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劍吟第四百三十三章-唐軍大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且聽劍吟 >>且聽劍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三章-唐軍大營

第四百三十三章-唐軍大營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知是荔枝來  分類: 武俠 | 仙俠 | 熱血 | 古典仙俠 | 江湖 | 知是荔枝來 | 且聽劍吟 
第四百三十三章唐軍大營

第四百三十三章唐軍大營

知是荔枝來: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本是中州大好河山,卻在這夕陽余暉,美景之下,顯出幾分肅殺之意,即便天色再美,冬風一過,卻凝殺意,席卷萬余營寨,直至主將營前,將蒼勁“唐”之大纛吹得獵獵而響。

大帳之中,唐再興瞧向帳中沙盤,眉頭微蹙,眼神隨著漸漸升起的帳中燭火,閃爍不定,而帳下唐將,皆是默聲不語,靜候他這位主將開口。

本與晉主宗兗商定共同出兵伐趙,自己與唐主定下速渡贏江之策,已然成了,沒了贏江天塹阻隔,唐軍踏上中州之地,所過之處,皆無人可擋...

正當唐再興意氣奮發,準備引軍直搗瀘州之際,卻聞斥候來報,齊云王再披云鎧,已率齊云軍兵分三路,出了齊地,大驚之下,唐再興忙下令暫止行軍,選址扎營。

望著帳下諸多唐將,面上多多少少露出膽怯之色,唐再興知道,若是此時再不提起唐軍士氣,尚未交鋒,唐軍就已輸了七成。

其實唐再興心中,亦有幾分怯意,齊云王是何人,當年率齊云軍橫掃諸侯,還政趙帝之戰神,本以為趙氏江山氣盡,齊云王老矣,晉唐兩路出兵,即便是齊云王,也只會守著齊云封地,不再過問,卻沒想到齊淵竟會盡出齊云之兵拱衛趙氏江山。

對上這樣的對手,唐再興不敢言勝,怎奈主上雄心,不容執意,且自己這一路進軍,趙氏卻已無法抵擋,眼下已是箭

在弦上不得不發。

定下心思,撫案起身,唐再興將目之中顯出幾分決意,向著帳中唐將開口。

“諸位想來也已得了軍報,齊淵已盡起齊云之兵,分三路向我軍而來...諸位有何想法,盡管直言。”

言出片刻,帳下諸將只是面面相覷,竟無一將開口獻策,唐再興眉頭微豎,心中怒意瞬起,提高些許聲調,帶著些許不滿再度開口:“諸位可都是唐之名將,難不成無一人有對敵之策?可對得起主上之恩?”

許是聽出主將怒意,帳下諸將之中,已有一人,緩緩起身,撫須帶著憂心開口:“齊云王齊淵,當年僅憑齊云一軍,掃平諸侯,還政趙帝,乃當世戰神,膝下兩子,武有王、周,謀有蕭、范,齊云七子,皆可獨擋一面...”

“這些無需你來細述,本將難道不知?本將是問你,如何對敵?”唐再興大手一拍,身前軍案瞬間碎裂開來,止住帳下唐將繼續開口。

帳下另一人,雖也身披甲胄,可與帳中其余唐將重甲不同,甲胄只是覆前后心,一望便知,乃是軍中謀士,他微嘆一人,起身抱拳開口。

“將軍,某得軍報時,已遣人查探,齊淵雖盡起齊云軍,但他卻攜蕭艈申引軍去了中州驅散匈奴,那擅長領兵的大世子齊麟,則是北上抗晉,此番南下向我軍而來的則是二世子齊劭...”

聽得此人開口,帳中唐將不由長輸了口氣,對敵

齊淵,他們心有怯意,但聽聞此次領軍前來的乃是齊淵世子齊劭,可還未等他們稍稍松下心神,卻聽到讓他們稍感絕望之語。

“除卻齊劭,還有大將周閔,此人...”

帳中謀士還在滔滔不絕,帳下唐將已在心中暗暗打起了算盤,哪需他來詳述,周閔何人,只要神州行伍之人,恐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輔佐齊云王掃蕩諸侯,與王恬并稱當時不敗之將的,唯有周閔。

“當年齊云王掃蕩諸侯之時,此人曾率一萬余眾,正面迎擊,大破七路諸侯十八萬聯軍,此后大戰,無一敗績...無論兵法韜略、臨陣指揮,此人絕不在王恬之下,此番我軍與之對敵,以在下觀來,不若變攻為守,方為上策。”謀士終是將自己之策說出,言盡一剎,望向面露猶豫的唐軍主帥。

來回踱步幾許,唐再興終是定下心思,向眾將開口道:“謹之所言不錯,咱們與其正面與周閔、齊劭交鋒,不若守,若北晉能破了齊麟大軍,直南下中州,屆時周閔、齊劭之軍必亂,到時才是我軍乘勢反攻之時。”

正當眾將紛紛起身贊同主帥之言時,一坐于末席的彪形悍將,赫然起身,軍禮抱拳,聲若響雷,忿忿開口。

“大將軍這話,某卻不敢茍同!”

主將軍策,卻有人敢反駁,帳中諸將,皆回首望去,見是唐軍猛將潘俊,名中雖有“俊”字,可此人面向兇惡,與其名毫

不沾邊,身長八尺,極其雄壯,擅使一對百斤巨錘,揮動起來,百十人不得近身。

見諸將望向自己,潘俊冷哼一聲,無視眾人目光,徑直行至主將案下,軍禮稟道:“將軍,他們這些人,未戰先怯,是何道理,大將軍,某雖不才,愿引三千步卒,去斬了那周老兒首級,生擒齊淵世子,獻于麾下。”

唐再興本想怒斥潘俊,可余光卻見帳下謀士楊謹之的目光閃動,當即稍定心思,目光相詢。

楊謹之書生樣貌,但雙目細長,一番奸詐之姿,見了大將軍問策目光,當即眼神下移,稍稍額首。

瞬明楊謹之心意,唐再興口中低聲喃喃數語,帳下諸將皆未聽清,正想開口發問之際,卻聽主將已顯喜色開口。

“好!我南唐有潘將軍這等猛將,何愁大業不成,本將軍就給你三千步卒,命你為先鋒,去往瀘州為我軍打個頭陣,本將在大營擺下酒席,等待潘將軍全勝而歸!”

猛將潘俊,哪有什么細膩心思,聽聞主將允準,當即大喜應道:“末將得令!”

言畢之時,已然轉身,直出軍帳而去,帳下唐將,有人忙上前開口勸阻,卻被唐再心喝退,而哪些常年在朝堂上者,已是知曉主帥心思,皆默聲不語,退出帳去,不多時,便只有唐再興與楊謹之二人在軍帳之中。

“謹之的意思,是要用那潘俊并三千條性命,去試一試齊云軍是否如當年一般...

”直至帳中再無他人,唐再興方才瞧著閃耀燈火,目露不忍,喃喃開口。

謀士聞言一笑,躬身上前:“比起十三萬大軍,這三千條性命,實不值一提,朝中矛頭皆在將軍身上,更何況將軍此戰,不僅牽扯朝廷,更肩負著唐門興衰吶!”

聽得楊謹之言及唐門,唐再興眸中不忍頓消,重現決然道:“不錯,我唐門世代輔佐主上,朝中亂局,唯有一戰定下中州,方能止住那些亂語。”

“是啊,唐九那小子屬實執拗,唐門世代皆以毒功、輕功名震江湖,他偏是選了劍道一途,不過也正是他這份堅持,真讓他闖出了名堂。”楊謹之想起朝堂之亂,凝重開口。

“那小子確是人才,可惜...我唐門毒功又要另選傳人了。”唐再興眼神閃爍,喃喃開口。

楊謹之接過話來:“聽說唐九已獨自離開唐門,說是要去中州歷練一番,見識見識天下高手...還有,大將軍可曾聽聞妍星公主之事?”

“現在不是討論朝堂之事的時候,用三千人命去試探齊劭、周閔,咱們也得從他們身上扒下層皮不是?”唐再興話鋒一轉,將楊謹之從朝堂之事拉回眼前戰事之中。

楊謹之眼底微亮,當即跨前一步開口:“大將軍的意思...”

“你看看沙盤,瀘州城距咱們扎營之處,中間隔著什么?”唐再興言出之時,一雙將目流轉,直直落在帳中沙盤一處。

“中間

?”楊謹之順著大將軍目光望去。

沙盤之上砌有高山、丘陵,即便是南地北上重城瀘州也一并堆砌而起,而在唐軍扎營之地去往瀘州必經之路,真有一處山谷,甚是顯眼,山谷之上插著一方小旗。

“傾谷!”楊謹之輕聲念道。

“不錯,正是傾谷,扎營前,我已遣斥候去探查,此谷兩山甚窄,樹木叢雜,本是伏兵的好地界,只可惜此時正是冬季,如是夏末秋初,枝葉茂盛,莫說伏兵幾千,便是我軍半數伏于此谷,也不會被齊云所查。”唐之上將,目光緊鎖傾谷,搖首微嘆。

見得將軍此狀,楊謹之疑道:“既是無法伏得大批人馬,為何將軍卻讓我關注此谷。”

“萬余人馬,當然是無法伏得,可若是三五千人,只著白甲,定是無法察覺,潘俊此去必敗,周閔乃世間名將,未必會追,可那齊劭小兒,定是立功心切,我料定他定會率軍追來,到時將其圍困谷中,你我率中軍藏于谷外,待得齊劭追入谷中,這層皮...咱就能扒的下來!”將軍目中狡詐之光漸盛。

“可將軍為何會篤定那齊劭一定會追。”楊謹之不解問道。

“齊云王有二子,世間向來只知曉他的兄長齊麟可為他日齊云之主,他卻只是能輔兄長之人,謹之啊,你要知道但凡是人,便會有私心,所以齊劭定會率軍來追...立下戰功,不僅是給他那兄長看,亦是給齊云王

看,他齊劭也能領兵出征,將來亦能執掌齊云。”

唐再興口中說著,伸出雙指將沙盤之上,傾谷之旗,已然拔起,向一旁楊謹之開口道:“事不宜遲,謹之,你帶上五千弓弩手,連夜動身,去往傾谷,記住,哪怕是見了潘俊敗退,也不可現身相救,必要等到齊劭入骨,方才現身,若能生擒自然最好,如不能擒,就地格殺,切莫走脫了他。”

“領命!”

唐軍帳中燈火搖曳,攜冬風而起,卷起些許陰謀味道,望北而飄,直至瀘州城下。

“世子,請無論如何,牢記某之言,且不可深入,切記切記!”既是分兵而行,周閔向著即將出兵的齊劭抱拳開口,再三叮囑。

“將軍放心,齊劭定牢記將軍囑咐,只做佯攻,引誘敵軍。”

齊劭口中應著,心中卻有些許不忿,自己師從蕭艈申,在江霖時自己名聲響亮,可隨著引軍南下,一路無論趙之官員百姓,只將自己認成了兄長,漸漸心中已有幾分不服氣,此番出兵,并不為其他,只想為自己正一正名。

敷衍了大將周閔,隨即一撩披風,扶住腰間佩劍,開口喝道。

“出兵!”


上一章  |  且聽劍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