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讓你鎮壓反賊,沒讓你當反賊第184章 土地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讓你鎮壓反賊,沒讓你當反賊 >>三國:讓你鎮壓反賊,沒讓你當反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4章 土地問題

第184章 土地問題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12日  作者:陳喵嗚  分類: 歷史 | 歷史穿越 | 陳喵嗚 | 三國:讓你鎮壓反賊 | 沒讓你當反賊 
小說名稱

小說作者

關鍵字



“青州的莊稼,為何不容易種植?”

楊昭還是第一次聽到,關于青州農業的問題。

李儒說道:“我曾了解過,好像是這里的土壤不行。”

土壤?

楊昭想了一會,突然想起這里是華北平原,后世地理課上,老師似乎提到過,在華北平原,有部分鹽堿地,土地相對貧瘠,不怎么適合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

只能種植一些,耐鹽堿的糧食作物,比如高粱等。

楊昭終于明白,為何城外的田地里,農作物是以高粱居多,原來被土壤限制了。

古代對土地的改造技術不怎么好,肥料等東西,完全沒有,全靠古人摸索出來的經驗,利用各種方法盡可能地改良土壤,或者適應鹽堿地的情況。

古人對鹽堿地的治理,方法一般是開溝排鹽、淤灌壓鹽和種稻洗鹽等。

開溝排鹽,在北海比較常見。

楊昭攻打黃巾的時候,在外面經常可以看到那些溝渠,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洗去泥土里面的鹽分,早在《呂氏春秋》就有記載。

淤灌壓鹽和種稻洗鹽,暫時還沒看到,楊昭也不清楚,這個時候的北方,流不流行種水稻,或者適不適合種植水稻。

只是一種方法,來治理鹽堿地,肯定不行。

現在沒有化肥,有機肥又不懂如何利用,莊稼的收成會比較低。

“青州的土壤,的確不太行。”

楊昭微微皺起眉頭。

他開始自我懷疑,其實不應該選擇從青州開始,這里有限制農業的條件,不過鹽堿地方面,還是可以治理,道:“我們回去找文和商量該怎么做。”

回到衙署。

賈詡很快來了,聽到想要屯田,但有土壤的限制,也皺起眉頭,一會后說道:“按照北海原有的方法耕種,就算大量屯田,能收上來的糧食也不會很多。”

古代里面,特別是亂世,糧食最重要。

一旦開始大規模的打仗,就算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到時候還會出現通貨膨脹,糧價高了,錢越來越不值錢,更買不起糧食。

“我認為征兵可以繼續,我們現在的糧食,還能支持征兵。”

楊昭對于兵力比較依賴,軍費的支出不會減少,有兵了才有安全感。

現在他和甄氏互利合作,就算糧草不足,還有甄氏作為后盾,能支撐一段時間,然后盡快把鹽堿地治理好,補上糧食這塊短板。

賈詡贊同道:“兵是必須要征,如果不征兵,我們很難發展下去,也難以應對外部的壓力,但是在軍費上面,我認為有一個方面需要調整。”

楊昭道:“文和請說!”

賈詡說道:“就是撫恤問題。”

“主公制定的撫恤策略,以后對軍費的消耗會很大。”

李儒也想調整這一點,很贊同賈詡的提議。

對于陣亡、因傷退役士兵撫恤金的發放,很多諸侯都會做,但他們只給一次,給完就算了,楊昭的做法,是每年都給,并且每年給的,比別人,包括朝廷一次給的都要多。

以前在良鄉、在洛陽,人少的時候不覺得怎么樣。

現在發展起來,人越來越多,每年都得支出一筆撫恤金,很拖他們的后腿。

“現在領撫恤的家庭,還不是很多,適當地做出調整,降低撫恤的水平,是最合適的。”

賈詡繼續說道:“以后主公的兵力會越來越多,打仗陣亡的士兵多了,給的撫恤數目會很龐大,萬一我們承受不過來,降低了標準,領取撫恤的人習慣高標準的,降低之后容易導致民心不穩。”

楊昭眉頭一皺。

可以理解賈詡這番話。

比如你一直資助一個人,每個月給他三千塊,給了一段時間后,你的資金出現困難,給不起三千,只能給一千五,甚至不給,那個人不會感激你,反而會怨恨你。

賈詡的說法,與此同理。

楊昭當時考慮的沒有那么多,只是想拉攏部分幽州的人心,方便圖謀大事。

隨著發展的進行,暴露出來的問題會越來越多。

“你們認為,該如何調整?”

楊昭問道。

李儒建議道:“和天下諸侯一樣,一次性給所有撫恤,情愿多給一些,也不要每年都給。”

他的想法是最直接的。

董卓部下的士兵,還經常得不到撫恤金,對此早就習慣了。

賈詡說道:“我建議削減撫恤,給少一些,再制定一個期限,比如五年之內可以領取,超出五年就停了,畢竟士兵為我們拼死打仗,戰死沙場,或者因傷退役,我們不能寒了家屬的心,也能為主公樹立仁義,籠絡民心。”

楊昭考慮了一會道:“按照文和的標準去做,等會我寫一份書信去良鄉,北海郡這邊,直接執行。”

他們在北海的兵不多。

大部分是從孔融手里接過來的。

另外當初的宿衛,許家莊的莊丁和高順、張遼投降的士兵,甚至是西涼兵,這些士兵的撫恤,從北海發出。

雖然很多跨州和跨地盤了,但是能聯系的,會盡可能聯系上,無法聯系的就算了。

以前從幽州帶走的士兵,依舊是田疇那邊發撫恤。

“好!”

賈詡和李儒點頭道。

撫恤的事情,暫時確定下來。

賈詡又道:“征兵方面,我和文優會親自去做,不過北海一郡,能養起來的兵力,我和文優算過了,差不多就是我們現在的士兵數量,如果主公有甄氏的支持,還能往上提,最多再征一萬人。”

“一萬人!”

楊昭算了算,加上這一萬人,可以擁有三萬六千多的兵力,道:“那就先征一萬人,你們去安排,至于屯田方面……”

李儒道:“先治理好土地,才能屯田。”

怎么治理土地,又是個麻煩。

賈詡和李儒二人,認知有限。

他們苦思了一會,可以想到一些古法,但有局限性。

“當年韓國為了消耗秦國的國力,讓其無法攻打韓國,曾將鄭國送去給始皇帝。”

“始皇帝利用鄭國,在關中開挖溝渠,發展農業。”

“從那時開始,關中就有了利用河流沖刷而來的淤泥,形成淤田,種植莊稼,這個方法在關中和三河地區,至今還在使用。”

“關中的土壤,和青州的有點類似,此法可以借用。”

“但需要考慮的也很多,比如河流的汛期,還有對雨季的判斷。”

“我們北海郡,處在下游,中上游沖下來的泥土頗豐,但青州的百姓,似乎利用的不多。”

李儒又提出自己的意見。

他說的,正是淤灌壓鹽法。

適當引濁放淤,通過淤灌改善鹽堿地,其害會變為利,土地鹽堿度下降,土壤肥力提高。


上一章  |  三國:讓你鎮壓反賊,沒讓你當反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