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33章 不好啦,執政官卷款跑英國啦!(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3章 不好啦,執政官卷款跑英國啦!(求訂閱,求月票)

第433章 不好啦,執政官卷款跑英國啦!(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荷蘭,阿姆斯特丹港。

軍號嘹亮,鼓聲隆隆,天氣陰沉。很有節奏感的點鼓聲中,整齊的德意志雇傭兵正扛著嶄新的燧發槍,背著打包好的行李,在默默上船。阿姆斯特丹的市民們在遠處看著大軍登船的一幕,全都一臉驚慌,還有人在那里大聲議論。

“天哪,奧蘭治親王的軍隊怎么登船了?他們要去哪里?”

“還能去哪兒?當然是去英國了!”

“什么?去英國?這是要卷款潛逃嗎?”

“不,不是潛逃,分明是光明正大地跑路,不但跑路,而且還要去爭奪英國王位.用我們的錢!”

“我們的錢.天哪,我還買了不少戰爭公債呢!我的錢還能拿回來嗎?”

“先生,您別傻了,您的‘錢’正在登船準備去英國那些扛著燧發槍的德國佬就是了!”

“哦,我的上帝啊!奧蘭治親王怎么可以這么干?他用我們的錢雇傭來的德國兵去打英國.路易十四要再打過來,我們該怎么辦?”

“騙子,他就是個騙子!德.維特先生說得沒錯,奧蘭治家族的人根本不值得信任”

“騙子威廉,還錢!騙子威廉,還錢!”

阿姆斯特丹港口碼頭上的荷蘭人終于意識到他們被威廉三世給騙慘了他們拿出2億荷蘭盾借給威廉三世,本來是指望他拿這筆錢雇傭陸軍,建造戰艦,然后用他們去擊敗法國和大明,以維護荷蘭的海上霸權和貿易壟斷權。結果這個威廉三世拿了荷蘭的錢辦自己的事兒,帶著雇來的德意志雇傭兵去搶英國的王位!

這不是卷款潛逃這是什么?

“不!這不是卷款潛逃,我再說一遍,我沒有逃走!”

在一艘剛剛服役的荷蘭海軍三級戰艦“奧蘭治”號上,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執政官威廉三世正對著一群阿姆斯特丹的商業寡頭,振振有詞地為自己的行為在辯護。

“可是.您正在登船并準備前往英國,所有人都看見了!”

一個出于愛國和愛利息而購買了上百萬荷蘭盾的公債的阿姆斯特丹銀行家指責威廉道。

“但是我并沒有辭去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官的職位!”威廉三世說,“我永遠都不會辭職,我去英國只是為了將這個僅次于荷蘭的海上強國,用共君聯盟的辦法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徹底綁定!”

這實在太不要臉了!

在場的阿姆斯特丹奸商都給整無語了。他們這是奸商遇到了“奸君”,不,他現在還不是君啊!什么共君聯盟?他就算當了英國國王,也不能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共君共和國哪兒有君啊?

另外一個同樣吃了一肚子公債的阿姆斯特丹的愛國商人兼荷蘭省議會議員咬著后槽牙說:“執政官,您難道不擔心大議會將您罷免嗎?”

“我不擔心,”威廉三世聳聳肩,“因為大議會不會干這樣的蠢事兒.除非大議會的議員們認為他們不需要我的六萬德意志傭兵,并且他們天真地以為我會把已經提取但還沒有花完的軍費歸還!”

那么無恥?

阿姆斯特丹的奸商議員們突然發現他們拿這位卑鄙無恥的軍事寡頭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陸軍一直都指著奧蘭治家族這個軍事寡頭從德意志雇來的傭兵和外國打仗。如果沒有奧蘭治家族雇傭和訓練的傭兵,只靠城市民兵,法國人可以毫不費勁兒地攻入阿姆斯特丹!

而且威廉三世的執政府在拿到2億荷蘭盾的軍費之后,就開始迅速行動起來了,打造戰船,雇傭德兵,采購馬匹和槍炮,到了1682年初,在威廉三世指揮下的德意志傭兵已經多達6萬.這6萬德意志傭兵可是吃“奧”家面包,穿“奧”家衣,拿“奧”家錢,還都是奧蘭治家族的德國老鄉!

所以這6萬德意志傭兵只聽威廉三世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大議會壓根就指揮不動他們!

如果威廉三世愿意,他甚至可以用這支軍隊為自己謀取一頂荷蘭的王冠!

“可是.現在民眾對您失去了信任,他們不愿意再把錢借給您了!”一個尼德蘭大議會的議員準備用債務問題威脅一下威廉三世。

“借給我?”威廉三世笑道,“我的議員先生,我沒有欠任何人的錢.那2億荷蘭盾的債務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國債.是全體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公民的債務,不是我一個人的債務,也不是奧蘭治家族的債務。我再強調一下,我們這里不是朕即國家的法國!我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執政官,不是荷蘭國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不屬于我,我也不是共和國!

所以需要償還2億荷蘭盾及其利息的,是全體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公民!”

完了!

一幫荷蘭奸商心都涼透了,他們也算見多識廣的奸商,攜款潛逃和賴賬不還的他們見多了,但是從來沒見過把債務直接轉嫁到債主身上的。

這等于要債的莫名其妙變成了欠債的,他們得自己還自己放出去的債,而花錢的那個人,卻什么責任都不用負,更糟糕的是,這個負責的花錢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執政官壓根就沒打算在英國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之間做選擇,他兩個都要!

“那,那萬一路易十四的軍隊在您攻打英國期間打來了,我們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終于有一個荷蘭奸商有一點認清現實了。

“應該不會,”威廉三世笑道,“根據可靠消息,路易十四已經在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和意大利之間做出了選擇。就在三天前,他已經親率6萬大軍,借口保衛教宗和教廷,向羅馬進軍了!看來羅馬教宗繼承戰爭似乎已經打響了不管意大利最后成為誰的產業,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暫時是安全了。”

路易十四在深思熟慮之后,還是選擇了羅馬。

畢竟英國是一個新教徒占絕對優勢的國家,法國如果貿然登陸英國,很有可能激起英國新教徒的怒火,到時候可就不是幾萬人的軍隊能夠搞定的了。

另外,英荷兩國的海上力量相加,還是要遠遠強于法國!

相比之下,意大利那邊就對法國友好很多了。薩伏依公國已經是法國的附庸,而教宗國的貴族和人民一定會因為胡安.何塞廢黜教宗的行為感到憤怒而親近法國。威尼斯共和國也有可能會站在法國一邊,以換取法國出面調停威尼斯和土耳其的沖突。

而米蘭公國、那不勒斯王國、西西里王國又是相當不錯的戰利品——這三個意大利邦國的君主都由西班牙國王兼任。

如果路易十四可以迅速擊敗西班牙在意大利的軍隊,再加上一個匡扶天主教會的大功,他完全可以將米蘭、那不勒斯、西西里島都納入麾下!

目前奧斯曼帝國和神圣羅馬帝國的關系非常緊張,神圣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應該也很難干涉意大利的戰爭,只要路易十四可以保證神羅在意大利的利益不受侵犯。

而且,由于奧斯曼帝國和神羅的戰爭一觸即發,路易的意大利攻略完全有可能在吃進一大塊肥肉,比如拿下米蘭公國,匡扶教會正統之后再響應教宗和神羅皇帝的號召,來個見好就收。

到時候米蘭是路易的,教宗國受路易保護,薩伏依和威尼斯都是路易的小弟,路易基本上就是意大利的主宰了!

“可路易一旦控制意大利或是意大利北部,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有可能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

“沒錯,路易不會允許英國和荷蘭結成牢固的共君聯盟的!”

“執政官您快想想辦法呀!”

威廉三世依舊是胸有成竹,笑著道:“你們不用擔心.我們可以掘開海堤,將共和國最精華的部分變成島嶼,用海水來保衛那里的安全。至于其他地方,要么成為澤國,要么勇敢的民兵將會在德意志傭兵的支援下,依托棱堡戰斗到最后一個人!”

戰斗到最后一個人這可真是相當能鼓舞人心的話語啊!

看到一群荷蘭奸商全都面無人色,威廉三世終于說出自己的終極目的:“你們不要擔心.需要戰斗到最后一個人的荷蘭中不一定會包括你們!因為你們可以成為英國人啊!和掘開堤壩制造出來的距離歐洲大陸很近的阿姆斯特丹島、海牙島相比,不列顛島才是真正可以讓我們高枕無憂的好地方。

你們也不擔心英國國內激烈的宗教沖突只要我成為了英國國王,英國的新教徒就能將天主教徒徹底壓制!到了那時,英國將會長期保持穩定,還會逐步形成寬松的經商環境,成為一個理想的商業避風港。你們跟著我,一定可以在英國的土地上繼續發財!”

威廉三世原來還是挺夠意思的!被他拋棄的只是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普通民眾.荷蘭省的大資本家不僅沒有被拋棄,而且還有機會得到一個比原來更好的平臺。

畢竟以荷蘭的地形的體量,被法國攻破只是時間問題.除非荷蘭可以在法蘭西進一步壯大起來之前,將她徹底粉碎!

但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因為法國有2000余萬人口,荷蘭加英國才1000萬人,加上西班牙本土還不到1700萬,至于神圣羅馬帝國倒是有1600萬1700萬人口,但神羅還要面對另外一個擁有2000余萬人口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根本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反法。

所以荷蘭的前途如何可想而知,而荷蘭不好了英國肯定就能好!

畢竟歐洲的資本總是需要一個安全的避風港,早年間這個避風港在意大利,威尼斯、熱那亞這兩“大海國”都還行。后來眼見他們衰弱了,資本就逐漸轉移到了尼德蘭,一開始是布魯塞爾和阿姆斯特丹雙城并立,但后來西班牙人的雇傭兵因為軍餉被劫(被英國海盜女王給劫了)在布魯塞爾放搶,造成布魯塞爾衰弱,阿姆斯特丹一家獨大。

但是現在荷蘭眼見著也不行了,下一個行的,似乎也只有英國了。

看到底下人的臉色都好看起來了,威廉三世又接著給大家畫餅:“先生們,在路易十四白得了2億里佛爾的軍費后,沒有人能在歐洲大陸上擊敗法國.在這2億花光之前是不可能的。有了這筆錢,路易可以組織起30萬甚至40萬法軍,而且還是軍餉充足,軍械精良的法軍!不過在海上,優勢仍然在英國和荷蘭一邊!我們兩國擁有的四級及四級以上的戰艦超過250艘,如果加上西班牙,這個數字在300艘以上。而路易最多只有100艘這樣的戰艦,我方的優勢非常明顯。

所以擊敗路易的辦法就是在大陸上頂住犧牲荷蘭去消耗法國的力量。在海上,則用英荷西三國海軍對法蘭西和大明的海上力量進行絞殺戰!只要海戰能取勝,那法國早晚會耗盡他們有限的財力,等路易沒有錢了,我們就贏了!路易敗了,處在亞洲東部的大明,又如何對抗整個世界?”

威廉三世提出的辦法,就是海權帝國打敗陸上強權的最佳方法,可能也是唯一的辦法——海上封鎖加上陸上消耗!

因為海權國家掌握大海,可以從海外源源不斷掠奪或購買到資源和產品,維持戰爭的能力很強。而陸上強權的陸軍雖然強大,但是一旦被海權強國封鎖,其經濟就會被慢慢扼殺,漸漸的就無法維持強大的陸軍,崩潰或是戰敗就是時間問題了。

所以這個優勢,還在荷蘭,不,是在英國一邊!

當路易十四進軍羅馬,威廉三世進軍倫敦,福全斯基出鎮哈爾科夫,奧斯曼帝國的穆罕默德四世厲兵秣馬準備攻打維也納的時候,在地球的另外一邊,新大明的日歷已經翻到了共和九年的陽春三月了。

現在距離“香料群島被劫事件”已經過去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東方的海洋上倒還算平靜,吃了大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并沒有馬上選擇復仇——相比找大明報復,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重新控制那幾個處于混亂之中的香料島,再比如鎮壓因為香料群島時間而引發的爪哇島上的又一次起義,又比如想盡一切辦法搞錢以彌補公司巨大的財政虧空.在這種情況下,東印度公司不僅沒辦法和大明開戰,甚至連中斷貿易封鎖大明的事兒都沒辦法進行。

沒有了香料島,和中國、日本的貿易,就成了東印度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這都沒了,那東印度公司的一萬多名雇員的工資都開不出來,還打什么打?

不過荷蘭人也沒有放緩他們的戰爭準備,因為他們已經明確感覺到了大明對他們在南洋群島統治的威脅了,而且他們也從歐洲那邊知道了大明法蘭西同盟正打算打通“大明太平洋北美大陸大西洋法國貿易線”,一旦這條貿易線被打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所以荷蘭東印度公司只能硬著頭皮準備戰爭!

而荷蘭人的戰爭準備方式,則是扶植日本的德川幕府,使之成為荷蘭在東亞的代理!

具體方式則是幫助德川幕府訓練新軍,向他們輸出造船和制造燧發槍的技術。

而另一個已經強勢介入東亞事務的“列強”西班牙王國,則比荷蘭人要激進得多,從1681年末開始,西班牙無敵艦隊就開始在大明東南沿海進行“威懾航行”了,同時西班牙人還宣布封鎖了太平洋航線凡是未經允許穿越太平洋的船只,一經發現,將會被立即擊沉!

與此同時,在太平洋彼岸,新西班牙總督府也開始準備一場針對“阿卡共和城邦”的真正的戰爭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