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97章 這就是日本的宿命!(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7章 這就是日本的宿命!(求訂閱,求月票)

第397章 這就是日本的宿命!(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以日本國大將軍的名義遣使華夏嗎?那不就是開了“通華夏”的頭嗎?

德川光國的神色微微有點陰冷,只是咬著牙齒微笑,靜靜地瞧著自己的老師朱舜水。在他這個華夏通、日本通、歷史大家看來,日本想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淪為華夏的附庸,就必須盡可能執行“絕華夏”的國策!哪怕為此要抱一下西洋白夷的粗腿,也是值得的。

畢竟西洋遠而華夏近!而且日本的文明.其根源就在華夏!

所以日本無論怎么親西洋,日本都不可能被西洋給吸納了。而日本一旦和華夏走得太近,最后很有可能會融入華夏世界!而且融入華夏,對日本而言,則意味著不可避免的衰弱!

因為華夏世界的“江戶、大阪”不可能在日本,只可能在華夏。

現在全日本的武士向往江戶,全日本的商人向往大阪。而當日本融入華夏世界后,日本的武士、商人都會向往南京的大將軍和蘇州、廣州、寧波的繁華富庶。

到了那時日本將會名存實亡!

但是現在的形勢如此,德川光國這個大老也不得不暫時通一通華夏了。

德川光國臉上閃過一絲鐵青,又轉眼平復如常。拿起一只中式的茶盞喝了一口。

“既然老師都這么說了,那么我就讓我的兄長賴重走一趟南京吧他現在正在江戶的高松藩邸隱居,由他代表德川家,應該夠了吧?”

德川光國的兄長名叫松平賴重.這哥倆雖然兩個姓,哥哥姓松平,弟弟姓德川,但是感情沒得說,妥妥的“易子而繼”啊!

這個德川光國自己有兒子,但家業不傳親兒子,偏偏把松平賴重的兒子收養了當繼承人。而松平賴重也有一個藩,是四國島上的高松藩,只有十二萬石,雖然比不了水戶藩,但也比沒有強。所以松平賴重就把德川光國的親兒子收了去,當了高松藩的繼承人,而且也不等自己壽終正寢,提前就把位子讓給這個養子了。

這回德川光國派出自己的兄長賴重前往大明拜見李大將軍,可謂誠意滿滿。但是他只是讓賴重代表德川家而非德川幕府!

這表明光國依舊不愿意打破日本國已經執行了七百年的“絕華夏”之國策!

朱舜水當然明白德川光國的心思——他在日本呆那么多年,還當了光國的老師,還能不知道日本自絕華夏的國家意志?

但問題是,現在的華夏已經變成了一個海洋強國!

重洋之遠,根本阻擋不了華夏東進新大陸的國家意志。

而向東跨過大洋進入新大陸,就必須途經日本所以日本的自絕華夏和華夏的東進新大陸已經發生激烈碰撞了!

想到這里,朱舜水也知道長嘆一聲了:“子龍(德川光國字子龍),大明東進新大陸的決心,是不可能改變的,而且大明也有這樣的實力達成這一目標畢竟西班牙只有六百多萬人口,而大明現在就有六千多萬人口。等大明收復中原和云貴川陜甘后,人口說不定能破一萬萬!這豈是西班牙能抵擋的?”

德川光國語氣堅定地說:“日本雖然只有兩千萬人口,但日本國自古以來就不曾向任何強敵屈服,哪怕強如蒙古也不能!”

“屈服.”朱舜水只能搖頭了,“子龍,你怎么知道李大將軍想要日本屈服呢?一個群雄割據的日本,也許才是他想要的!”

德川光國一愣,對面的朱舜水已經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并且站了起來:“今天就到這里吧為師有些累了,先去歇著了!”

說罷也不等德川光國反應過來,就一個搖搖晃晃地走出了光國的書房。

等德川光國反應過來時,朱舜水已經沒了蹤影,他趕緊嗯咳一聲:“安針!”

“殿下,您叫我?”

德川光國的那個小姓,來自長崎的幕府旗本,第四代三浦安針應了一聲,馬上湊了上來。

“備轎,去高松藩邸!”

“哈伊!”

高松藩邸距離水戶藩邸很近,過兩條街就到了。不過“德川子龍”今兒去高松藩邸并不是為了和兄長商量出使大明的事兒,而是為了在高松藩邸中會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總督斯皮爾曼。

最近九州傳回來的消息很讓人擔心,由于筑前黑田家嚴格執行了德川家康頒布的“一國一城令”,所以整個筑前國內,只有福岡城這一座城堡!

要知道在戰國時代,筑前一國境內大大小小的城堡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密密麻麻的形成了一個難以攻破的防御體系。而在元寇來襲的鐮倉幕府晚期,九州北部為了防御蒙古人,也修建了大量的堡壘。這才使得九州武士得以將入侵的元軍壓制在了灘頭.等來了神風!

而現在.整個筑前就一個福岡城,還擺在海邊灘頭附近。在黑田綱政浪戰慘敗之后,福岡城根本沒兵防守,直接就讓朝鮮兵攻破了。

這座黑田家和筑前國中唯一的城,當然是非常重要的!福岡藩五十萬石的儲蓄、糧草、軍備物資,甚至還有那五十萬石領地的賬冊,全都存在福岡城內!

這些東西全都歸了楊起隆!

而那個一仗敗光黑田家存了幾十年的家底的黑田綱政還是個知恥的日本武士,逃到三日月山中就切腹自盡了!

他這一自盡,再加上黑田家在久原灘頭一戰和福岡城破時的損失,家中的高層骨干就幾乎一掃而空!連兩個支藩的當主也都一起戰死了。結果就堂堂的筑前黑田居然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困境,整個筑前都被入侵的朝鮮軍掃蕩了一遍!

而筑前福岡藩隔壁就是大久保忠朝的唐津藩了,但唐津藩只有區區八萬三千石領地,而且境內有許多暗地里還在信仰天主教的領民和武士,三十多年前的“島原之亂”時,唐津藩內的天主教徒也有份參與,所以事后唐津藩的藩主寺澤堅高被減封四萬石,后來還因為不堪受辱,在江戶的海禪寺自殺,結果因為他沒兒子,連唐津藩也一度消失,直到1649年才由大久保忠朝的養父大久保忠職入主,才算重新開張。

但是這一連串的變故,還是嚴重影響了唐津藩的內部穩定,使得其境內生活著大量信奉天主教的浪人,唐津藩當局和領民的關系也比較緊張。

而楊起隆早就通過在草梁浦倭館抓到了倭商摸清了唐津藩的內情,所以在攻破福岡城后,立即派出兩個營的朝鮮新軍打出著“十字旗”和“天兄降世”的旗幟,裝成天主教十字軍向唐津藩進軍。

結果大久保忠朝留在唐津藩的家臣們全都上當受騙了,真以為入侵的是“十字軍”,立即下令鎮壓境內的天主教徒,引發大亂,這下唐津城也沒法防守了,很快就被楊起隆派出的軍隊攻破。

與此同時,楊起隆的軍隊還在九州北部外海上攻占了許多島嶼,包括對馬島、壹岐島、玄界島、志賀島、鷹島在內的諸多島嶼,也落入了楊起隆的朝鮮軍之手!

毫無疑問,楊起隆組織的這次入侵比幾百年前的元寇入侵要成功的多!

入侵的朝鮮人,已經在九州北部站穩腳跟了。而德川幕府一方,則有點束手無策。

雖然大久保忠朝已經緊急趕赴九州去調兵遣將了,但那幫居心叵測的九州大名能聽這個連自己的領地都沒保住的幕府老中的話嗎?

薩摩的島津,長州的毛利,米澤的上杉,最近都有點蠢蠢欲動,而四國的土佐藩也有點要騷動的意思!

另外,聚集在江戶、大阪、京都的浪人,也不大安穩似乎各個方面,都在為一場即將改變日本國內權力格局的大亂做準備了。

“.大老,恕我直言,現在日本國和德川幕府所遭遇到的困境,其實就是日本國作為一個緊挨著大陸的島國所必然會面臨的宿命啊!”

正在高松藩邸之中和德川光國討論“日本宿命”的就是荷蘭人斯皮爾曼,他說的是荷蘭話,德川光國當然聽不懂。不過他新收的小姓第四代三浦安針因為世代在長崎擔任通事,所以能說一口流利的荷蘭語,今天就由他充當翻譯。

“宿命?”聽完三浦的翻譯,德川光國皺起眉頭,“什么宿命?”

“在歐洲,一個島國或是處于邊緣,地形類似島國的國家,如英格蘭和荷蘭,最懼怕的就是歐洲大陸被一個強權所統治!因為一旦出現這樣的強權,那么島國和處于邊緣地形類似島國的國家,就會失去其自身的獨立性,從而淪為大陸強權的附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我們荷蘭人和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人,還有偏居北歐半島上的瑞典,一直都是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反對者.我們想盡一切辦法,甚至不惜流血打仗,也要堅決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將德意志變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很幸運,我們的努力已經取得了成功!”

歐洲自羅馬帝國衰弱后就紛爭不斷,算是把地緣政治的那一套給吃透了!

而荷蘭人更是其中的資深玩家.他們雖然不是真正的島國,但愣是用挖掘運河和在必要時炸開海堤的方式,將自己變成一個“準島國”。

另外,荷蘭人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前,一直都致力于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統一。

而在他們將哈布斯堡王朝熬得油盡燈枯后,又立即改變立場,似乎不顧80年戰爭的血海深仇,又把自己變成了哈布斯堡的盟友共同反對法國。

至于和荷蘭沾親帶故的“至愛親朋”英格蘭,那更是玩弄大陸強權的高手,當年反哈布斯堡時,他們就是骨干,甚至搞出了“王家海盜”這種奇葩。

而現在眼看哈布斯堡要完,路易大帝崛起,英國人的敵人又從哈布斯堡漸漸變成了法蘭西.為了對抗法蘭西,英國甚至準備和自己的競爭對手荷蘭結盟!

妥妥的為了阻止歐洲統一,英格蘭奸商都可以“憎恨金錢”了!

“可是我們日本面對的是一個自古以來就一統的華夏啊!”德川光國已經明白斯皮爾曼的意思了,隨即他眉頭深皺道。

“自古以來?”斯皮爾曼冷冷地說,“可是華夏現在就沒有一統啊!大老.現在華夏尚未一統,日本已經感覺到了來自東亞大陸的巨大壓力了吧?如果他們真的完成了統一,那日本將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總督,對于華夏,我比你了解!”德川光國搖搖頭,“他們過去并不是沒有統一過!”

“但這一次不一樣!”斯皮爾曼說,“現在,日本和華夏之間的海洋,已經無法阻擋華夏的海軍和商船了屬于華夏,不,是屬于整個東亞的大航海時代,現在已經來臨了!”

“總督先生,您難道覺得憑借日本的國力,有可能阻止他們的統一嗎?”德川光國憂心忡忡的反問了一句。

“不,日本并不孤單!”斯皮爾曼搖搖頭,說,“荷蘭、英格蘭、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將和日本同在也許瑞典、丹麥和普魯士,也會加入進來!”

“可他們離得都很遠!”德川光國說,“而朝鮮人已經登陸了!”

這個問題的確有點困難了。朝鮮都登陸日本了,而美爹.還未成立!

“大老,”斯皮爾曼卻笑道,“大老,我們雖然離得遠,但我們可以提供火槍、火炮、火藥,可以幫助日本訓練軍隊,還可以直接在日本雇傭軍隊!日本最不缺的.就是武士!如果我沒有記錯,日本國擁有2000多萬人口!而且永遠悠久的軍事傳統,如果有足夠的金錢和軍備,百萬大軍都是可以組織起來的!”

“您的意思是,由西洋各國出錢,雇傭日本的武士去打擊大明?”

“對!這是西洋各國同大明之間的戰爭.我們必須遏制大明,以保衛我們的海外殖民地!”

“原來如此.”

德川光國并沒有意識到,斯皮爾曼正在告訴他的,其實是日本國的另一種宿命——這個國家可以成為一個炮灰產地!為了西洋人遏制大明,或是大明反擊西洋提供炮灰!

如果情況比較理想的話,以后大明陸軍和大英陸軍在印度或是別的什么地方玩排隊槍斃時,兩邊扛槍的也許就都是日本人了!

這個海外零元購,其實主要依靠雇傭兵去干的。

畢竟這個活兒一去就是好多年,而且至少還是個“五死五生”、“四死六生”的活兒,一不小心就客死異鄉了。

所以各國政府都不大敢用本國的嫡系去殖民地冒險,花點錢雇傭外國人去送人頭就最理想了。就算用本國人,那也得花錢雇傭,用起來才比較順手。就算損失比較大,也不怕國內的老百姓鬧事兒。

歐洲人開拓殖民地最兇的大英帝國,打拿破侖戰爭時,都沒有實行義務兵役制,而是沿用花錢雇兵的辦法,甚至還雇傭外國軍隊幫他們去打拿皇。

而荷蘭滿世界搶殖民據點,當海上馬車夫的時候,打架的事兒依靠的主要也是雇傭軍,特別是外國雇傭軍!甚至他們的本土,都是由外國雇傭軍在保護。

要不然就靠荷蘭自己的300萬人,夠干嘛呀?

大明的人口雖然足夠,但是大明的土地也肥沃,工商業又特別發達,而且還有許多抑制兼并的政策,所以六千萬國人和百姓都過得不錯,在本土搞雇傭兵的代價很高,這也是李中山一直都沒辦法大刀闊斧去外面搶殖民地的原因。

如果他要強行出動大量國人軍干這事兒,損失一大,那他的統治基礎就不穩了。

所以李中山派去南洋占島子的軍隊不僅是雇傭兵,而且還是以“粵海貿易公司”的名義雇傭的,把大明朝廷、大將軍府都摘得干干凈凈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