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劍吟第五百零九章-仙卷傳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且聽劍吟 >>且聽劍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九章-仙卷傳說

第五百零九章-仙卷傳說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知是荔枝來  分類: 武俠 | 仙俠 | 熱血 | 古典仙俠 | 江湖 | 知是荔枝來 | 且聽劍吟 
第五百零九章仙卷傳說

第五百零九章仙卷傳說

知是荔枝來:

晨曦起,淡天一片琉璃。

王悅兒擺步上前,輕輕吹去燈盞火焰,深深望了眼把臂而笑的三位伯伯與榻上掛著慈愛笑容的蕭爺爺,放靜腳步,抬眸望向身旁掌柜老周。

老周自然明了少女心思,微微點頭之際,緩緩而退,直至掩上房門,才背過身,拭去眼角溢出的淚珠。

身后的少女亦被此景觸及心底溫柔,輕聲開口:「周爺爺,龍團勝雪唇齒留香,應有相配之糕點...悅兒想向周爺爺討口吃的...」

聽得女娃開口,周掌柜感知她玲瓏心思,借此安慰自己,忙定下心神回首笑道:「郡主果是懂茶之人,龍團勝雪確有相配的糕點,小人這就讓人去準備。」

望著周掌柜遠去背影,豆蔻少女含笑回眸,望向室內,長舒口氣,背起雙手,顛跳而行,品嘗糕點而去...

雅室之內,莽漢再紅眼眶,把住面前人雙臂,以拳錘著他的胸膛,帶著幾分顫抖之聲笑道:「咱...咱就知道你小子,不是那背主之人...被你騙得好苦啊!」

不待這人開口,身旁吳奮卻接過話來,學著此前莽漢沖動語氣,揶揄打趣:「好小子!你竟敢自己找上門來,今日咱就為相爺清理門戶!」

吳奮模仿得惟妙惟肖,不說一模一樣,也是盡得張虎德那股莽勁精髓,直讓把臂而笑的莽漢笑容頓滯,黝黑面上頓時漲紅,轉向吳奮哆哆嗦嗦道:「你...你...我...」

那人見狀,仰首而笑,多年孤身潛行的郁結一掃而空,替張虎德化去尷尬,向吳奮開口道:「二哥何必揶揄大哥,端木所為,也難怪大哥誤會,不過能掩過二哥雙目,端木可也小小自傲一番了。」

「對對對,老吳,你也別禿子笑瘸子,你不也沒瞧出端木此計嗎?」張虎德似抓住了吳奮痛腳,開口笑罵。

吳奮啞然失語,無言以對,只得將求助目光轉向榻上慈目的老人。

老人見狀,變半倚之姿而緩緩坐起,三人見狀,忙上前相扶,老人面對三人遞來的手臂,含笑扶住:「虎德、奮兒也莫要責怪端木,那人心思不在為師之下,端木也只有這樣,方能化去他的疑心...況且為師老矣,不得已只能讓端木...」

聞言一滯,吳奮、張虎德二人面帶羞愧,齊齊跪下道:「是我二人,不知老師苦心,誤解了端木...」

不待二人跪低,身形早被端木秋扶住,目光相迎一瞬,張、吳二人已然住口,男人之間,眼神一觸,早已釋然。

「當年他率軍南下迎唐,老夫本是想讓他固守瀘州,暫止南唐北上,待得云王于中州破了匈奴,麟兒破北晉,便能合兵一處,揮師南下,共破南唐...怎料他以區區五萬人,破了南唐十三萬大軍...」蕭相眉頭緊蹙,說出心中之事,也說出心中之憾,微微頓足,繼續開口。

「當日云王不顧老夫勸阻,執意率麟兒上京,命我與王恬率軍繼續驅匈奴至山海關外...如老夫能陪同云王上京,定能識破...又怎會讓我那孩兒在江霖丟了性命...咳咳咳!」

觸及心中之痛,引得胸腹火灼之感涌來,劇烈的咳嗽打斷了喃喃自語。端木三人見狀,忙上前輕撫老人彎下的后背...

老人稍定心神,以緩咳嗽,在三人攙扶之下,重坐于榻上,繼續道來:「老夫至今仍不知他是如何敗南唐大軍的。」

吳奮眉頭微聚,喃喃開口:「老師當年在王府之中的九勝之策,曾言...」

話音未落,卻聽身旁端木秋輕聲開口:「當年王府百官,人心不齊,老師的九勝之策,與其說是退敵之法,不如說是聚攏人心之策,更為妥帖...」

蕭相向端木秋投去贊許目光,隨即開口:「趙都之變后,我知事已不可為

,便與王恬順勢帶著八萬兒郎,駐守威州以御匈奴,順勢查訪當年之事,但...沒想到,五萬大軍,竟查不出絲毫線索...不是身亡,便是舌斷口啞,眼盲手折。」

吳奮被那人手段之狠驚住,那可不是百十人,是足足幾萬軍士之口,暫斂心中驚訝,喃喃發問:「難不成...一點線索都沒有?」

「有...不過,不能稱之為線索,只能說是一個傳說。」便是算無遺策的無雙國士,提起這線索,也不禁微微搖頭。

「什么傳說?」張虎德、吳奮二人齊齊開口。

「秋兒,你來說罷...」蕭相又覺胸口火灼傳來,轉向端木秋,蹙眉開口。

感受張、吳二人問詢目光,端木秋想起自己得來的那消息,心中也升起些許懼意,稍定心神,娓娓道來。

「贏一統天下之前,曾是戰亂時代,諸侯擁兵自立,征戰連年,天下苦不堪言,傳說有一上古名俠,攜無上功法,震懾諸國,令天下暫得安寧...」

言至此處,端木秋話鋒一轉:「但好景不長,亂世之下,必出妖患...妖龍出世,為禍人間,那上古名俠,攜無上功法,登仙斬龍,不過也耗盡修為,坐化當場...但傳聞在他生死道消之前,將自己習練的仙卷傳于世間...」

「而后百年,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亦有傳聞,當年贏皇便是尋到這仙卷殘冊修習,而后簡化為軍陣之法,遍傳贏軍,使得軍力大升,這才一掃諸國,讓天下一統,重歸于贏。」

張、吳二人已是聽的張大了口,端木秋口中傳說實是超出兩人認知,片刻之后吳奮方才回過神來,開口問道:「這...這又與他有何干系?」

端木秋當然知道吳奮口中的「他」是指誰,眼眸微移,凝重開口繼續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贏皇一統之前,已覺身有異感,但他依舊繼續研習仙法殘冊,怎料走火入魔,直至散去一身修為,方才保住性命...不過軍中早已功成,并不阻他一統天下...」

「端木,你這繞來繞去,繞得我老張頭都暈了,你也知我老張是個急性子,這到底與那人有何干系,快快說來!」張虎德見端木秋遲遲不入正題,急的雙目都快冒出火來,打斷催促開口。

不過吳奮似是從適才端木秋所言中聽出了蛛絲馬跡,接過張虎德話來,迎上端木秋凝重目光,喃喃開口:「你是說...那人...他...可他是如何得到的,世上傳說,本就是那些諸侯為控住人心而編造...難道真的有此等仙人之物嗎?」

「此等傳說,本就無跡可尋,但我多年探尋,終是在一老叟口中得知一件事,讓我篤定,這傳說是真非虛。」端木秋見吳奮狐疑自語,當即開口。

「何事?」便是向來沉穩冷靜的吳奮,也不由呼吸急促,急切發問。

端木秋望向榻上老人緊蹙眉眼,將藏于心底之事緩緩道出:「當年我以老師傳授之法自污,終是被貶出京,于是便設法查訪此事,終是在瀘州城中一百歲老叟口中,得聞...」

深吸口氣,定了定神,端木秋一口氣將那事盡道:「那瀘州城中老叟,年過百歲,無兒女照拂,依舊健步如飛,宛若年輕人一般,城中人皆以長壽公稱之,當年我喬裝打扮,偶然路過瀘州,聽聞此事,便抱著好奇之心,前去探訪...」

「起初老叟對我戒備,三緘其口,后來在我連日照拂于他,終讓他放下戒備之心,與我說起他長壽之秘,他年輕之時,曾在瀘州城外傾谷之中以砍柴為生,曾無意間墜入一處混沌之所,恍惚之時,曾隱約瞧見一雙閃爍邪惡紅芒的雙目緊鎖于他,他膽小蜷縮那處許久,直至紅芒消散,終是鼓起勇氣,歷盡千辛方才爬出墜落之地,直至回到瀘州城中,才知自己失蹤已有月余。」

「自那之后,他就覺身體有用不完的勁力,夏不覺暑,冬不覺寒,月不進食,亦不覺饑,他性子忠厚,只道自己是被那混沌之地詛咒,故不敢娶妻生子,怕耽誤好人家的姑娘,故而百歲仍孑然一身...而后神州之亂,南唐侵趙,齊云衛南下瀘州迎敵...城中皆亂,逃得逃、散的散,他無牽無掛,亦不想離開家園,便尋到城中一處偏僻之地藏匿。」

「起初聽聞齊云衛不敵南唐大軍,齊云軍主帥周閔率軍相救...后來卻聞齊云軍大勝而歸,本還納悶為何短短時日,戰局忽轉,卻在隱匿之處,瞧見了令他驚恐一幕。」

言至此處,即便心智堅定的端木秋,也不禁透出緊張之色,咽了咽口水,定下心神,繼續開口。

「他隱匿所在,乃是一處富商別院,平日便鮮有人往來,兵禍之日,更無人經過,但齊云軍至,便瞧見了軍中士卒,將主帥旗幟立于此別院之中,他藏匿多日,早熟知地形,便是齊云軍士連番搜尋,都被他躲過。」

「齊云軍得勝歸城后,一日夜中,他瞧見一人身著將軍甲胄之老者,在與一年輕公子,激烈爭辯...好奇之下,他正欲湊近幾分偷聽之際,卻見那公子眼中紅芒一閃...那身披甲胄的美髯老將軍的身軀就頹然失力,直至倒地不起,老叟才瞧清那老將軍已是身首分離,命喪當場,而那公子雙目,正不停閃爍紅芒,一如當年老叟墜入傾谷混沌,瞧見的那雙邪惡雙眸一般,懾人心魄...」

聽聞此處,張、吳二人驟然起身,驚恐回眸,望向身后微闔雙目,似不忍再聽的老師。

二人收回目光,互視一眼,各自說出一人之名。

「周閔!」

「齊劭!」

沉默良久的無雙國士,此刻終是開口,接過端木秋話端,語氣凝重萬分:「先前老夫也不知劭兒是如何破了南唐十三萬大軍的,直至秋兒說起這老叟所見,老夫才明白...或許這世上真有仙魔,才能做到...」

「但...但是...即便如此,又怎能斷言...那老叟不是老到瘋癲,胡言亂語,又怎能篤定是那傳說仙卷,讓他性情大變...既有了仙力,卻為何...」吳奮此刻已是言不成言,語不成句。.

「起初我也以為是這老叟年歲大了,有些瘋癲,信口胡謅...直至他說完所見,告知我他命不久矣,不想守著此等秘事而亡,從院中一角挖出一物給我,才讓我徹底相信。」端木秋緊鎖雙眉,伸手入懷,取出一物,現于張、吳二人眼前。

那是一方金令,上沿一只吞云異獸,羊角狼蹄,鹿身牛尾,牛尾順金牌自上而下將此令團團包裹,反轉顯出背面,只見一字。

「閔」

張、吳二人對此令再熟悉不過,此乃周老將軍隨身金令,乃是當年齊云王遣巧匠為眾人所造...茫然之下,伸手入懷,取出貼身所攜之物,相較一二,果然無假,唯有金令背面「虎德「」奮」字不同爾。

面面相覷,心中震驚讓向來莽撞不懼的張虎德眸中,也顯出些許懼色。


上一章  |  且聽劍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