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56章 迎大明,迷霧起!(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6章 迎大明,迷霧起!(求訂閱,求月票)

第456章 迎大明,迷霧起!(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已經持續了十余年的反清復明戰爭,現在終于到達了最關鍵的時刻!

在東平州通往曲阜的總長不過一百三四十里的官道上,一條藍色的長龍正在滾滾向前。扛著燧發槍,穿著藍色行褂,帶著紅纓暖帽的步兵,穿著各色棉甲,頂著槍盔,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兵,趕著騾馬大車的輜重兵,騾子和挽馬拖拽的6斤12斤加農炮,還有被強征來的穿著破衣爛衫的民伕推著的獨輪車、驅趕著的驢車,一路疾行向南。

大清康熙皇帝,愛新覺羅.吳.玄燁也在行軍隊伍當中,他自己只是一身普普通通的藍色行褂,騎在一匹來自西域的大長腿波斯洋馬上,和幾個南書房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衛一起前行,身前身后,還有不少同樣騎著波斯大馬的胸甲騎兵擔任護衛。雖然這一路是急行軍,晝夜兼程,風塵仆仆,但是也掩蓋不住康熙臉上的神采飛揚。

他這一次終于要打出一場漂亮仗了,從扒黃河淹沒明軍糧道開始,明軍那邊的布署就不再從容,也沒辦法從容了。糧草供應都要斷了,還想穩扎穩打嗎?

哪怕是堪稱雄主的李中山,一旦急于求勝,也就難免破綻百出了分兵六路,想要一下打掉六座大清重兵堅守的棱堡,實在是太過自信了。

誠然,李中山的明軍的確有這樣的能力。但那需要時間!一座二重棱堡可以抵擋平行壕攻城法的圍攻將近一個月再加上明軍抵達前線、掃清外圍所需要的時間,一座二重棱堡拖住明軍四十天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再稍微打一點富裕,李中山至少需要準備六十天的軍糧.畢竟山東豪強知道明軍厲害,紛紛攜糧往投也需要時間啊!糧食又不會自己飛到明軍的碗里去。

而六十天的軍糧.可能就是李中山在邳州大營儲存的糧草的極限了,就算多也多不了幾天。所以李中山分兵六路,同時攻打六座二重棱堡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這是急于打出一個可以震懾山東人心的大捷,所以才分散兵力去打六座城堡如果他不這么做,而是集中兵力打一座棱堡,就算能快一點得手,譬如從掃清外圍和包圍棱堡開始,三十天內搞定,可是山東豪強仍然不投靠,那他怎么辦?再花三十天去攻拔另一座棱堡?他有那時間嗎?又或者去攻拔那些沒有多少人口的小城?

可是東平州以南的運河周圍已經被清軍清過一遍了,沒有多少油水可以搜刮了,根本不可能滿足八十萬明軍所需。至于再往西東面的泰山、沂蒙山找找那里倒是有許多山東豪強的堡塢,但是一來堡塢都藏在山里,不容易找;二來找著了也不見得能很快攻下來。

所以冒險發起猛攻,寄希望于在軍糧耗盡之前取得蠱惑人心的大捷,就是不甘心北伐失敗的李中山的必然之選了!

康熙一邊策馬疾行,一邊揣摩李中山的心思,終于揣摩到了可以自圓其說的地步了。

既然都已經編圓了,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

這個時候一隊騎士快馬疾馳而來,被前面負責警戒的御前侍衛擋住詢問了一下,然后其中的兩人繼續向康熙這邊過來,在康熙馬前勒住了馬,就要翻身下馬行禮,卻被康熙揮手制止:“康王,圣公,不必多禮了軍情緊急,有什么話,咱們邊走邊說吧!”

來的兩人原來就是康王杰書和衍圣公孔毓圻。看到他倆出現,康熙的心情就好了不少——這說明曲阜的形勢穩定,明軍應該還沒發現大清天兵的主力已經靠近曲阜了。

而隨后孔毓圻和杰書的話也證實了康熙的猜測。

“皇上,明軍大概來了五萬到六萬,分了一點兵守鄒縣,主力則在白馬河和沂河之間下了寨。”

“皇上,臣發兵5000,在曲阜縣城以南的沂河兩岸依托一處孔家的別院設立兩座由浮橋相連的營寨,明軍昨日攻擊三次,皆被我軍擊退,我軍還斃傷明軍數百,斬首五十有三!”

“好!”康熙大聲叫好,“初戰告捷.康王,你果然是朕之股肱,大清柱石!”

“皇上您過獎了,臣之所以能在沂河之濱取得小勝,全都是因為皇上這些年的新政辦得好。幾年前明軍已經用上了燧發槍,但咱們還都是火繩槍,射速慢,又不能用密集隊形,火力壓根不能比。而如今兩邊都是一樣的燧發槍,還都有了刺刀和空腔彈,戰術戰法也差不多,誰怕誰啊?”

孔圣公又補充道:“皇上您這次的布署也實在巧妙,臣在沂河北岸觀戰時就發現明軍急了眼,不等后面的炮隊到位,就急吼吼來進攻臣在沂河南岸的宅子了。臣那宅子修得可堅固了,不拿炮轟根本打不動。”

康熙笑道:“好好,急了就好知道攻打曲阜的明軍主將是誰了嗎?”

“已經打聽到了,”孔圣公回答道,“明軍那邊的主將明叫胡一槍,是闖營出身的將領。”

“闖營出身?那就是忠王府系了,”康熙笑問,“康王,他們和你是老對手了吧?據你知道,明忠王府系的戰力如何?”

“實在不怎么樣,”康王杰書道,“忠王府系是明軍當中最弱的軍系,臣就在九江堵了他們好幾年,如果不是南王李輔臣入贛,臣的江西壓根丟不了。”

康熙笑道:“那可真是天助大清了”他朝后招呼了一聲,李光地、高士奇、張英三人立即靠了上來。

“傳朕口諭,令各旗新軍加快行軍速度!叫各旗都統催促所部急行軍.今晚上就別睡了,限明日晨時必須抵達曲阜城!等到了曲阜,再好好睡上一覺,然后渡過沂河,痛擊明南賊!”

“嗻!”

直隸,大名府,開州城。

這座大名府的屬州州城,這個時候已經升起來高高飄揚的紅底金日月旗幟。

開州城算不上繁華,城內只有兩條十字相交的大街和十幾條依著大街修建的小巷子,居民大約數千,換作江南,這樣的城說不定就是個鎮子。但是在大清這邊,居然也是個屬州了。幾十年前那場明清交替的大亂世對北方人口的消耗有多大,由這座屬州州城今日的蕭條也可見一斑了。

而這座小小的屬州州城中南北走向的一條大街兩側,這個時候卻擠了滿了留著辮子,穿著破舊的布衣,臉上多少有點菜色,表情有些麻木,又有些詫異的清朝百姓。

而讓這座小城一時間萬人空巷,人人都出來看熱鬧的,則是正在穿城而過的大隊大隊的明軍!

這支明軍是昨天晚上突然如神兵天降一樣抵達開州州城外的。也沒怎么攻城,只是派出騎兵繞著城池放了幾槍,就把開州城內的知州老爺嚇跑了,留在城里的典史馬上就帶著全城的胥吏開門迎降,將城外的一隊明軍騎兵迎進了開州,然后就順利晉級成了代理知州。到了今天中午前后,明軍的大隊就到了!

大隊大隊穿著紅衣,扛著燧發槍的步兵,騾馬挽曳著的青銅鑄造的可以發射6斤、9斤彈丸的大炮,還有一車一車裝得滿滿當當的軍糧,隆隆的在街頭而過。從軍官到士兵,都走得滿頭大汗,但是卻絲毫沒有停步。紅旗招展的隊伍,從開州的城南郊外開進來,穿城而過,一直延伸到城北相當遙遠的地方,似乎沒有境頭一般。

看著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開州的老百姓都驚呆了。

這是在做夢嗎?

傳說中的王師天兵真的來了?雖然王師要來和《迎王師,分田地》的歌謠,早就已經在大清治下的關內四省傳唱了,但是誰也沒曾料到王師真就來了.就這樣出現在大家伙眼前了!

忽然有人反應過來了,發出了驚呼:“天兵來了!大明天兵終于來了……咱們就是大明的百姓了!”

“這可太好了,大明真的來了!咱們在不是韃子的奴隸了,咱們有救了。”

“老天開眼啊!老夫今天又看見王師了!”

“王師真是天威呀!有那么多的火槍大炮……還有鐵甲騎兵!這可太好了……王師必勝,咱們有好日子過了!”

現在距離前明滅亡終究只有三四十年,哪怕是距離大清天子腳下并不太遠的大名府,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百姓沒有忘記大明當然也有一部分可能把大明、大順弄混了,總之,就是把共和大明當成了一個砸碎萬惡的大清舊世界的錘子!

在共和大明又在南京重新掛牌之后,處于滿清殘酷壓迫之下的北方百姓就開始對大明這個天下正統心懷期待了。

而這些年從南方傳來的消息似乎都表明,新生的共和大明相比之前滅亡的那個前明,那可是相當進步的,是值得他們期待的!

在如今的共和大明,沒有宦官當朝,沒有外戚掌權,也沒有沒噴成昏君的倒霉蛋皇帝.當然,在共和大明那邊,更沒有騎在老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滿漢諸侯,也沒有諸侯的走狗成天欺負人,鼓搗出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

在共和大明,只有皇帝垂拱而治,功臣適可而止,國士國人參與共和——國家大事,國士國人說了至少算三分之一!所以說是沒有苛政、沒有雜稅,也沒有混帳諸侯的。

所以如今的共和大明的百姓,在大清子民看來,就好像生活在天堂當中一樣。

而大清治下的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等關內四省的百姓可就苦了。

現在的滿清雖然搞了各種各樣的新政,軍事實力比歷史上同時期的大清要強大太多了。而且也已經睜開眼睛看世界,也開始師夷長技和師明長技了。

但是大清的財源相當有限,雖然治理著相當遼闊的土地,但真正能薅到羊毛的也就是山河四省。

大清各種各樣的明務、洋務、新政,歸根結底都要這四個省的老百姓拿錢出來才能辦起來!

而康熙又搞起了“諸侯合眾”.諸侯們當然是要考慮可持續的竭澤而漁,但那畢竟是竭澤而漁啊!

況且,一部分諸侯對大明北伐成功是有相當預期的,所以他們也不是很把“可持續”放在心上.

所以這四省百姓的生活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和他們相比,西邊那個拿了一堆苦瘠之地的吳周的老百姓都要幸福很多——吳周人口太少,工商業不發達,交通又不便,實在搞不成什么新政,也就與民休息,躺平不折騰了。

就在羅大為的軍團司縱隊進入開州城池的時候,原本只是感覺到驚詫百姓,終于意識到發生了什么?隨即就響起了《迎大明》的歌聲:“朝求升,暮求合,近來貧漢難存活。早早開門迎大明,管教大小都歡悅。殺清妖,備酒漿,開了城門迎大明,大明來了分田地,大明來了輕賦稅”

當《迎明王》的歌聲在大名府境內響起的時候,遠在河南洛陽,也有大隊大隊步兵騎兵正在離開洛陽城,踏上東進的征途。

和正擺開大決戰架勢的明軍、清軍相比,這支軍隊的氣氛就顯得有點低沉了。

他們是大周國老吳家的府兵,在吳三桂活著的時候,他們也曾經有爭天下的雄心壯志!

北面那個大清朝的小麻子皇帝還曾經是他們的手下敗將!

東面的共和大明也曾經在他們的兵威之下顫抖。

天下一度是那樣的唾手可得……結果卻是功虧一簣!

而在躺平休養生息了好幾年后,吳周的國力軍力非但沒能追上大明,反而已經落于那個諸侯合眾的大清了。

也許普通的吳周府兵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此時正和吳三畏并轡而行的大周丞相秦王吳應麒卻清醒的很。

他的三分天下之算,很可能將會在這次明清大決戰之后完全破產。

因為明清雙方無論誰取得勝利,吳周都會成為勝利者攻擊的目標!

如果大明取勝,那么李中山下一步必然是一統天下!

如果康熙獲勝……那大清接下去就是一統北方了。

這他M的是什么三國?

和吳應麒一塊行軍的吳三畏似乎已經看出了這位丞相大人的心思,牽動韁繩,往他這里靠了一靠。低聲說:“丞相,要不咱們還是別趟這趟渾水了,由著他們去狗咬狗,咱們來個坐山觀虎斗。沒準他們就兩敗俱傷了!”

“兩敗俱傷?”吳應麒扭頭看著這個和自己的老爹一點都不像的四叔,苦苦一笑道:“靠康熙的那點實力,真的能和李中山兩敗俱傷?

咱們加進去……或許才能拼一個三敗俱傷吧?”

“丞相,您多慮了,李中山的糧道已經被淹了。”

“這事兒”吳應麒搖了搖頭。“……完全在意料之中啊!”

“丞相,您的意思是?”

“李中山一定還有后招!”吳應麒說。

“這后招是……”

兩人正議論著的時候,前方傳來了急促的馬蹄之聲。這次趕來的事吳州軍前鋒大將馬寶派來的傳騎,給吳應麒送來一份緊急軍報。

吳應麒就在馬上拆了信封看了起來,沒看幾眼就臉色大變了:“竟有此事?”

“丞相出了什么事?”吳三畏趕緊追問。

“馬寶說明軍已經攻入了大名府!”

“什么?攻入了的大名府?李中山這是要……”

“要直搗北京城!”吳應麒說到這個事兒,臉都青了。

“丞相,那咱們怎么辦?”吳三畏低聲問,“咱們是繼續東進和康熙會師,還是北上?”

“北上!”吳應麒咬咬牙,“黃河都讓康熙扒了,黃河南岸根本沒法通行,咱們只能往北……”

“趙弘燮,你說什么?”

“皇后娘娘……朝鮮監國親率一萬大軍已經到了天津衛,臣父的5000兵馬也是支持監國的!”

東平州的行在當中,楊皇后正在召見一位有點特殊的臣子。

他是從天津趕來的趙良棟之子趙弘夑。

本來,趙弘夑并不是來覲見楊皇后的,而是來忽悠康熙皇帝的——之前楊皇后被康熙皇帝“禁足”了,外臣根本見不到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就快被廢了!

所以抵達天津衛的楊起隆就準備打著勤贖罪的名義,先在天津衛靜觀上一段時間。等明清大戰的勝負分出來,再決定是不是要去拿下北京城。

結果趙弘夑帶著楊起隆的奏章抵達東平州的時候,楊皇后已經東山再起了。

“那么說我哥在天津衛已經有了15000人?”楊小彌當然能猜到一點哥哥的心思——哎,就是沒安好心!

所以她聽說楊起隆率領那么多軍隊抵達天津,就忍不住頭疼了。

這事要是讓康熙知道,她只怕真的要被廢了!

楊皇后正愁不知道該怎么和康熙解釋的時候,大店外頭守護的一個她的心腹太監,突然大喊了起來:“皇后娘娘,緊急軍務……皇后,娘娘不好了,明軍大隊已經從菏澤以西繞過去……現在已經進入大名府境內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