粗布衣衫,酒漬浸透前胸,卻蓋不住他器宇不凡,盡管無法散亂,但卻遮不住他高挺鼻梁,有神雙目。

“相救不敢,不過是恰巧而已...”此人目光一掃少年胸前包扎細布,見其上仍隱滲血跡,繼續開口。

“你的傷勢甚重,萬幸底子扎實,且武境不弱,不過還需靜養些許時日方能恢復。”

“兄臺叮囑,小子自當謹記...敢問兄臺,此地是何處?”少年亦知自己傷勢,不過心中還有記掛之事,客套一番,迫不及待開口發問。

不待當中這人開口,一旁持笛之人,微感詫異:“還要問我等?小兄弟昏迷之時,口中仍念著慕容谷...眼下,你正立于谷中吶。”

聽得“慕容谷”三字,少年呆立半晌,不曾緩過神來,凹谷兵俑、暗涌水道,還有那往生橋上,無不如同閻羅地府,與眼前這等仙境相比,哪有半分自己心中“閻王殿”之象。

見少年怔怔出神,粗布衣裳的漢子微咳一聲,開口打破尷尬,笑問道:“小兄弟如何稱呼?”

少年方才回神,自覺失禮,忙抱拳道:“啊,失禮了,兄臺見諒,在下姓木,單名一字,不知三位兄臺,如何稱呼?”

那漢毫不在意,揮袖負手笑道:“木兄弟不必多禮,在下陳慶澤。”

隨即目光轉向身旁兩人,繼續介紹道:“這二人是在下結義兄弟,持笛之人是我二弟...夢孤星,撫琴客嘛...乃我三弟...葉凌寒。”

語勢不停,目凝愛意,陳慶澤轉向溪中裸足立于當中的女子:“這位便是賤內,她們是我這兩位兄弟之妻。”

「慶澤兄與孤燈星夢兩位兄臺,自開書來,鮮有留言,但每日為《且聽》投票,實讓荔枝感動,更有凌寒葉落、葫蘆頭頭暈、書友、書友......等一眾書友每日追讀,留言贊賞與鼓勵,荔枝亦牢記于心。

一時興起,揮毫寫書,幸與諸位一同提劍入江湖、一道仗劍何家堡、一起縱劍慕容谷,多數時候,是碼字之艱,思劇情之苦,讓荔枝身心俱疲,正是有了你們鼓勵,才覺這江湖之中,非是荔枝一人,孤獨前行,讓荔枝日更不輟,堅持至今。

還有很多看官,留言、投票鼓勵于我,無法一一點名道謝,還望諒解,唯有牢記自己“寫好每章”之承諾,謹以此章,寥表謝意,正如先前所言,請諸位謫仙起劍,助顧蕭書中江湖暢行!荔枝再謝!

以上感言,不占字數,也不收費,諸位看官,大可寬心,么么噠!」


上一章  |  且聽劍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