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71章 東平州有皇后,還有恭王!(求訂閱, 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1章 東平州有皇后,還有恭王!(求訂閱, 求月票)

第471章 東平州有皇后,還有恭王!(求訂閱, 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這次真的是變成只驚弓鳥了!

雖然李中山親率的三萬大軍今兒一大早就出鄒縣北上曲阜了,但是鄒縣到曲阜有四十里,還得過一條沂河。李中山的軍隊就算急行軍,也得傍晚前后才可抵達曲阜城南的孔府別院。

這可還有好幾個時辰呢!

而康熙在孔府別院中屯駐的生力軍就有馬哈達的5000人和孫思克的1000人,這可都是精銳之師,根本不是尚淑英的二三百老卒和孔胤正的六百死士可比的。

而孔圣公手下雖然有10000家丁,但是這些家丁壓根沒有戰斗經驗,而且也沒有多少戰斗的決心——曲阜孔家嘛,天下第一投降家,誰來投降誰,家丁什么的就是防一下山賊的,流寇做大了都對付不過。他們怎么敢和大清皇帝對打?這能不能打贏還是其次,就算真打贏了也不好收場.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手握重兵,反心自起!

如果曲阜孔家的兵真把康熙給打敗了,就算孔圣公不當皇上,那高低也得照著羅馬大教宗(指權威極大的教宗)來一份吧?就算孔毓圻自己沒那心思,李中山也不能信他。

所以曲阜孔家要保住自家的2000年富貴,就得維持一個又慫又弱沒骨氣的“家設”.真要來一群鐵骨錚錚,還戰斗力爆棚的孔圣公,曲阜孔家這個名教圣裔還不得往政J合一的路子上走?

畢竟這個“鐵骨”和戰斗力是必須要掛鉤的,你不能要求孔家人都不習武藝,不設軍備,不筑城防,等大難臨頭的時候,卻能一個個慷慨赴死吧?要這智商配姓孔嗎?而孔家如果有了強大的軍備和堅固的城防那他孔圣公和哈什么發的,還有統治教宗國的羅馬教宗爸爸,又有多大區別?

這樣的圣公,是中國的皇權和朝廷能容忍的?

因此孔毓圻寧愿把手里的仲由堂交給尚淑英,讓她去立功去冒險,也不愿意當個“出頭圣公”。

如果康熙真要率兵進入曲阜布防,孔毓圻最多也就棄城而走,是絕不會和康熙對壘的。

可是已經變成驚弓之鳥的康熙,這又是鰲拜和孔圣公一起造反,又是三萬明軍殺氣騰騰開過來,曲阜的西面、東面、北面還有不明數量的明軍出沒,而且之前他還在鄒縣戰役中慘敗哦,對了,還有數萬明軍已經迂回到了直隸境內,正在向北京城進軍,另外還有個居心叵測的楊國舅也領著幾萬大軍要進北京!

而康熙手里的軍隊不僅新敗,而且還是疲憊之師不利因素都疊滿了,他哪兒還敢在孔府別院呆著?

可是康熙卻沒意識到,他這一走.他的大勢就去了!

在孔府別院的東北角,有一座特別僻靜和堅固的宅院,通往那里的道路都是七折八繞的,還特別狹窄,兩邊都是高大的院墻,偶爾會看見幾扇緊閉著的厚重的木門。

這個時候,別院各處都已經戰成一團了,喊殺聲、槍炮聲、哭喊聲,一陣陣傳來,讓人聽得心驚膽戰。但是別院東北角這一塊,似乎被人遺忘了一般。

一個孔府家丁飛也似的在七折八繞的通道中奔跑,很快就來到了位于通道盡頭的那扇緊閉的大門前。只看見這扇大門兩邊的院墻修得非常高大,和孔府別院東北角的城墻一樣高!

沒有等這個家丁拍門,緊閉的宅門就自己開了一條可供一個人進出的縫,那家丁滋溜一下就鉆了進去,然后宅門就又閉合了起來。

那家丁進了宅門后先是繞過一道極為高大的照壁,之后才到了一間廳堂前面,廳堂的門開著,不過里面的采光還是不怎么好,所以點了不少蠟燭。燭光之中,不少穿著“孔式儒服”,戴著風帽的上了年紀的男子坐在兩邊,當間的主位上則端坐著一個很眾人一般打扮的孔圣公孔毓圻。

“稟圣公,”那家丁大聲稟報,“皇上已經在馬哈達副都統的保護下走北門離開別院城了!”

“謝天謝地!”

“可太好了.”

“祖宗保佑!”

“圣公,咱們是不是該準備迎新主了?”

堂內戴著風帽穿著儒服的男子都是曲阜孔家各房的當家人,今兒大早上得知大明天兵已經離開了鄒縣,很快就要抵達忠于大明的曲阜時,馬上就換好了“孔服”,聚集到孔圣公在別院內的這處“安全屋”里,準備一起迎大明了。不過由于吃不準康熙會不會在孔府別院里死戰,這幫孔圣人的孝子賢孫,都有點忐忑不安。

現在聽見康熙已走,一個個都大松口氣兒,開始紛紛建言迎新主了。

不過孔圣公孔毓圻卻一點不急.作為研究“投降學”多年的大投降家,他早就已經安排好一切了明軍之所以可以那么快北上,就是因為他在尼山為明軍準備了足夠的糧草!而且在尚淑英動手之前,他就派人去聯絡鄒縣的明軍了。更不用說,他還幫著尚淑英刺殺康熙!

這個事兒他面子上是不能承認的,但是懂得都懂.這是“投明狀”,都幫著殺康熙了,投明的立場夠堅定了吧?

另外,仲由堂的600死士今后也不用再回孔家,就跟著尚淑英劃入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即可將來他們可以去西域或是新大陸傳播儒學嘛!

當然了,這個傳儒域外的事兒,孔家應該參與到什么程度,還得聽大將軍的.

總之,曲阜孔家投降的態度很好,投降后也很好用,只要新主子可以一直控制曲阜,就不用擔心孔家不忠誠。

因為孔家一直以來的傳統就是只投降,不造反

想到這里,孔毓圻就開口道:“迎新主的事情不著急.康熙雖然走了,但是孫思克還沒走,只要他還在抵抗,孔府別院就沒被明軍全部占領,那我們就再等等。”

他這是不想和尚淑英分功.功勞都是尚淑英的,他就當個幕后英雄吧!雖然李中山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兒,但他只要不沾一點功勞,那孔家的“家設”就不會變。

“圣公,明軍人少”一個孔家的長老(某一房的當家)馬上提醒道,“萬一打不過孫思克可怎么辦?”

“怎么可能打不過?”孔毓圻說,“尚淑英雖是女流,卻勇猛不亞其父,孫思克只有區區千人,怎么打得過她的八百死士?咱們就安心等著尚淑英取勝吧!”

幾個孔家大老看見孔毓圻把握十足的模樣,也不好再追問什么了——這個圣公明面上守著“投降家”的底線,但私底下可干了少出格的事兒!

大家還是當作什么都不知道吧?

“呯!”

隨著一聲槍響,手持一根丈三長槍的尚淑英又干翻了一個清兵.這已經是今天第十個了!“人菜癮大”的尚淑英今天猶如女武神附體,沒有任何一個清兵清將能在她手上走過三招的!通常一兩招后,對面的清軍不是被爆頭,就是身體被不知道哪里打來的米尼彈擊中.

看來“召喚子彈”才是長槍格斗的真正絕招啊!

當然了,今兒“如有孔助”的可不尚淑英一人,孔胤正、王國東、李天植個個勇不可擋,其他“尚家死士”看到自家的頭目都那么厲害,也都大受鼓舞,奮力沖殺,沒一會兒就把孫思克、馬進良手下的上千人殺得只剩下不足五百!

看道苗頭不好,而援兵又遲遲不到,孫思克也無心戀戰了,就想著趕緊跑路,可沒等他離開“論場”,就被個耍大槍的女人攔住了:“孫思克,李大將軍旗下尚淑英在此!”

“尚淑英?你你怎么為殺父仇人賣命?”孫思克其實是見過尚淑英的,不過那時候她還小,沒有那么婀娜.所以才沒認出來,現在她都自報家門了,他當然想起知道她是誰了?

尚淑英一笑:“為殺父仇人賣命不就是我家的家風?我爺爺,我大伯,還有我那些入不了家譜的哥哥姐姐,不都是讓清兵給殺了的?這事兒伱爹也有份吧?來,咱倆今天就一決生死!”

尚可喜的父親和哥哥都是在同清軍(后金軍)作戰時戰死的,而他早年的家眷都留在旅順,在清軍攻破旅順時全部被殺!

那一役孫得功、孔有德、耿仲明全都有份!

可是尚可喜就是能屈能伸,區區殺父滅門之仇,何足掛齒?后來他全心全意為大清賣命,可沒有一點打折的意思!

現在尚淑英也和她爹一個德行,全心全意為李中山賣命,也沒有一點打折的這就是給殺服了,殺怕了,同時也認清了現實,尚家想要生存發展,一家老小想要過好日子,就得替李中山這個主子賣命!

這其實也是亂世之中那些軍閥政客的生存之道.軍閥、政客是不會快意恩仇的,那是俠客干得事兒!而尚可喜和尚淑英這種人的行為,都是為了尚氏家族和尚氏軍閥集團的利益考量。

孫思克聽了這話,也知道今天必須決一死戰了,不過他的右手已經受了傷,沒辦法持刀殺人了,只好伸出左手從一個親兵手里接過一條長槍,怒吼一聲,就端平長槍,對著尚淑英的胸口,然后向前沖去!

尚淑英也端平了長槍,和孫思克來了個對沖——這可是以命搏命的打法!眼看著兩人的胸膛都要被對方的長槍扎穿,孫思克的左臂上突然爆出了一團血花!長槍頓時就拿不住了,啪一下就掉在了地上,眼看著尚淑英的長槍就到了,孫思克知道要完,只得強忍劇痛抬起右臂想要擋一下,同時身體也向右傾斜,可還是慢了一拍,只聽見噗哧一聲,長槍的槍尖已經刺穿了孫思克的右肩,同時還在他右臂上劃出一條深可見骨的傷口

劇痛加上長槍上的沖擊力,孫思克連站都站不穩了,仰面翻倒在地,尚淑英順勢抽出長槍,高高舉起又猛地拍下,長槍的橫刃再次刺入了孫思克的身體,在他的胸口上開了個大大的血槽,鮮血汩汩地往外噴涌,眼見著就不活了。

看到孫思克倒下,尚淑英興奮地大呼起來:“孫思克以死,余眾可降,降者免死!”

就在孫思克為大清朝戰死的時候,那位不顧底下人死戰,自己給先逃的康熙,已經在馬哈達、圖里琛、趙昌、梁九成等臣子和數千騎兵的保護下,倉皇北逃,都已經過了曲阜城了。

而康熙這么一跑,被坑死的可就不是孫思克了,連帶著孔府別院周圍駐扎的陸續從前線敗下來的步兵,還有那個尚可一戰的正白旗新軍,也都一起遭了殃。

皇上跑了,孔府別院和曲阜城都易主了,明軍大隊眼看就來了.誰還有死戰下去的意愿?趕緊跑吧,跑慢了可就沒命了!

而康熙的軍隊雖然在之前的界河——北沙河之戰中損失慘重,但畢竟是十萬人的大兵團,要打堂堂之陣打沒了可沒那么容易。

當日和康熙一起進入界河以南的部隊,最后撤下來的,還有三萬多人,余下的也不是盡滅了,相當部分是給打散了,如果康熙可以多守幾天,再歸隊個一兩萬也沒一定。

另外,正白旗新軍表現不錯,靠著斷橋據河的辦法,遲滯了五萬明軍的進攻,保存了大部分的力量,撤到孔府別院附近時,大約還剩下八千人,所以被派了殿軍的差。結果他們正準備和北上的三萬明軍稍稍比劃一下,背后的幾萬人突然就崩了。

這下正白旗新軍也慌了,也沒了戀戰的心思,八千人扭頭就跑,結果被明軍的騎兵一路追殺,死尸從孔府別院以南一路鋪到沂河。

到了河邊,他們才發現河上的幾座浮橋已經被之前逃走的部隊給燒了!

不少慌不擇路的清軍想要涉渡沂河,結果在涉渡的時候遭到明軍的槍擊,死傷無數,鮮血都把河水給染紅了,尸體都快把河道給堵上了!

而已經過河的清軍也好不了多少,從曲阜到東平可還有120里呢,正常情況下至少得走兩天!

而明軍的常威軍團,早已經在半道上埋伏了兩個師。這兩個師并沒有伏擊康熙所在的騎兵——好幾千騎兵在平原上可不好抓,跟在后面的清軍步兵才是他們的“菜”——兩個明軍步兵師中也包括兩營騎兵,差不多有2000騎!

步兵一個伏擊,騎兵再一追殺,從曲阜到東平的120里,又得用尸體鋪滿了!

而康熙皇帝的軍隊在從曲阜逃亡東平的途中再次遭遇慘敗的消息,很快就被恭親王常寧派出的探馬瞧見了,并且把消息帶回了東平州大棱堡內的“皇后行在”。

恭親王和楊皇后現在就一塊兒住在“皇后行在”里面,叔嫂二人,那可真是要好得很啊!

當然了,恭親王現在還沒有正式“接管”嫂嫂,他只是拿個“號”,就等著兄終弟及了——他的目標可不僅是繼承嫂嫂,還想繼承皇位!

得到康熙再次慘敗的消息,恭親王常寧就興沖沖地到了楊皇后的寢宮,一邊走還一邊嚷嚷:“皇后,皇后,皇上可能已經沒了,大清不能沒有皇上,您也不能沒有皇上.這事兒怎么辦是好?您倒是拿個主意啊!”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