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屹:、、、、、、、、、
李文軍:“火藥驅動是一種。加速設備的選擇需根據測試目標及應用場景來綜合考量。比如氣體炮,用壓縮氣體的高壓驅動彈丸加速,通過調節氣壓和炮管長度控制速度。適用于中低速的工程驗證如防彈玻璃、汽車材料。還有電磁炮。電磁炮又分為軌道炮,線圈炮和重接炮。我們用的就是磁力軌道炮。電磁炮具有超高速和精準控制的優點,所以一般前沿研究首選它。還有就是你說的火藥炮。這個方法低成本,很靈活,一般用于常規防彈材料測試需求。”
今天的測試地點選在兵工廠。
畢竟所有測試設備都在這里。
那個磁力炮是個磁力發射器跟長長軌道構成。軌道的末端就是用混凝土塊和鋼質基座固定的玻璃。‘
為了盡量還原使用的場景。他們還把那個玻璃做成跟磁懸浮列車車頭擋風玻璃一樣大小。連周圍固定嵌套的材料也選用了跟列車車頭一樣的材質。
這一次實驗的速度為時速300公里。
本來汪德福他們要直接上時速500公里的實驗,被李文軍按住了。
李文軍暗自腹誹:這幫人有時候樂觀得像個傻子,總是想一步登天。
等大家都到齊站好,實驗場上清場之后,有人揮了一下綠旗。
這邊啟動了電磁炮。
在軌道上加速到規定值之后,1kg的鋁彈便射向了玻璃板。
這個鋁彈采用6061鋁合金制造,形狀是一個頂端為半球形的圓柱體。彈體的直徑與長度比例為1:3。確保質量精確控制在誤差±1范圍內。
“嘭”的一聲悶響。
玻璃完好無損。
汪德福和教授激動得直握手。
汪德福:“再來試試500公里/小時。”
李文軍這一次沒阻止。
結果鋁彈打在玻璃,玻璃立刻爆裂成了渣渣。
汪德福滿臉沮喪:“唉,還是沒有達到。到底是哪一步出問題了。”
李文軍說:“大哥啊。有沒有一種可能,在一塊玻璃上連續打兩次,跟打一次是不一樣的標準呢?”
汪德福:“啊,是的。李董說得有道理。”
李文軍:“下次你們能不能一次多做幾塊,就可以測試好幾種速度的鋁彈。”
汪德福:“主要是做出來以后太高興了,迫不及待想試試。”
出來的時候,李慎行又開啟了問答機模式:“他們剛才說的抗熱震性是什么意思。”
李文軍:“當材料表面與內部因溫度變化速率不同的時候,比如高溫物體突然遇冷,或者低溫物體進入高溫環境,會產生熱膨脹和收縮的不均勻性,導致內部出現拉應力或壓應力。若應力超過材料強度極限,就會引發裂紋甚至破碎。抗熱震性就是材料抵抗因溫度梯度導致的內部應力而不發生開裂、破碎或性能顯著下降的能力。也叫熱沖擊抗性。”
李慎行:“什么時候會出現這么割裂的情況?”
李文軍:“比如戰斗機高速飛行時,表面會因氣動加熱升溫至200300℃,然后突然進入50℃的低溫云層。比如
航天飛機從太空返回,原本絕對零度的表面溫度會驟升至1600℃。”
李慎行:“這怎么測試。”
李文軍:“把檢測目標加熱扔進低溫環境里。這樣冷熱循環,然后用儀器測量目標的各項指標的變化。”
李慎行:“他們總說現在這個玻璃離太空透明觀察艙的要求還太遠。到底航天飛機的舷窗要求有多高。”
李文軍:“舷窗不是單一材料制成,而是是多層復合結構的特種材料體系。需同時滿足極端溫度耐受、抗微隕石沖擊、抗空間輻射、高光學性能等嚴苛要求。就光空間輻射這個也遠高于高鐵和磁懸浮列車擋風玻璃要求了。中間還要有加熱絲布線,通電后均勻升溫至5080℃,防止玻璃表面結霜或結冰。有這么多種功能復合之后,還要保證確保光學成像清晰度。確保航天員在觀察艙和攝像頭里可以拍到宇宙的清晰保真照片。”
李慎行只咂舌搖頭:“真是既要又要。太可怕了,能實現嗎?”
李文軍拍了拍他和李謹言的肩膀:“能的。不過,就算我們這代人做出來了,你們這一代人也要想辦法讓它更完美。這就是傳承和接力。這就是我讓你們參與所有研發的目的。”
李慎行看了一眼李謹言:“你說呢。怎么辦。”
李謹言:“加油唄,還能怎么辦。”
何思齊都來“文軍新城”一年了,李謹言和何思齊卻沒有半點要結婚的意思。
一向尊重孩子意愿的李文軍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感覺像李謹言在吊著何思齊,不想負責一樣。
他找了個晚上,特地把李謹言叫回來吃飯。
李謹言知道李文軍有重要說,所以飯后坐在茶室里,聊了幾句后就默默等著李文軍來講。
李文軍:“你跟思齊的感情還好吧。”
李謹言:“挺好的。”
李文軍:“那是不是該向何思齊求婚了。本來這是你的自由,不過總拖著也不好。”
李謹言:“還沒想好。我們兩個都不想要孩子。”
李文軍一愣,下意識就問:“為什么?”
李謹言:“沒什么,就是不想要。如果你們不答應這件事,我就打算單身一輩子。”
李文軍的頭開始疼了。
給他太多自由果然也有副作用。
李謹言說:“以后李宜修的孩子也可以繼承家產。”
李文軍皺眉:你要不聽聽你自己說的什么話?
李宜修才多大?
你現在生娃,孩子我還有力氣幫你調教。
等到李宜修結婚生孩子的時候,我都六十多了,搞不好都被掛在墻上了。
你讓我怎么放心?!!
李謹言接著說:“何思齊也沒有意見。我覺得我們兩現在這樣挺好的。在一起開心的時候開心,不在一起又各有各的生活。”
李文軍覺得很頭疼。
那天說傳承和接力,其實就是想對李謹言潛移默化。
現在發現,完全沒有用。
那些什么“不生孩子老了以后誰來管你”這種話跟李謹言說也沒有用。
畢竟連他自己都覺得,老了以后有機器人,不需要人伺候他。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