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88章 大明學壞了!大明也有堅船利炮了!(求訂閱,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8章 大明學壞了!大明也有堅船利炮了!(求訂閱,求月票)

第388章 大明學壞了!大明也有堅船利炮了!(求訂閱,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大明共和五年,冬,馬六甲,民丹島,粵海港外海。

懸掛著VOC旗幟的荷蘭武裝商船聯省號,卷起了雪白的浪花,緩緩駛入了民丹島西南部的粵海港內。這里的水面不像巴達維亞港口那樣開闊,港口建立在一處好像被天神用巨斧劈開的狹長的海灣中,海灣的入口處還有一座鵝蛋狀的小島,因為島上建有一座海防炮臺,因而被稱為炮臺島。

巴達維亞總督斯皮爾曼和東印度公司駐澳門的領事布勞威爾,正肩并肩的站在聯省號的船艉樓上,臉色鐵青地看著眼前好像飛也似的被建設起來的港口,炮臺、市鎮、要塞.還有擁擠在港口內,正在卸下人員和物資的老閘船。

粵海港理論上是屬于明荷合資的粵海貿易公司的產業,是粵海貿易公司向荷屬東印度公司租借本不屬于它的民丹島的一個角落,所建立的商港——僅僅是一座商港,最多再加一座市鎮,頂天了就再加一點點防御工事!

可是現在的大明居然學壞,學會不講信用了!他們居然違反雙方達成的相關協議,將民丹島上的粵海港完全軍事化了。

炮臺島上的炮臺是一座棱堡!而且還不是馬馬虎虎用沙袋壘成的,而是使用了大量石材的非常堅固的棱堡!

在粵海港的港灣北岸,還矗立著另外一座占地面積更大,都可以稱為要塞的棱堡了,外墻同樣使用了石材。而位于粵海灣南岸,緊挨著港口碼頭的市鎮.則是一座中國式的城池!城墻同樣采用了大量的石料,城墻一邊挨著海灣,一邊靠近大海,只有東南兩邊兒可以讓企圖攻城的敵人展開。所以斯皮爾曼和布勞威爾遠遠的就看見了一圈高大的木柵欄圍在那座市鎮的城墻東、南側的外圍,好像還圈進去一座小山,山上還有個瞭望塔!

另外,這些中國人還在市鎮的外圍開辟了許多稻田,這會兒稻子仿佛成熟了,遠遠看去就是金燦燦的一片.

而更讓斯皮爾曼和布勞威爾無語的是,這一切.包括港口,炮臺、市鎮、要塞和農田,都是在短短的不到兩年間全部建成的。

短短兩年啊.

換成西班牙人在馬尼拉修建的圣地亞哥堡的進度,最多能修半堵墻,就算換成“高效率”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應該可以多挖半條溝。

可是這些中國人,居然速度飛快地在民丹島的粵海港建成了可以讓他們在馬六甲海峽地區永久存在的要塞群!

這兩年巴達維亞總督斯皮爾曼因為忙于在爪哇島上幫著馬打藍蘇丹國鎮壓杜諾魯.佐約的起義,也沒太留意民丹島上的粵海公司,以為一切都在掌握當中。期間雖然也得到了有關中國人在民丹島上非法布防并且建設軍事設施的消息,但為了不讓爪哇島上的征戰半途而廢,斯皮爾曼也只是命令布勞威爾提出交涉,同時向阿姆斯特丹提交了報告。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人搞基建的能力遠遠超過他的想象不僅活干得快,而質量還賊他M的好!這跟杜諾魯.佐約在爪哇島上修建堡壘的能力完全一個天一個地。

都是東方人,中國人修城墻的能力咋就比爪哇人強那么多呢?

而且三座堡壘當中有兩座是棱堡!剩下那座,因為有一道柵欄圍著城墻,應該也不好打——那些中國人很可能在木柵欄內外都挖掘了壕溝,還有可能倚著木柵欄用沙袋壘起的胸墻。

再看這三座城池堡壘的大小和粵海市鎮外屯田的稻田規模,就能知道中國人在民丹島上可以動用的守軍起碼有數千如果要攻占粵海三城,東印度公司至少要動員三千白人軍隊和上萬土著軍隊!而且還要完全切斷民丹島和外界的交通!

想到這里,斯皮爾曼就舉起望遠鏡往粵海灣港口內看去了。不過沒等他數清楚這里面有多少中國人的商船,邊上的布勞威爾就低聲提醒道:“總督,您別光看港口內您看看西北邊的海面上!”

“西北邊?”斯皮爾曼趕緊轉身,然后順著布勞威爾手指的方向,用望遠鏡往海上一看,他的臉色就更難看了。原來在民丹島西面和巴淡之間的海峽內,正有幾條張著軟帆的英式蓋倫船魚貫而出,這些蓋倫船的船帆上都繡著巨大的紅色日月圖案——這是共和大明的最新采用的國旗上的圖案,日月為明嘛,紅色則象征著大明國人軍。

“蓋倫船?”斯皮爾曼大吃一驚,“他們也有蓋倫船了?”

“他們早就有了.”布勞威爾說,“當年鄭一官執掌一官黨時,就曾經在廈門仿造了30條蓋倫船,結果讓咱們東印度公司的艦隊一次突襲,這些蓋倫船還沒有服役,就全部被焚毀了。后來鄭家敗退到了大員島,暫時無力和咱們爭奪遠海,就沒再建造蓋倫船,但一直在建造擁有蓋倫船體的老閘船。很明顯,他們是擁有建造蓋倫船的技術的。

鄭家在重新奪回泉州、漳州之后,又耗費巨資在泉、漳二州修建的造船廠,又從咱們這兒和英國人那里高價挖角了許多工匠,隨后就開始試著建造英式蓋倫船了。最晚在前年年末,他們就完成了兩條英式蓋倫船的建造。而去年和今年,則有更多的蓋倫船完工。

截至今年秋季,大明海軍和南洋貿易公司擁有的英式蓋倫船的數量應該已經超過十艘,也許有十二艘或十三艘了!

而每一次有來自大明的大型運輸船隊抵達,都會有蓋倫船護航。而且那些蓋倫船不會進入粵海港,只會繞著民丹島游弋.”

斯皮爾曼哼了一聲,咬著牙道:“中國人是防著咱們偷襲港口!”他扭過頭狠狠瞪了眼布勞威爾,“他們把我們當賊防,你卻當他們是好人,你個蠢貨!不,你不僅蠢,而且還貪婪成性,你一定收了他們很多賄賂!”

布勞威爾還有點不服氣,低聲嘀咕道:“總督先生,您也收錢了為了租借民丹島的港口,粵海公司也給了您十五萬荷蘭盾啊!”

斯皮爾曼惡狠狠瞪了布勞威爾一眼:“你胡說些什么?你敢指控我?”

布勞威爾知道這個總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狠人,頓時給嚇得說話都結巴了:“我,我,我說錯了,我錯了,總督,我胡說的.”

斯皮爾曼則是冷冷一哼,但并沒有殺人滅口!

這是因為斯皮爾曼這位巴達維亞總督收受賄賂的行為,在東印度公司派駐亞洲的高級職員中是司空見慣的。

人人都貪不貪還來巴達維亞干什么?

基本上,每一位東印度公司的巴達維亞總督,每年都能撈上一二十萬荷蘭盾,多的可能會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而他們的月薪則是區區七百荷蘭盾,也就是二百多兩銀子。

而布勞威爾的月薪是六十荷蘭盾,也就是二十兩銀子,但他實際上的年收入則高達數萬荷蘭盾——他不僅是領事,還是公司的商務專員,凡是經過他的手向大明商人采購的貨物,按照公司通行的慣例,他都有相當于貨款百分之二十的回扣!當然了,這錢不是他一個人生吞,而是要和公司的高層分肥,但最后落在他手里的依舊有不少。

也就是說,雖然荷蘭東印度公司這兩年的業績不怎么理想,經常陷入虧損。但是公司的管理層,卻是實實在在賺到大錢了。

不過這些公司管理層貪到的錢最后都被他們帶回了本土,繁榮了荷蘭和歐洲的經濟(許多公司管理人員不是荷蘭人),促進了荷蘭和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

另外,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情況也差不多。那些在印度作威作福的公司管理人員,也都因為本性不佳(好人干不了這事兒)和缺乏監管,為自己攫取了巨額的財富。譬如那個為英國征服印度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羅伯特.克萊武在返回英國的時候就帶回了多達25萬英鎊的財產,同時他在印度的資產每年還可以為他提供2.7萬英鎊的收益

而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本身的財務狀況,其實也沒好看多少年,后來也是連年虧損!

至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殖民事業,更是腐敗透頂了!

所以西方人的殖民事業,對他們的政府而言,至少在賬面上是沒有太高收益的,而且經常出現虧本。不過對于參與其中的歐洲街遛子和權貴而言,那真是發財大大的!

總之,這個殖民零元購的事業的確為歐洲各國積累了大量的私人資本,獲取了殖民地的原材料和市場同時也讓本土的人渣官渣有了胡作非為的好去處,本土自然就會干凈一些了。

人渣布勞威爾被剛剛在爪哇島上把殺人放火搶劫的事兒都干了個遍的斯皮爾曼瞪了又瞪,整個人就是一陣哆嗦,但還是抖著聲問:“總督,我們還去向賈副大臣交涉嗎?”

賈副大臣就是賈六賈國柱!除了派出他這個“幕府重臣”之外,大明大將軍府還派遣了數千從廣西和湖南雇來的國人軍上了民丹島。還動員了上千戶湖南、廣西的移民到島上屯田。還雇了好幾千來自廣東、福建沿海的民伕來民丹島大干快上搞基建。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惜血本也要把民丹島變成大明爭奪南洋的大據點!

現在民丹島上的粵海三城都已經干到這種地步了,指望用交涉就迫使大明退讓,那真是想太美了。

“當然要交涉!”斯皮爾曼的眼神終于緩和了一些,為了和賈國柱交涉,這個布勞威爾還得留著,“阿姆斯特丹的十七人評議會已經做出決定了要求我們避免和大明爆發軍事沖突,同時用太平洋航線圖挑撥大明和日本國的矛盾,并爭取和日本結盟!我們現在去和賈副大臣交涉,就是為了避免沖突!”

布勞威爾松了口氣,然后低聲對斯皮爾曼道:“總督,為了進一步麻痹中國人,等會兒賈副大臣給您塞銀票的時候.”

斯皮爾曼說:“雖然我是一個誠實的人,但是為了聯省共和國的利益,我是不會拒絕敵人對我的金錢攻擊的!”

布勞威爾用討好的語氣說:“總督,您真是一個品格高尚的人!”

安南國,會安港。

這座位于廣南阮氏的主城順化附近的港口,差不多位于從馬六甲和巴達維亞北上廣東的航線中間,南來北往的各國商船都會在會安港休整一下,加點補給什么的。久而久之,會安也就繁華了起來,還有了來自廣東、福建、日本,甚至葡萄牙的商人在這里定居。

到了明清交替的時代,更有大量來自廣東的“明鄉人”避難而來,讓這座原本就比較繁華的港口城市,變成了安南沿海的一大都會,成了可以和廣南阮氏的都城順化比肩的城市。

但是隨著大明再興,華商云集的會安港就突然被人惦記上了!

一開始惦記上會安港的,并不是李中山這個“穿越客”,而是他老子李輔臣。這個李輔臣最早并沒有想過他兒子能執掌大明政權,他當時的理想就是當個“南王”,拿下廣東、廣西、安南、廣南.他兒子多啊!這些地盤正好給兒子分一分,多搞一些節度使,就可以多安排幾個兒子。

所以他就趁著李中山北上南京再建大明的當口,派陳上川、邱輝、吳啟豐等人率領水師陸軍萬余人,泛海南下,把會安給強占了!

之后又封了吳六奇的兒子吳啟豐當了會安副將,高低占著會安不還給廣南阮氏,一度還計劃在廣南設個軍鎮,把李吉慶派過去替代廣南阮主。

結果李吉慶自己造反,不要親爸爸了.所以他的廣南王也就黃了。

而到了“耿聚義跨過太平洋事件”之后,東亞世界就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屬于東亞人的大航海時代來臨了!

跨過太平洋和收復南洋,才是當務之急!

所以李中山的幕府就重新制定了“安南政策”,將占領廣南和扶植莫氏入主升龍,更改為了分別冊封廣南將軍、安南將軍和安南黎王,將大明的“虛君共和”和“將軍(丞相)主政”的體制輸出到安南。

當然了,廣南將軍和安南將軍不是由安南黎王冊封的,而是以大明皇帝的名義冊封的!

也就是說,安南黎王會成為一個比大明皇帝還要虛的虛君!

廣南將軍、安南將軍,則會和征東將軍(耿聚義)、鎮東將軍(楊起隆),也許還有征夷將軍(德川將軍)一起,成為大明大將軍的下屬。

而廣南阮主阮福瀕本來是不愿意當什么大明廣南將軍的他對李輔臣派兵搶奪他的會安港就已經一肚子火了,如果不是實力有限,還得防著北方老鄭家南征,他一準就派兵反攻了。

但是這兩天,他聽說會安港來了數十艘掛著日月船帆的西式炮艦(主要是老閘船),還來了個大明南王李輔臣和上萬明軍,頓時就覺得當大明的將軍也挺好的。

于是就帶上一份厚禮從順化趕到了會安,給遠道而來的大明南王請安問好了。

李輔臣聽說姓阮的老爺子來了,也挺客氣的,當下就收回了準備進攻順化的命令,還親自到會安城新落成的高大的城墻外頭迎接,把這個安南老頭請進了他在會安城內的行轅,然后就和他說明了李大將軍為什么那么看重他這個安南國的一方霸主。

“陽郡公(阮福瀕給自己封的爵位),咱們大明現在是共和的.就是君為虛君,相為實相!如今天下紛亂,所以這個實相就稱大將軍了。而陽郡公你是大明屬國的權臣,又是廣南之主,素來忠君愛國,正好當個廣南的實相。

所以吾兒就好心好意,替你向天子求了個廣南將軍!不知你意下如何?”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