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劍吟第十六章 宮中夜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武俠>> 且聽劍吟 >>且聽劍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宮中夜事

第十六章 宮中夜事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2日  作者:知是荔枝來  分類: 武俠 | 仙俠 | 熱血 | 古典仙俠 | 江湖 | 知是荔枝來 | 且聽劍吟 
修真小說提劍入江湖

提劍入江湖

書迷正在閱讀:、、、、、、、、、

齊云深宮內,一身黑甲的齊云衛正列隊穿行各宮中,各宮皆已熄燈而眠,只有云書殿內仍燈火通明,殿外值守的小宦官打了個哈欠,揉了揉困倦的雙眼,強振精神,豎著耳朵,以備殿內隨時呼喚。

殿內的書案以朱褐色為桌縵,內城明黃錦布,這書案后分列兩面齊墻高的書架,以湛青色布幔蓋之,書柜正中頂懸‘禮孝仁合’匾,這書案后坐著的正是如今的齊云皇帝齊劭,齊劭雖才及不惑之年,卻潘鬢成霜,此時的齊劭手持朱砂筆,翻閱著奏章,時而以朱筆圈出,時而以朱筆批示,整個云書殿內只聽得取暖的火盆中炭火燃燒之聲。

半個時辰后,齊劭放下手中朱筆,身體靠在御椅背上,長舒了一口氣,身旁立著的大宦官忠齊,見齊劭批閱完今日的奏章,趕緊將適才準備好的參粥與熱帕送上,替皇帝輕輕揉著額角,輕聲道:“陛下,自登基以來,日日操勞國事,萬望保重好自個兒的身體”。

聽得忠齊所言,齊劭靠著御椅的身子直起,方見這齊云皇帝的面容。雖須發皆生華發,卻這擋不住他的帝王英姿,劍眉入鬢,如星之目雖被歲月遮去了些許光芒,卻透著陣陣帝王威儀,云書殿的燈光映射著眼角的皺紋,更顯這位開國帝王的勤政之姿,朱褐秀金龍袍披身,讓齊劭的帝王之威略又攜了幾分隨性之態。

“朕從父王與王兄手中接過這萬里江山,就不能辜負他們在天之靈”。皇帝輕揉著自己的額角,望向眼前堆積如山的奏章,目中閃過一絲情緒。

“老奴只是這么每日望著陛下,不顧龍體日日操勞,實是難受之極”大宦官忠齊紅了眼眶,用手摸了摸眼角溢出的淚痕。

皇帝用熱帕擦了擦龍顏,望著這陪伴自己多年的近侍,笑道:“放心,朕的身體,朕自個兒知道,不過這個冬天,實是諸多事宜,西南雪災,匈奴與北晉時常擾我邊境,這沿海地帶,扶桑一些游浪武士又趁此時騷擾百姓,還好,韜兒將這西南賑災之事辦的妥當,山海關有王老將軍與蕭相坐鎮,匈奴自不必擔憂。”

皇帝的目光移到忠齊身上,細細的觀望了一會,繼續開口道:“朕近日聽聞,當年輔助父皇退匈奴的離枯榮和他那望離山莊似乎出了些狀況,你當年也曾是江湖中人,有何看法?”

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忠齊聽得圣上突然提及自己年輕事來,忠齊心中一驚,忙跪伏于御案邊,開口道:“老奴雖年輕時在江湖行走,不過已伴駕多年,老奴如今只是陛下身旁的一條老狗,江湖事,老奴早已不記得了。”說完此番言語,忠齊跪伏于地,不再多言一句。

聽得忠齊所言,皇帝輕撫胡須,并未開口,只是目光如炬看著忠齊,半晌后似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輕聲開口道:“忘記有時亦是好事,朕只是隨口一問,你不必驚慌,起來答話。”

“是”忠齊聽得皇帝所言,爬起身子,躬身而立。

皇帝站起,背身抬首望向身后的仁孝禮合匾,片刻后開口道:“朕聽聞這離枯榮的望離山莊中有一鏡花水月閣,其中有記武林奇聞佚事,那東西不知有無記載。”

皇帝雖背身而立,輕聲開口,此言在忠齊聽來,卻如驚雷,那東西如有記載,這后果不堪設想,忠齊已如芒在背,忙開口道:“那東西,是老奴獨門之物,知者甚少。”

皇帝并未回頭:“你那師門,可有知者?”

“不過一二人知,可這幾人當年贏江之戰都已死于江邊。”忠齊垂手躬身答道。

皇帝并未再問,只負手道:“朕有些乏了,今日,就歇在這,去喚嚴青川覲見,聽說老嚴近日也回京了,今日也給朕上了秘折,傳旨嚴若海明日早朝后進宮”。

忠齊忙擊掌,殿外小宦官聽得聲響,忙跪在殿外聽忠齊吩咐:“陛下今日要歇在云書殿,傳令各宮自閉宮門,另傳天云衛御前司,驍騎營統領嚴青川前來值守。”

“是”。小宦官聽得忠齊吩咐,捯著碎步快步而去。

江霖城內有武學世家嚴家,嚴家家主嚴若海是追隨當今圣上南征時的隨軍宗師境護軍,一手游龍淵鱗掌獨步武林,難逢敵手,當年圣上受齊始祖,時為趙國齊云王齊淵之命領天云衛南進抵御如今的南唐國主李氏,圣上與李氏于贏水對峙,展開連番激戰,互有勝負,嚴若海更是以游龍淵鱗掌斃南唐武林高手一十八人,威震南唐,也為后來“趙都之變”后,南唐愿以贏江為界同齊云劃江而治奠下了基礎。

齊云立國后,嚴若海向皇帝辭去所賜官職,只留護軍虛職,在江霖城外授徒傳功,當今朝中兵部,軍中亦有嚴家弟子為國效力。皇帝感念嚴家為國之貢獻,特親筆賜匾“國之柱石”與嚴家高懸與正廳之上,嚴青川作為嚴家獨子,深得嚴若海游龍淵鱗掌真傳,年紀輕輕就已至初窺境之巔,甚至已隱隱將踏登堂之境,皇帝愛才,便賜嚴青川驍騎營統領之職可攜刀覲見,嚴青川入職之后再京中前后立下數功,皇帝大喜,便將掌管江霖治安的御前司也交予嚴青川,至此,嚴青川圣眷之隆,讓百官側目。

嚴青川正在御前司中值夜,近日有傳聞這江霖城內有‘鬼魅’夜行,嚴青川率著御前司連日查訪,未得絲毫線索,父親近日也曾差人送來信箋,信中所言,自己連受圣恩,朝中百官側目,不可恃寵而驕,以防小人,更勿要辜負圣上隆恩。

此刻的嚴青川在司中大殿內煩悶不堪,‘鬼魅’夜行,江霖百姓人心惶惶,雖圣上聽聞自己奏報此事,只笑稱草民無知,謠言自隨時間而破,讓自己勿要太過慮此事,可今日在這天子腳下,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居住的內城中,居然一整隊巡街九門衛被殺,自己前去查看,只見這隊侍衛皆死狀安詳,身上無一絲傷痕,正如被鬼怪所侵一般。

嚴青川為了不引起慌亂,命人趁夜將尸首帶回御前司,此刻御前司的司衛、司丞一眾人等皆立于堂下,等著這位年輕的司尊下令,不多時,嚴青川似是想到了什么,帶著一眾人等,來到存放尸首司中存放尸首之地,嚴青川運內力探查一眾九門衛的尸首,臉色巨變,命眾人嚴守江霖出入之地,嚴加盤查,又命司丞去九門司與告知九門都衛此事。剛傳完令,之聽聞御前司外,有人拍門,原來是宮中傳旨之人到了。

嚴青川忙率眾人跪于廳中,只聽得傳旨宦者尖聲細語道:“圣上口諭,宣御前司驍騎營統領嚴青川,進宮值守”。

“嚴青川遵旨”,跪地聽旨的嚴青川領了圣上旨意,命人奉些銀子與傳旨宦者,宦者諂笑道:“嚴統領真是圣眷正隆啊,今兒陛下在云書殿歇息,特命我宣嚴統領去殿外護衛,嚴統領,這就速隨我進宮罷。”

“公公稍后,待我將司中事務交代一二”,嚴青川拱手道。

傳旨宦者將司衛遞來的銀子揣進懷中,心道這嚴青川果然是被皇帝看中的人兒,年紀輕輕,還是很懂事的,便笑道:“圣上急召,可統領自去交待事務,切莫耽誤了時辰。”

“謝公公提點,嚴某交待兩句便隨公公進宮。”嚴青川轉過頭去,想著身邊司衛交待好尸首不許任何人擅動,只待自己回來之時再查,同時讓人去九門司安撫好這幾個九門衛的家人,勿要引起慌亂。

嚴青川交代完司中事物,便隨著傳旨的宦者一路入宮而去,直至云書殿外,宦者領著嚴青川在殿外跪下行禮:“天云衛御前司,驍騎營統領嚴青川奉旨進宮”。

“圣上口諭,傳嚴青川覲見”,忠齊的聲音從殿內傳來。

宦者聽罷,便向嚴青川行了一禮,自行退下,嚴青川整了整身上官服,正了正頭上烏紗官帽,見忠齊將殿門打開,忙起身隨忠齊入殿。穿過云書殿正殿進入后殿,見皇帝正在榻上一手持書,一手把玩著手中白玉手持,聚精會神的讀著,小宦官正為皇帝泡著腳,嚴青川跪下行禮道:“天云衛御前司,驍騎營統領嚴青川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看著面前的青年才俊,甚是欣慰,如今朝中隨著自己當年南征的人都垂垂老矣,這些后輩才是齊云的未來,放下手中讀物道:“青川來了,行了,不是在朝上,沒那么多繁文禮節,起來說話,忠齊,賜坐”

見皇帝陛下與嚴統領有話要談,忠齊揮手示意小宦官退下,自己為嚴青川搬來一方錦凳,自己則去為皇帝的龍足擦拭干凈。

小宦官端著洗腳水退下,忠齊躬身為皇帝穿好便鞋,皇帝靠在踏上對嚴青川說道:“今日來,總是會想起當年與老嚴南方征戰的日子,宣你進宮,是聽聞你最近在御前司整日不眠不休,忙于司務,要是忙壞了身體,朕可無法向老嚴交代啊”。

嚴青川聽聞皇帝關心,心中暖意上涌,眼中噙淚,忙站起身子跪下行禮:“陛下體恤,臣父子受圣上隆恩,家父在前些日子亦來信提醒臣,勿要辜負圣上隆恩,微臣只是恪盡職守,為陛下分憂,報效朝廷”。

“恩,說的好,可報效朝廷若是先將自己的身子累壞了,還怎的報效,聽聞你今日在忙個案子,起來起來,說來與朕聽聽”,皇帝笑道。

嚴青川聽聞皇帝問起自己今日的案子,心中暖意被一股驚詫替代,自己才將將把這‘鬼魅夜行’的案子和一班九門衛的尸體帶回御前司,皇上居然已知曉案情,忙起身稟報道:“啟稟圣上,今日江霖城內一班執勤的九門衛被殺于內城,這一班九門衛周身無絲毫傷痕,可微臣以內力探查幾人內臟,卻發現這些九門衛是被高手以內力震碎心脈而亡。”

讀書者_書迷正在閱讀:、、、、、、、、、


上一章  |  且聽劍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