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魔都的魏老板,白夜追兇的宣傳暫時還沒開始,然后就處理了一些工作。
其中之一,就是橙貝殼報上來的如懿傳版權問題。
這個是已經磨了小幾個月了。
當初甄嬛傳大火的時候,作者流瀲紫趁熱打鐵搞了一部后宮如懿傳。
為了能夠手握版權,她甚至沒有在網站連載,而是選擇實體出版,于是就被魏老板給盯上了。
當時,甄嬛傳雖然火,但還沒到封神的地步。
后宮:如懿傳又是剛出爐不久的新書,再加上魏老板當時也算是網文改編小能手,加上價格是當時的最高市價,很輕松就拿下了版權。
然后,后宮:如懿傳的影視版就一直沒動靜。
流瀲紫雖然覺得可惜,但也沒多難受,畢竟時下網絡IP大火,被囤積的網文和版權太多了。
這個錢是不能省的,哪怕改名換姓,把如懿傳變成青櫻傳奇,或者來一個掛羊頭賣狗肉,把故事背景挪到明朝重編一個劇本都不行。
不過他這一精彩發揮,反倒是把魏老板架上去了。
這其實已經是新麗非常高興的局面了,他最怕的就是魏陽想拍如懿傳,那是一點辦法沒有,但魏陽愿意賣,那就簡單了,大家就慢慢劃價嘛。
但魏老板不拍,架不住有人看甄嬛傳眼饞,一直盯著這個項目。
人數還不少,包括之前的范小胖都有想法,但最積極的還是新麗。
直到今天,橙貝殼認為爭取到這個條件不錯,才來報告魏老板。
所以新麗不會干這種蠢事,他們想干,人家作者也沒必要跟你們冒險。
新麗無所謂,但這里面有一個企鵝。
不但開出了業內最高的版權轉讓費,并且給予藍鯨魚1520的投資份額。
真特么會砍價,放橙貝殼有些可惜了,應該提拔到藍鯨魚乃至其他重頭公司,最大限度發揮他的長處。
這種賠本買賣,光是賠點錢也就罷了。
他們直接找到流瀲紫,讓她親自做編劇,搞定了如懿傳的劇本。
橙貝殼心態輕松,賣得了最好,賣不了拉倒,如懿傳又不缺買家,大不了就自家拍。
企鵝和新麗走的很近,據說還入了股,如懿傳就是企鵝看中的項目,期間也出了不少力,視為盤中餐,哪容得PPTV搶食吃。
能不能拍,得魏老板點頭,并且支付一筆不菲的版權轉讓費。
新麗和企鵝就被動了一些了,上次去倒是也可以,但這項目之前的準備鋪墊全都沒了。
新麗不缺錢,這個項目起碼幾個億的資本,拿個小幾千萬買版權在承受范圍之內,讓渡一些投資份額給藍鯨魚也無所謂,他們一家也吃不了,藍鯨魚口碑一直好,是不錯的合作伙伴。
魏老板看到這個合同都有點頭皮發麻,這個負責談判的是個人才。
但PPTV參與進來,乃至成為如懿傳的播出平臺就比較麻煩了。
所以十分霸道,錢要給,投資份額要給。平臺也要分一份如懿傳的熱度。
具體情況魏陽不清楚,這種級別的項目不足以他過問細節。
但要是PPTV花大價錢拿下如懿傳,那他豈不是冤大頭了。
魏陽同意了,就此實行。
這簡直把版權法不當回事,一告一個準。
最關鍵的是,魏陽對如懿傳并沒有死抓在手上的意思,沒成功主要是條件談不攏。
更可怕的是,這部劇后來還因為篡改歷史被責令下架了,又過了幾年,因為槽點太多又被網友們翻出來集體吐槽,連帶著在華娛風光了幾十年的周公子都走下神壇。
然后魏老板才知道,橙貝殼可是把新麗逼的夠嗆,狠狠出了一波血。
惹魏陽這種傳媒大佬,算是瞎了心了,不把這部劇摁死,以后魏老板也甭混了。
乃至成績和口碑被死丫頭蹭熱度搶拍的延禧攻略吊打。
除非花大價錢,那還不如直接買版權呢。
而且眼看甄嬛傳,以及今年的明宮攻略這些宮斗題材紅得發紫,他們對如懿傳真眼饞,于是,最后竟然讓步了。
魏老板清楚的記得,如懿傳的成績可沒有現在預期的那么好,空有一個豪華陣容,但撲的無聲無息。
魏陽不同意,那就接著談,或者干脆拉倒。
橙貝殼就請示了他一下,魏陽覺得可以賣,但是這個項目有搞頭,可以想辦法多撈點油水,余下就是橙貝殼自己的發揮。
但劇本搞出來,可版權仍在魏陽名下的橙貝殼文化公司。
而橙貝殼也不知道怎么領會的魏老板的指示,覺得如懿傳前景不錯,PPTV作為自家平臺肯定要沾光。
他從始至終,只是想讓如懿傳的版權多賣點錢,然后吃點投資份額。
PPTV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公司,而且公司買這部劇賠的錢真未必比他投資如懿傳賺的多,畢竟還要考慮廣告。
甚至可以考慮PPTV為播出平臺之一,這也是雙方主要談判的關鍵所在。
而且就算你玩的高明,擦邊球成功,這招頂多可以欺負欺負小公司或者行外人,最后賠點錢拉倒。
雖然這輩子有魏陽在,如懿傳售價未必能刷新歷史記錄,但價格肯定也是十分美麗,趁機賺點零花錢,又能買幾套別墅給兒子放奶粉了。
但魏老板丟不起這個人,他一向以精明著稱,這次談判也大占便宜,臨了臨了翻了車,豈不成了聰明反被聰明誤。
“平臺播出權就算了,再爭取一些投資比例,把版權費也折算投資進去,然后塞幾個演員。”
魏陽很快作出指示,相信新麗和企鵝知道PPTV不搶如懿傳,愿意在投資額度上進一步退卻。
但這樣就顯得有些反常了,連橙貝殼負責人都不太明白魏老板的意思。
魏陽也不想過多解釋,便找了一個勉強說得過去的借口。
“我大致看了看劇本,不太滿意,倒是項目,有大賣的樣子。”
橙貝殼負責人也是行內老手,聞言秒懂。
如懿傳外表好看,能賣高價所以值得投資,但內在不行,成為爆款的幾率低,不值得購入播出。
&t;divtentadv說白了,這是兩個視角,一個是片方,一個是平臺方,前者賺錢,后者賠錢。
由于魏老板這幾年一直“自產自銷”,導致大家漸漸開始以PPTV為主視角,更偏向于平臺方考慮。
其實單純投資影視,撈一筆就走才是魏陽麾下幾個公司的老本行。
“我明白了。”
負責人根本沒有詢問魏老板為啥不看好如懿傳,他麾下這幾家影視公司的大部分人對魏老板有著盲目的自信。
魏陽說不看好,那就肯定有毛病,照魏老板的指示做事就行了。
“等談好了項目,你們找翡翠蝦的人跟進,藍鯨魚就算了。”
“好的。”
負責人又應一聲,對如懿傳的評價就更低了。
魏老板沒讓藍鯨魚摻合,讓純賺錢的黑手套翡翠蝦和他們負責版權的橙貝殼出馬,對這部劇不是一般的不看好啊。
要知道,這幾年隨著藍鯨魚的名號越來越響,本身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參與項目越來越多,投資門檻也開始拉低。
不再一味的像當初那樣高標準的追求精品質量,說的過去的項目就可以投資。
但爛片是絕對不碰的,基本都是翡翠蝦或者其他皮包公司,單純的影視投資,也不影響魏老板和藍鯨魚。
如懿傳讓翡翠蝦出馬,有點等同于爛片的意思,這個甄嬛傳續作,真有那么拉嗎?
真有!
魏陽在橙貝殼走后,特意翻出來當初抱到他手里的劇本,大致看了看,忍不住搖頭。
很多人說如懿傳爛是作者擔任編劇的緣故,這話有些偏頗。
流瀲紫水平還是有的,很多甄嬛傳封神的情節和臺詞,都是她寫的。
但有時候作者一個人創作,就容易自嗨,所以就需要另一位資深編劇給其查缺補漏。
甄嬛傳就找了另一位編劇也是導演鄭小龍的老婆王小平,針對流瀲紫的劇本進行優化。
所以沒必要埋汰流瀲紫,神話王小平和鄭小龍,后二者主編的羋月傳質量也談不上多經典。
偏偏三人聯手的甄嬛傳,走上神壇,經久不衰。
這就說明多人計長,而且作者編劇也不是每個作品都能保持高水準,有巔峰有低谷是很正常的事。
毫無疑問,甄嬛傳是流瀲紫的巔峰作,如懿傳就差了些,又缺了好搭檔,那就更雪上加霜。
劇本本來就先天不足,如果導演編劇再壓不住場子,碰上一些想改劇本自我創作的主演,翻車也不可避免。
藍鯨魚這些年,出品眾多作品基本保持在水準之上,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魏老板嚴禁改劇本。
藍鯨魚的很多劇本,要么經過魏老板的審查,要么經過很多編劇和導演制片人的聯合審核。
這就導致劇本的問題很少,且在水準之上,沒有修改的必要性。
當然,真拍起戲來很多靈感和演員創作不可避免,所以也不是一字不能改。
前提是不能大改,而且必須經過跟組編劇乃至導演的同意。
所以,藍鯨魚的大部分劇組都會派跟組編劇,作為創作劇本的一員,編劇是最了解劇本的人,很清楚的明白這個改動需不需要,且影不影響劇情和角色,會不會制造成沖突。
如果利大于弊,那就可以修改,反之,那就不許改。
這個規矩是定死了的,哪怕是劉施施、趙麗影、范小胖也都要遵守,出了問題,魏老板會追究跟組編劇和導演的責任。
這個規矩看似死板且不藝術,但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通過審核的劇本,質量都是沒問題的,導演水平不是太差,幕后團隊給力,演員配合老老實實的拍,那么就能保證下限。
反之,導演和演員根據自己的想法,各種修改劇本,倒是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
這和韓國的編劇中心制有點相似,但也不全然一樣,更像是編劇出身的魏老板,以自己獨特的優勢對相關項目劇組的控制和改革。
然而事實證明,魏陽的這個做法是對的。
不排除一些優秀演員和導演確實更具想法,部分思路比劇本還要出色,但絕大部分的導演和演員沒有這個能力。
偏偏他們還人菜癮大,強行自嗨創作,或者出于私心瞎改一通,給自己爭取利益,魏老板防的就是他們。
因為這個不通人情的死規矩,導演和演員們沒辦法作妖,藍鯨魚出品和參與的大部分作品才一直質量在線。
魏陽認為,如懿傳這個劇本如果后來不改,未必會爆,槽點也免不了,但也不至于被損的那么慘。
說起來,范小胖這回還得好好謝謝他,不然她要是拍了如懿傳,挨罵的就是她了。
不過不要緊,記在小本本上,回頭如懿傳要是還翻車,他就拿這個找范小胖算賬
新麗那邊雖然有些感到疑惑,但還是同意了橙貝殼這邊的要求,正式拿到了版權。
圈子里沒有秘密,很快甄嬛傳姊妹篇如懿傳開始籌拍的事成了業內熱門話題。
大量女演員開始找門路,當紅花旦希望爭取到女主這個角色,一般的女演員和新人們則盯上了配角。
甄嬛傳的配角可是紅了不少,特別是那幾個被珊瑚收編的小花,現在勢頭都不錯,如懿傳自然被大家視為新的“登天梯”,就連藍鯨魚系的部分藝人都動了心。
比如魏陽就知道糖嫣想爭取如懿傳的女主,樓藝瀟則考慮重要配角妃嬪,還有惦記上男主乾隆的男明星。
但就在圈內因為如懿傳而激動的時候,另一則消息又引爆了整個業內。
魏老板的新作已經開始籌備,并已經開始對外選角。
據說,魏陽這次的新作比較偏現實文藝,所以不打算用太多明星,更偏向于實力派演員。
而且格外說明不看重名氣,小演員和素人乃至算是優勢。
這個條件其實可以理解,部分現實題材的劇組就不喜歡用觀眾的老熟臉,覺得沒有驚喜,反而沒啥名氣的小演員和素人,觀眾比較陌生,更具真實。
此則消息一出,藍鯨魚的報名郵箱差點被簡歷給擠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