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誰實力派呢334 魏陽的身家和一人一個大紅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罵誰實力派呢 >>罵誰實力派呢最新章節列表 >> 334 魏陽的身家和一人一個大紅包

334 魏陽的身家和一人一個大紅包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胖一點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胖一點 | 罵誰實力派呢 


“再見,小撒老師。”

魏陽揮別了滿臉復雜的撒貝寧,后者剛才直接被他一句話干破防了,整個人都忍不住懷疑人生,到節目結束來告別,還有點迷茫。

回到車里坐下,魏陽翻著手里的手機的一些新聞,忍不住罵罵咧咧。

“我非找個律師干他們不可。”

之前錄制《開講啦》,魏陽說自己對錢不感興趣肯定是裝逼搪塞,但唯有一點是真心實意,那就是對福布斯的不滿。

《泰囧》狂賺,他本來就是風云人物,福布斯那倆榜單簡直是火上澆油。

富豪榜其實還好,畢竟上面還有一幫大佬撐著呢,而且有一定的非實質資產參考,例如公司估值巴拉巴拉,并不算特別夸張。

畢竟這兩年藍鯨魚的發展不是鬧著玩的,哪怕公司的核心是魏陽自己,但能到這個體量,本身也不容忽視了。

以上市不久的光線舉例,這家公司在影視制作方面是肯定不如藍鯨魚的,但發行和綜藝、傳媒等領域都有不俗發展。

目前光線的股票市值超過40億,甚至因為是《揚名立萬》和《泰囧》的主要發行方,巔峰股票市值一度逼近50億。

悔的光線的王老板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嘴巴子。

要是當初他聽魏陽的勸告,投資了《泰囧》,那么市值和實際利潤,足以讓光線乃至他個人的身價暴漲一大截。

再一想這個搖錢樹是他親自介紹給魏陽,王老板都有點自閉了………

目前來說,藍鯨魚的規模肯定是不如光線的,本身發展就是更多的是深耕影視制作和藝人經紀。

但比不上光線,但也不會差太遠,更關鍵的是,藍鯨魚利潤率極高,尤其是2012年幾個項目,瘋狂撈錢,甚至可以算是娛樂圈最賺錢的公司。

這種公司就算資產和規模不如,但核心業務太亮眼,也會被市場極為看好。

業內估算,藍鯨魚如果上市,市值最低30億,稍有利好,50億并不算難。

再考慮到公司和魏陽的未來前景,以及現在瘋狂崛起的文娛市場,大有可為,甚至可能成為一支妖股。

如果按這么算的話,坐擁藍鯨魚絕大部分股票的魏陽,身家還是被大大低估了。

如果按照正常預估,給魏陽弄一個50億的身家也不為過,只不過這些錢相當比例都是虛的。

對魏陽而言,除非藍鯨魚上市,不然這樣的預估沒有意義,也解釋的清楚。

但福布斯名人榜收入第一,是實實在在的計算收入,實際暴露了他的大概年收益。

并且如果只是國內榜單第一也就罷了,魏陽以前也不是沒拿過,但這次搞了一個世界第一,動靜就太大了。

就連日本、韓國乃至歐美的一些媒體也做了相關報道。

有的表示質疑,覺得這個數據是假的,有的驚訝于一個明星賺錢能力之強。

國內就更不用說了,簡直炸了鍋!

他們不會看絕大部分的收益都是來自于影視投資或者是公司分紅巴拉巴拉,只會看到魏陽一年賺了10億。

這就是不講武德,完完全全把他架在火上烤,所以魏陽甚至琢磨起和福布斯打官司。

目的倒不是讓福布斯道歉或者什么,而是想逼迫對方讓步,更改規則。

想辦法把他個人和公司剝離開來,只計算他的個人收益,公司所得為資產,不計算入內。

或者是干脆把他從名人榜踢出去,他現在的層次沒必要在待在名人榜。

不然以后每年來這么一出,動輒年收入幾億幾十億,遲早讓人盯上。

公司再值錢,賬面的資金再多,有的是辦法糊弄解釋,甚至搞兩個項目,賺10個億,“投出去”12個億,一下就變成窮光蛋。

如果把個人純收益列出來,那就太敏感了,而且不好操作。

聽起來是掩耳盜鈴,但有時候,缺的就是這個流程………

從央視離開,魏陽返回魔都,隔日就在魔都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行了《泰囧》的慶功會。

第一部破10億華語電影出自藍鯨魚之手,這是里程碑的成就,不好好吆喝吆喝,提升公司的影響力,那就太虧了。

魏陽同《泰囧》三個主創一起打碎了雕刻著10億的冰雕。

“各位辛苦了。”

慶功宴上,魏陽親自和徐征三人碰杯,慰勞感謝。

《泰囧》火爆上映期間,三大主創也一直忙著路演,特別是徐征,要不是慶功,現在還忙著呢。

“這部電影離不開各位的貢獻和付出,我和各位老板提議商量了下,備了一點心意,還望笑納。”

說著,魏陽取出三個信封,按照名字交給了徐征三人。

《泰囧》基本上算是他個人投資的,但明面上魏陽一直在說是和幾位老板合作,算是分擔一下火力。

“《泰囧》大賺,說明咱們幾位在一起是有財運的,以后多多合作,一起發財。”

“魏總多提攜。”

《泰囧》大爆,徐征幾人名氣聲望大增,不再是昔日阿蒙,但還不敢在魏陽面前擺譜。

他們獲利,魏陽獲利更大,

說來也搞笑,這部電影明明是徐征自編自導自演,按理說功勞最大,但在很多人眼里,魏陽卻是居功至偉。

還有人信奉他卓越英明的眼光,所以想找徐征合作的很多,找魏陽合作的更多。

在很多人看來,徐征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魏陽這種尋寶眼并將《泰囧》營銷成功的才是真神。

魏陽以往拍戲賺的再多,也沒有一部《泰囧》點石成金顯得震撼。

這種略帶傳奇和暴富的戲劇性橋段,太牽動人心了。

魏陽陪著幾個人聊了好一會,聽到一個領導過來,才匆匆離開,這時候徐征幾個人對視一眼,拆開了信封。

信封很薄,只裝了一張支票,黃薄和王保強都是200萬,而徐征的是1000萬。

“魏老板大氣啊。”

黃薄笑了笑,他出演《泰囧》的片酬不過是300萬,現在又拿了一個“大紅包”,自然十分滿意。

王保強就更不用說了,他的片酬更低,加上這個“紅包”,相當于雙倍片酬。

兩個人都是演員,正常來說,拍完戲拿完片酬,這個項目是賺是賠和你沒關系了。

當然,也有個別老板比較大氣,賺了錢會封個紅包,但數目這么大的確實極為罕見,王保強最開始還以為自己看花眼了。

不過想想也可以理解,《泰囧》畢竟賺的太多了。

與之相比,他們的片酬就不太顯眼了,難免有些心態失衡,再加上魏陽有心拉攏合作,封個大紅包,日后好相見,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黃、王是演員,本身又有片酬,拿200萬就不少了。

徐征情況比較特殊,這1000萬都不能算是紅包了,而是某種程度的分紅。

原本按魏陽的意思,是給他2000萬的,畢竟“囧系列”還用得著他。

但后來覺得數目差距太大,容易讓黃、王多想,這本來沒啥,偷偷給就是了。

更關鍵的是,藍鯨魚接到了一個訴訟,發現徐征口口聲聲搞定的《人在囧途》的版權是假的,人家現在要求賠償。

藍鯨云已經咨詢過了,這官司打贏的可能性不高,至少得花小幾百萬。

所以魏陽大手一揮,徐征的2000萬就變成了1000萬。

媽的,空手套白狼套到他頭上了,要不是現在不想鬧僵,1000萬魏陽都不給他………

而相比于黃薄和王保強的滿足,徐征對這1000萬并不算滿意。

還是那句話,大家的角色不同,兩人是演員,片酬之外的獎金已經是意外之喜,而徐征是整個項目的核心,他自認對這個項目功勞很大。

魏陽拿4個億,他分1000萬,心里肯定不爽。

然而此時的徐征卻忘了,他已經拿完了導演和演員的錢,按合同來說,這1000萬都不用給他,雙方的合作并不是股份制,而是雇傭制。

徐征拿來一個項目,并以此為由,謀求某方面的報酬和職位,魏陽予以滿足,他拿到自己的報酬和權利,項目是賺是賠和他無關。

魏陽賺的多,但資金和風險是他承擔的。

現在光看《泰囧》賺了,徐征覺得虧了,但如果《泰囧》賠了呢?

徐征拿著片酬導演費抹嘴走了,窟窿得魏陽來填。

但哪怕徐征明白這個道理,也很難避免這個想法,就像當年魏陽在藍鯨魚給鄭董打工,后者吃大頭,他喝湯,心里也難免嘀咕。

這種事沒辦法平衡,尤其是野心比較大的,你就是分3000萬,分1~2個億,他還是覺得虧。

只不過現在的徐征是沒有足夠的底氣,也不敢和魏陽叫板,不滿也得壓在心里,等羽翼豐滿再說。

而魏陽其實是了解徐征的性格的,這1000萬主要是傳達一個千金買馬骨的態度,表示魏老板不會虧待人。

說白了,是做給別人看的,徐征個人滿不滿意其實不重要。

現階段徐征雖然打了一個翻身仗,但底蘊尚淺,版權團隊什么的也都在魏陽手里,短時間內只能老老實實。

等讓他再搞一兩部電影之后,榨干了魏陽預期的價值,留不留的住徐征,魏陽其實無所謂。

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和徐征深交,大家合作賺點錢,干得好就繼續,干不好分道揚鑣………

(本章完)


上一章  |  罵誰實力派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