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劍吟第四百七十章-見雀張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且聽劍吟 >>且聽劍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章-見雀張羅

第四百七十章-見雀張羅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知是荔枝來  分類: 武俠 | 仙俠 | 熱血 | 古典仙俠 | 江湖 | 知是荔枝來 | 且聽劍吟 
第四百七十章見雀張羅

第四百七十章見雀張羅

知是荔枝來:

此言一出,于烈頓止住手中刀勁,定睛瞧向此人,這才發現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先前少年潛回雁北城中相救的漢子,他手中擋住自己軍刀的卻不是兵刃,只是桿煙袋鍋。

煙袋鍋也認出了面前的將軍并非晉人,而是隨木兄弟入城救出自己的雁北將軍,既然是友非敵,兩人當即撤招,不待于烈開口,煙袋鍋忙示意于烈噤聲,隨即回首向著身后林中吹響鳥鳴口哨。

聲出一瞬,白衣倩影便從林中一躍而出...

倩影落定一瞬,不等煙袋鍋開口,一眼就瞧見了馬背上青衫少年的虛弱模樣,眸中冷冽瞬融,身形一閃,已出現在少年身旁。

瞧著少年渾身浴血,青衫襤褸的狼狽模樣,那雙本該凝著萬年玄冰之冷意的雙眸,已是瞳仁閃動,而她身后所負的神兵驚鴻似乎也感受到主人心境,在鞘中蠢蠢欲動。

短短一息,方圓之地,似又重回凜冬之季。

少年自然也瞧見了兩人,見江姑娘劍意四溢而出,擔心這動靜會引來追兵關注,忍住胸口劇痛,勉力扯出輕松笑容開口。

“說來慚愧,還道我這武境足以脫身...倒讓江姑娘與尺信大哥見笑了。”

少年的自嘲之言,并未掩蓋江凝雪心中漸升騰的殺意,冷眸微轉,已然瞧見了山下火光,不必多想便知當中發生了什么,隨即轉身就欲向山下火光處行去。

煙袋鍋同于烈二人不知江凝雪心思,但少年卻

看穿了她的心思,來不及多想,忙欲翻身下馬,阻攔開口:“等...江姑娘...且慢!”

顧蕭受傷不輕,心急之下,從馬背摔落,萬幸這山中積雪頗厚,且泥土松軟,若非如此,在這等傷勢之下,這一摔恐又讓少年傷勢加重。

也正是少年摔落,讓怒火攻心的江凝雪止住身形,關切之下,折返而回,俯身扶住少年開口,似是責備,更似關切:“不是早與你說了,陣前對敵,不似江湖拼斗,哪怕謫仙高手也難敵千軍萬馬,你怎的不聽...”

口中說著,已經是望向少年傷口,盡管于烈已用了軍中金瘡藥稍稍包扎,可傷口細布上滲出的血跡,卻讓這位冷艷仙子秀眉緊蹙,聲落之時,已是玉指伸出,搭在少年腕上。

這一探不要緊,本以為少年只受些許外傷,探查之下,發現少年內息紊亂,若不及時醫治,恐有性命之憂。

俏面微變,不等少年開口,就將他扶坐而起,江凝雪左掐指訣,右掌撫于少年后心,忙以內力為其療傷。

“江姑娘,呂殘...”顧蕭這才想起江凝雪二人既出現在此,那呂殘與楊虎臣行蹤...將將開口,想要一問究竟,就被江凝雪止住。

“你還有閑心去想其他,你這內傷,喚做尋常人,早已沒了性命,莫再多想,凝神運氣,我助你療傷!呂殘之事,容后再說不遲...”江凝雪責備之中,凝滿關切,讓顧

蕭也不得不閉口闔目,運氣丹田。

勸住了少年,江凝雪又望向于烈并煙袋鍋二人,輕聲道:“我知道山下那些火把都是追兵,不過眼下只有先為木一療傷,還請兩位暫護一時,容后從長計議。”

煙袋鍋同于烈二人相視一眼,當即應下江凝雪之請,前往林中戒備。

卻說盤膝打坐的顧蕭,本是紊亂內息加之胸前傷口劇痛,整個五臟六腑,如同火灼一般,但有了江凝雪寒玉訣內力相助,頓如夏飲寒冰,清涼之感瞬撫火灼之意。

雖然盤膝坐于少年身后,可從掌心觸覺亦能感受少年身體由緊繃變為放松,就知自己的寒玉訣已起了功效,銀牙一咬,傾力將真氣再傳少年體內。

顧蕭凝心運氣,在寒玉訣真氣相助下,終是將紊亂內力散入諸穴,丹田內力也漸充盈起來,有了內力相輔,盡管胸前傷口無法短期愈合,卻也只是時間問題,面上重現血色。

才將盞茶功夫,全力相助的江凝雪已是香汗滿面,加之在雁北城中運驚鴻破開殘夢功消耗頗深,漸漸難支,不過卻依舊不曾收回內力,蹙眉咬牙,準備再傳內力與少年時,只覺一股暖流順掌心鉆入體內,少年之聲也一并響起。

“多謝江姑娘...”顧蕭先前并無察覺,現從江凝雪內力相助方察覺她的內傷,想到她不顧傷勢還助自己追尋呂殘,又傳功為自己療傷,不由愧疚難當,便運起才將恢復

的內力反助她而去。

青衣訣如和煦春風,寒玉訣如冰涼冬意,交融相纏,讓這滿是詭譎多變的西隆山中方圓之地,頓顯旖旎。

萬幸少年背對白衣,不曾見到仙子面上浮現的紅暈,二人正潛心療傷之際,卻聽林中急促步履踏雪之聲傳來。

同睜雙目,顧蕭微微側首:“江姑娘,咱們同時撤功。”

江凝雪輕聲應下,片刻間,和煦歸青衫,冷冽入白衣,二人同時起身,望向步履傳來林中,只見先前去往林中為二人護法戒備的兩人正快步返回。

“木兄弟,山下那群晉軍入山了,我瞧那勢頭,似是發現了咱們,直沖咱們這來了!”于烈急切開口。

顧蕭傷勢未愈,不過比起先前已好了許多,終是能定下心神思考,略一思忖,察覺到了這當中蹊蹺:“看來猜想不錯,那淳于復定是發現了蛛絲馬跡,才會以雁北軍中那些兄弟為餌,一路尋來,想激我們現身。”

“雖然距離尚遠,但隱約能瞧見晉軍之前,確押著我麾下兄弟入山前行...”于烈急切開口。

“于大哥稍安勿躁,如果真是齊云軍的兄弟們,定要相救,不過眼下還不是時候。”顧蕭抬頭望天,雖天已漸暗,但有火光照耀下,卻還在不足以讓幾人潛入軍中,只能暫勸于烈。

少年從容暫撫于烈急切,這才想起先前少年推斷之言,亦漸冷靜下來,目光堅定道:“某都聽木兄弟的,那咱們

現在...”

目光越過于烈、煙袋鍋二人,轉向漸漸逼近的陣陣火光,眸中星光重現。

“暫避一時,等...等到火源耗盡,晉軍重甲在身,在西隆山中支撐不了多久,應就會退下山去,到那時,咱們再趁夜色一探。”

“好,就聽木兄弟的。”

既已商定,于烈引路,顧蕭四人當即潛入山中靜待...

半個時辰后,身穿齊云軍甲胄服飾偽裝雁北輕騎俘虜的晉軍在身后假意催促聲中,行至顧蕭幾人適才立身之處,雖不擅山林之戰,可積雪中的些許痕跡還是讓先行的晉軍察覺了異樣。

“快去稟明將軍,咱們發現了蹤跡。”當先一將忙喚來身側士卒令道。

聞言而動,軍中傳令兵手持火把匆匆而去,不多時淳于復在一眾晉軍重甲簇擁下,快步趕來...前方將士紛紛高舉手中火把,將方圓地界瞬間照亮。

淳于復在眾將指引、火光照耀下,終是瞧見了地上留下的痕跡,盡管北地寬闊,不曾有中州如此多高山地形,不過雪中痕跡一看便知,不是山中走獸遺留,如是兩人,也絕不會留下如此雜亂之痕。

冷笑一聲,淳于復抽回目光回望山下,自己在山下瞧見的那一閃而逝的火光,正是來自此地,不由喃喃自語:“看來你小子倒是命大,沒想到深山之中還能有人助你。”

身旁晉將聽聞主帥之言,不解開口:“主帥,您是說有人幫他?”

復未答麾下之問,反是抬首環顧周遭,見周遭靜謐無聲,不由嘆道:“終是差了一步,此人若是逃走了,將來必成氣候,說不定是我晉之鐵騎踏足中州難以越過的坎!”

身側將領見主帥嘆氣,忙上前解憂道:“主帥之計,或許那小子...”

話未說完,就被淳于打斷,只見這位最年輕的金盔將軍,輕輕搖首:“若他相信,早已中計...”

眸中疲憊一顯,沉默片刻,繼續說道:“傳我令去,名前放設伏之軍撤回...至于此地...退至山腳扎營!”

“主帥,前方我軍已犧牲了這么多,才換來齊云軍出子陽谷,就這么放棄,豈不可惜...”

“是啊,斥候已來報,齊云軍已然中計,只要我軍趕去,斷其側翼,包圍之勢便成...”

“既尋不見那小子,想來他已逃遠,何故還要退至西隆山腳扎營?此時當速趕往前方戰場...”諸將不明主帥心思,紛紛開口勸阻。

淳于復冷笑道:“最佳時機,乃是以燃起糧車,引齊云軍分兵襲擾我軍后方時,一鼓作氣殲滅,而后攜破敵之勢,圍堵齊云主力側翼,不過在那小子出現,阻攔齊云軍鉆入我軍陷阱時,已然錯過,計雖成,但此時去,也無法盡滅齊云軍,反是會呈鏖戰之勢。”

聽得主帥詳解前方戰事,眾將俯首,無不欽佩這才及而立的年輕主帥,卻如他所言,即便此時趕往前方戰

場,也不過是兩軍鏖戰,即便能憑鐵騎之勢,殲滅齊云軍,晉軍再無力攻下雁北。

更何況現在已深入齊云國境,雁北調兵,也只需半月一月,反觀晉軍,補給太長,戰事愈久,晉軍便會成了一支孤軍,到時便再無法輕易撤出齊云。

見眾將已明了自己用心,淳于復目光疾掃一圈,聲調稍轉:“此戰我軍應還是占得些許先機,諸位功不可沒,回朝之后,淳于定會稟明圣主,論功行賞,至于畏戰之徒,本將也會如實稟報,自由國法處置...”

諸將聞言,瞬間明了淳于復言中威脅之意,紛紛應和,俯首拜服。

暫安麾下眾將,淳于話鋒再轉:“行了,諸位都莫要多禮了,我軍來時,所帶火源不多,更何況士卒們皆著重甲,即便砍伐樹木趕至火把,也是徒勞費力,還會讓小子疑心我軍手中是否有俘虜,不妨退下山去,山腳扎營,如此才能讓他深信不疑。”

“得令!”

瞧著眾將率軍漸退,淳于再望西隆山上,目中不甘化作詭詐之光,自信開口:“若我是你,定也會想到這天未暗透...即便要探查,也要等到夜深之時...”

自顧言畢,淳于復已是一掃胸中氣餒,回身之時,唇角笑意盡顯,冷聲低言。

“今夜某在帳中,恭候大駕!”


上一章  |  且聽劍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