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343章 來戰吧!先滅大明,再為崇禎報仇!(求月票,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3章 來戰吧!先滅大明,再為崇禎報仇!(求月票,求訂閱)

第343章 來戰吧!先滅大明,再為崇禎報仇!(求月票,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他想來鄱陽湖?”吳三桂聽了這話,馬上就是一聲冷哼,“他想當朱元璋,讓老夫當陳友諒?門都沒有!”

尚淑英笑吟吟點點頭:“就是.他的水軍壓根就不是在長江里面作戰的,作為主力的大帆船雖然很大,但是沒有船槳,只有船帆,都是從鄭經那里租來的大海船。”

吳三桂的水軍左都督夏國相一聽這話,頓時就提起精神了,“沒有船槳?這在長江里面怎么使用?遇上逆風、無風怎么辦?”

而水軍右都督胡國柱還是有點憂心,“也許他準備趁著順風的時候進兵吧?大海船雖然在長江里面航行起來不大方便,但是卻非常堅固,上面可以裝很多大炮!”

吳三桂點點頭,又看了一眼尚淑英,尚淑英笑道:“明軍水軍的主力雖然是大海船,在長江當中使用不便,但是他們充當輔助的快蟹船卻有十幾二十根長槳,船體又細,不僅可以在長江里面疾馳,還可以拖著他們的大船行駛。”

“什么?小船拖大船?”

“能拖得動?”

夏國相和胡國柱都是一臉驚詫。

“拖得動,就是拖不快。”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水師前軍總兵林興珠,他的本行可是海賊,老鄭家的故舊,“水上浮著的船看上去挺沉,但是拉起來卻不重。”

“這個我知道,這個叫浮力,”吳世璠插話道,“即浸入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一個浮力,其大小等于該物體所排開的流體重量.這是西洋研究自然之道的大儒阿基米德先生發現的三大定律之一,維新學堂和講武堂的自然學課本就有這個。”

李中山辦起來的維新學堂和講武堂當然是中西貫通的,其中最基礎的學科有新儒學、算學、自然學、地理學、歷史學、武藝這六門。

另外,維新學堂和講武堂還開設有不同的專業課。

維新學堂的專業有法學、會計、法語、教育等等,基本上就是個培養官員和教師的學堂。

而講武堂的專業則有步兵、騎兵、炮兵、營造(工兵)、輜重、軍工、造船、航海、海軍炮術、調查,就是個培養陸海軍軍官,捎帶著培養一些工科人才的學堂。

這兩所新式學堂的水平用后世的標準來看,絕對算不上多高,而且發展得也很慢。特別是維新學堂到現在就開了南京、廣州兩所,兩所學堂加一塊兒才不到一千個在校學生,還要分成預科和一二三四年級,還要分給四大專業畢業生倒是不存在就業困難,基本上百分之百進編制。

講武堂也只有兩所分校,不過在校“全學制學生”比較多,差不多有兩千,但講武堂有十個專業,每個專業也分不到多少人,畢業生也是供不應求的。

不過維新學堂和講武堂都有許多“短訓班”,三個月六個月的,馬馬虎虎訓練一下,就能去當官帶兵了。

吳三桂也知道李中山的這些新式學堂辦得挺好,于是就接著問吳世璠道:“世璠,那講武堂的課本上有沒有教過怎么用小船拖著大船打仗?”

講武堂的課本雖然在市面上沒得發賣,但是吳三桂還是有辦法讓自己的細作搞了一些的,搞來以后就讓人抄了給吳世琮、吳世璠、吳世玨他們去琢磨。這叫知己知彼嘛!

“這倒是沒有,”吳世璠搖搖頭,“孫兒覺著用快蟹船拖拽大船不過是沒辦法的辦法.他真的要走水路進軍,還是得挑順風的時候。”

林興珠提醒道:“皇上,鄭家最新式的戰船稱為老閘船,就是用西洋的船身加上咱們中國的硬帆。西洋的船身高達,船艏船艉還有艏樓和艉樓,在沖陣近戰時非常有優勢。另外,西洋戰船的船體堅固,可以裝載大量火炮,遠距離炮戰也很厲害。

如果讓這些老閘船抓住順風的機會沖擊咱們的水軍,咱們的大樓船恐怕不是對手!”

“大樓船怎么會打不過那些西洋海船?大樓船上有槍有炮,還有投石機呢!”

“就是,大樓船可是專門為長江水戰打造的!林總兵,當時你可也說這種大樓船很厲害的!”

夏國相和胡國柱一聽林興珠說大樓船的壞話,當時就不樂意了。

因為這些大樓船是他倆負責在襄陽、荊州打造的,每條樓船都跟個小城堡似的,不比鄭家的老閘船小多少。而且樓船上也能裝大炮!不過樓船兩舷有許多長槳,所以大炮就只能安裝在船艏,數量自然沒老閘船的炮多,一條大樓船通常就是船艏安放兩尊大炮。

而且大樓船上不僅有火炮,還有一種古老的武器——投石機!還是吳世璠運用杠桿原理設計的配重式投石機.還是挺厲害的!

聽夏國相、胡國柱一說,林興珠一時也不知道該怎么反駁制造大樓船他的確是贊成的!而且他也想不出有比大樓船更適合在長江里面橫沖直撞的戰艦了?

可問題是老閘船可是炮艦!

一條船多的可以裝二三十門大炮,一側也能有十幾門。搞個三五十條,一字排開,側舷對敵,那就是好幾百門大炮!

你讓大樓船怎么打?

他不知道該怎么打的時候,旁邊的吳世璠倒是想到招兒了,他思索著道:“林總兵的意思是,明軍的老閘船順風時候是非常厲害的。幾十條大海船沖過來放炮,咱們的樓船的確難以抵擋。可要是咱們順風,要對付這些老閘船就不難了.林總兵,是這個意思吧?”

“對,對,”林興珠道,“如果咱們順風,那就可以順風放火船了!不過.放火船的辦法只有在狹窄的水面上才比較好使。若是讓明軍的戰船沖進了鄱陽湖,往鄱陽湖的中間一呆,等到風向有利的時候再來打咱們的水營,咱們可就不好辦了。這個老閘船炮多,幾十條船上搞不好有上千門大炮即便是一側的火炮,加在一起也有好幾百門!”

“那就不能讓他們進鄱陽湖!”吳三桂眼前一亮,笑道,“李中山想和朕打鄱陽湖大戰,朕偏不讓他如愿.朕不讓他進鄱陽湖,朕要把他堵在鄱陽湖外面,讓他頂著岸上炮臺,來硬沖鄱陽湖口的鐵索和浮橋!林總兵,你看朕的辦法怎么樣?”

林興珠趕緊挑起大拇哥道:“高!皇上實在是高!”

吳三桂微微一笑,說不出的傲然:“朕現在圍著南昌,手握整個江西,背后還有湖廣糧倉!朕耗得起.李中山想打多久,朕都奉陪!

而反觀李中山,他的后方可不怎么穩!廣西的孫吉慶已經投靠了朕,廣東已經兩面受敵,國貴不日就能攻入廣東,只要廣府歸了朕,朕就不怕打不贏明軍。

另外,北清的吳玄燁也已經調集好了南征大軍,不久就要南下來為他堂哥耿精忠報仇了!到時候朕就順著長江下江南,吳玄燁沿著運河取江北.大明的絕無生路的!”

說到這里,吳三桂的臉色忽地又放沉了,兩只老拳緊緊捏著,咬牙道:“等朕滅了明朝.朕就兵發幕埠山,為崇禎皇帝報仇!”

啊,先滅大明,再為崇禎報仇?

底下的大周臣子們一時都不知道該怎么拍吳三桂的馬屁了?這個想法也太天才了吧?

看到底下有點冷場,吳三桂的臉色就漸漸放沉了,還是吳世璠反應最快,趕緊大喊道:“皇爺爺圣明,先滅明朝,一統天下乃是大義,再殺闖逆,為崇禎報仇乃是小節.皇爺爺大義小節皆兩全,實在是古今第一完人!”

吳三桂這下滿意了,這個孫子馬屁拍得有水平啊!他點點頭道:“朕就是這么想的!”他又對尚淑英道,“淑英,李中山既然不殺你,那你就再辛苦一下,帶著朕的戰書去一趟南京。讓李中山趕緊來含鄱口決戰.他要來晚了,他爹李輔臣可就得吃人肉了!”

“是!”

口外,燕山北麓,金蓮川草原。

這個時候正是春回塞北之時,草原上那是一片生機勃勃、萬物競發啊!

在燕山北麓這片最肥美的草場上,赫然出現了一大片大大小小的蒙古包,成群的牛羊,都在草原上流動,好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這些蒙古包的中間,有一頂特別巨大的金頂大帳,大帳前面還插著九支象征著大蒙古國最高權力的白纛!

這座金頂大帳之內,此時端坐著的自然就是當今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愛新覺羅.吳.玄燁了!

而在玄燁跟前,則跪著一個一身孝衣的青年,正是岳樂之子塞楞額,這個塞楞額是來給康熙報喪的,這時候還在哭哭啼啼說著他老子是怎么慘死的呢!

“.皇上,明軍的燧發槍兵真是太厲害了!他們擺出三列橫隊,用火槍齊射就把我阿瑪的騎兵隊全隊從馬背上擼下來了!我阿瑪也沒能幸免,也中槍落地,以身殉國了!皇上,那個耿皇帝知道我阿瑪忠義,所以在亡國之前還給我阿瑪一個‘武忠’的謚號”

康熙點點頭,“那岳樂以后就是岳武忠了”

“皇上,”塞楞額抹著眼淚,“您的意思是,咱大清也給我阿瑪的謚號也是武忠?”

“啊?”康熙一愣,他也是無語了,岳樂當大靖的岳武忠也就算了,他畢竟是為大靖盡忠了。可是大清怎么能給他謚號武忠?

他都歷仕清、明、靖三朝了,這也能算忠?

“皇兄,安親王雖然歷仕三朝,但并沒有對不起咱大清,他還是忠的!”說話的是議政恭親王常寧。

雖然康熙一直擔心常寧篡自己的大位.但是現在大清不是合眾了嗎?所以康熙也只能暫時收起殺掉常寧的心思,這回還帶著他一起來草原上和西北衛拉特聯盟的新任盟主噶爾丹會盟——這個噶爾丹終于干掉了他的岳父鄂齊爾圖汗,成為了衛拉特聯盟的盟主。

不過噶爾丹是不會滿足于一個盟主的,而是想更進一步,當上汗!

而噶爾丹因為不是黃金家族的嫡系子孫,要當汗還是有點難度的具體來說,他當汗的路線之有三條,一是召開庫里臺大會,選上一個大汗;二是請雪域大喇嘛封一個小汗;三是請大蒙古的恩赫阿木古朗汗愛新覺羅.吳.玄燁封一個小汗。

選上大汗肯定是最理想的,但是噶爾丹也知道自己的斤兩,暫時就不想這個了。那么剩下就是請雪域大喇嘛和吳玄燁來封小汗了。

而為了讓這個小汗的成色足一點,噶爾丹就準備讓康熙和大喇嘛一起來封.既有皇權,又有神權,雙重加持!

而康熙也希望通過會盟蒙古各部,并且冊封一個蒙古小汗,以提升自己這個合眾國皇帝的威權。

畢竟他也不甘心一輩子當一個處處受到限制的合眾國皇帝啊!

可是這個威信要樹立起來也不大容易,康熙現在還是得夾起尾巴當皇帝,于是只能點點頭道:“常寧,你說得對安親王對大清還是忠的,就謚號武忠,以后他就是安武忠王了!”

“謝皇上!”塞楞額趕緊叩頭稱謝。

康熙又問:“塞楞額,你覺得吳三桂和李中山這一戰,到底誰會贏?”

“皇上,”塞楞額想了想,說,“奴才覺得李中山的陸師能勝過吳三桂,但是水師就不好說了.”

“什么?李中山的陸師有那么強?”康熙一驚。

“的確很強!”塞楞額思索了一下,說,“若是吳三桂敗于鄱陽湖,那么下一個倒霉的.”

他的話說了一半,但是什么意思,康熙已經完全明白了。

吳三桂要是完了,大清接下去又得倒霉!

他想了想,又對身邊的恭親王常寧道:“常寧,你覺得咱們現在應不應該出兵徐州?”

“皇上,”常寧說,“咱們都已經準備好了山東那邊已經集結了十萬大軍,這難道不是為了南征準備的的?”

原來大清朝的議政王大臣會議早就決定要出兵摻和大周、大明之戰了。而且早就已經萬事俱備,兵都調集好了。現在就差一個三軍主帥——大清的王爺和中堂們現在都很謙虛,沒有人愿意主動請纓,連康熙也忙著北方的事兒.

康熙點點頭,“對,這的確是為了南征準備的五弟,愚兄要在金蓮川草原等噶爾丹,這個聯合噶爾丹又關系到咱們是否可以擊敗羅剎國收復貝加爾失地,恢復西伯利亞汗國!這可比南下幫吳三桂打仗重要。要不你辛苦一下,去山東當奉命大將軍吧!”

“臣弟.”

常寧本想拒絕這個差遣,但是康熙沒等他把話說出來,就抬手阻止道:“常寧,朕知道這一仗不好打。不過朕也沒要一定去打,給吳三桂敲敲邊鼓也行。只要吳、李之爭可以持續下去,咱們好日子就能繼續了!”

“臣弟明白,臣弟領旨!”恭親王常寧這下也不好推辭了,而且在山東當個土皇帝,似乎也挺好的。萬一萬一有機會呢?如果能撈著大功,也許議政王大臣會議就會選他當皇帝了!

他當然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里面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瀛臺島上,可有一對父子天天抱頭痛哭啊!

“大將軍,大將軍康熙在金蓮川草原頒布諭旨,任命恭親王常寧當奉命大將軍,率兵二十萬南征!”

南京,大將軍府,正在都堂當中和一群高參幕僚們拿著小木船模型,在桌子上比劃水軍戰法的李中山,忽然聽見了自己的兄弟李中正的呼喊聲。

他只是冷冷一笑,丟下手里的木頭模型,對身邊的人道:“康熙自己不來,打發兄弟來送死,看來北線不會有什么大麻煩了,咱們正好集中兵力,猛攻九江府城和湖口一舉打通西進湖廣的水路!本將軍倒要看看,吳三桂還要不要武昌府?”

(本章完)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