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04章 康熙要求進步,康熙要辦大學(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4章 康熙要求進步,康熙要辦大學(求訂閱、求月票)

第404章 康熙要求進步,康熙要辦大學(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天京,大汗金帳。

“大汗,大明帝國咄咄逼人的海外擴張步伐,已經極大地破壞了自地理大發現以來,所有先進的海權國家所制定的基于實力的規則。其中最令世界上所有熱愛和平和自由貿易的人們感到憤慨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大明帝國使用卑鄙的手段先劫持了對大明沒有任何敵意,完全以和平貿易為目的的西班牙大帆船。然后又利用這些大帆船,毫無道理的偷襲了位于大洋彼岸的阿卡普爾科港,并且據為己有!

而第二件事情則是大明帝國使用更加無恥的手段,打著商業合作的幌子,在位于馬六甲海峽東部出口的民丹島非法設法,將一座屬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和平島嶼,變成了大明帝國用來阻斷馬六甲海峽一帶自由航行的軍事要塞。

第三件事情,則是大明帝國在東亞和東南亞范圍內粗暴的擴張自己的勢力范圍,從日本手中奪取了琉球,又強迫安南的兩位國王接受大明冊封的將軍之職,并且派遣另外兩位臣服大明的安南將軍入侵了真臘和北大年蘇丹國.另外,大明很可能還煽動了朝鮮和日本之間的戰爭,并且利用這場毫無道理的戰爭對日本國進行滲透!

以上這些行為,已經引起了包括神圣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英格蘭王國、葡萄牙王國、瑞典王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在內的歐洲列強,以及波斯、印度斯坦和日本在內的東方列強的強烈不滿。如果大蒙古和察合臺汗國也可以加入進來,那么大明將會面對東西方十一國列強的聯合制裁,不僅是經濟上的,還會有軍事上的。一邊是十一國列強,而大明最多能得到法蘭西和羅剎這兩個遙遠的,并不擁有海權的盟友。所以等待他們的只有慢慢衰敗!”

正在義正言辭地游說康熙汗的正是西班牙王國的特使巴孛羅.斯皮諾拉多里亞。如果知道一點中世紀意呆利諸國的歷史,就知道這個將熱那亞共和國兩大寡頭家族斯皮諾拉和多里亞的姓氏連在一起的中年洋鬼子,一定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倒霉債主——熱那亞本是個“海國”,在大航海時代來臨后,本來途徑地中海的貿易線改道,熱那亞的支柱產業就從海洋貿易逐漸變成了金融業,而且還和哈布斯堡王朝深度綁定結果這幾十年來,隨著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一次又一次的破產,熱那亞共和國的金融業也陷入了一波一波的倒閉朝。

昔日的歐洲“二富”(大富是威尼斯)熱老二,現在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雖然熱那亞共和國的前途已經相當不樂觀了,但是作為一個繁榮了數百年的商業共和國的統治家族,古老的多利亞家族還擁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察覺到了東亞世界和蒙古世界的突然崛起,必將重構世界的財富版圖。

因此,原本擔任西班牙駐德國大使,還參加了旨在結束法荷戰爭的奈亨梅條約締結談判的巴孛羅.斯皮諾拉多里亞就自告奮勇,從胡安.何塞手中爭取到了這個出使中亞的機會。

而為了給蒙古大汗留下一個好印象,他甚至還花了幾個月時間刻苦學習了蒙古話,雖然沒有能完全掌握,但已經可以和康熙用蒙古話進行簡單的對話了。

也正因為他的努力和出身,他也成為了這次到訪天京的西班牙尼德蘭葡萄牙聯合使團事實上的首領。所有和康熙之間的談判,都由他親自出馬。而來自阿姆斯特丹和里斯本的使者,僅僅是兩個陪襯。

雖然他是真心想和這位長一臉“大帝麻”(路易大帝式的麻子臉)的蒙古大汗親近親近,可是這位大汗任憑他怎么忽悠,都是一副壓根不激動不上頭的模樣——這個大汗看著挺年輕的,怎么就沒有年輕人的激情呢?他難道就不想滅明吞周,一統中華嗎?

想到這里,這位最會放高利貸的歐洲外交家只好跨界和康熙聊起了軍事,他對康熙道:“大汗,我們當然是知道大明陸軍的實力非常強大的!他們陸軍的訓練和裝備水平接近于歐洲最強大的陸軍,很有可能得到了法國軍事顧問的幫助另外,他們還擁有一套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國民戰斗精神的早期羅馬式的公民制度。但是大明的海軍相對歐洲海權強國的海軍而言是非常弱小的!而大明的海岸線又很長,一旦失去海權,那么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就能將遠征軍送上大明海岸線的任何一點.他們將會在大明最富庶的沿海地區燒殺搶掠,極盡破壞之能!

我想,大明海軍的實力再強,也不可能在漫長的海岸線上處處設防吧?如果他們在海岸線遭受蹂躪之后,不得不處處設防,那他們的陸軍還夠用嗎?北方和大清、大周接壤的邊境也很長,他們還有足夠的軍隊去防御嗎?”

有點意思了!

康熙總算開了金口,只聽他面無表情地問:“我想知道西班牙準備為了蹂躪大明的海岸線,付出多少條人命?據我所知,西班牙只有幾百萬人口,而大明的人口比西班牙多十倍啊!”

“大汗,西班牙的生命非常寶貴,”多里亞笑著說,“所以荷蘭人和英格蘭人將會幫助西班牙無敵艦隊雇傭日本人去攻擊大明的海岸線據我所知,他們長于此道!”

康熙又問:“那你們準備雇傭多少日本人去大明的沿海地區燒殺搶掠?”

“需要多少就雇多少!”多里亞說,“僅僅是第一批,就將雇傭數萬之眾!”

康熙似乎有了一點興趣,他又問:“那么.我大蒙古又能得到什么利益?”

“大汗陛下,”多利亞笑道,“您的大軍有機會滅亡大明,重新將整個中華置于大清統治之下,難道不是最大的利益?”

康熙微微搖頭,說:“這不是最大的利益,這是一場傾國之賭如果西班牙、荷蘭、英格蘭和日本準備在東南沿海和大明開戰,那我還有必要上桌去和大明賭一把?

大明的海軍實力有限,也不可能殺到西班牙、荷蘭和英格蘭的本土去吧?而你們的陸軍都不敢在大明的海灘上登陸如果不出意外,這場戰爭應該會持續多年!我大清不正好利用這段時間修德政、肅綱紀、攬民心,以鞏固大清國本?”

“什么?”多里亞愣了愣,這個蒙古大汗是怎么想的?你們蒙古人不是打到哪里搶到哪里殺到哪里的?怎么想到什么德政,什么綱紀,什么民心了?

康熙看到這個長得一副奸商模樣的西班牙使臣一副少見多怪的模樣兒,又馬上話鋒一轉,說:“不過我也不是不能在北邊出動些兵馬,配合一下你們在東南沿海的行動.只要荷蘭和英格蘭能夠拿出足夠的誠意!”

“誠意?您要什么誠意?”多里亞心想:這個蒙古大汗不會要錢吧?要錢你去找奧朗則布啊,他有的是錢!

而康熙接下去的話,卻讓多里亞大吃一驚:“我要.兩所大學!”

“什么?辦大學?”多里亞問,“為什么?”

“為什么?”康熙一笑,“不為什么,只是李中山有的,我也要有!李中山在做的,我也要學著去做!大使,你知道這兩年李中山的頭等大事是什么?”

“難道.是辦學校?”多里亞當然猜著了。

康熙點點頭:“沒錯,李中山的頭等大事不是和你們西班牙爭新大陸,也不是和荷蘭爭馬六甲,更不是和日本國爭什么地盤。他的頭等大事是辦學!

實際上他一直非常注重辦學,早在廣州當粵海關道的時候,就辦起了廣東講武堂和廣東維新學堂后來到了南京,又辦了個南京講武堂和南京維新學堂。在辦學的同時,他還組織精通拉丁文的文士翻譯了從澳門教會學堂的學校里面搜集到的有關西方自然哲學的書籍。而在明、清、周三國停戰之后。他就開始花大力氣編寫課本,制定分階段晉級的學制,開始大辦學堂了。

不僅將廣東維修學堂、南京維新學堂辦成了廣府大學堂和應天大學堂,還用維新學堂和講武堂畢業的學生為老師,開辦了金陵中學、金陵小學、南海中學、南海小學等所謂的新式學堂。

去年,他又在應天府和廣府開辦了兩所師范學堂,準備成千上萬的培養老師,接下去還要在各省開辦大學,各府開辦中學、各縣開辦小學.將來還會實行什么義務教育,要所有的適齡孩童都有書可讀,至少要讀四年的小學堂!”

“要,要讓所有的適齡小孩都讀書?”多里亞太吃驚了。

大明果然是公民的共和國啊!

全民義務教育這事兒尼德蘭聯省共和國都辦不到,大明居然已經在辦了!

康熙頓了頓,接著又說:“多里亞大使,朕不知道李中山這么干有什么好處?但他這十多年來,所作所為,都大有深意,可謂開風氣之先。所以朕只要有可能,就要向他學習!”

康熙不愧是學霸!

這都學會抄作業了,而且一抄還抄了個非常重要的作業——國民義務教育!

工業化也好,近代化也罷,國民教育都是基礎。

而人人都有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更是公民國家的基礎!

當然了,相對平等不等于不淘汰、不篩選。教育不僅培養人才,同樣也篩選人才!

實際上李中山在廣東站穩腳跟后,就想著要引入后世的“應試教育體系”了——這一套李中山熟悉啊!

但是辦教育是急不得的,首先得培養和選拔一批能認同李中山理念的學者和官僚,維新學堂就是干這個的。在維新學堂中,學者和學生們都除了鉆研《天下大公論》、《明夷待訪錄》這些“新儒學”的東西,還可以接觸到大量的西學和實學知識。

通過幾年的培養之后,李中山手頭就有了一些學貫中西的“大師”,和一些學得沒那么精的“中師”和“少師”。

有了這些人才,李中山才能將兩所維新學堂改成大學,然后在兩所大學下面掛上“附中”和“附小”。

另外,鄭經也學李中山的法子,把自己的藩校改成了南洋書院,后來又開出了南洋文理大學和南洋小學。

與此同時,李中山又召集了一批“大師”,和他們一起編寫了小學、中學的教材,設定了分階段升級的學制。還開始翻譯更加深奧的西洋自然哲學的書籍,并且高薪聘請西方學者來廣府大學、應天大學擔任教授.

一個草創的國民教育體系(試用版),就被李中山一步步搭建起來了!

而這套體系一旦完全推廣開來,那大明.就將天下無敵!

不過辦教育這種固本打基礎的事兒,進展總是很慢的。

畢竟是百年樹人嘛!

所以這會兒大明的這套國民教育體系甚至還沒有完全構建起來——沒有學前教育,沒有職業教育,而且國民教育體系的覆蓋面也很小。

這一套教育體系現在看上去好像也沒有什么作用,根本不值得借鑒但是學霸康熙抄起作業來總是認認真真的,除了實在“抄不了”的,他都是本著能抄則抄的心思在抄。

那所在楊皇后的關心下開辦的京師大學堂,就是楊小彌遵照康熙的旨意在辦事兒。

不過大學開起來,康熙才知道自己想簡單了!

他的辦學條件壓根比不了李中山,李中山可是“收”了江浙和廣東、福建的士林的,明清交替之際,中國最有活力,眼界最開闊,學識最淵博的學者,幾乎都在這些地區。

而康熙這邊就不行了,沒有人可用啊!

那個楊皇后為了辦京師大學堂,甚至派人去山東曲阜把這一屆的孔圣公請來北京當“堂主”了。可孔圣公哪兒干得了這個?根本不行啊!

楊皇后親自寫信向李中山討要來的“理科”課本,孔圣公根本看不明白。康熙要想辦好大學,就必須得請西洋外援了——康熙自己能看懂,知道李中山的大學里面在教什么?

多里亞弄明白康熙為什么要辦教育之后也有點被大明的先進性給震驚到了——別說西班牙了,就算英格蘭和荷蘭也很難和人家相比啊!

想到這里,多里亞就對康熙道:“好吧.您的要求一定會得到滿足的,以英格蘭和荷蘭的力量,向您這邊派遣一些可以擔任大學老師的學者還是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們還可以提供一些大學和中等學校的課本,以供皇帝陛下參考。”

康熙笑著點點頭:“那么就讓我們討論一下大蒙古加入反明同盟的其他條件吧!”

還有條件?

多里亞一愣。

康熙仿佛看出他的疑惑,就笑著對他說:“這都是一些互利互惠的條件,譬如締結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的貿易協定.

再比如,朕還打算在天京城開辦兵工廠和制幣廠,希望可以得到荷蘭、英格蘭工程師和機器的幫助。

又比如,朕想請荷蘭、英格蘭的工程師幫著在蒙兀兒地區搜尋金銀礦山,實在找不到,有銅礦也行啊!”

康熙接下去又提了好幾條要求,都沒有多高,多數就是在太平谷、天京城搞建設開發的。

很顯然,康熙是真把這塊寶地當成了自己和大清朝未來的家園了。

對于這樣的要求,多里亞自然全盤答應了下來,到了最后,他只是鄭重地對康熙說:“皇帝陛下,您能提出這樣的條件,充分說明您是一個真正愛護人民的君主但是我相信,您的人民最想聽到的,還是您征服大明,一統華夏的好消息。所以,我希望您能在未來的戰爭中竭盡全力為了您自己,也為了您所統治的人民!”

康熙知道自己沒那么好,他不過是在抄作業,但他還是點點頭,回答道:“當然,我當然會全力以赴只要西班牙海軍和日本雇傭軍可以給李中山帶去足夠大的打擊!”他頓了頓,又補充道,“我可以向長生天起誓,也可以簽訂具有約束力的條約。而且我還可以把您和您的使團推薦給大周丞相,他才是大周國真正的統治者!”

“那可太好了!”多里亞笑道,“如果大周可以和您一起向大明進攻,勝利就必將屬于我們十一國大同盟!“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