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58章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求月票,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求月票,求訂閱)

第358章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求月票,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明軍模范第一鎮的幾個燧發槍營和吳國貴的幾個親兵突騎營,幾乎是面對面迎頭撞上的!而且兩邊的人都好像趕時間一樣,也不花點時間展開隊形,好好布個啥陣的,全是搶攻!

明軍的大將軍“李破侖”主要是怕“吳呂歇爾”的騎兵蓄上馬力再沖鋒自己頂不住,直接把撈刀河打成滑鐵盧。

而“吳呂歇爾”那邊也顧不得保護“馬權”了,因為他屁股后面有個頗為賣力的“李魯希”,“李魯希”派出的先頭部隊,距離“吳呂歇爾”的后衛部隊距離非常近,近得都可以用線膛燧發槍互相射擊了!所以“吳呂歇爾”也想盡快打崩“李破侖”,要不然回頭他就給“李破侖”和“李魯希”夾攻,那他可就成了葬送吳周天下的罪人了。

“李破侖”和“吳呂歇爾”兩軍之間的交戰首先在明軍模范一鎮的第四燧發槍營、第八燧發槍營和“吳呂歇爾”的親兵突騎左營之間展開。明軍的這個燧發槍營雖然沒有開出空心方陣,但他們也沒展開橫隊,更沒有拉出“細紅線”,而是以行軍縱隊的狀態直接投入戰斗的。

所謂行軍縱隊,就是以一什為一列,一個燧發槍排組成四列橫隊,一個燧發槍隊的五個排(包括隊部排)一個排跟著一個排,組成縱隊。一個營所屬五個隊,也是一隊跟著一隊,組成一個較大規模的縱隊。而模范一鎮所屬的八個營,則分成了兩個各由四個營組成的大縱隊,齊頭并進。

這種寬度的縱隊在官道上是沒法行進的,只能走野地,如果兩個大縱隊靠得緊一點,其實也可以看成一個差不多是二十乘一百的“長方陣”。

因為這個“長方陣”的縱深實在太大,而且“組成長方陣”的絕大部分士兵都扛著上了刺刀的燧發槍,走在陽光下氣勢驚人,看著就跟一排排移動的鋼鐵叢林一樣。饒是“吳呂歇爾”的親兵突騎也沒信心可以一把將他們給突突了——一百排的“大縱深”啊,怎么突突?況且,走在最前面的三排火槍兵扛著的全是線膛槍,他們在看見迎面沖來一群騎兵后,馬上在一陣刺耳的嗩吶聲中停止前進,然后第一排來了個射擊跪姿,第二排平舉火槍,第三排士兵則把火槍直接架在了第二排士兵的肩膀上,將第二排士兵當成了人肉槍架。

于是乎,六十支燧發線膛槍全都對準了前方的吳軍騎兵,然后不由分說就是一陣精確瞄準的排槍!

雖然射擊距離挺遠,都超過一百五十步了,但架不住線膛槍加上米尼彈后那可是打得又遠又準,所以當場就放到了十幾個“吳呂歇爾”的手下。其中有十一二人是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身體,當場失去了搶救的價值,慘叫著跌下馬背。而剩下的人雖然自己沒中彈,但是胯下的戰馬卻被子彈擊中。那些馬兒本來已經在“加班”了,趕了大半天的路,現在都不讓喘口氣兒吃點好的就直接開沖刺,都已經受不了了,再挨了槍斃,那還不當場倒地上等死?這馬都翻了,騎在他們背上的吳周突騎還不都給揚了?

看到沖在前面的突騎都讓人給突突了,跟在后面的吳周突騎都知道怕了,沒人再對著前方的明軍縱隊的正面去剛了.而且也不可能打穿那么厚的敵陣啊!

所以這些吳周突騎只好向著這兩營明軍線膛槍兵的左側迂回,想要利用明軍尚未展開方陣,從較為單薄的側翼打一個突擊——在他們的印象當中,一只行進中的步軍要成功開出空心方陣也不是那么容易,這畢竟涉及到長槍兵、火槍兵這兩個不同兵種的協同啊,不對,這伙明軍是純火槍!長槍都沒有,難道他們不怕騎兵突擊?

接下去又出現了更加不對頭的狀況,這群明軍火槍兵壓根沒有試圖去組成空心方陣,他們只是來了個“向左轉”、“向右轉”、“向后轉”——位于右側的三列火槍兵向右轉,位于大縱隊左側的三列火槍兵向左轉,位于大縱隊后側的三行火槍兵向后轉,其他人都不動。

完成了轉身之后,這些火槍兵就來了個前排跪姿,后排把火槍架在中排肩膀上的三排齊射之法來射擊企圖從他們前方百十開外步掠過的吳周軍突騎。

雖然位于這個明軍大縱隊側后的火槍兵裝備的大多是普通的燧發滑膛槍,但是他們使用的子彈都是“菊花”上裝了木塞的粗短子彈。這種子彈和線膛槍使用的彈體較長,彈體中下部開有凹槽的“米尼彈”不同,就是個粗短的圓頭彈,彈底有空腔,也可以塞進一小塊軟木底子。這種子彈的原理和米尼彈差不多,也可以算是一種給滑膛槍專用的米尼彈。根據廣東講武堂的測試,使用這種子彈的滑膛槍的有效射程可以增加一倍!

如果由受過嚴格訓練的步兵使用,在訓練中可以輕松擊中一百五十步開外的目標,在實戰中也有很大的概率打中百步開外的目標。

百步穿楊是很難的,不過百步穿馬和百步穿人還是有一定概率的。

而當一個營的吳周突騎繞到這個明軍大縱隊的左側,在距離明軍縱隊百步開外稍微停了停,準備展開一個沖鋒橫隊的時候,至少二百七八十支裝了短木塞彈的滑膛槍開火了!

這些吳周突騎都是跟著吳國貴長駐湖南的,都見識過線膛燧發槍的厲害。但他們也知道燧發槍的稀有,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想到自己會在距離敵陣百步開外的地方遭到“燧發槍”的密集火力打擊。猝不及防之下,這一營不到千人的吳周突騎就有四五十人被打死打傷,還有三十多匹戰馬也被打翻,站位比較靠前吳周突騎頓時倒下一片。而剩下的吳周騎兵都蒙了.難道眼前的這支明軍不僅是全燧發槍,而且還是全線膛槍?這也太闊了吧?

沒等這些吳周騎兵反應過來,一陣急促的鼙鼓聲已經響了起來!

原來是親臨前線督戰的吳國貴讓人敲響了鼙鼓。

而鼓聲就是命令!

是沖鋒的命令!

吳國貴的治軍水平還是很高的,他的親軍突騎更是可以做到令行禁止,雖然知道前方的線膛燧發槍可能有點多,但是當鼙鼓聲響起的時候,這一個營的千余騎戰士還是義無反顧地發起了沖鋒。

不過他們的沖鋒雖然堅決,但是卻有點急了,并沒有完成整隊,而是一大群騎兵馬隊亂紛紛就往上撲了。

吳國貴之所以要急于發起進攻,其實是為了擾亂明軍的布署,不讓他們及時展開,以便讓自己的部隊搶先布陣,然后發起猛攻,所以這次騎兵沖鋒其實就是一次佯攻。

然而千余吳周突騎的沖鋒看起來還是很有氣勢的,這些手持長槍的吳周騎兵仿佛潮水一樣,洶涌向前,朝著明軍的“長方陣”撲去。

這可是上千騎兵,就算亂紛紛鋪開來,也是很大一片,幾乎要把前方的明軍“長方陣”給淹沒了!

不過明軍的火槍兵并沒有被他們這些很有氣勢的槍騎兵嚇倒.他們可是模范鎮的步兵!

模范嘛!當然是特別厲害的,紀律性特別強,戰斗意志特別足,訓練水平特別高,而且還經常和李中山的親衛騎兵一起互相訓練,早就習慣了被那些穿著亮瞎人眼的昂貴的板甲的騎兵嚇唬了。和他們相比,眼前這支亂紛紛的騎兵根本不算什么?

連隊都不整就沖鋒,一點不專業,不怕的!

這騎兵集團沖陣可以說是多半靠嚇唬,小半才靠沖鋒,如果騎兵不能在氣勢上壓倒對手,而是讓他們從容裝填子彈,從容瞄準,從容打出齊射,那么這次沖鋒也就沒什么效果了。

隨著一聲刺耳的嗩吶聲,這個明軍“長方陣”左側的前三排火槍手再次打出齊射,在不遠處督戰的吳國貴仿佛看見一道颶風從自己的寶貝騎兵陣前掃過,就有好幾十騎兵如同被刮落的枯葉般紛紛落地,部分被驚或是受傷還沒躺下的戰馬又胡亂逃竄,頓時擾得本來就亂紛紛的吳周突騎兵更加混亂。但是他們依舊在向前涌動,不過他們的散亂隊形這個時候開始發揮出負面效應了。

由于沒有密集的隊形進行約束,使得沖鋒中的騎兵可以選擇避開敵人密密麻麻的刺刀陣.只見大部分的突騎兵都明智的避開了明軍刺猬般的長方陣,分成了兩股,往左右兩側傾瀉。雖然也有幾十名槍騎兵勇敢地沖撞上了明軍的長方陣,也成功地撞出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缺口,還把一些明軍火槍兵裝得飛了起來,然后又重重摔在后方的人群當中。

但是厚達幾十行的“長方陣”根本不是區區幾十名勇敢的吳周騎兵可以突破的!

沒有能沖亂明軍陣形,反而還承受了不少損失的吳周突騎們也無力立即發起第二輪沖擊,只好先撤下去重整并蓄一下馬力。

在成功扛過了敵方騎兵的第一波沖擊后,明軍的長方陣中,突然又響起了一聲嗩吶長鳴。隨后,這個長方陣就突然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膨脹了起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打開成了一個由兩千人組成的大型空心方陣。

這個空心方陣一成,這一線的明軍就擁有了一個可靠的支撐點。緊接著,又有兩個雙營縱隊,從這個空心方陣的左右兩翼沖了上來。吳國貴知道不能給明軍組成陣線的機會,要不然就很難打了!于是馬上就調集了四營“雙槍兵”和兩營騎兵,朝明軍新來的兩個雙營縱隊發起沖擊。

比之前戰斗更加激烈的交鋒,隨即上演了,這回吳周方面可多了四營步軍!所以他們先來了一波騎兵搶攻,阻止明軍布陣。然后騎兵撤退,裝備了長槍和火槍的“雙槍兵”利用騎兵搶攻的機會完成展開,形成了四個長槍居中,火槍在兩旁的六排橫隊,然后發起沖鋒。

而明軍的兩個雙營縱隊也怵吳周的“雙槍”兵,在擊退吳周騎兵后,也馬上開始變陣,不過沒有展開空心方陣,也沒有組成橫陣,而是展開成了兩個沖擊的縱隊——隊形的正面更加寬大,但依舊屬于縱隊。隨后,更加激烈的交鋒就在剛才打開的那個明軍空心方陣的兩翼展開。

就在明周雙方的八個營展開激戰的同時,更多的明軍和吳周軍開到了戰場!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沖向戰線的兩翼,試圖對敵方兩翼進行包抄。

隨著一個又一個營的投入,雙方的展現變得越來越長,很快就形成了一道十數里寬的交戰線。

雙方的數萬大軍,就在這道交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槍聲、炮聲、吶喊聲,交雜在一起,形成了最壯烈的戰場交響曲!

而這樣的廝殺線,在今天的撈刀河戰場上不止一條,而是至少存在四條!

分別是明軍和吳應麒部主力在正面對剛時形成的戰線——這條戰線上的戰斗最先開始,到九月二十二日傍晚的時候,交戰雙方已經鏖戰了八九個時辰。在李中山離開后,李輔臣接管了指揮,在他的組織下,明軍接連向吳軍前沿發起沖擊,雙方的死傷數字急劇增加,死亡的氣息在整條戰線上蔓延,到處都是倒臥在地的雙方戰士的尸首!

明軍迂回部隊和吳應麒的右翼側面掩護部隊則形成了第二條交戰線,這條交戰線上的戰斗異常激烈!吳應麒的右翼險些就被李中正攻破!

不過在吳世琮率領騎兵展開反擊后,李中正的進攻勢頭就被遏制住了,還被吳世琮和馬寶聯手逼退了一些。但是在模范第二鎮的強大火力和頑強作風,還是很快幫李中正穩住了陣腳,還給對手造成了極大的傷亡,整條戰線上伏尸遍地!

李中山率領的阻擊部隊和吳國貴的正面形成了第三條交戰線,這條戰線上的戰斗一開始就是白熱化的,雙方甚至在完成展開前就爆發了激烈的戰斗,最后不得不一邊展開一邊廝殺。當雙方的橫隊、縱隊、方隊、空心方陣都一一展開的時候,前線早就打成了膠著。

而第一模范鎮的火槍,也是這條戰線上當之無愧的死神,肆意收割者吳周軍的生命,打退了他們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以及吳國貴的殿軍和李來順部形成的交戰線。則是今天撈刀河戰場上的第四條死線!李來順“李魯希”今天的表現也是相當積極的,但是他的部隊戰斗力并不很強,裝備的燧發槍遠比其他部分的明軍少,和吳周軍處在肩碰肩的水平上,而且騎兵數量也很少,能夠拉上野戰戰場的火炮也不多。總之,就是實力平平。

但是李來順依舊是李中山眼中“最靚的仔”,正是因為他的恪盡職守,才讓李中山沒有變成滑鐵盧的拿破侖.李來順幾乎是咬著吳國貴的屁股趕到戰場的。

所以吳國貴只調集了兩三萬人攻擊李中山,同時還得拿出兩萬人抵擋李來順搞得跟個肉夾饃中的肉似的,都快兩塊饃饃給夾碎了!

而會戰進行到這個份上,勝負就是意志的比拼了!

在這個時候,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堅持,堅持,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李中山這個時候已經紅了眼,都顧不上敵方神槍手的威脅,只是騎著戰馬在己方戰線后來回奔馳,還不停給正在苦戰的國人士兵們打氣助威!

而“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八個樸實無華,但又充滿哲理的字兒,就是李中山創建的講武堂的堂訓.戰至最激烈時,往往就是看誰能堅持到底!

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是勝利!

“沖啊,跟老子沖.大明必勝!大將軍天下無敵!”

這是南王李輔臣又一次率領已經歇夠了的明軍騎兵發起沖鋒時發出的吶喊!他為了“十八子主天下”也真是豁出去了,兩次冒著槍林彈雨,沖過彌漫著硝煙的戰場,向敵陣發起突擊。

真呂布來了,也不過如此吧?

“模范第二鎮前進!向前進”

當天色漸漸暗下來的時候,李中正又組織了一次模范軍沖陣,一次投入了六個營的燧發槍兵,組成了寬大的橫隊,逼近敵陣,使用猛烈的火力試圖窒息他的敵人。

“沖,再沖一波.打完這一仗,額保證給大家伙分房子分土地!”

李來順倒是個實在人,他拎著個牛皮卷成的喇叭,一邊在己方戰線后策馬奔跑,一邊給下面的戰士許諾分房子分土地.李自成總結的經驗教訓就是不能讓大家白忙活!

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給了去,才能堅持住!

而這場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會戰,在進行到了九月二十二日夜色完全降臨的時候,也終于到了就要分出勝負的時候了。

因為人.終究比馬更能堅持!燧發槍,終究比火繩槍更能堅持!

面對慘重的傷亡,面對戰馬馬力的耗盡,面對火繩槍的火力被敵人的燧發槍碾壓,面對火炮的彈藥都全部耗盡。

吳周的軍隊,終于開始崩潰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