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19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求月票,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9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求月票,求訂閱)

第419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求月票,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吳國貴聞言大喜:“好!平南公主,你有這覺悟,這份差事你的確可以做了.”他又是一聲嘆息:“說起來,你爹其實是戰敗后自焚的,他要不是自己放把火把自己的房子給點著了,也不見得就死了。當時他如果要突圍逃出去,李家父子一定不會阻攔。畢竟沒有得報的大仇,比已經報完了的大仇更能凝聚人心。”

孔四貞也在邊上幫著吳國貴一起說話:“就是嘛,我爹我哥都是被李定國殺了的,我不也沒找李定國的兒子李嗣興報仇?三國那時候,劉表的人打死了孫堅,后來孫權不照樣和劉表的兒子劉琦結盟?李自成逼死崇禎帝,朱三太子即了位,不也由著他壽終正寢了?你爺爺,你大伯,還有你那幾個連族譜都入不了的哥哥姐姐,不都是被清兵給殺了的?這仇你爹不也沒有要報的意思?

生逢亂世,這種事情多了去了,誰會因為先人之仇不顧眼前?”

她又稍稍一頓:“至于你的那幾個在南京之變中被殺的兄弟,更是怨不得李家父子,那是他們跟著耿精忠瞎胡鬧!”

尚淑英眼睛一紅:“這事兒怨我!如果不是我帶著他們去偷莫愁湖王府,如果他們還在,尚家也不會只剩下我一個人苦苦撐著”

吳國貴看見尚淑英一臉的懊悔,知道她已經因為生活所迫,真的不再執著于為父報仇這種虛無縹的事兒了,就對她說:“說了半天,都還沒和你說差事的事兒。我女婿想讓我去新大陸當一任大總統,我現在管著的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那個總管就交給你這可是我女婿的意思!”

說著話,吳國貴又細細打量了一番尚淑英,心說:你這徐娘半老,豐姿綽約的還真是挺有味道的.

“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總管”尚淑英心跳都加速了,“這真是大將軍的意思?”

“要不是他的意思,”吳國貴說,“普天之下,還有誰能讓你坐上這個位子?”

蒙古東印度貿易公司總管是由蒙古東印度公司的評議會推舉的。理論上李中山能控制的只有大明那邊的大商行、大銀號持有的股份所推舉的6名評議,只占了18名評議會成員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蒙古東印度公司向大明的三大銀號借了幾百萬兩,而且大清那邊持有蒙古東印度公司股份的其實是楊起隆,所以李中山完全可以決定蒙古東印度公司總管的人選。

另外,蒙古東印度公司總管還兼管著地處中原的許州商市,實際上就是一座“自由商城”的城主!

雖然蒙古東印度公司沒有什么利潤,但是總管加城主的職位可是個肥缺,每年隨隨便便可以進賬幾萬兩銀子。而且東印度公司和許州商市還有很多職位可以安排,尚淑英的弟弟們這不就都有差事了?

這幸福來得可實在太快了!

一想到自己馬上就能苦盡甘來,尚淑英激動得眼淚都下來了,原來對她最好的,竟然是李中山啊!

不過一旁的孔四貞卻馬上覺察出不對了。李中山這樣的人,身邊還能少得了絕色?尚淑英的公主身份對他也不會有多少吸引力,吳小菟和吳小艽都有公主身份,其中吳小艽還是真公主!

所以李中山拿出那么大的好處把尚淑英收到帳下,一定另有所圖!

還有吳國貴好好的怎么給發配到新大陸去當什么大總統了?而且以吳國貴的身份,他要不愿意,李中山也沒辦法強迫吧?

可這吳國貴為什么愿意去新大陸那么遠的地方?難道他想避開什么事兒?

孔四貞一想到這兒,馬上就通透了,愣愣地看著吳國貴:“楚王(他是大周的楚王),要打仗了?大明要北伐了?”

吳國貴點了點頭,“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前明覆亡至今,天下已經亂了三十多年了,雖然比不了三國、南北朝,但是比起五代十國也差不太多了!而我和世玨畢竟是受過太祖皇帝大恩的,又是吳家的人,和你倆是不同的”

他的話說了一半就停住了,但是這話里頭的意思,孔四貞、尚淑英都明白!

而且她倆也明白李中山為什么要拿出那么好的差事招攬尚淑英了!

尚淑英雖然在吳周這邊過得挺窮困的,但好歹她人頭熟,臉皮厚,還有個拿得出手的公主身份。而且他不僅是在大周人頭熟,在大清那邊一樣有不少熟人如果她當上了蒙古東印度公司的總管,不就能出面替李中山去拉攏收買大周、大清兩國的軍頭了嗎?

吳國貴沉沒了一會兒,對孔四貞說:“定南公主,你也別只說平南公主,也勸勸你兒子別人是真有殺父之仇,他就是認錯爹了!就他那模樣,跟活呂布、小活呂布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樣,他怎么找活呂布、小活呂布報殺父之仇?”

孔四貞點了點頭,眼淚汪汪地說:“楚王,您回去后一定和南王還有大將軍說說,吉慶一定會知錯的,求他們給吉慶一個機會。”

“一定會知錯?”吳國貴笑道,“真知道錯了就好,兄弟不能相容安能容天下?”

說著話,他又扭頭對尚淑英道:“平南公主,你先把家里安頓一下,過幾日就和我一起走一趟南京,身段放低一點,先給我姑爺認個錯,以后的事情就好辦了。”

“嗯,”尚淑英紅著臉點點頭,“楚王您的大恩,妾身豈敢忘懷,以后楚王有用得著妾身的地方,也只管言語一聲。”

吳國貴點點頭,然后站起身道:“時候不早了我還得去趟相府見一見我的那個好兄弟,得和他把話說清楚.大清存亡,在此一戰!”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

長安大周丞相府的書房之內,吳應麒聽見吳國貴的這個“說法”,眉頭就是一緊,似乎陷入了沉思。已經扮了幾年諸葛孔明的吳應麒看上去蒼老了許多,搖動鵝毛扇的模樣,還真有點像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丞相。

而他現在遇到的問題,可能比歷史上的那位蜀漢丞相更復雜,更困難。雖然大周和蜀漢一樣,都存在國力不足,難以承擔一統天下的重任。但蜀漢那時候沒有火槍大炮,軍工生產也遠不及如今那么復雜,工商業也遠不如現今那么發達。所以蜀漢的困難只是因為人口太少而帶來的兵力、財力不足。但大周現在遇到的不只是人口太少,而是全方位的落后不僅比大明落后,就是比大清也存在很大的不足。

大清有蒙古草原和東北的山林作為大后方,而且也有海岸線可以發展海外貿易。而大周連這些都沒有!大周就是個內陸國,手里雖然有個號稱天府的四川,但是開發起來實在太費勁兒了。

而且,在要不要開發四川的問題上,現在大周內部也存在比較大的分歧——這又是大周所面臨的另一個麻煩了!在大周國的發展方向上,大周內部現在存在不同意見,一派是“西周派”,主張將西域河中之地當成大周國的重心,未來將朝廷也遷移過去;還有一派則是“東周派”,主張維持大周在中原的地盤,努力保持三分天下。

而吳應麒則在兩派之間搖擺,一會兒把大量的府兵戶往西域送,一會兒又說要修成都城作為大周的南都,似乎中原守不住就要遁巴蜀。

總之,誰也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可是大清亡了,大周還能持久嗎?”吳應麒望著自己昔日的好兄弟,沉著聲發問。

“能啊!”吳國貴道,“二哥,退路只有一條.大清、大周都要擠進去是不現實的!將來之天下,要么是西周東明,要么是西清東明!您好好想想,是西周好,還是西清好?”

吳應麒哼了一聲:“會不會有赤壁之戰?”

吳國貴搖搖頭:“難當年孫劉可以抱團,是因為他們二者都沒有退路,都被曹操逼到墻角了,不得不拼死一搏。但大周和大清共有一條退路啊!”

這條退路就是河中之地,包括吳周控制的撒馬爾罕、布哈拉和花剌子模綠洲,以及大清控制的塔什干、太平谷。

這塊地盤要塞兩個國進去,其實有點擁擠,如此只有一個國,還是挺寬敞的。

而且大清、大周兩國都往河中移了民,兩國的移民加一塊兒,已經有好幾萬戶了.如果能合一塊兒,再加上一場大搬家,五年之后,那邊有個十幾二十萬戶神洲之人,都是有可能的。

二十萬戶,百余萬口,如何不是一份基業?

如果再算上欽察草原上的蒙古人,人口可能還要翻倍!

吳國貴又娓娓而道:“二哥,我久在明營,自然是知道大明之強的。大明的強不僅在于軍事,而是從下到上,從里到外,全都比大周、大清要強!而且大明還有越來越強的趨勢,而大周似乎有越來越弱的苗頭.二哥,你一定要早做打算,萬萬不能孤注一擲!”

吳應麒沉默了,久久無言

北京,乾清宮。

“皇帝陛下,皇后娘娘,一場決定全世界命運的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在歐洲,兇狠殘暴的法王路易十四已經重新點燃了戰火!荷蘭、英格蘭、德意志、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所有這些熱愛正義和尊重公理的國家已經團結起來,組成了不可戰勝的反法大同盟,他們必將給予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路易十四以致命一擊!

在東方,路易十四的盟友大明大將軍李中山也在積極準備戰爭.在南京、寶山、廈門、廣州,到處都在興建造船廠、兵工廠,戰艦、火炮、火槍、火藥的產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另外,李中山還喪心病狂地簽署了‘義務教育法’,要逐步安排大明境內所有的適齡兒童去學校念書!”

正在控訴大明和法蘭西這兩個世界大戰“策源地”的罪惡的,就是即將離職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總督斯皮爾曼。

他的話被南懷仁翻譯成了漢語,一句句的念給康熙、楊皇后聽。

雖然楊小彌干了許多擅權亂政的事兒,但是康熙并沒有一回來就剝奪她的權力,而是繼續和她來個“二圣臨朝”——這個楊貴妃有變成武則天的苗頭啊!

不過康熙這么干也有他的理由,大戰在即,內部必須保持團結,可萬萬不能再內訌了。

而且康熙現在是蒙古大汗.在北元垮臺后,那些繼任的蒙古大汗不都靠老婆幫忙掌權?那個噶爾丹的老婆阿努可敦還是他的“禁軍統領”呢!那是晚上當老婆用,白天當鰲拜用,既好用,又放心。

楊小彌的模樣當鰲拜是沒什么指望了,但是當個溫柔版武則天還是可以的。

“讓所有的孩童去學校念書怎么就喪心病狂了?”楊小彌也習慣臨朝了,南懷仁剛剛翻譯完畢,她就提出問題了。

“皇后娘娘,您是不知道大明小學堂、中學堂的課程。他們的學堂當中公然傳授軍事課程,有燧發槍兵的隊列和擲彈兵的擲彈技巧,中學堂畢業后,男校的學生們還要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軍訓!這些學生完全是按照精兵的標準在練啊!如果這個義務教育法完全執行到位了,那么以后大明就將有數十萬精兵從中學畢業”

“數十萬?”

“這也太多了吧?”

康熙和楊皇后都被嚇一跳。

然后楊皇后就對康熙道:“皇上,要不咱們也和李中山學一學?再窮也不能窮了教育啊!”

其實小學、中學、大學什么的,楊小彌早就在辦了。不過她可沒想過把教育普及——那成本太高了,大清朝要花錢的地方可多著呢!

但是現在聽斯皮爾曼一說,馬上就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了。

如果大明的教育系統將來每年可以輸送幾十萬不,能輸送幾萬優秀士兵,那大清鐵定要完!

康熙卻搖搖頭:“遠水解不了近渴!”

其實他壓根就不想搞義務教育.大明是國人共和!大清的八旗和綠營合眾,兩國的根基不一樣。如果普及教育,那么漢人的力量將會更強,大清搞不好就會變成北周了!

現在楊皇后和隋國公好像都有了,不得不防啊!

康熙想到這里又說:“李中山搞得那一套,非十年不能見初效,非三五十年不能見奇效.眼下這一戰,是無論如何都用不上的。”

他的分析還是挺有道理的,義務教育是個長期投資,真要辦好了,回報是極高的!但這項投資的見效比較慢,不可能立竿見影。大明已經搞了好幾年,小學階段的義務教育才剛剛開始鋪攤子,全部鋪完估計就得十年了。

小學鋪完還得普中學、大學、職業教育.都鋪完了,還得逐漸擴大規模、提高水平,等全民受教育水平都上去了,三五十年也差不多了。

到了那時,真的就是奇效了。

但是眼下這場關系大清存亡的戰爭,大明的義務教育根本不是個決定性的因素。

康熙接著又道:“斯總督,朕決心以下,將會加入反法、反明大同盟,并且督促大周也一并加盟!我十一國列強一體同心,一起討伐法賊明逆,一定可以穩操勝券。不過我大清加上大周的人口僅僅只有大明的半數,想要一鼓而勝是不太容易的,而比拼持久,優勢也不在我。不知道斯總督有什么可以破敵的良謀?”

斯皮爾曼早就在等康熙的問題了,他馬上對康熙道:“皇帝陛下,外臣有一個設想.陛下也許可以誘敵北上,讓大明的軍隊遠離他們的本土,然后再由東印度公司和大清自己的船只運送精銳南下攻擊寶山縣,打下長江口,威脅大明最富庶的江南平原,迫使大明退兵,您的大軍再進行追擊,一定可以大獲全勝!”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