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81章 北京和會,瓜分大清(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1章 北京和會,瓜分大清(求訂閱,求月票)

第481章 北京和會,瓜分大清(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大明共和十一年正月,北京,西苑,李大將軍行轅。

時隔多年,再次來到這座位于紫禁城之畔的皇家園林,李中山李大將軍的心態,卻是大大不同了。

因為他的大將軍節旗,現在就在西苑瓊華島白塔山上的白塔上空獵獵飄揚了。而在西苑之內,三海之畔,來來往往的,大多是穿著大明紅色軍服的明軍官兵。

李中山統領的明軍,已經在大明共和十年的最后一個月,成功進入了北京這座前明帝都,而他的大將軍行轅則干脆擺進了紫禁城邊上的西苑。

不過大明現在還不是北京唯一的主人!

除了明軍之外,還有吳周的軍隊和“國籍不明”的北洋軍。而且吳周軍和北洋軍都來得比明軍還早,其中北洋軍是十一月初二進入北京城的,還在北京城內搞了一場北京起義,把大清太皇太后布木布泰和皇太子保清給趕跑了!

而吳周軍是十一月十八進入北京城的,比楊起隆的北洋軍晚來半個月,不過人家也是憑著戰功進駐的——布木布泰派去救援常寧和楊皇后的五萬蒙古騎兵和一萬正黃旗的新軍,就是給馬寶馬老爺子指揮的吳周軍給打垮的,其中索額圖率領的正黃旗新軍還在走投無路之下向吳周投降,而科爾沁親王班第和科爾沁郡王畢里克圖都叫吳家的竹槍騎兵給捅死了!

另外,吳應麒還派出了大將吳之茂率領兩萬步騎從昌平州出發,奔襲并襲取了大清上京開平府!

憑著攻占開平府和殲滅六萬蒙古滿洲聯軍的戰功,吳應麒當然也有資格帶兵進入北京城,坐上瓜分大清的談判桌了!

而李中山雖然來得最晚,是共和十年十二月下旬才到北京的。但他手里捏著的籌碼卻是最多的!大清的主力是被他打光的,大清攝政皇后是向他投降的,大清末帝康熙也是在和他作戰時被鰲拜之女刺殺的(官宣肯定得這么說),而且大清國治下的山東全部,直隸大部和河南一部,都被李中山的軍隊占領。

而且李中山的北伐軍光是一線部隊的人數就多達四十萬,遠比吳應麒、楊起隆手里的軍隊要強大!

不過既然楊起隆有北京起義之功,吳應麒有滅蒙滿聯軍和收復開平之功,李中山也就不能馬上撕破臉和他們開戰了不管怎么說,先禮后兵,談不攏再打還是必須的。

再說了,李中山的軍隊已經連續征戰了幾個月,還吞下了不少地盤。而且后路還被水淹了.現在黃河決堤之處需要封堵,新占領的地盤要消化,部隊也需要休整和補充。而且北方的天氣也太冷,淮軍、南軍都有點吃不消。怎么都要歇到四月五月,才能重新開始大規模的征伐。

所以李中山在抵達北京后,就決定召開一個瓜分大清遺產的北京和會,還請同他一起抵達北京的孔圣公孔毓圻出面,邀請各家各派,齊聚北京,共商瓜分之事。

而這各家各派,當然也不只是大明、大周、北洋三家,大清雖然亡了,但是那么大的地盤在那兒擺著呢!而且這些地盤并不都是由大清朝廷直屬的,有大量的地盤封給了大大小小的諸侯。其中一些諸侯手頭還有些實力,足夠他們在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談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西班牙、荷蘭、葡萄牙、英格蘭、日本這幾個大清的“盟邦”在天津衛都派駐了使團。現在大清一眨眼就沒有了,他們不得來瞅瞅?

大清可是第零次世界大戰十一國同盟在東亞戰場上的主力!

大清亡了,吳周眼看又要單獨媾和,這個東亞戰場還怎么支撐下去?

而且這段時間西方戰場的形勢對十一國同盟也非常不利,路易十四大殺四方,先是進軍羅馬,匡扶天主教,橫掃北意大利,后來又聲西擊東,佯攻西班牙本土,然后實取西屬尼德蘭。雖然英國、荷蘭、神圣羅馬帝國一起出兵和路易十四開戰,但是路易的法軍以一敵四,依舊游刃有余。

在1683年的夏季戰役中,法軍還大敗“英、荷、德、西”聯軍,接連攻占布魯塞爾和安特衛普,并且給予洛林公爵指揮的6.5萬神羅大軍以毀滅性的打擊,擊斃和俘虜了其中的5萬!

由于神羅在西屬尼德蘭戰場上遭遇的重大損失,使得一直想在中歐搞一波大的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也開始蠢蠢欲動——在原本的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早就對神羅下手了!但是這兩年,由于吳周的平西大將軍吳世琮不斷入侵波斯,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感到了危險和瓜分波斯的機會,所以蘇丹穆罕默德四世推遲了西進計劃。

但是隨著大清滅國,吳周必須在東線單獨面對強大的大明,可能會將吳世琮的軍團調去東方,同時和波斯媾和。

一旦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顧之憂被解除,那么已經被法國人削弱的神圣羅馬帝國就有可能面臨來自東方的巨大威脅神圣羅馬帝國不僅是西歐屏障,而且還是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國最重要的兵源募集地!

如果德意志人都拜了真主,那西班牙、荷蘭、英格蘭還上哪兒去募兵?而且法蘭西的路易也有可能在神羅崩潰時高舉天主教大旗進軍奧地利,來個取神羅而代之。

到了那時,一個統治西歐、中歐的大帝國可就橫空出世了!

另外,西班牙王國在新大陸的統治也瀕臨崩潰!

阿茲特克共和國的軍隊在堂.卡門莊園戰役取得大勝后就越過南馬德雷山,開始步步逼近墨西卡谷地。而新西班牙的印第安人、混血白人,甚至一部分土生白人都被阿茲特克共和國的共和主義思想蠱惑,紛紛加入了阿茲特克共和軍!

新西班牙都有點岌岌可危了!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荷蘭、英格蘭、葡萄牙都有意盡早結束東方戰爭.所以,西班牙、荷蘭、葡萄牙、英格蘭四國駐天津的使團也都厚著臉皮來了北京。

至于日本使團日本的德川幕府理論上并沒有和大明開戰,但他們卻為西班牙、荷蘭、英格蘭提供了大量的雇傭軍,而這些雇傭軍被西班牙人、荷蘭人大量送到了杭州灣的灘頭,攻占了包括平湖縣城在內的七八座城堡,還向金山縣城、嘉興府城秀水、松江府城婁縣發起了幾次進攻,結果都被李中正擊退。

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雇傭兵不斷被送到平湖,前前后后投入進去的軍隊已經達到了六七萬之多!

可投入如此之多的情況下,卻沒能形成任何突破,還大有陷入塹壕戰泥潭的苗頭,現在想要撤軍都不大容易了。因為之前遠航美洲的大明海軍遠洋艦隊已經返回了西太平洋!還直接穿過呂宋列島,進入了中國南海,并且對荷蘭人在東印度群島和馬六甲海峽的統治構成了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無敵艦隊自然要南下去找大明海軍遠洋艦隊決戰,而它們一離開,被扔在杭州灣岸邊的日本雇傭軍的后勤補給就成問題了。

所以德川幕府也想趁著手里還有點本錢,盡快和大明媾和.如果能用平湖縣的土地換到一些“市賞”那就更理想了。

此外,在明清大決戰時,一直駐守在漠北烏蘭布通山的金帳汗噶爾丹也向北京派出了使團。噶爾丹的目的是想領有漠北草原和漠西草原,并且成為全蒙古“大大的汗”!

總之,現在的北京城就是一個各方勢力的代表云集的“權力游戲的牌桌”,各路玩家都想在這張牌桌上玩上一把!

而李中山作為這張牌桌上籌碼最多,底牌最大的玩家,當然也不介意在自己的軍隊休整期間和各方面玩上那么幾把.

今天,共和十一年正月十六,過完“湯圓節”的大將軍一大早兒就在他的小姨子,前任大清楊皇后的引領下,離開瓊華島,沿著冰封的太液池西岸一路南下,直往瀛臺島而去。

瀛臺島理論上是楊小彌的“軟禁”之處,不過這位被軟禁的前任大清皇后,卻依舊可以在西苑內自由活動,甚至可以出入大將軍本人居住的瓊華島,也可以在瀛臺島上見客——主要是見一些故舊親朋,譬如吳周丞相吳應麒,前任大清遼東總督納蘭明珠,前任大清遼東巡撫多隆,前任大清北洋大臣、朝鮮監國楊起隆,還有楊皇后的“好姐妹”阿努可敦(噶爾丹的妻子).

而今兒來訪的則是吳應麒和楊起隆,所以得到消息的李中山和楊小彌就一起離開瓊華島,然后徒步抵達了瀛臺島。

楊小彌安排李中山和吳應麒、楊起隆見面的地方就是瀛臺島上的涵元殿。

而在會面開始的時候,偌大的涵元殿里面就只有李中山、吳應麒、楊起隆、楊小彌和一個負責端茶倒水的尚淑英,攏共就五個人,其他所有人,都一律離開了瀛臺島。

“吳相爺,李大將軍,咱們可都是自己人,當年一起合力反清,如今總算大功告成!現在清國已經涼了,但是留下的產業可還不少,偌大的基業,該如何劃分,咱們是不是先商量一下?”

寒暄了一會兒之后,楊起隆話鋒一轉,就直接開門見山,入了主題。

“世凱,這次滅亡大清,主要是你和大明的功勞,我們吳周不過是幫襯了一下.這山西的土地,我吳周只取大同一府,其余長城以內,原屬于大清的土地,吳周一律不取。你看如何?”

吳應麒當然不敢要太多的漢地,畢竟大明現在惹不起啊!而且吳周缺少的也不是土地,而是人口,是可以跟著吳周西遷的人口。

李中山聞言則是微微一笑:“吳丞相,您還想讓美玉(吳世璠)當東吳末帝嗎?”

吳應麒臉色一陰,語氣也放沉了:“李世凱,你什么意思?吞了清國還不足,還想亡我吳周?”

李中山道:“昔日孫權曾經使諸葛直、衛溫將萬人浮海去臺灣,可惜在島上被瘴痢所害,病死了不少,最后只帶回數千土著,算是無功而返。中山每每讀到這段歷史,就替諸葛直、衛溫惋惜。其實從長江口往九州島而去,不過1500里海路,和去臺灣相差無幾。而且九州島上的氣候和中土相差不多,也沒有瘴痢之禍,島上早有土著和華夏移民雜居。吳軍如至,必可開辟一郡之地。諸葛直、衛溫登臺是黃龍二年,至東吳滅亡還有五十年。若能經營九州五十年,孫皓在吳亡之時,是不是可以泛舟入海,遠赴九州,再開東吳基業?”

“你想要我大周放棄祖宗基業,西遷到河中和蒙兀兒的不毛之地?”吳應麒早就知道李中山的心思,不過他還是不大甘心.雖然河中、蒙兀兒之地夠大,比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大得多。但是那里的人口太少,漢人更少。吳家跑去之后,想要經營出吳家在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的局面,可真是不大容易。

“河中、蒙兀兒之地可以不是不毛之地,”李中山扭頭看了眼豐姿綽約的楊小彌,“小彌,你是知道河中、蒙兀兒之地如何的。說說吧!”

楊小彌微微一笑,向吳應麒欠了欠身:“吳丞相有所不知,河中雖然干旱少雨,不利于農耕,但是卻有一處太平谷福地,因為有天山融雪滋潤,水土豐饒,不亞于四川天府.玄燁當日,也想將太平谷天府之地當成退路經營的。沒想到天命已盡,無福西去。吳丞相您可千萬別和玄燁學啊!”

李中山道:“吳丞相,我大明必須要一統中原的!吳周不如遷往葉兒羌故地以西,河中、蒙兀兒之地盡歸大周,以后西周、東明,互為兄弟之國如何?如果丞相覺得河中、蒙兀兒人口不足,盡管多遷一些去開平府和順天府的旗人,都可以跟吳丞相走!山西、陜西、甘肅的人口,吳丞相您想遷多少去西方,大明也不攔著!”

說著話,他又看了眼楊起隆。

楊起隆笑道:“吳丞相,您如果覺得這路費不夠.瑞信堂可以借出一筆款子,一千萬兩如何?您如果覺得搬家麻煩,可以讓山西的晉商幫忙,他們干這行可拿手了!”

吳應麒也在盤算,太平谷那邊的漢人(旗人)大約有20余萬,從北京、開平再拉20萬過去問題也不大山西的晉商團體大約可以遷過去10萬,科爾沁蒙古是游牧民,遷30萬人過去也不成問題。吳周自己的腹心地盤上總也能陸續搬過去五六十萬朝上。

另外,吳周之前已經遷移了大量的陜甘回眾和西域察合臺部、回部人口去了河中,陸陸續續也有二三十萬過去了。

以上這些加在一起,怎么都有200萬左右.

200人口,大約就是現在吳周在漢地總人口的兩成,即便加上河中和蒙兀兒地區的當地人,人口最多也就再翻一倍,能有400萬就差不多了。

況且,噶爾丹也瞄著蒙兀兒的草原,多半還得分出去不少這舉國西遷可實在不易啊!不行,得加錢!

(本章完)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